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科学家郭永怀(左)和妻子李佩(中)的合影

 James5291 2022-06-27 发布于北京

【中国科学家郭永怀(左)和妻子李佩(中)的合影】照片被摄于他们自美国回国的”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上,时间是1956年9月30日。

照片中的夫妻俩看起来满面春风,可他们的回国之路却并不轻松。就在拍下这张照片前,他们的轮船即将启航时,美国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的人突然登船,并且搜查了所有回国中国科学家的行李。也因此,”克利夫兰总统“号被延迟了2小时出发。

也是在被搜查时,李佩才暗暗佩服丈夫在回国前烧掉所有书籍手稿的明智。郭永怀实际并不是真的多”明智“,他是通过师兄钱学森回国的”波折“汲取的经验,钱学森刚提出回国要求时,就遭到了关押、被抄家处理。回国时,他所带800千克书籍和笔记本全部被美国海关没收了。

烧手稿时,郭永怀一直在流泪。李佩看了很心疼,她甚至希望丈夫能留下一些,可他却哭着告诉她说:”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都装进脑子里了。“

回国几乎等同于牺牲,可郭永怀和李佩却义无反顾。早在几年前,他们就开始积极为回国做准备了。他们如此急切想回到祖国,并非因为他们在美国过得不好,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因为郭永怀已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且是航空工程学院三个核心主持人之一,他们在美国的日子非常舒适。他们有车有别墅有可爱的孩子,过着非常舒适的日子。

让他们的回国念头一天比一天强烈的,是他们对祖国的挚爱。就在回国前些时候,他的朋友问他:”你在这里什么都有了,将来孩子在这里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要回到那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呢?“

郭永怀当时的回答是:”家贫国穷,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我自认是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去和大家一起建设祖国。“

动身回国前,郭永怀舍弃了美国已有的一切:洋楼带不走,就不要了,汽车带不走,就送给了最后一个给他们送行的人。在祖国面前,一切的一切,都如粪土。

回国后,郭永怀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当周恩来问他有什么要求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想尽快投入工作。“

就在他们回国当年,即1956年底,中国力学研究中心成立,钱学森担任所长,郭永怀担任常务副所长。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化学物理系,郭永怀出任首任系主任。期间,他和钱学森一起,成为了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相比之下,郭永怀之后参与的工程才真正艰巨:制造中国自己的核武器。1960年开始,郭永怀还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相比在美国做科研,国内的科研环境真是艰难啊。

当时,研制两弹的所在地在青海,此处海拔3000多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生存环境极其恶劣。

过去住大别墅,睡洋床的郭永怀,不得不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喝碱水、住帐篷、睡铁床。可他根本不在意,打从把美国的一切抛下的那一刻起,他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为了国家,别说吃苦,就是流血牺牲,他也在所不惜。

正是在这种艰难条件下,郭永怀克服重重困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方案,为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作出了开创性努力。

期间,郭永怀还同时参与领导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看到他参与的项目,就可以想象他当时有多疲累。有时,他经常忙得连睡觉、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1964年10月16日,经过郭永怀等一批科学家的攻关研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试验成功。那日的郭永怀,在匆忙吃了一顿庆功饭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和战友研制地对地导弹了。仅仅两年时间,这个项目也爆炸成功。

再一年后的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也是到此时,郭永怀和钱学森等,才长舒了一口气。这下,列强们再也不敢轻易欺负中国人了。

因为时间总是”抢出来“的,郭永怀经常为了赶进度选择夜航飞机。1968年12月4日,他又再次上了夜航飞机,他想着:在飞机上打个盹,第二天抵达后还不影响白天工作。

5日凌晨,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因导航系统故障遭遇飞机失事。机上唯一的幸存者在回忆坠机前的场景时说,他听到郭永怀大叫了一声”我的材料“!

救援人员在现场发现了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尸体,他们费尽力气将两具烧得焦黑的尸体使劲分开时,发现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夹着一个几乎完好无损的公文包。这个公文包里装着的,正是郭永怀要带到北京汇报的那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

经辨认,这两具尸体一具是郭永怀,另一具是他的警卫员牟方东。在场的救援人员,当场下跪痛哭。周恩来得知噩耗,也忍不住失声痛哭。

12月25日,郭永怀被授予”烈士“称号。两天后,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1999年9月18日,郭永怀等223名为”两弹一星“工程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个在核导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三方面都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也是唯一的烈士。

若郭永怀踏上轮船那一刻便已知道最终结局,他会如何?答:他依旧会义无反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