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WarOH协虎 2022-06-27 发布于广东

公元1127年,金军铁骑南下,攻破宋朝首都东京,将城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

皇宫陷落,皇帝宋钦宗、太上皇宋徽宗父子俩沦为金人的帐下俘虏。宫中的嫔妃、工匠、朝臣共计一万多人,也跟随他们一起被掳走北上。

北宋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同年,康王赵构南渡,在临安另令天子笙旗,与金国划江为界,延续赵家对南方的统治,史称“南宋”。

此时,江南偏安,载歌载舞;中原战乱,饿殍遍野。而我们故事的主角——辛弃疾,就出生在金军蹂躏下的北方沦陷区。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伟大的作品都是在逆境中诞生的。

自出生起,辛弃疾就饱经战乱,深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也为他日后写诗作词提供了不少创作思路。

而辛弃疾的一生,就如同他的诗词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样,在抗金史上是战神般的存在。

他曾率众五十,冲进数万金军大营擒拿叛徒,也曾率领义军,帮助虞允文击败金人铁骑。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辛弃疾有何沙场传奇?他的下半生是如何度过的?结局又如何?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一、辛弃疾:文人的壳子,武人的骨子

辛弃疾祖籍山东历城,出生在大户人家,自幼研习琴棋书画、星象八卦。除了传统的文艺课之外,祖父辛赞还亲自传授他列兵布阵、奇门遁甲。

辛赞曾告诉辛弃疾:我们是大宋子民,国仇家恨永世不能忘。金人所践踏的一切,皆为我大宋之故土!

辛弃疾将长辈的教诲铭记于心,立誓要驱逐鞑虏、还于旧都。与此同时,生活在中原沦陷区的许多宋人,也将南宋视为自己的精神“祖国”。

奈何宋室实在太拉胯,枉费了沦陷区百姓的一片赤诚之心。

1142年,宋朝皇帝与金国议和,将淮河以北的土地划给了金。自此,“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不过,金人入主中原后相当残暴,因此沦陷区内动荡不断,以两河豪杰为代表的义军顺势发起了浩浩荡荡的抗金起义。

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率兵进犯宋朝疆域。辛弃疾年方二十,就投靠耿京麾下,成为义军中的一员。

很快,辛弃疾就因多次设伏袭击金军辎重部队有功,为义军劫获了大量物资,所以得到了主帅耿京的赏识。

不久后,完颜亮在采石矶战役中被朝廷打败,其本人也死于手下叛变。金军北撤,辛弃疾则被派去与朝廷联络,打算来个里应外合,一举收复失地。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可好景不长,耿京这股义军发展迅猛,当人数达到上万的时候,突然出了叛徒,导致整个组织被金国势力连收买带打击给分化瓦解了,耿京本人也在混乱中被杀。

辛弃疾得知此事,立即从溃散的义军中召集五十多名骑兵夜袭五万人的金军大营,杀掉叛徒为耿京报仇,然后带着义军余部横渡淮水投靠朝廷。

辛弃疾晚年写过一首词来描述这段英勇事迹,题为《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当年他不到三十岁;

锦襜突骑渡江初——带一万人过江投奔朝廷,后边还有金贼的军队在追杀。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二、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以及精忠报国的典范,投奔朝廷之后反而不受重用了。

由于辛弃疾是在沦陷区出生的,属于“归正人”,祖父还在金国朝廷当过官。所以朝廷起初并不信任他,只给他封了个江阴签判的官就敷衍了事,最高官职也只做到四品。

此时的朝廷受主和派大臣主导,北伐事宜被一拖再拖。但辛弃疾从来没有放弃过统一祖国的理想,他在岗位上任劳任怨,等待被朝廷重启的一天。

直到1165年,宋孝宗登基,向朝野释放出了收复失地的想法。辛弃疾觉得时机已到,于是连夜写下《美芹十论》、《九论》等抗金策略,呈献给皇上。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汉朝霍去病年仅十八就说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我辛弃疾今为江阴签判 ,上不能为陛下分忧,下不足以保护百姓,又有何脸面苟活于世?

宋孝宗看完之后感慨万分,说道:“如此豪情,外夷何惧?”然后就把《美芹十论》给珍藏了起来。

这是因为宋朝君主专制还没有明朝那么夸张,皇帝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朝廷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

可纵使宋孝宗有讨贼之心,奈何主和派老大臣们的咖位太高,底下极力反对,皇上也没有办法。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至于大臣们为什么会反对呢?那是因为南宋经济高度发达,官员待遇极高,对下轻徭薄赋,百姓过得也不错。代价是军队开支被一减再减,少得可怜。

一旦开战,军费就会随之飙升,这意味着文官的年终奖可能要延迟发放,甚至工资都会大打折扣。想动利益既得者的蛋糕,他们当然要反对。

另外,宋太祖自己就是靠武将给他黄袍加身才建立的宋朝,上位后更是将重文轻武写在赵家祖训上。

终宋一朝,防武将就跟防贼一样,能打的不是被贬就是被杀,岳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所以一听到要攻打金国,奸臣们就给皇上煽耳边风,说什么中原故土已经沦于膻腥,在狄夷手里已经被毁得差不多。即便收回来也于国无补,大量的人口还得养活,徒增朝廷负担尔。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正所谓“干活不看东、累死也无功”,辛弃疾不合朝中利益既得者们的心思,即使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干得再好,也难免成为被奸臣们抨击迫害的对象。

因此,辛弃疾仕途不顺,还几度被罢官,最长的一次闲废十年之久。

而他在南宋朝廷唯一一次接触到兵权,是在淳熙七年的时候。

那年,辛弃疾被派到湖南剿匪。朝中大臣本来是不打算让辛弃疾去的,但考虑到朝廷多次派人过去都没有把匪患平定,就想拿这件苦差事给辛弃疾下下坡。

没想到的是,辛弃疾刚到湖南,就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治安军,取名“飞虎军”,很快就平定了匪患。

用辛弃疾的词句来讲就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三、国家不幸诗家幸

飞虎军虽战功显赫,但开销也不小,奸臣们就以这个理由弹劾辛弃疾。

于是,正当各路豪杰闻讯而来,准备投奔辛弃疾麾下之际,朝廷的一纸调令又将他派到离中央更远的地方。

而他的飞虎军却一直坚持到南宋灭亡,这支军队的后代沿袭着南宋初年的武风,在宋末武功废弛、正规军不堪重用的背景下,成为了最后南宋抗蒙的主力之一。

至于辛弃疾,他满腔壮志不得酬,经常北望中原故土潸然泪下。

转眼间自己已经六十四岁了,在江西老家整天游山玩水,跟文人墨客饮酒作对,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中原故土光复的那一天呀?

终于,辛弃疾等来了一个机会。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开禧年间,奸相韩侂胄掌权,此人一心想伐金立功、名垂青史。

韩侂胄身边有很多从北方逃过来的汉人,这些人告诉他,金国传了那么多代,早就把国运给耗尽了,跟完颜阿骨打三千铁骑灭辽那时候已经不能比了。

再加上漠北有蒙古崛起,金国现在是内忧外患。宋朝这时候出手,定能一举收复中原呀!

而韩侂胄想要北伐,总得拉大旗做虎皮、提拔朝野上下平时嚷嚷得最狠的人,来给自己站台吧?那主战派里最有声望的是谁呢?正是辛弃疾!

就这样,六十四岁的辛弃疾就被提拔为镇江知府、枢密院都承旨。

这下子,可把辛弃疾高兴坏了,老爷子日盼夜盼终于盼到这一天了,朝廷要出师北伐了,激动得不得了,于是他写下数篇长文赞颂韩相,说他是韩魏公再生。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结果,命运又给辛弃疾开了一个玩笑。

宋军这一北伐,立刻就知道刀是铁打的了。韩侂胄行军鲁莽,完全没有把辛弃疾的意见听进去,前线将士也是各打各的。

而辛弃疾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金国兵分三路南下,摆出一副要灭亡宋朝的架势,给宋军一通迎头痛击,赢得仓皇北顾。

结局是宋金再次议和,皇上派人将金银赔款连同韩侂胄的脑袋一起送到了金军帐下,这事才算告一段落。

等到1207年,朝廷再次启用辛弃疾的时候,他已经68岁了,可这回老爷子是真不行了,只能上奏请辞。

当年秋天,辛弃疾与世长辞,到死都没能埋在山东老家。

彪悍诗人辛弃疾:领兵50人冲破5万敌军,创立飞虎军成为南宋主力

而辛弃疾在江西园林生活的十八年间,将自己毕生的余力都投入到文学创作上,把早年在官场上受到的排挤、以及北伐遥遥无期的绝望,全都宣泄在了纸墨上。

“而今尝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这种感慨的背后,就是辛弃疾报国无门的无奈。

至于北伐大业,却仍在他的心中挥之不去。就连夜深人静的时候都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好像是在告诉皇上:若是国家需要,我一副老朽之躯随时可以上阵讨贼。

辛弃疾终其一生,所作之事都只为上承天意、下顺民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泱泱华夏历史能得此伟人,实在是文明之幸。

文/尕娃子

参考资料:《辛弃疾豪放词风形成缘故考》,刘子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