分享

科普丨夏至已至,“冬病夏治”正当时

 阳光ewi5000 2022-06-2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春秋往复,四时更替

又是一年夏至时

此时节

夏风徐徐,蝉鸣声声

荷香悠悠,草木苍苍

天上的流云

屋顶的月亮

墙角的日光

空气中的花香

……

共同诉说着夏日的缱绻诗意

且随夏欢喜,异域同欢乐

夏至日,念长安!

图片

夏至是入夏的第4个节气,古语云“冬有三九,夏有三伏。”

不过夏至不热,不过冬至不寒。夏至意味着天气将会变得更加的炎热,面对三伏酷暑《黄帝内经》中记载:“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泻,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意思是夏天到了,万物茂盛生长,开花结实,起居养心,阳气外露,顺应呵护,长养防病。通俗地说,夏至及三伏要注意固护阳气,才能够更好地抵御秋冬的严寒,减少自身的患病风险。

图片
炎炎夏日,虚实上火,重在养心

嵇康《养生论》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古语云:“避暑有要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

夏日养心,同样离不开降火,除了炎炎夏日之火,还有心神之火。

天气炎热,容易使人汗液外泄。而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耗伤心气,因而暑热致病容易出现心神不宁、烦躁失眠、疲倦乏力、口干口苦等症状

夏季养心最好的方法就是静养心神。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神养则神气足,脏腑的机能旺盛而协调。若出现虚烦失眠,可考虑用些养心安神的中草药,如麦冬、竹叶、百合、茯苓、远志、枣仁、莲子、枸杞等。

另外,在夏季高温酷暑,人体容易感受火热之邪,造成身体不适和异常,俗称“上火”。

年轻人多为实火,以清热泻火为主,可以使用绿茶、玫瑰花、菊花等泡茶,并且在日常饮食中辅以西瓜、薏米、苦瓜等清凉食物为辅,症状会明显减轻。

老年人多为虚火,以滋阴降火为主,可以通过生地黄、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等煎水或泡茶,配以枸杞、莲子、百合、枣仁等滋补膳食,则虚火自清,不适缓解。

在中医看来,盛夏之火无论虚实,皆与心有关,养心清心为上。 

图片
降暑降温,需要顾护脾胃

盛夏天气酷暑,解暑降温要适度。谨慎空调冷饮,防止生病,尤其要注意顾护脾胃。

脾胃喜燥恶湿,喜温恶寒,生冷瓜果、冷藏饮料均能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受损,饮食不节导致脾胃湿热或寒湿困脾(急性胃肠炎)的情况相较于其他季节明显要多许多。

解暑降温需要因人制宜。

日常食养解暑有妙招,夏令许多鲜果、蔬菜、豆类都是食疗消暑降火的佳品,如年轻体实者可适当吃西瓜解暑降火,家庭可考虑苦瓜莲子汤、冬瓜扁豆汤、赤豆茯苓汤、绿豆百合汤、淮山薏米粥等都是可以在夏季作为解暑祛湿最为简便的药膳。

岭南地区居民在夏天宜进滋补凉食避暑,以清补凉汤、苦瓜豆腐汤、酸梅汤、花茶、祛湿茶等比较清甜的食物。

夏日膳食自然以清淡为主,少盐、少姜、少蒜,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目的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胃肠功能。

图片
“冬病夏治”正当时

夏日里中医对疾病的防治还是有一些讲究措施,比如说“冬病夏治”。

随着夏天气温的升高,人体阳气也伴随着升高,对于一些宿疾,尤其是虚寒类疾病容易浮现。此时进行恰当治疗,效果相较于冬天要好许多。

某些虚寒性的顽疾,由于酷寒,在冬天的时候邪气潜伏非常强,常规药力难以奏效,治疗起来往往会感到比较棘手。

日久拖延可能会导致旧病不去,新疾又来。在夏季,这类问题会比较容易解决,临床医生通常会使用温补的药物借助夏季的阳气升发,增加益气扶阳、补虚散寒的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于使陈年宿疾得到彻底根治。

这类虚寒性的疾病包括:反复发作的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痛经、带下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病,过敏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难治性的老年病及诸多慢性病等。

夏天的时候可以通过药物振奋阳气,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增强疗效,促进康复,防止或减少发作。

图片
结语
Conclusion

阴阳调和是健康之本,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是养生防病的首要法则。

夏季气温升高,特别是夏至来临,三伏将至,暑气逼人,阳气旺盛,或者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而使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盛(上火)或阳虚(内寒),所以在养生防病上要遵循夏日养心及保养阳气的原则。

“热不贪凉”是盛夏养生防病的基本方法,无论是空调还是冷饮,一般在体内都有寒气残留,在使用食疗、泡脚、艾灸等暖阳通经的方法不奏效的情况下,咨询一下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借助中药、三伏贴等措施一般都能解决日常的健康烦恼。

专 家 简 介

图片

图片

金明华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中皮科主任

图片

医疗专长

从事中医内科的临床诊疗工作,擅长运用健脾、补肾、活血、化痰对老年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治疗,并根据岭南地区湿证特点,致力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血瘀证、痰湿证的病因病机探讨和临床治疗研究,承担国家卫健委、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中医药局、惠州市及大亚湾区科技计划中医药项目多项。

社会兼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肾病专家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社区卫生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通讯作者:金明华 中医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