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丨《科举史》:科举制如何从鼎盛到衰亡?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2-06-28 发布于黑龙江

这个月真的是高考月,“几家欢喜几家愁”呢。孩子考上了,大半夜凌晨一点多放炮,打扰居民休息,还触犯《环境保护法》被邻居举报了,家长被罚款、警告!真的是得不偿失,那古代的考试,考上了又会是啥样儿呢?昨天刚看完夏目漱石先生的《我是猫》,今天要写的是宫崎市定先生的《科举史》,没想到一位日本人能如此清晰的把中国的科举制度,研究的如此透彻。

  

一、科举制的诞生和演变

根据历史记载,整个先秦时期,官员选拔主要依赖世卿世禄制。简而言之就是,血统决定一切,宰相的儿子仍然是宰相,将军的儿子还是将军。这个阶段,官职基本由贵族世袭,平民百姓几乎没有做官渠道。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微,逐渐形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诸侯国竞争加剧,单纯的贵族世袭人才很难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各国君主选才的途径逐渐开始多元化,有大臣推荐、游说自荐、军功积累、胥吏升迁等,但没有形成完备的选拔人才制度。

  

到西汉建立,皇权空前加强,大规模推广郡县制后,朝廷才开始面临大规模官吏选拔的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难题,察举制应运而生。所谓察举,即要求各地行政长官自下而上地向中央推荐人才,被察举者经皇帝考试后,量才录用。但是,察举制后期逐渐沦为朝廷权贵和地方豪族的专属晋升通道,到东汉末年甚至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说法。

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对察举制进行升级改造,推出了“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简而言之,就是朝廷现在不需要地方长官推举人才了,而是在各地设置专职的“中正官”,让他们对各地人才打分评级,朝廷主要根据这个评级来授予相应官职。但由于“中正官”评判人才的主观性很强,只看重家世门第,而不注重才能和品德,所以逐渐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从世卿世禄制到察举制,再到九品中正制,虽然朝廷做了很多努力,但无论如何兜兜转转,最后入仕渠道始终受贵族把控。作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虽然皇帝渴望通过广泛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但为了稳定统治却又必须依赖贵族,所以只能让渡一部分用人权,与贵族共治天下。

直到隋朝重新完成大一统,皇权空前加强,朝廷才真正有了对抗贵族的实力。所以,隋文帝时期,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尝试直接用考试在广大平民中选拔官员,打出了“才能第一”的招牌。后来,隋炀帝时期“始置进士之科”,这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隋朝国祚短暂,没有来得及进一步完善科举制。继承这项工作的是后起的唐朝。唐太宗时期,科举进一步规范化,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考试科目众多,但最主要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就是考察背诵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时务策。当然,唐朝的科举制还远未完善,很难做到公平公正。比如,唐朝时考试有“行卷”之风,即考生提前把自己的作品拿给朝廷的权势人物看,希望得到对方赏识,提前锁定好成绩。此外,在唐朝进士及第后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要想正式做官,还要经过吏部铨选。但吏部考察又缺乏客观标准,最终有多少平民子弟能够通过铨选,就不言而喻了。

这些问题,一直在宋朝才陆续得到解决,其中有两点举措最关键。首先,北宋时逐步确立了糊名考校制度和誊录制度,从此科举考试进入匿名进行的时代。其次,宋太祖让科举最后的殿试成为定例,从此进士成为“天子门生”,金榜题名后马上就会被授予官职,成绩越好,官职越高。

此后,元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正式确立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考试制度。到明朝时期,各方面程序、规则发展得更加完善,进入了鼎盛期。

二、清代科举的程序和细节

现在,假设你是清朝的一名读书人,饱读诗书,但还没有参加过朝廷组织的任何考试,那么你此时就是一名“童生”。童生想要参加科举,面临的第一道关卡是取得参加科举的资格。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也就是说,想要参加科举,你必须首先成为官方学校的一名正式学生,即“生员”。怎么才能被官学录取?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

首先,第一关你要闯的是县试。县试的考官是知县,一般三年考两次,考试地点一般就在县城内。考试当天,你排队入场后,首先会看到知县老爷正身着官服,带领县学工作人员点名。你被点到名后,需要提交提前办好的准考证——廪保互结亲供单,领取答题卡和草稿纸,然后就可以按照引导落座等待开考了。

  

一般第一场考试会考四书二题、诗一题。所以你需要写两篇八股文、一首诗。打好腹稿后你可以先写在草稿纸上,再用楷书誊写在正式答题纸上。第一场考完,你可以在客栈休养几天,继续温习功课,毕竟此后还有四轮考试。此时,考场那边会紧锣密鼓地开始阅卷工作。答卷按规定应该由知县亲自审阅,但实际操作中由于考生太多,规定期限内难以阅完,知县一般会同自己的私人幕僚或公私书院的教师一起阅卷。一般情况,考完三四天左右就会公布头场考试成绩,称作“发案”。

随后,学生还会陆续进行第二三四五轮的考试,考试流程和第一场完全相同,只不过试题范围和考试形式略有不同罢了。全部考试结束三五天后,县衙会张榜公布考试合格者名单。如果你榜上有名,那么就可以继续闯第二关府试了。

府试一般在县试后一至两个月举行,主考官是当地的知府,考场就在府城。所以,你又要收拾行李出发了,到市里参加考试。考试内容也是写八股文、作诗等,不过一个好消息是,府试只需要考三轮。所有考试结束后,府衙会张榜公布合格者名单,如果你再次上榜,就可以继续准备闯第三关院试了。

  

院试同样在市里考,只不过主考官换成了本省的学政。院试一般考四轮,考试流程及内容与前面的考试基本相同,不过规格更高,更加严格。比如,院试的答卷上不写童生姓名,提交时只写座位号。答题纸上有填写姓名的贴纸,称为“浮票”,贴纸与封面接合处按有三个印章。考生揭下浮票自己保管,交卷时只提交写有号码的答卷。日后成绩公布后,你需要通过提交浮票证明身份。

四轮考试全部结束后不久,官府就会张榜公布院试合格者名单。如果你再次有幸进入,那么恭喜你,经历过十几轮的考试,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生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秀才”。成为秀才,你见了县太爷,可以不用下跪。当然,最主要的是你终于有了正式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

当然,要想金榜题名,前面还有乡试、会试、殿试三道大关等着你去闯。不过,成绩太差的生员不允许参加科举,所以在正式参加科举考试前,你还必须先通过由学政主持的“科考”,成绩合格者,才会被获准参加乡试。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俗称“秋闱”。乡试的主考官由朝廷选拔,主要来自进士出身的侍郎以下京官。乡试要考三轮,时间非常固定,八月初九第一场,八月十二第二场,八月十五第三场。考试一般在省城贡院举行,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江南贡院,最多可以容纳两万名考生一起参加考试。

  

八月初八的凌晨三点,你要准时在贡院门口排队,接受严格的搜身检查,确定没有任何违禁物品,才会放你入场。你会分到一间狭长的小屋子,称为“号舍”。初八当晚你需要在“号舍”里度过,初九早上考场工作人员会分发答题用纸和印有问题的题纸,并再次检查进入号舍的是否为你本人。第一场考试你需要根据四书写三篇八股文,并作一首诗。到初十,答完就可以交卷了,最晚在该日天黑前交卷。

八月十一日的凌晨三点,你还要来贡院排队,参加第二场考试,考的是五道五经题,十三号结束。第二天早上凌晨三点你还要再次去贡院参加第三场考试,考的是策论,且回答至多不能超过两千字,时间充足,所以你大概会和多数考生一样在八月十五提前交卷,这样就可以和亲友一起赏月了。

三场高强度考试结束后,你终于可以缓口气休息一下了。但此时,贡院的考官及工作人员还在紧张地阅卷。咱们来稍微了解一下相关流程。你将试卷交给受卷官后,他首先会认真检查一下,若没有违规就会转给弥封官。弥封官会将试卷糊名并写上相关编号,随后送到誊录所。在誊录官的监督下,书记员会用红笔仔细将试卷抄一遍。再接着,誊录的副本和考生原件会一起送到对读所,核对是否有抄写错误,若对读官发现错误会用黄笔进行订正。对读完成的试卷,原件由相关工作人员直接存档,副本会被送给考官评卷。首先试卷会由协同阅卷的考官进行初评,考官会用蓝笔在答卷上写简单评语,发现优秀答卷会写一个“荐”字,送至正、副考官处,由其共同审阅。

  

整个阅卷工作大概会持续一个月左右,之后会张榜公布合格者。如果你榜上有名,就顺利从秀才升级成了举人。成为举人后,修整几个月,就要去北京参加会试了。

到京城后,你首先需要在二月十四日参加“举人覆试”,一天内考完,一切程序从简,答卷成绩分为五等,只有前三等才能正式参加会试。会试在北京贡院举行,考三场,分别在三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雅称“春闱”。主考官名义上是礼部尚书,但实际由朝廷特派。会试的整个流程基本上和乡试一样,同样是考三场,需要写八股文、策论并作诗。大约一个月之后,四月十五日左右会公布成绩。

如果你有幸上榜,那恭喜,你会受邀参加礼部尚书亲自主持的“琼林宴”,见高官,吃大餐。当然,你未必能够安心赴宴,因为接下来马上就要参加“会试覆试”了。这是殿试前的实战演习,闯完这一关,才能正式参加殿试,面见皇帝。

“会试覆试”,一般在故宫保和殿中举行,学子入宫前要由同乡京官做保,考试一天内考完,写八股文一篇、作诗一首。天子亲自任命考官和阅卷大臣,答卷按成绩分为五等,只有前三等才能正式参加殿试,三等以下罚停殿试一到三回。

当然,你学富五车,想必能顺利通过,准时参加殿试。殿试通常只考一道策论,分成四个小题,必须在一日内完成。考生交卷后需要糊名,但无须誊录。考生的试卷会由皇帝指派的阅卷大臣进行评判,其中最优秀的十份答卷,会被呈交给皇帝亲自评判,由皇帝决定其最终排名。

殿试有一个好处,一般只排名,不淘汰人。参加的考生会按排名分成三个等级,被称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即我们常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名录,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盖上“皇帝之宝”的玉玺后发布,被称作“黄榜”或“金榜”,由礼部官员送至长安门外,公开展示三天。四月二十六日,皇帝还会亲自在礼部宴请新进士,称为“恩荣宴”。

到这里就可以做官了吗?对于一甲三人确实如此,按惯例状元为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为翰林院编修。但是其他进士还必须参加一场加时赛,才会被授予相应官职。这场考试叫做“朝考”,由翰林院主持。朝考成绩一等者留翰林院任庶吉士,成绩二等者留在中央政府,出任六部主事或内阁中书;成绩第三等者任命为知县,出任地方。

三、科举制度为何会崩溃?

看上去一项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为什么会在1905 年被废除呢?作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科举与学校不分,导致学校彻底沦为科举的预备,而没有教育之实。这让大多数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皓首穷经,而对于天下大事、国计民生却茫然无知。这在之前的社会还没有太大问题,但到晚清时期,时代变了,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已经打开了国门,形势就岌岌可危了。所以,晚清政府被迫大办学堂,废除科举,让读书人接受新式教育。这虽然没能拯救清政府的衰亡,但却为中华民族埋下了复兴的火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