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中国-1643:哈尼族民族风情

 春天来了hovy5i 2022-06-28 发布于上海

清晨拍摄完撒玛坝梯田日出后,在温暖的阳光里来到宝华乡,就在云雾里穿行,能见度不足五米,哈尼山寨隐在了浓浓的雾霭之中……当暖阳重新出现的时候,宝华乡飘在云上的集市出现在我的眼前。

哈尼梯田以其丰富瑰丽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极其壮丽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

云南红河州红河县宝华乡的哈尼族集市。“街子天”,是云南少数民族对“赶集”这一事物的专有称呼。

撒玛坝梯田的云海。

临近春节,哈尼小伙,姑娘骑着摩托车来赶集采购年货。

哈尼族妇女在买卖货品,集市上哈尼族的人们在购买各种当地土特产。

街天各种当地物品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每逢街子天,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们大多都是背着货物徒步前来交易,路上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所以开市时间不会很早,一般要到正午时分才能正式热闹起来。

其实,有时候人们去赶乡街子,就是为了凑热闹,为了这份乡街子的情节。

哦,抓拍时被发现了,三位哈尼族对着我的镜头善意的微笑。

在宝华乡哈尼族的街上,可以说是什么东西都买得到。

哈尼族人多居住在云南省的西部,是一个开垦梯田种植稻谷的山地农耕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装服饰文化。

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

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

服饰文化可谓五彩斑斓,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哈尼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

哈尼族以黑色为美、为庄重、为圣洁,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所以,黑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色调。

集市上几位哈尼族在售卖自己酿制的包谷酒。

来,尝尝我们自烤的酒,香得很!

哈尼族赶集专用装鸡的笼子。

长年在梯田中劳作的身手,到底不一样!

哈尼女性服饰最鲜明的特点,便是屁股后面的两块菱形绣片,这玩意是穿开裆裤的小孩防冻用的,想不到哈尼女子可以将它穿得这样美丽而张扬,先前我猜想它们可能兼职坐垫,可以隔凉隔潮,但经观察发现,她们坐下的时候却是将绣片撩起,并不用来垫着,看来纯属装饰。

每部分都装钉有银饰品或绣有繁杂而又各有特定含意的花鸟鱼虫图案,绣工精细,图形规则,构思精巧。

云南红河州特色小吃烧豆腐,赶集赶累了,随意走进街边的一家豆腐摊,来上几个豆腐,吃上几串烧烤,来碗凉米线再惬意不过了,貌似只有红河州的烧烤是从白天一直延续到黑夜,反正在其他地方白天很难找到可以坐下吃烧烤喝的地。

特别是这里的东西相对来说还比较便宜,价钱也容易讲,有时候,谈价钱也是一种乐趣,卖的人、买的人都自得其乐。

选购哈尼族衣服。

选购哈尼族衣服。

哈尼族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

哈尼族自己编制的竹器。

赶集的哈尼汉子

这几位哈尼族老人售卖的是她们传统的手工染布原料。

集市上售卖自己手工制作的鞋子。

哈尼族传统与现代的服饰并存着。

逛了一圈集市,增长了不少见识,有很多东西可能是自己平时不注意的或者是闻所未见的,遇到不认识的,问一问,摊主都会热心的回答你,原来这就是传统集市的魅力所在。

赶集后回家喽!

时近中午赶集回到住地,撒玛坝梯田云海才逐渐散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