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黎《古籍》3

 荷香月暖 2022-06-28 发布于广西
维基 正史类

卷二本纪第二

民甚说。已密命左右壮士丁旿等自幔后出,于坐拉焉。长民坠床,又于地殴之,死于床侧。舆尸付廷尉。并诛其弟民。旿骁勇有气力,时人为之语曰:「勿跋扈,付丁旿。」

先是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专,小民薪采渔钓,皆 ……,诚贯三灵,大节宏发。拯朕躬于巢幕,回灵命于已崩,固已道穷北面,晖格八表者矣。及外积全国之勋,内累戡之伐,芟夷强妖之始,蕴崇奸猾之源,显仁藏用之道,六府孔修之绩,莫不云行雨施,能事必举,谅已方轨于三、

卷五本纪第五

陛下君德自然,圣明在御,孝悌著于家邦,风猷宣于蕃牧。是以徵祥杂沓,符瑞㸌煇。宗庙神灵,乃眷西顾,万邦献,望景托生。臣等忝荷朝列,豫充将命,复集休明之运,再睹太平之业。行台至止,瞻望城阙,不胜喜说凫藻之 ……、秦二州刺史刘真道讨之。是月,晋宁太守爨松子反叛,宁州刺史徐循讨平之。

是岁,肃特国、高丽国、苏靡国、林邑国并遣使献方物。


十九年正月乙巳,诏曰:「夫所因者本,圣哲之远教;本立化成,敩学之为贵。

宋书卷九本纪第九

俗,或国尚兴徙,汉阳列燕、代之豪,关西炽齐、楚之族,并通籍新邑,即居成旧。洎金行委御,礼乐南移,中州庶,襁负扬、越。圣武造运,道一闳区,贻长世之规,申土断之制。而夷险相因,盈晦递袭,岁馑凋流,戎役惰散

宋书卷十二志第二

容成制历象,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少昊氏有凤鸟之瑞,以鸟名官,而凤鸟氏司历。颛顼之代,南正重司天,北正司地。尧复育重之后,使治旧职,分命羲、和,钦若昊天。故虞书曰:「期三百有六旬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其后授舜,曰 ……「臣揽载籍,断考历数,时以纪农,月以纪事,其所由来,遐而尚矣。乃自少昊,则玄鸟司分,颛顼帝喾,则重、司天,唐帝、虞舜则羲、和掌日。三代因之,则世有日官。日官司历,则颁之诸侯,诸侯受之,则颁于境内。夏后 ……初历。臣之所建景初历,法数则约要,施用则近密,治之则省功,学之则易知。虽复使研桑心算,隶首运筹,重、司晷,羲、和察景,以考天路,步验日月,究极精微,尽术数之极者,皆未如臣如此之妙也。是以累代历数,皆疏

志第四 礼一

旒之危,寇羯饮马于长江,凶狡虎步于万里,遂使神州萧条,鞠为茂草,四海之内,人迹不交。霸主有旰食之忧,民怀荼毒之痛,戎首交并于中原,何遽笾豆之事哉!然「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况旷载累 ……,阙里荒毁,先王之泽寝,圣贤之风绝,自此迄今,将及百年。造化有灵,否终以泰,河、济夷徙,海、岱清通,庶蒙苏,凫藻奋化。而典训弗敷,雅、颂寂蔑,久凋之俗,大弊未改。非演迪斯文,缉熙宏猷,将何以光赞时邕,

志第五 礼二

」习凿齿曰:「傅玄知无君臣之伤教,而不知兼无父子为重,岂不蔽哉。且汉废君臣之丧,不降父子之服,故四海庶,莫不尽情于其亲。三纲之道,二服恒用于私室,而王者独尽废之,岂所以孝治天下乎。诗云『猷之未远』,其

志第六 礼三

臻,天人协应,无思不服。肆予宪章三后,用集大命于兹。』炎惟德不嗣,辞不获命。于是群公卿士,百辟庶僚,献陪隶,暨于百蛮君长,佥曰:『皇天鉴下,求民之瘼,既有成命,固非克让所得距违。』天序不可以无统,人神 ……司民,天下为公,德充帝王,乐推攸集。越俶唐、虞,降暨汉、魏,靡不以上哲格文祖,元勋陟帝位,故能大拯黔,垂训无穷。晋自东迁,四维弗树,宰辅焉依,为日已久。难棘隆安,祸成元兴,遂至帝王迁播,宗祀湮灭。裕虽 ……虞以来,典谟炳著。三王代兴,体业继袭,周道既没,秦氏承之,至于汉、魏,而质文未复。大晋之德,始自重、,实佐颛顼,至于夏、商,世序天地,其在于周,不失其绪。金德将升,世济明圣,外平蜀汉,海内归心,武功之 ……然符瑞之应,备物之盛,未有若今之富者也。宜宣大典,礼中岳,封泰山,禅梁父,发德号,明至尊,享天休,笃庶,勒千载之表,播流后之声,俾百代之下,莫不兴起。斯帝王之盛业,天人之至望也。」诏曰:「今逋寇虽殄,外则障塞有警,内则民未康,此盛德之事,所未议也。」瓘等又奏:「今东渐于海,西被流沙,大漠之阴,日南北户,莫不通属。茫茫禹

志第九 乐一



晋成帝咸康七年,散骑侍郎顾臻表曰:「臣闻圣王制乐,赞扬治道,养以仁义,防其邪淫,上享宗庙,下训民,体五行之正音,协八风以陶气。以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而率礼,弦哥钟鼓金石之作备矣。故通神至化,

志第十 乐二

不来宾。

右弩俞新福歌。
我功既定,庶士咸绥。乐陈我广庭,式宴宾与师。昭文德,宣武威。平九有,抚民。荷天宠,延寿尸。千载莫我违。

右安台新福歌曲。
神武用师士素厉。仁恩广覆,猛节横逝。自古立功,莫 ……。混文武,顺天经。

晋《宣文舞歌》二篇 傅玄造
《羽籥舞歌》
  羲皇之初,天地开元。网罟禽兽,群以安。神农教耕,创业诚难。民得粒食,澹然无所患。黄帝始征伐,万品造其端。军驾无常居,是曰轩辕。轩辕既 ……,文钦明,德弥彰。肇启晋邦,流祚无疆。

  泰始建元,凤皇龙兴。龙兴伊何,享祚万乘。奄有八荒,化育蒸。图书焕炳,金石有徵。德光大,道熙隆。被四表,格皇穹。奕奕万嗣,明明显融。

  高朗令终。保兹永祚,与天比崇。圣皇君四海,顺人应天期。三叶合重光,泰始开洪基。明耀参日月,功化侔四时。宇宙清且泰,庶咸雍熙。善哉雍熙。

  惟天降命,翼仁祐圣。于穆三皇,载德弥盛。总齐璿玑,光统七政。百揆时序,化

志第十一 乐三

《天地间》 《度关山》 武帝词
  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绌陟幽明,庶繁息。于铄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皋陶《甫刑》,何有失职。嗟哉后世

志第十二 乐四

《战城南篇》
战城南,衡黄尘。丹旌电烻,鼓雷震。勍敌猛,戎马殷。横陈亘野,若屯云。仗大从,应三灵。义之所感,士忘生。长剑击,繁弱鸣。飞镝炫晃,乱奔星。虎骑跃,华毦旋。朱火延起,腾飞烟。骁雄斩,高旗搴。长角浮叫,响清天。夷群寇,殪逆徒。馀沾惠,咏来苏。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

《巫山高篇》
巫山高,三峡峻。青壁千寻,深谷万仞

志第十九 符瑞下

生武昌,大将军王敦以闻。

太兴三年十一月,木连理生零陵永昌。

晋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巳,木连理生昌咸和。

咸康三年三月庚戌,木连理生平州世子府治故园中。

咸康七年十二月,吴国内史王恬上言,木连理

志第二十三 五行四

,平地数尺,侵及太庙。朱雀大航缆断,三艘流入大江。丹阳、晋陵、吴国、吴兴、临海五郡又大水,稻稼荡没,庶饥馑。初四年,桓温北伐败绩,十丧其九;五年,又征淮南,踰岁乃克。百姓愁怨之应也。

晋简文帝咸安元

志第二十五 州郡一

太康元年更名。
歙令,汉旧县。
海宁令,孙权分歙为休阳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分歙置诸县之始,又分置阳县,大明八年,省并海宁。
黟令,汉旧县。
南徐州
南徐州刺史,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

志第二十八 州郡四

一百二十。去京都水一万。
江原男相,汉旧县,属蜀郡。

临邛令,汉旧县,属蜀郡。
晋乐令,何志故属沈。晋太康地志无沈郡及晋乐县。
徙阳令,前汉徙县属蜀郡,后汉属蜀郡属国都尉。晋太康地志有徙阳县,属汉嘉。
汉嘉令,前汉 ……十。去京都水八千九十。

汉安令,前汉无,后汉属犍为,晋太康地志属江阳。
绵水令,何志晋孝武立。
太守,蜀记云:「汉武元鼎十一年,分蜀西部邛莋为沈郡,十四年罢。」案元鼎至六年,云十一年,非也。又二汉、晋并无此郡,永初郡国有,何无,徐云旧郡。领县四

志第三十 百官下

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其三条曰,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加罚,喜则任赏,烦扰苛暴,剥戮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其四条曰,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其五条曰,二千石子

列传第五 王镇恶 檀韶 向靖 刘怀慎 刘粹

祖将北伐,转镇恶为咨议参军,行龙骧将军,领前锋。将发,前将军刘穆之见镇恶于积弩堂,谓之曰:「公悯此遗,志荡逋逆。昔晋文王委伐蜀于邓艾,今亦委卿以关中,想勉建大功,勿孤此授。」镇恶曰:「不剋咸阳,誓不复

列传第十一

。圣上天飞践极,迄兹二十四载。道化周流,玄泽汪濊。地平天成,上下含熙;文同轨通,表里禔福。耀德中区,庶知让;观英遐表,夷貉怀惠。恤勤秩礼,罢露台之金;纾国振民,倾钜桥之粟。约违迫胁,奢去泰甚。燕无留饮

列传第十二 庾悦 王诞 谢景仁 袁湛 褚叔度

正性,赋敛罄其所资,良畴无侧趾之耦,比屋有困喂之患,中间多故,日不暇给。自卷甲郤马,甫一二年,积弊之,难用克振,实仁怀之所矜恤,明教之所爰发也。
然斯业不修,有自来矣。司牧之官,莫或为务,俗吏庸近,犹 ……多故,夷羿遘纷,波振尘骇,覃及遐裔。蕞尔谯纵,编户黔首,同恶相求,是崇是长,肆反噬于州相,播毒害于民,俾我西服,隔阂皇泽。自义风电靡,天光反煇,昭晢旧物,烟煴区宇。以庶务草创,未遑九伐,自尔以来,奄延

列传第二十四 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天

迁御史中丞。时索虏侵边,太祖访群臣威戎禦远之略,承天上表曰:
伏见北藩上事,虏犯青兖,天慈降鉴,矜此元,博逮群策,经纶戎政,臣以愚陋,预闻访及。窃寻猃狁告难,爰自上古,有周之盛,南仲出车,汉氏方隆,卫 ……储,野有积谷,然后分命方召,总率虎旅,精卒十万,使一举荡夷,则不足稍勤王师,以劳天下。何以言之?今遗习乱,志在偷安,非皆耻为左衽,远慕冠冕,徒以残害剥辱,视息无寄,故襁负归国,先后相寻。虏既不能校胜循 ……兵掩袭,急在驱残,是其所以速怨召祸,灭亡之日。今若遣军追讨,报其侵暴,大剪幽冀,屠城破邑,则圣朝爱育元,方济之以道。若但欲抚其归附,伐罪吊民,则骏马奔走,不肯来征,徒兴巨费,无损于彼。复奇兵深入,杀敌

列传第二十七 谢灵运

之悠阔,结幽思之方根。感皇祖之徽德,爰识冲而量渊。降俊明以镜鉴,回风猷以昭宣。道既底于国难,惠有覃于元。士颂歌于政教,民谣咏于渥恩。兼采𦬊之致美,协汉广之发言。强虎氐之搏翼,灟云网于所禁。驱黔萌以蕴

列传第三十五 王僧达 颜竣

谬,每陈所怀。
陛下孝诚发衷,义顺动物,自龙飞以来,实应九服同欢,三光再朗,而臣假视巷里,借听民谣,氓□□,未缔其感,远近风议,不获稍进,臣所用夙宵疾首,寤寐疚心者也。臣取之前载,譬之于今。当汉文之时

列传第五十一

徐耕,晋陵延陵人也。自令史除平原令。元嘉二十一年,大旱民饥,耕诣县陈辞曰:「今年亢旱,禾稼不登。氓饥馁,采掇存命,圣上哀矜,已垂存拯。但馑罄来久,困殆者众,米谷转贵,籴索无所。方涉春夏,日月悠长,不

列传第五十二 良吏

所统威远将军、北谯梁二郡太守关中侯申季历,自奉职邦畿,于兹五年,信惠并宣,威化兼著,外清奸暴,内辑民,役赋均平,闾井齐肃,绥穆初附,招携荒远,郊境之外,仰泽怀风,爵赏之授,绩能是显,宜升阶秩,以崇奖劝

列传第五十三

之,采药服食,妻子皆从其志。元嘉二十五年,卒,时年五十九。

龚祈字孟道,武陵汉寿人也。从祖玄之,父民,并不应徵辟。

祈年十四,乡党举为州迎西曹,不行。谢晦临州,命为主簿,彭城王义康举秀才,除奉朝请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

灭黄龙,海东诸国,并遣朝贡。

太祖践阼,便有志北略。七年三月,诏曰:「河南,中国多故,湮没非所,遗荼炭,每用矜怀。今民和年丰,方隅无事,宜时经理,以固疆埸。可简甲卒五万,给右将军到彦之,统安北将军王 ……城,总统群帅,告司、兖二州曰:

夫王者之兵,以义德相济,非徒疆理土地,恢广经略,将以大庇苍生,保全庶。是以蒙践霜雪,踰历险难,匡国宁民,肃清四表。
昔我高祖武皇帝,诞膺明命,爰造区夏,内夷篡逆,外宁 ……惟文,太和烟煴,流泽洋溢。中叶谅闇,委政冢宰,黠虏乘衅,侵侮上国。遂令司、兖良民,复蹈非所,周、郑遗,重隔王化。
圣皇践阼,重光开朗,明哲柔远,以隆中兴,遐夷慕义,云腾波涌。方将蹈德履信,被艺袭文,增 ……沙漠之突骑,兼咸、夏之劲卒哉。
若众军就临,将令南海北汎,江湖南溢,高岸垫为浦泽,深谷积为丘陵,晋馀民,将云集雾聚,仇池之师,㩻䧢山谷之中,何能自固。彼之所谓肆忿于目前之小得,以至于败亡之大失也。昔信 ……贰主。昔中都失统,九域分崩,群凶丘列于天邑,飞鸮鸱目于四海。先皇慈怀内发,悯及戎荒,剪伪羌于长安,雪民之荼炭,政教既被,民始宁苏。天未忘难,祸乱仍起,猃狁侏张,侵暴中国,使长安为豺狼之墟,邺、洛为蜂蛇 ……来往。申告嘉贶,实获厥心。但彼和好以来,矢言每缺,侵轶之弊,屡违义举,任情背畔,专肆暴略,岂唯窃犯王,乃害及行使。顷诛讨蛮髦,事止畿服,或有狐奔鼠窜,逃首北境,而辄便苞纳,待之若旧,资其粮仗,纵为寇贼

卷九十六列传第五十六

,然叶延罔极之心,不胜其痛耳。」性至孝,母病,三日不能食,叶延亦不食。颇视书传,自谓曾祖弈洛韩始封昌公,曰:「吾为公孙之子。案礼,公孙之子,得氏王父字。」命姓为吐谷浑氏。嗣立二十三年,年三十三。有子四

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五十七

期率众南伐,并通朱崖道,并无功,辄杀檀而反,沈下狱死。

扶南国,太祖元嘉十一、十二、十五年,国王持跋摩遣使奉献。

西南夷
西南夷诃罗陁国,元嘉七年,遣使奉表曰:

伏承圣主,信重三宝,兴立塔寺,周 ……祗顺宪典,永终休福,可不慎欤。」二十六年、二十八年,复遣使献方物。

阇婆婆达国,元嘉十二年,国王师婆达陁阿罗跋摩遣使奉表曰:

宋国大主大吉天子足下:敬礼一切种智安隐,天人师降伏四魔,成等正觉,转尊 ……以度难化。故托四道人遣二白衣送牙台像以为信誓,信还,愿垂音告。
至十二年,又复遣使奉献。

天竺迦毗国,元嘉五年,国王月爱遣使奉表曰:

伏闻彼国,据江傍海,山川周固,众妙悉备,庄严清净,犹如化城,宫 ……、赤白鹦鹉各一头。太宗泰始二年,又遣使贡献,以其使主竺扶大、竺阿弥并为建威将军。

元嘉十八年,苏摩国王那邻那罗跋摩遣使献方物。世祖孝建二年,斤陁利国王释婆罗那邻陁遣长史竺留陁及多献金银宝器。后废帝元徽元年,婆国遣使贡献。凡此诸国,皆事佛道。

佛道
佛道自后汉明帝,法始东流,自此以来,其教稍广,自帝王至于民

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五十八

德宗人杨高率阴平、平武群氐,据唐鲁桥以距文德,文德水陆俱攻,大破之,众并奔散。高遁走奔羌,文德追之至卬岭,高单身投羌仇阿弱家,追斩之,阴平、平武悉平。又遣文德伐啖提氐,不剋,梁州刺史刘秀之执送荆州,使

列传第六十 自序

搜撰。五年春,又被敕撰宋书。六年二月毕功,表上之,曰:

  臣约言:臣闻大禹刊木,事炳虞书,西伯戡,功焕商典。伏惟皇基积峻,帝烈弘深,树德往朝,立勋前代,若不观风唐世,无以见帝妫之美,自非睹乱秦馀,
维基 正史类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舜曰:「皋

卷二 夏本纪第二

至于负尾;道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汶山之阳至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道九川:弱水至于合,馀波入于流沙。道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盟津,东 ……然。」皋陶曰:「于!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皆若是,惟帝其难之。知人则智,能官人;能安民则惠,民怀之。能知能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皋陶曰:「然,于!亦行有九德,亦言其

卷四 周本纪 第四

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卷五 秦本纪 第五

秦。其语在始皇本纪中。
评论
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卷六 秦始皇本纪 第六

禅梁父。刻所立石,其辞曰: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 ……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

卷八 高祖本纪 第八

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彊秦在前,此危道也。」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更旗帜,明,围宛城三匝。南阳守欲自刭。其舍人陈恢曰:「死未晚也。」乃踰城见沛公,曰:「臣闻足下约,先入咸阳者

卷九 吕太后本纪 第九

常山王及少帝于邸。代王立为天子。二十三年崩,谥为孝文皇帝。

评论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

卷二十三礼书第一

意。故大路越席,皮弁布裳,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其淫侈,救其彫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仲尼曰:「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周 ……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

【索隐述赞】礼因人心,非从天下。合诚饰貌,救弊兴雅。以制氓,以事宗社。情文可重,丰杀难假。仲尼坐树,孙通蕝野。圣人作教,罔不由者。

卷二十四 乐书 第二

,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故乐所以内辅正心而外异贵贱也;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庶也。琴长八尺一寸,正度也。弦大者为宫,而居中央,君也。商张右傍,其馀大小相次,不失其次序,则君臣之

卷二十六 历书 第四

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少暤氏之衰也,九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祸菑荐至,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

其后三苗服九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馀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尧复遂重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年耆禅舜,申戒 ……冬至加子时;正西,加酉时;正南,加午时;正东,加卯时。


评论
【索隐述赞】历数之兴,其来尚矣。重是司,容成斯纪。推步天象,消息母子。五胜轮环,三正互起。孟陬贞岁,畴人顺轨。敬授之方,履端为美。

卷二十七 天官书 第五

,纪异而说不书。至天道命,不传;传其人,不待告;告非其人,虽言不著。

昔之传天数者:高辛之前,重、;于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苌弘;于宋,子韦;郑则裨灶;在齐,甘公;楚,

卷二十九 河渠书 第七

索隐述赞
【索隐述赞】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爰洎后世,非无圣贤。鸿沟既划,龙骨斯穿。填阏攸垦,蒸有年。宣房在咏,梁楚获全。

卷三十 平准书 第八

而富商大贾或蹛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是时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银锡。自孝文更造四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 第八

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

卷四十 楚世家 第十

十 楚世家 第十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重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而以其弟吴回为重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 ……公。」时郑子产在焉。于是晋、宋、鲁、卫不往。灵王已盟,有骄色。伍举曰:「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纣为山之会,东夷叛之。幽王为太室之盟,戎、翟叛之。君其慎终!」

七月,楚以诸侯兵伐吴,围朱方。八月,克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 第十七

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锄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 ……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锄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 第十四

,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其次驺衍,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 第二十七

监门之养不觳于此矣。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决渟水致之海,而股无胈,胫无毛,手足胼胝,面目黑,遂以死于外,葬于会稽,臣虏之劳不烈于此矣』。然则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 第五十二

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主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钟虡,示不复用。元元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敛,省繇役,贵仁义,贱权利,上笃厚,下智

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 第五十七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所异也。故曰非常之原,民惧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



「昔者鸿水浡出,泛滥衍溢,民人登降移徙,陭 ……以行事,不为进越。故圣王弗替,而修礼地祇,谒款天神,勒功中岳,以彰至尊,舒盛德,发号荣,受厚福,以浸民也。皇皇哉斯事!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丕业,不可贬也。原陛下全之。而后因杂荐绅先生之略术,使获耀日月之 ……篇不采,采其尤著公卿者云。

太史公曰

太史公曰: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 第六十二

。「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汉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高后时,酷吏独有侯封,刻轹宗室,侵辱功臣。吕氏已败,遂(禽)[夷] ……血十馀里。河内皆怪其奏,以为神速。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其颇不得,失之旁郡国,来,会春,温舒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天子闻之,以为能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 第六十三

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画革旁行以为书记。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轩。

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有大鸟,卵如瓮。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而安息 ……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馀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 ……,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是时汉既灭越,而蜀、西南夷皆震,请吏入朝。于是置益州、越巂、牂柯、沈、汶山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乃遣使柏始昌、吕越人等岁十馀辈,出此初郡抵大夏,皆复闭昆明,为所杀,夺币 ……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轩善眩人献于汉。及宛西小国驩潜、大益,宛东姑师、扜穼、苏薤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

而汉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 第七十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 第七十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閒,司马氏去 ……公。骊姬之爱,乱者五世;重耳不得意,乃能成霸。六卿专权,晋国以秏。嘉文公锡圭鬯,作晋世家第九。

业之,吴回接之;殷之季世,粥子牒之。周用熊绎,熊渠是续。庄王之贤,乃复国陈;既赦郑伯,班师华元。怀王 ……,使百姓爱汉,不乐为楚。作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与信定魏,破赵拔齐,遂弱楚人。续何相国,不变不革,庶攸宁。嘉参不伐功矜能,作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
经部 书类

提要

水出西南入泲桑钦所言丹阳陵阳下云
桑钦言淮水出东南北入大江张掖删丹下云桑钦以
为道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敦煌效谷下云本鱼泽
障也桑钦说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教 …… (第 -11b 页)
名岳又名吴岳五名如大伾亦名山又名 (第 -17a 页)
阳山又
 (第 -17a 页)
阳东山又名青坛山多至雷首一山而有九名斯
极矣今备载以广异闻又有山所在之县各别而实非
异山者如碣石在汉 (第 -17a 页)
之累县而水经云在临渝后魏志
云在肥如隋志云在卢龙地名四变而山则一要皆在
今昌县东累县故城之南也嶓冢在汉之沔阳而后
魏志云在嶓冢县隋志云在西县括地志云在金牛寰
宇记云在三泉元大一 …… (第 -17a 页)
支此又谬误之大
者辨之不厌其详诸如此类不可胜道聊举一隅以资
三反
导水九章唯黑水原委杳无踪迹弱水自合以北流
沙以西亦难穷究纷纷推测终无确据不如阙疑之为
得也江汉淮渭洛禹迹尚存无大可疑者河自周定王 …… (第 -17b 页)
限是也又有一郡一县而当分属二州者则以有名山
大川为标识不容蒙混如汲郡有黄河河南之胙城当
属兖不当属冀阳县有宿胥故渎渎西属冀渎东当
属兖是也凡此类悉为之举正经所言州界多二至唯
徐三至冀虽不言界而三面距河 (第 -22b 页)

卷二

(沈之虚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及周成王灭之以封弟叔虞为唐侯至子变改名曰晋)魏霍


(书西伯戡 (第 2-6a 页)
即此今为 (第 2-6a 页)
城县)扬郇(或作荀)贾沈姒蓐黄(帝封台骀)


(于汾州沈姒蓐黄实守其祀)路赤狄邶鄘卫(始封在朝歌) …… (第 2-6a 页)
畿之河内郡(怀州)关内道之


单于大都护府按以上通典所列信都当全属兖


邺郡之内黄尧城临河汲郡之阳东境当分属


兖以今舆地言之山西太原平阳汾州潞安大同


五府泽辽沁三州河南则怀庆卫辉彰德三府( …… (第 2-7a 页)
横所云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者也河


自汲县南东北流至阳县西南出大伾上阳三


山之间(大伾山一名 (第 2-8b 页)
阳山今在浚县东南二里即贾让所谓东山也枉人山一名善化山)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俗名上阳三山即贾让所谓 …… (第 2-8b 页)
乐亭卢龙昌县南昌 (第 2-11a 页)
汉累县碣石在其地渤


海之北岸皆冀域也自此以东则为大海东历抚


宁县东南又东历山海关南又东历辽东 …… (第 2-11a 页)
十里南至海二百六十里西至北平


郡七百里北至契丹界五十里其地远在今之塞


外永平府旧志云柳城在昌县西南六十里此


盖唐永泰元年所置柳城军非古之柳城昌 (第 2-13a 页)



金广宁县大定末更名亦非古之昌 (第 2-13a 页)
也水经注 …… (第 2-13a 页)
也使阳裕筑龙城改


柳城为龙城县(见大辽水)此真古之柳城禹贡冀州东


头之北界当讫于此今乃谓在昌县西南则冀


之东北隅䠞地七八百里矣岂不谬哉


顾氏日知录云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以冀


州为 …… (第 2-13b 页)
言之浊漳水出山西长子县发


鸠山(县在潞安府西少南五十里)东流经长治县西又东北经


屯留潞城襄垣城平顺又东经河南林县至涉


县东南清漳水注之清漳出山西乐平县沾岭(县在)


(太原府平定州东南五 (第 2-45a 页)
十里县西南有沾县故城)南流经和顺辽州


又东经河南林县至涉县与浊漳合流东经安阳 …… (第 2-45a 页)
 于经为切


疏云郑注周礼十有二壤曰壤亦土也变文耳以


万物自生焉则言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言壤


壤和缓之貌按此经上文言十有二土即分野十


二邦上繁十二次保章氏所谓以星土辨九州之


地者故云壤亦土也变文耳然则九州之土皆可


谓之壤与冀豫雍之壤对坟埴涂泥垆而言者


有别唯咸则三壤乃通九州言之壤亦土也与十 …… (第 2-50b 页)
 入贡之道也渭按通典三韩在海岛之上朝鲜之东
 南盖即此所谓岛夷骊城后汉省说文碣特立之石
 东海有碣石山据文颖郦道兀所说当在直隶永平
 府昌县东南今其地无山以应之辩见导山河谓 (第 2-80a 页)

卷三

郡及邺郡之内黄尧城临河(内黄尧城二县故城并在今内黄县界临)


(河故城在今滑县北)汲郡之阳东境其豫域则济阴之乘


氏也(乘氏在菏泽东今为曹州)以今舆地言之河南卫辉府之


胙城县(胙城本 …… (第 3-7a 页)
字)又平原郡高


唐县下云桑钦言漯水所出今按禹引河自大伾


山西折而北循大陆东畔入海而漯首受河自…… (第 3-33a 页)
胥口始不起东武阳也水经注所叙河水自


宿胥口又东右径滑台城(故白马县治在今滑县西南)又东北


阳县南( (第 3-33b 页)
阳故城在今浚县东北)又东北径凉城县(在今滑县)


(东北)又东北径伍子胥庙南(庙在晋顿丘郡界今清丰 (第 3-33b 页)

卷四

百里西入直沽几千里焉(于氏所谓)


(碣石盖即铁山也铁山南对沙门岛北与旅顺口相接正当渤海之口若在昌者与此地遥隔五)


(六百里安得举以为言)渤海初不若是之远经云夹右碣石


入于河又云至于碣石入于 (第 4-8b 页)

卷九

豫非也


汉志若水出蜀郡旄牛县徼外南至大莋入绳(今)


(大所南冇旄牛故城即汉县师古曰西南之徼犹北方塞也徼工钓反)绳水出越巂


郡遂久县徼外东至僰 …… (第 9-4b 页)
(悉)静川(静)蓬山(柘)恭化(恭)维川(维)


(奉)和义(荣)盛山(开)南充(果)洪源()云南(姚)等郡


又京畿之上洛(商)安康(金)陇右道之武都(武)同谷


(成)怀道(宕)合川( …… (第 9-16a 页)
马湖五府潼川嘉定邛眉雅五州及叙州泸州重


庆夔州之江北诸州县松潘卫叠溪营天全六番


招讨司大所建昌卫皆古梁州域也其遵义府


永宁卫及东川乌蒙镇雄(故乌撒)三府并在泸水之


外云南郡唐于昆 …… (第 9-17a 页)
州又西南为始阳镇又南为雅州州又西南为


巂州皆与蛮夷接界今松潘卫威州天全六番招


讨司雅州 (第 9-20a 页)
大所及越巂冕山营之北境盐井营


之西境是也唐当州在今松潘卫西南三百里州


治通轨县隋志县有甘松 …… (第 9-20a 页)
(彼土夷人呼为彫也盖碉本作彫后改从石作碉耳音当与彫同)唐雅州治严道


县领羁縻吐蕃四十六州州治汉源县管羁縻


州五十七并蛮夷部落寰宇记云雅州西去大渡


河五日程羌蛮混杂连山接野鸟路沿空不 (第 9-21a 页)
知里


州西至廓清县一百八十里其城西临大渡


河河西则生羌蛮界高山万重更无郡县今 (第 9-21a 页)



所北有邛来山九折坂后汉永平中白狼槃木唐


菆等百馀国举种奉贡越山坂襁负而至皆旄牛 …… (第 9-21a 页)
帝改县曰汉嘉三国蜀置汉嘉郡)与沫水合沫水


出广柔徼外(广柔故城在今威州西)东南径旄牛县北(县即今)


(大所)又东至越巂灵道县出蒙山南(灵道县一名灵关道沫水出岷) …… (第 9-36a 页)
 嘉定州

水经江水东南过犍为武阳县(故城在今眉州北新津仁寿井研三)


(县皆武阳地)青衣水沫水从西南来合而注之此即二


水会涐水入江处也郦注云江水自武阳东至彭


亡聚曰外水又东南径南安县西有熊耳峡连山


竞险接岭争高县治青衣江会衿带二水矣县南


有峨眉山有濛水即大渡水也水发蒙溪东南流


与涐水合水出徼外径汶江道吕忱曰涐水出蜀


许慎以为涐水也从水我声南至南安入大渡水


大渡水又东入江也班固谓大渡入涐道元谓涐


入大渡然涐水源长当以汉志为正道元叙涐水


甚略自汉志涐误作渽而师古曰音哉世遂不知


有涐水且不知渽水之所在徒以其下流与南安


之沫水号为大渡者合而入江因目涐水曰大渡


河元和志云州西至廓清城一百八十里其城 …… (第 9-38b 页)
西临大渡河河西生羌蛮界(州本汉沈 (第 9-39a 页)
郡旄牛县地唐置 (第 9-39a 页)
州治)


(汉源县今 (第 9-39a 页)
大所南三十里汉源废县是也)又云通望县北至 (第 9-39a 页)
州九


十里大渡水经县北二百步(通望本汉旄牛县隋为大渡戍寻置阳山)


(县唐改曰通望今 (第 9-39a 页)
大所东南通望故城是也旄牛故城在所南牧誓有髳人盖国于此地)


膺益州记云羊膊岭水分二派一南流为大江 …… (第 9-39a 页)
所出以今舆地言之涐水自茂州徼外南流经大所西 旧冇 (第 9-39b 页)
州所大渡所(本朝并为一曰 (第 9-39b 页)
大所附属雅州)折而东经所


南又东经建昌卫越旧营北(南去营二百二十里历鬼皮落野夷界水)


(势浩 …… (第 9-39b 页)
和夷厎绩此说是也但不当破和为桓耳方舆胜


览云大渡河于州为南边要害之地唐时大渡


之戍一不守则 (第 9-40a 页)
雅邛嘉成都皆扰建隆三年王


全斌平蜀以图来上议者欲因兵威复越巂艺祖


以玉斧画此河曰外此吾不有也 (第 9-40a 页)
于是为之极


边曩时河道平广可通漕舟自玉斧画河之后河


之中流忽陷下五六十丈河流至此澎湃如瀑从


空 …… (第 9-40a 页)
殆天设险以限羌蛮也政和末大理通贡有上书


乞于大渡河外置城邑以便互市诏问得失知州宇文常言太祖观地图画大渡河为境历百五


十年无恙今若于河外建城邑开边隙非中国之


福也议 …… (第 9-40b 页)
其误相沿至今然和川水出罗岩蛮界历碉门卢


山而东涐水出汶江徼外历通望汉源而东一在


雅一在在雅者为汉之大渡水在 (第 9-42a 页)
者为唐之


大渡河源委各殊岂可混而为一邪其鲜水入若 …… (第 9-42a 页)
水一名州江大度者则又自为一水而与雅之


大渡绝不相涉矣


马融云淮夷二水名晁以道仿其例谓和夷二水


名和水今雅州荣经县北和川水 …… (第 9-42b 页)
夷道汉属南郡今为荆州府之宜都县夷水所经


若严道以西之夷道则未有闻也其谬更甚于晁




厥土青(释文 (第 9-43a 页)
郑力兮反徐力私反渭按 (第 9-43a 页)
史记作骊)
 正义曰王肃云青黑色 (第 9-43a 页)
小疏也(说本马融)颜氏曰色青
 而细疏金氏曰 (第 9-43a 页)
细而疏也梁土色青故生物易性
 疏故散而不实向闻吏牍谓成都土疏难以筑城盖
 此也 (第 9-43a 页)
孔传云色青黑而沃壤是以为黑沃壤即金氏


色青故生物易之意张子韶云言色而不言性其


性不一也王明逸云考之经文辨土有因色不 (第 9-43b 页)

卷十

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接沙碛乃


汉居延故城明洪武初冯胜拔肃州进至扫林山


亦集乃路是也合山在张掖县西北二百里弱


水由此东北入居延泽遮虏障在肃州酒泉县北


二百四十里李陵与单于战处敦煌 …… (第 10-8a 页)
为羌戎非中国所有雍西南境亏地广


二千里轮千馀里矣故语大不数雍云

弱水既西
 传曰导之西流至于合正义曰诸水言既道此言
 既西由地势导之使西流也郑云众水皆东此水独
 西故记其西下也程氏曰弱水初必壅遏 …… (第 10-9a 页)
 之西则逆者顺矣渭按地理志张掖删丹县桑钦以

 为导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今陜西行都司之山
 丹卫故删丹县也详见导水

傅同叔云横流之时弱水亦东侵而被于河河不


安而泾亦受 …… (第 10-9b 页)
出唐书吐蕃传云刘元鼎使还言自湟水入河处


西南行二千三百里有紫山直大羊同国古所谓


昆崙虏曰闷摩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


是也渭按酒泉在雍州之域不可谓西戎西海距


玉门阳关四万馀里而昆崙更在 (第 10-62a 页)
西海之南去积


石太远其非禹贡之昆崙国明甚西域吐蕃未知


孰是吐蕃闷摩山以刘元鼎言计之东北距大


积石不过千馀里浮河甚便然自唐以前未有言 (第 10-62a 页)

卷十一上

自河南怀庆府入山西泽州迤而东北跨陵川壶


关平顺潞城城武乡辽州和顺平定乐平以及


河南之辉县武安直隶之井陉获鹿诸州县界中


皆有太行山延袤千馀里焉林 …… (第 11-20b 页)
故隋志碣石在卢


龙自后汉迄隋言此山之所在曰累县曰临渝曰


肥如曰卢龙县名四变而山则一要皆在今昌…… (第 11-26b 页)
南境乎抚宁本汉临


(今县北有临渝故城)为辽西郡之东偏势不得越令支(今迁)


(安)累县(今昌)肥如(今虑龙)海阳(今滦州)而属右北平也


骊成必不在此地尝试案图而索之今滦州所领


乐亭县( …… (第 11-27b 页)
岂即所谓大碣石与通典平


州卢龙县下云有碣石山碣然而立在海旁故名


之仍用文颖说金元以来人皆知昌为累县而


碣石在焉求之海旁不得求之水中又不得乃更


求之向北之地故明一统志云碣石在昌 (第 11-28a 页)
县北


二十里或又以仙人台上之巨石为天桥柱盖皆 …… (第 11-28a 页)
不知至何时复遭荡灭今昌县南海中无一山


自抚宁以东更二三百里海中亦无一山此郦氏


之说所以不信于今也按道元卒于魏孝昌二 …… (第 11-34b 页)
云然非谓去北岸五百馀里也)岂知曩立于巨海


之中者后并化为波涛也哉近世有郭造卿著碣


石丛谈以昌县北十里仙人台当之曰台即碣


石之顶也绝壁万仞上凌霄汉其台崇广顶有巨


石为天桥柱人莫能至夫天桥 …… (第 11-35b 页)
于碣石说者谓碣石与二山并举则必高大相敌


故以昌县北之山为碣石(昌 (第 11-38b 页)
本汉累县后汉省入临渝晋以后为)


(肥如县地隋唐为卢龙县地后侨置营州柳城县辽改县曰广宁金又改曰昌 (第 11-38b 页)
)而其实


不然经云厎柱析城至于王屋今厎柱见在其能


与析城王屋争雄乎观厎柱则碣石可知矣不信 (第 11-38b 页)
海中之碣石而以昌县北之山为碣石则亦将


不信河中之厎柱而以阳城县南之山为厎柱(阳城)


(县在山西泽州西八十里近 (第 11-38b 页)
志县南有厎柱山而传记无之与昌县此之碣石正是一类)然 …… (第 11-38b 页)
枝辞何也一在一亡故也


善言禹贡者当凭古记以推寻不可以在亡为疑


信海中之碣石水经注具有明文若昌县北离


海数十里之碣石孰言之而孰传之邪苏秦说燕


曰南有碣石国人必皆识其处秦之灭燕未久也 …… (第 11-39a 页)
者始言在海中苞沦之事恐又出汉


后也世之言碣石者不信吞岸苞山之说则求之


乐亭西南犹未为大失若昌县北之山离海八


九十里既违孟坚又背叔良而且与夹右入河之


义不合失之远矣金吉甫以在高丽者为左碣 …… (第 11-40a 页)
而沙门岛对岸之铁山当勃海之口者为禹贡之


右碣石此地非骊成亦非累县西距昌四五百


里传记无徵其何以取信于天下乎


碣石冀州山后世有因黄河改道而移之于兖域


者元王充耘 …… (第 11-40b 页)
物积石龙门是也有见于导水之下而导山无之


者以其山之临水也而特志之随刋则未尝及也


弱水之合黑水之三危河之积石龙门大伾江


之东陵是也有见于导山之下而他无所见者岍


雷首析城王屋太行恒山朱 (第 11-81b 页)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禹贡锥指卷十二
              德清胡渭撰
导弱水至于合(释文弱本或作溺合如字 (第 12-1a 页)
力兮反)
 传曰合 (第 12-1a 页)
水名在流沙东正义曰顾氏云地说书合
  (第 12-1a 页)
山名但此水出合 (第 12-1a 页)
因山为名也郑玄亦以为山
 名地理志张掖郡删丹县桑钦以为导弱水自此西
 至酒泉合 (第 12-1a 页)
又居延县有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
 流沙如志之言酒泉郡在张掖郡西居延属张掖合 (第 12-1a 页)
 在酒泉则流沙在合 (第 12-1b 页)
之东与此传不合案经弱
 水西流水既至于合 (第 12-1b 页)
馀波入于流沙当如传文合
  (第 12-1b 页)
在流沙之东不得在其西也苏氏曰合 (第 12-1b 页)
山名易
 氏曰甘州即汉张掖郡弱水出删丹县南山下合 (第 12-1b 页)
 山在张掖县西北二百里俗名要涂山薛氏曰弱水
 出吐谷浑界穷石山自删丹西至合 (第 12-1b 页)
山与张掖河
 合(渭)按导亦循行之谓与导菏泽之导异禹治水或 …… (第 12-1b 页)
 也张掖郡今为甘州卫陜西行都司治酒泉郡今为
 肃州卫删丹县即今山丹卫居延故城在甘州卫东
 北塞外其泽曰居延海弱水正流出合峡口而东
 北注之非经所谓流沙也 …… (第 12-2a 页)
隋志祀山疑即㞦字之误)北流径


其卫西又西北径甘州卫北(寰宇记弱水在甘州北二十三里)


西径合山与张掖河合(行都司志删丹河在城西源出祁连山西流入)


(张掖河即弱水也西陲今略云此水春夏之间褰裳 …… (第 12-4b 页)
俗谓之黑河按此地无舟后人遂以不胜毛芥皮船可渡之)


(说附会于其间并属虚妄)张掖河古羌谷水也一名合水出


卫西吐谷浑界北流径张掖县北合弱水为张掖 …… (第 12-4b 页)
河自下通兼弱水之目(汉志张掖得县有羌谷水出羌中东北至居延入)


(海括地志羌谷水一名鲜水一名合水一名覆表水今名副投河亦名张掖河自吐谷浑界北流)


(入张掖县史记正义云合 (第 12-5a 页)
水源出临松县山东而北流径张掖故城下又北流至县北二十三里)


(合弱水明一统志云张掖河在都司城西十里 (第 12-5a 页)
源出摆通州流经祁连山西出合山名合黎水入)


(亦集乃界行都司志云张掖河原名黑河自镇城西南山流出经祁连山积雪消融其流益盛傍合) (第 12-5a 页)
经部 书类

尚书注疏 御制诗

  商书(盘庚上/盘庚下) (盘庚中/)
 卷九
  商书(说命上日说命中戡说命下子/高宗肜 西伯微)
 卷十 …… (第 -6a 页)
 (因其人称言以别之其太甲咸有一德伊尹训道王/亦训之类盘庚亦诰也故王肃云不言诰何也取其)
 (徙而立功非但录其诰高宗肜日与训序连文亦训/辞可知也西伯戡云祖伊恐奔告于受亦诰也武)
 (成云识其政事亦诰也旅獒戒王亦训也金縢自为/一体祝亦诰辞也梓材酒诰分出 …… (第 -41b 页)
 (别题也以上为虞书则十六篇又帝告釐沃汤征汝/鸠汝方于郑玄为商书而孔并于胤征之下或以为)
 (夏事犹西伯戡则夏书九篇商书三十五篇此与/郑异也或孔因帝告以下五篇亡并注于夏书不废)
 (犹商书乎别文所引皆云虞书 …… (第 -42b 页)
 盘庚中第十
 盘庚下第十一
 说命上第十二
 说命中第十三
 说命下第十四
 高宗肜日第十五
 西伯戡第十六 (第 -46b 页)

卷一

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
祖玄孙之亲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传既已也百姓百官
言化九族而平和章明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民于变 …… (第 1-6b 页)
时雍传昭亦明也协合众时是雍和也言天下众民
皆变化从上是以风俗大和音义(九族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马郑同)
( (第 1-7a 页)
力/兮反)(正义曰言尧能名闻广远由其委任贤哲故复/陈之言尧之为君也能尊明俊德之士使之助)
(已施化 …… (第 1-7a 页)
(使臣亲之帝亦令其自相亲爱故须臣子之化也既已/义同故训既为已经传之言百姓或指天下百姓此下)
(句乃有民故知百姓即百官也百官谓之百姓者隐/八年左传云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谓建立有德以为) …… (第 1-7b 页)
以礼法章显之使之明著释)
(诂以昭为光光明义同经已有明故云昭亦明也释诂/以协为和和合义同故训协为合也众时是释诂文)
(雍和释训文尧民之变明其变恶从善人之所和惟风/俗耳故知谓天下众人皆变化从上是以风俗大 …… (第 1-8a 页)
民言于变谓从上化则九/族既睦百姓昭明亦是变上故得睦得明也)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传重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故尧命之使敬顺
昊天昊天言元气广大星四方中星辰日月所会历象
其分节敬记 (第 1-8b 页)
天时以授人也此举其目下别序之音义
(羲和马云羲氏掌天官和氏掌地官四子掌四时昊胡/老反重直龙反少昊之后高阳之后日月所会谓日)
(月交会于十二次也寅曰析木卯曰大火辰曰寿星己/曰鹑尾午曰鹑火未曰鹑首申曰实沈 …… (第 1-8b 页)
(敬天之节众功皆广则是风俗大和传正义曰楚语云/少昊氏之衰九乱德人神杂扰不可方物颛顼受之)
(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 (第 1-13a 页)
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其后三苗复九 (第 1-13a 页)
之德尧复育重 (第 1-13a 页)
之后)
(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据此文则自尧及商/无他姓也尧育重 (第 1-13a 页)
之后是此羲和可知是羲和为重)
( (第 1-13a 页)
之后世掌天地之官文所出也吕刑先重后 (第 1-13a 页)
此文/先羲后和扬子法言云羲近重和近 (第 1-13a 页)
是羲承重而和)
(承 (第 1-13a 页)
矣吕刑称乃命重 (第 1-13a 页)
与此命羲和为一事也故吕/刑传云重即羲也 (第 1-13a 页)
即和也羲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
(重 (第 1-13a 页)
故吕刑以重 (第 1-13a 页)
言之郑语云为高辛氏火正则高/辛亦命重 (第 1-13a 页)
故郑玄于此注云高辛氏世命重为南正)
(司天 (第 1-13a 页)
为火正司地据世掌之文用楚语为说也楚世/家云重 (第 1-13a 页)
为帝喾火正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
(工氏作乱帝喾使重 (第 1-13a 页)
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 (第 1-13a 页)
而以其弟吴回为重 (第 1-13a 页)
复居火正为祝融案昭二) …… (第 1-13a 页)
(十九年左传称少昊氏冇子曰重颛顼氏有子曰则/重 (第 1-13b 页)
二人各出一帝而史记并以重 (第 1-13b 页)
为楚国之祖吴)
(回为重 (第 1-13b 页)
以重 (第 1-13b 页)
为官号此乃史记之谬故束晰讥马/迁并两人以为一谓此是也左传称重为句芒 (第 1-13b 页)
为祝)
(融不言何帝使为此官但 (第 1-13b 页)
是颛顼之子其为祝融必/在颛顼之世重虽少昊之胤而与 (第 1-13b 页)
同命明使重为句)
(芒亦是颛顼时也祝融火官可得称为火正句芒木官/不应号为南正且木不主天火不主地而外传 (第 1-13b 页)
称颛顼)
(命南正司天火正司地者盖使木官兼掌天火官兼掌/地南为阳位故掌天谓之南正称本官故掌地犹为)
(火正郑答赵商云先师以来皆云火掌为地当云 (第 1-13b 页)
为/北正孔无明说未必然也昭十七年左传郯子称少昊)
(氏以鸟名官自颛顼以来乃命以民事句芒祝融皆以/人事 …… (第 1-13b 页)
(顼时乎明知少昊四叔亦非亲子高辛所命重或是/重 (第 1-14a 页)
子孙未必一人能历二代又高辛前命后诛当是)
(异人何有罪而诛不容列在祀典明是重 (第 1-14a 页)
之后世以/重 (第 1-14a 页)
为号所诛重 (第 1-14a 页)
是有功重 (第 1-14a 页)
之子孙也吕刑说羲)
(和之事犹尚谓之重 (第 1-14a 页)
况彼尚近重 (第 1-14a 页)
何故不得称之/以此知异世重 (第 1-14a 页)
号同人别颛顼命重司天 (第 1-14a 页)
司地羲)
(氏掌天和氏掌地其实重 (第 1-14a 页)
羲和通掌之也此云乃命/羲和钦若昊天是羲和二氏共掌天地之事以乾坤相)
(配天地相成运立施化者天资生成物 …… (第 1-14a 页)
其见在地故下言日中星鸟之类是天事也平秩东作)
(之类是地事也各分掌其时非别职矣案楚语云重司/天以属神司地以属人天地既别人神又殊而云通)
(掌之者外传之文说吕刑之义以为少昊之衰天地相/通人神杂扰颛顼乃命 (第 1-14a 页)
分而异之以解绝地天通)
(之言故云各有所掌天地相通人神杂扰见其能离绝/天地变异人神耳非即别掌之下文别 …… (第 1-14a 页)
言至于夏商/世掌天地胤征云羲和湎淫废时乱日不知日食羲和)
(同罪明其世掌天地共职可知颛顼命掌天地惟重二人尧命羲和则仲叔四人者以羲和二氏贤者既多)
(且后代稍文故分掌其职事四人各职一时兼职方岳/以有四 (第 1-14b 页)
岳故用四人颛顼之命重惟司天地主岳与)
(否不可得知设令亦主方岳盖重 (第 1-14b 页)
二人分主东西也/马融郑玄皆以此命羲和者命为天地之官下云分命)
(申命为四时之职天地之与四时于周则冢宰 …… (第 1-14b 页)
重分之故于夏变/言申命既命仲而复命叔是其重命之也所命无伯季)
(者盖时无伯季或有而不贤则外传称尧育重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明仲叔能守旧业故命之也此羲)
(和掌序天地兼知人事因主四时而分主四方故举东/表 (第 1-16b 页)

卷二

礼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稽首为敬之极故为首至地稽首是)
(拜内之别名为拜乃/稽首故云拜稽首也)
帝曰弃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榖传阻难播布也众 (第 2-30b 页)

卷三

  (在摄几年史述禹之行事不/必以摄位之年即征苗民也)
曰若稽古大禹传顺考古道而言之曰文命敷于四海

祗承于帝传言其外布文德教命内则敬承尧舜音义
(文命孔云文德教命/也先儒云文命禹名)(正义曰史将录禹之事故为题/目之辞曰能顺而考案古道而)
(言之者是大功之禹也此禹能以文德教命布陈于四/海又能敬承尧舜外布四海内承二帝言其道周备传)
(正义曰典是常行谟是言语故传于典云行之于谟云/言之皆是顺考古道也敷于四海即敷此文命故言外)
(布文德教命也四海举其远地故传以外内言之祗训/敬也禹承尧舜二帝故云敬承尧舜传不训祗而直言)
(敬以易知/而略之)
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民敏德传敏疾
也能知为君难为臣不易则其政治而众民皆疾修德 …… (第 3-2b 页)
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言已年老
厌倦万几汝不懈怠于位称总我众欲使摄禹曰朕德
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民怀之傅迈行种
布降下怀归也言已无德民所不能依皋陶布行其德
下洽于民民归服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傅 …… (第 3-8b 页)
尧亦以知人安民为难故曰吁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
则惠民怀之傅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
爱则民归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傅佞人乱真尧忧
其败政故流放之何迁 (第 3-25a 页)

卷四

随行九州之山林襄二十/五年左傅云井堙木刋刋是除木之义也毛傅云除木)
(曰槎故曰刋槎其木开通道路以治水民阻饥为人/治水故知奏谓进食于人也礼有鲜鱼腊以其新杀鲜)
(净故名为鲜是鸟兽新杀曰鲜鱼鳖新杀亦曰鲜也 …… (第 4-4a 页)
之人罪或大故以刑威之)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傅光天之下至
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万邦献共惟帝
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傅献贤也
万国众贤共为帝臣帝举是而用之使陈布其言明之
 (第 4-14b 页)

卷五

(艺艺与平/互言耳)厥土青传色青黑而沃壤音义( (第 5-26b 页)
郑力兮/反徐力私)
(反马云/小疏也)(传正义曰孔以 (第 5-26b 页)
为黑故云色青黑其地/沃壤言其美也王肃曰青黑色 (第 5-26b 页)
小疏也)
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传田第七赋第八杂出第七
第九三等疏(传正义曰传以既言下中复云三错举下 …… (第 5-26b 页)
西传导之西流至于合(传正义曰诸水言既导此/言既西由地势不同导之)
(使西流也郑云众水皆东/此水独西故记其西下也)泾属 …… (第 5-28a 页)
别相接)
(由江所经别记之耳以见岷非三条也地理志/豫章历陵县南有博阳山古文以为敷浅原)
导弱水至于合传合 (第 5-34a 页)
水名在流沙东音义(弱夲或/作溺合)
(如字 (第 5-34a 页)
力兮/反马云地名)(正义曰此下所导凡有九水大意亦自/北为始以弱水最在西北水又西流故)
(先言之黑水 …… (第 5-34a 页)
上未成流必其俱未成流何须别导与自河出昆崙)
(发源甚远岂至积石犹未成流而云导河也传正义曰/弱水得入合知合 (第 5-34b 页)
是水名顾氏云地记书合 (第 5-34b 页)
山)
(名但此水出合 (第 5-34b 页)
因山为名郑玄亦以为山名地理志/张掖郡删丹县桑钦以为导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 (第 5-34b 页)
)
(张掖郡又有居延泽在县东北古文以为流沙如志之/言酒泉郡在张掖郡西居延属张掖合 (第 5-34b 页)
在酒泉则流) …… (第 5-34b 页)
(沙在合之东与此传不合案经弱水西流水既至于/合 (第 5-35a 页)
馀波入于流沙当如传文合 (第 5-35a 页)
在流沙之东不得)
(在其/西也)馀波入于流沙传弱水馀波西溢入流沙音义(溢/音)
(逸/)
导黑水至于 …… (第 5-35a 页)
云大/伾在修武武德之界张揖云成皋县山也汉书音义有)
(臣瓒者以为修武武德无此山也成皋县山又不/一成今阳县山临河岂不是大伾乎瓒言当然)北过
降水至于大陆传降水水名入河大陆泽名音义(降如/字郑)
(户江 …… (第 5-36b 页)
故得先过降水乃至大陆若其不/尔则降水不可知也郑以降读为降下江反声转为共)
(河内共县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阳县入河北近降水/也周时国于此地者恶言降水改谓之共此郑胸臆不)
(可从/也)又北播为九河传北分为九河 …… (第 5-36b 页)
澧音/礼)(传正义曰郑玄以此经自导弱/水已下言过言会者皆是水名)
(言至于者或山或泽皆非水名故以合为山名澧为/陵名郑玄云今长沙郡有澧陵县其以陵名为县乎孔) …… (第 5-38a 页)
(以合与澧皆为水名弱水馀波入于流沙则本源入/合 (第 5-38b 页)
矣合 (第 5-38b 页)
得容弱水知是水名楚辞曰濯余佩兮澧)
(浦是澧亦/是水名)过九江至于东陵传江分为九道在荆州东
陵地名 …… (第 5-38b 页)
(为俱也洪水之时高下皆水土失本性今水灾既除众/土俱得其正谓壤坟垆还复其壤坟垆之性也诸州之)
(土青是色涂泥是湿土性之异惟有壤坟垆耳故举/三者以言也致所慎者财货贡赋谨慎其事不使害人)
(言取民有节什一 (第 5-42a 页)

卷六

  (之次不可知也传正义曰直言五子不知谓谁故/言启之五子太康之弟叙怨作歌不言五弟而言)

  (五子者以其述祖之/训故系父以言之)
太康尸位以逸豫传尸主也主以尊位为逸豫不勤灭
厥德民咸贰传君丧其德则众民皆二心矣乃盘游
无度传盘乐游逸无法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传
洛水之表水之南十日 (第 6-6b 页)
曰句田猎过百日不还有穷后
羿因民弗忍距于河传有穷国名羿诸侯名距太康于
河不得入国遂废之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传御侍也
言从畋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传待太康怨其久畋失

国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传述循也歌以叙怨音义(逸本/又作)
(佾豫本或作忬音同力兮反丧息浪反盘步干反本/或作槃度如字乐音洛畋音田羿五计反徐胡细反距)
(音巨从如字或作才/用反非徯 …… (第 6-7a 页)
 (国之侯受王命往征之史叙其事作胤征传正义曰/义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尧典所言是其事也)
 (羲和是重之后楚语称尧育重 (第 6-12a 页)
之后使典天地/以至于夏商是自唐虞至三代世职不绝故此时羲)
 (和仍掌时日以太康逸豫臣亦纵弛此承太康之 …… (第 6-12a 页)
(之罚则王诛也奉王命行王诛谓杀淫湎之身羲和之/罪不及其嗣故知杀其身立其贤子弟楚语云重之)
(后世掌天地四时之官至于夏商则此不灭其俗故传/言此也释山云山脊曰冈孙炎曰长山之脊也以昆山)
( (第 6-19b 页)

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注疏卷九
  汉孔氏传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
 商书 (说命上说命中/西伯戡 微子) (说命下/) (高宗肜日/)
 序高宗梦得说傅盘庚弟小乙子名武丁德高可 …… (第 9-1a 页)
异)
(不必由丰近而致之也王肃亦云高宗丰/于祢故有雊雉升远祖成汤庙鼎之异)
 序殷始咎周傅咎恶周人乘傅乘胜也所以见恶 (第 9-16a 页)
 祖伊恐傅祖己后贤臣奔告于受傅受纣也音相乱
 帝乙之子嗣立暴虐无道作西伯戡傅戡亦胜也
 音义(咎其九反马云咎周者为周所咎 (第 9-16b 页)
力兮反国/名尚书大传作耆受如字传云受纣也音相乱)
 (马云受读曰纣或曰受妇人之言故号曰受也伯亦/作拍 …… (第 9-16b 页)
 (反胜诗/證反)(正义曰文王功业稍高王兆渐著殷之朝/廷之臣始畏恶周家所以畏恶之者以周)
 (人伐而胜邑故也殷臣祖伊见周克 (第 9-16b 页)
国之易恐/其终必伐殷奔走告受言殷将灭史叙其事作西伯)
 (戡 (第 9-16b 页)
傅正义曰易系辞云无咎者善补过也则咎是/过之别名以彼过而憎恶之故咎为恶也以其胜 (第 9-16b 页)
)
 (所以见恶释其见恶之由是周人胜黎之后始恶之/诗毛传云乘陵也乘驾是加陵之意故乘为胜也郑) (第 9-16b 页)
经部 书类

卷二

王亦训之类盘庚亦诰也故王肃云不言
诰何也取其徙而立功非但录其诰高宗肜日与训序连文亦
训辞可知也西伯戡云祖伊恐奔告于受亦诰也武成云识
其政事亦诰也旅獒戒王亦训也金縢自为一体祝亦诰辞也
梓材酒诰分出亦诰也 …… (第 2-1b 页)
鸠汝方于郑玄为商书而孔并于胤征之下或以为夏事犹
伯戡则夏书九篇商书三十五篇此与郑异也或孔因帝告
以下五篇亡并注于夏书不废犹商书乎别文所引皆云虞书
曰夏书 …… (第 2-2b 页)
其自相亲爱故须臣子之化也
传既巳至章明
正义曰既巳义同故训既为巳经传之言百姓或指天下百姓
此下句乃有民故知百姓即百官也百官谓之百姓者隐八
年左传云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谓建立有德以为公卿因其 …… (第 2-10a 页)
明著
传昭亦至大和
正义曰释诂以昭为光光明义同经巳有明故云昭亦明也释
诂以协为和和合义同故训协为合也众时是释诂文雍和
释训文尧民之变明其变恶从善人之所和惟风俗耳故知谓
天下众人皆变化化上是以风俗大和人 …… (第 2-10b 页)
美可叹也又以此岁历告时授事信能
和治百官使之众功皆广也叹美羲和能敬天之节众功皆广
则是风俗大和
传重至序之
正义曰楚语云少昊氏之衰九 (第 2-12a 页)
乱德人神杂扰不可方物颛
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 (第 2-12a 页)
司地以属民使复旧
常无相侵渎其后三苗复九 (第 2-12a 页)
之恶尧复育重 (第 2-12a 页)
之后不忘旧
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据此文则自尧及商无他姓也尧育 …… (第 2-12a 页)
之后是此羲和可知是羲和为重 (第 2-12b 页)
之后世掌天地之官
文所出也吕刑先重后 (第 2-12b 页)
此文先羲后和扬子法言云羲近重
和近 (第 2-12b 页)
是羲承重而和承 (第 2-12b 页)
矣吕刑称乃命重 (第 2-12b 页)
与此命羲和
为一事也故吕刑传云重即羲也 (第 2-12b 页)
即和也羲和虽别为氏族
而出自重 (第 2-12b 页)
故吕刑以重 (第 2-12b 页)
言之郑语云为高辛氏火正则高
辛亦命重 (第 2-12b 页)
故郑玄于此注云高辛氏世命重为南正司天 (第 2-12b 页)
为火正司地据世掌之文用楚语为说也楚世家云重 (第 2-12b 页)
为帝
喾火正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日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 (第 2-12b 页)
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 (第 2-12b 页)
而以其弟吴回为重 (第 2-12b 页)

居火正为祝融案昭二十九年左传称少昊氏有子曰重颛顼
氏有子曰 (第 2-12b 页)
则重 (第 2-12b 页)
二人各出一帝而史记并以重 (第 2-12b 页)
为楚国
之祖吴回为重 (第 2-12b 页)
以重 (第 2-12b 页)
为官号此乃史记之谬故束晰讥马
迁并两人以为一谓此是也左传称重为句芒 (第 2-12b 页)
为祝融不言
何帝使为此官但 (第 2-12b 页)
是颛顼之子其为祝融必在颛顼之世重
虽少昊之胤而与 (第 2-12b 页)
同命明使重为句芒亦是颛顼时也祝融 …… (第 2-12b 页)
且木不主天火
不主地而外传称颛顼命南正司天火正司地者盖使木官兼
掌天火官兼掌地南为阳位故掌天谓之南正称本官故掌
地犹为火正郑荅赵商云先师以来皆云火掌为地当云 (第 2-13a 页)

北正孔无明说未必然也昭十七年左传郯子称少昊氏以鸟
名官自颛顼巳来乃命以民事句芒祝融皆以人事名官明 …… (第 2-13a 页)
称共工氏有子曰句龙共工氏在颛顼之前多历年代
岂复共工氏亲子至颛顼时乎明知少昊四叔亦非亲子高辛
所命重或是重 (第 2-13a 页)
子孙未必一人能历二代又高辛前命后
诛当是异人何有罪而诛不容列在祀典明是重 (第 2-13a 页)
之后世以
 (第 2-13a 页)
为号所诛重 (第 2-13a 页)
是有功重 (第 2-13a 页)
之子孙也吕刑说羲和之事
犹尚谓之重 (第 2-13a 页)
况彼尚近重 (第 2-13a 页)
何故不得称之以此知异世重 (第 2-13a 页)
号同人别颛顼命重司天 (第 2-13a 页)
司地羲氏掌天和氏掌地其实
 (第 2-13a 页)
羲和通掌之也此云乃命羲和钦若昊天是羲和二氏共 …… (第 2-13a 页)
功成其见在地故下言日中星鸟之类是天事也平
秩东作之类是地事也各分掌其时非别职矣案楚语云重司
天以属神司地以属人天地既别人神又殊而云通掌之者
外传之文说吕刑之义以为少昊之衰天地相通人神杂扰颛
顼乃命重 (第 2-13b 页)
分而异之以解绝地天通之言故云各有所掌天
地相通人神杂扰见其能离绝天地变异人神耳非即别掌之
下文别序所 …… (第 2-13b 页)

又言至于夏商世掌天地胤征云羲和湎淫废时乱日不知日
食羲和同罪明其世掌天地共职可知颛顼命掌天地惟重二人尧命羲和则仲叔四人者以羲和二氏贤者既多且后代
稍文故分掌其职事四人各职一时兼职方岳以有四岳故用 (第 2-13b 页)
四人颛顼之命重惟司天地主岳以否不可得知设令亦主
方岳盖重 (第 2-13b 页)
二人分主东西也马融郑玄皆以此命羲和者命
为天地之官下云分命申命为四时之职天地之与四时于周 …… (第 2-13b 页)
内又重分之故于夏变言申命
既命仲而复命叔是其重命之也所命无伯季者盖时无伯季
或有而不贤则外传称尧育重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明
仲叔能守旧业故命之也此羲和掌序天地兼知人事因主四
时而分主四方故举东表之地以 (第 2-15b 页)

卷五

二十五年左传云井堙木刋刋是除木之义也毛传
云除木曰槎故曰刋槎其木开通道路以治水
传奏谓至进食
正义曰民阻饥为人治水故知奏谓进食于人也礼有鲜鱼
腊以其新杀鲜净故名为鲜是鸟兽新杀曰鲜鱼鳖新杀亦曰
鲜也此承 (第 5-3a 页)

卷六

言其治水毕犹上既艺也和夷平地之名致功可艺艺与平互
言耳
传色青黑而沃壤
正义曰孔以为黑故云色青黑其地沃壤言其美也王肃曰
青黑色 (第 6-20a 页)
小疏也
传田第至三等
正义曰传以既言下中复云三错举下中第八为正上下取一
故杂出第七第九与第八为三也郑 …… (第 6-20a 页)
谓之西河者龙门之河在冀州西界
故谓之西河王制云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是河相对而
为东西也
传导之至合正义曰诸水言既导此言既西由地势不同导之使西流也郑
云众水皆东此水独西故记其西下也
传属逮至于渭
正 …… (第 6-21a 页)
凡言自者亦发源于上未
成流必其俱未成流何须别导与自河出昆崙发源甚远岂至
积石犹未成流而云导河也
传合至沙东
正义曰弱水得入合 (第 6-26a 页)
知合 (第 6-26a 页)
是水名顾氏云地说书合 (第 6-26a 页)

名但此水出合 (第 6-26a 页)
因山为名郑玄亦以为山名地理志张掖郡
删丹县桑钦以为导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 (第 6-26a 页)
张掖郡又有居
延泽在县东北古文以为流沙如志之言酒泉郡在张掖郡西 …… (第 6-26a 页)
居延属张掖合在酒泉则流沙在合 (第 6-26b 页)
之东与此传不合案
经弱水西流水既至于合 (第 6-26b 页)
馀波入于流沙当如传文合 (第 6-26b 页)

流沙之东不淂在其西也
传黑水至南海
正义曰地理志益州郡计在蜀郡西南三千馀里故滇王国也
武帝元封二 …… (第 6-26b 页)
一成今阳县山临河岂不是大岯平瓒言当然
传降水至泽名
正义曰地理志云降水在信都县案班固汉书以襄国为信都
在大 …… (第 6-27b 页)
得先过降
水乃至大陆若其不尔则降水不可知也郑以降读为降(下江/反)
声转为共河内共县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阳县入河此近降
水也周时国于此地者恶言降水改谓之共此郑胸臆不可从也
传同合至叙之
正义曰传言九河将欲 …… (第 6-27b 页)
流而沱东行
传澧水名
正义曰郑玄以此经自导弱水巳下言过言会者皆是水名言
至于者或山或泽皆非水名故以合为山名澧为陵名郑玄
云今长沙郡有澧陵县其以陵名为县乎孔以合 (第 6-28b 页)
与澧皆为
水名弱水馀波入千流沙则本源入合 (第 6-28b 页)
矣合 (第 6-28b 页)
得容弱水知
是水名楚辞曰濯余佩兮澧浦是澧亦为水名
传江分至地名
正义曰九江之水禹前先有其处禹今导江过 …… (第 6-28b 页)
之义故交为俱也洪水之时高下皆冰土
失本性今水灾既除众土俱得其正谓壤坟垆还复其壤坟垆
之性也诸州之土青是色涂泥是湿土性之异惟有壤坟垆
耳故举三者以言也致所慎者财货贡赋谨慎其事不使害人
言取民有节什一而税 (第 6-31b 页)

卷七

受王命往征之史
叙其事作胤征
传羲氏至甲乙
正义曰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尧典所言是其事也羲
和是重之后楚语称尧育重 (第 7-8b 页)
之后使典天地以至于夏商
是自唐虞至三代世职不绝故此时羲和仍掌时日以太康逸
豫臣亦纵弛此承太康之后于今 …… (第 7-8b 页)
天欲加罪王者顺天之罚则王诛也
奉王命行王诛谓杀淫湎之身羲和之罪不及其嗣故知杀其
身立其贤子弟楚语云重之后世掌天地四时之官至于夏
商则此不灭其族故传言此也
传山脊至害玉 (第 7-13b 页)

卷九

     说命上第十二
     说命中第十三
     说命下第十四
     高宗肜日第十五
     西伯戡第十六
     微子第十七
盘庚上第九
盘庚至三篇 …… (第 9-1a 页)
雉之异
服罪改修以从礼耳其异不必由丰近而致之也王肃亦云高
宗丰于祢故有雊雉升远祖成汤庙鼎之异
西伯戡第十六
殷始至戡 (第 9-26b 页)
正义曰文王功业稍高王兆渐著殷之朝廷之臣始畏恶周家 …… (第 9-26b 页)
所以畏恶之者以周人伐而胜邑故也殷臣祖伊见周克 (第 9-27a 页)
国之易恐其终必伐殷奔走告受言殷将灭史叙其事作西伯
 (第 9-27a 页)
传咎恶又云乘胜至见恶
正义曰易系辞云无咎者善补过也则咎是过之别名以彼过
而憎恶之故咎为恶也以其胜 (第 9-27a 页)
所以见恶释其见恶之由是
周人胜 (第 9-27a 页)
之后始恶之诗毛传云乘陵也乘驾是加陵之意故
乘为胜也郑玄云纣闻文王断虞芮之讼又三伐皆胜而始畏
恶之所言 …… (第 9-27a 页)
书传为说伏生书传云文王受命一年断虞芮之
质二年伐邘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犬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
年而崩耆即也乘 (第 9-27a 页)
之前始言恶周故郑以伐邘伐密须伐
犬夷三伐皆胜始畏恶之武成篇文王诞膺天命九年乃崩则
伐国之年不得如书传 …… (第 9-27a 页)
残义损
善曰纣殷时未有谥法后人见其恶为作恶义耳
传戡亦胜也
正义曰戡胜释诂文孙炎曰戡强之胜也
西伯戡正义曰郑玄云西伯周文王也时国于𡵨封为雍州伯也国在
西故曰西伯王肃云王者中分天下为二公揔治之谓之二 (第 9-27b 页)

得专行征伐文王为西伯侯无道文王伐而胜之两说不同
孔无明解下传云文王率诸侯以事纣非独率一州之诸侯也
论语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 …… (第 9-27b 页)
岂独一州牧乎且言西伯对东为名不得以国在西而称西伯
也盖同王肃之说
传近王至东北
正义曰国汉之上党郡壶关所治 (第 9-28a 页)
亭是也纣都朝歌王圻
千里 (第 9-28a 页)
在朝歌之西故为近王圻之诸侯也郑云入纣圻内文
王犹尚事纣不可伐其圻内所言圻内亦无文也
传文王至为周
正 …… (第 9-28a 页)
文王率殷之叛国以事纣是率诸侯共
事纣也貌虽事纣内秉王心布德行威有将王之意而纣不能
制日益强大今复克有国迫近王圻似有天助之力故云天
巳毕讫殷之王命言殷祚至此而毕将欲化为周也
传至人至知吉
正义曰格训为至 (第 9-28a 页)

卷十三

传云宋卫吾匹也又曰寡君未尝后卫
君且言千里亦大率言之耳何者邢在襄国河内即东圻之限
故以赐诸侯西山即有潞河济之西以曹地约有千里也以
此郑云初封于卫至子孙而并邶鄘也其地理志邶鄘之民皆
迁分卫民于邶鄘故异国 (第 13-1b 页)

卷十四


正义曰周公追述立东都之事我惟以七年三月乙卯之日朝
至于洛邑众作之处经营此都其未往之前我使人卜河北水之上不得吉兆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近洛而其兆得吉依
规食墨我亦使人卜瀍水东亦惟近洛其兆亦吉依规食墨我 …… (第 14-16a 页)
正义曰嫌周公自卜故云我使人谓使召公也案上篇召公至
洛其日即卜而得卜河朔水者以地合龟非就地内此言所
卜三处皆一时事也 (第 14-16b 页)
水之下不言吉凶者我乃是改卜之辞
明其不吉乃改故知卜河北 (第 14-16b 页)
水之上不吉也武王定鼎于郏
鄏巳有迁都之意而先卜 (第 14-16b 页)
水上者以帝王所都不常厥邑夏
殷皆在河北所以博求吉地故令先卜河北不吉乃卜河南也
其卜涧瀍之閒南近洛吉今 (第 14-16b 页)
河南城也基趾仍在可验而知所
水之上其处不可知矣凡卜之者必先以墨画龟要坼依
此墨然后灼之求其兆顺食此墨画之处故云惟洛食顾氏云
先卜 (第 14-16b 页)
河北水者近于纣都为其怀土重迁故先卜近以悦之
用郑康成之说义或然也
传今洛至成王
正义曰洛阳即成周敬王自王 (第 14-16b 页)

卷十九

侯进言于王使用轻刑又称王之言以告天下说重
刑害民之义王曰顺古道有遗馀典训记法古人之事昔炎帝
之末有九之国君号蚩尤者惟造始作乱恶化递相染易延 (第 19-6b 页)
经部 书类

卷一

諟天之/明命皆自明也)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既已也百姓百/官言化九族而)
(平和/章明)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民于变时雍(昭亦明/也恊合)
( (第 1-1b 页)
众时是雍和也言天下众民皆变/化化上是以风俗大和 (第 1-1b 页)
力兮反)乃命羲和钦若昊
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重 (第 1-1b 页)
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故尧)
(命之使敬顺昊天昊天言元气广大星四方中星辰日月所会/历象其分节 …… (第 1-1b 页)
记天时以授人也此举其目下别序之羲和马)
(云羲氏掌天官和氏掌地官四子掌四时昊胡老反重直龙反/少昊之后高阳之后日月所会谓日月交会于十二次也寅) …… (第 1-1b 页)
列反陶音遥)帝曰俞汝往哉
(然其所推之贤不诈/其让敕使往宅百癸)重言(汝往哉二后/见蔡仲之命)帝曰弃民阻饥 (第 1-10a 页)

卷二

(言其外布文德教命内则敬承尧舜文/命孔云文德教命也先儒云文命禹名)曰后克艰厥
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民敏德(敏疾也能知为/君难为臣不易)
(则其政治而众民皆疾修/德易以䜴反治直吏反)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 …… (第 2-1a 页)
乃降民怀之(迈行种布降下怀归也言己无德民所不/能依皋陶布行其德下治于民民归服之)
(种章用反/降工巷反) (第 2-2b 页)
重言(民怀之二本/篇一皋陶谟一)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
在兹(兹此释废也念此人在此功/废此人在此罪言不可诬)重 …… (第 2-2b 页)
帝其难之(言帝尧亦/以知人安)
(民为难/故曰吁)重言(咸若时二/后见君陈)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民怀之(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则民归之)重言( (第 2-6a 页)
民怀之二又/前见大禹谟)
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佞人乱真尧忧其/败政故流放之)何迁乎有
苗何畏乎巧言令 …… (第 2-6a 页)
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重意(禹曰俞/哉上文)
(及前篇禹曰俞〇帝光/天之下尧典光宅天下)万邦献共惟帝臣惟帝时
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献贤也万国众贤/共为帝臣帝举是) (第 2-10a 页)

卷三

名祭山曰)
(旅平言治功毕和夷之地致功可艺旅如字韦音/卢和如字又作和郑云和读曰洹治直吏反下同)厥土青(色青黑而沃壤 (第 3-5b 页)
郑力兮/反徐力私反马云小疏也)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
(田第七赋第八杂/出第七第九三等)厥贡璆铁银镂 …… (第 3-5b 页)
乱渭音谓)○黑
水西河惟雍州(西距黑水东据河龙门之/河在冀州西雍于用反)弱水既西
(导之西流/至于合)泾属渭汭(属逮也水北曰汭言治泾水入于渭/泾音经属之蜀反汭本又作内同如)
(锐反马云入/也逮音代)漆 …… (第 3-6a 页)
(山在扬州/豫章界)重言(过九江二又/见导江下)导弱水至于合(合 (第 3-8a 页)
水名/在流沙东)
(弱本或作溺合如字 (第 3-8a 页)
力兮反马云地名)馀波入于流沙(弱水馀波西溢/入流沙溢音逸)
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黑水自北而南经三 …… (第 3-8a 页)
(启之五子/因以名篇)
康尸位以逸豫(尸主也主以尊位为逸䂊不勤/逸本又作佾豫本又作忬音同)灭厥德民咸贰(君丧其德则众民皆贰心/矣 (第 3-11b 页)
力兮反丧息浪反)乃盘游无度(盘/乐) (第 3-11b 页)

卷四

罪其如台(今汝其复言桀恶其亦如/我所闻之言复扶又反)重言(其如台四后/见盘庚上高)
(宗肜日西/伯戡)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言桀君臣相率/为劳役之事以)
(绝众力谓废农功相率剥割夏之邑居/谓征赋重遏于 (第 4-1b 页)

卷五

重意(卜稽曰其如台汤誓夏罪其如台高宗肜/日乃曰其如台西伯戡今王其如台)先王有服
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先王有所服行敬谨天命如此/尚不常安有可迁辄迁恪苦各)
(反 …… (第 5-1b 页)

居罔有定极(水泉沈溺故荡析离居无安定之/极徙以为之极析先历反注同)重言(今我/民又)
(西伯/戡)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言皆不明/巳本心)肆上帝将
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以徙故天将复汤德治/理于我 …… (第 5-8a 页)
(祖巳恐王未受其言故乃复曰天/道其如我所言台音怡复扶又反)重言(其如/台四)
(汤誓盘庚本/篇西伯戡)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 …… (第 5-13b 页)
庙欲王)
(因异服罪改修之丰芳弓反昵女乙反尸子云不/避远昵昵近也又乃礼反马云昵考也谓祢庙也)
西伯戡第十六 商书 孔氏传
殷始咎周(咎恶咎其九反马云/咎周者为周所咎)周人乘 (第 5-14a 页)
(乘胜也所以见/恶 (第 5-14a 页)
力兮反国)
(名尚书大/传作耆)祖伊恐(祖已后/贤臣)奔告于受(受纣也告相乱帝乙/之子嗣立暴虐无道) (第 5-14a 页)
(受如字传云受纣也又马本云受当读/曰纣或曰受妇人之言故号曰受也)作西伯戡(戡亦/胜也)
(伯亦作柏戡音堪说文作/云杀也/以此戡训刺音竹甚反胜诗證反)西伯戡 (第 5-14a 页)
西伯既戡 (第 5-14a 页)
(近王圻之诸侯在上党东/北近附近之近圻巨依反)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
子天既讫我殷命(文王率诸侯以事纣貌 (第 5-14a 页)
虽事纣内秉/王心布德行威有将王之意纣不能)
(制日益强大今又克有国迫近王圻似有天助之力故知天/已毕讫殷之王命言殷祚至此而毕将欲化为周王心于况反) (第 5-14a 页)

卷九

(洛)我卜河朔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
(我使人卜河北 (第 9-1b 页)
水卜不吉又卜涧瀍之间南近洛吉今/河南城也卜必先墨画龟然后灼之兆顺食墨河朔朔北)
(也瀍直连反/近附近 (第 9-1b 页)

卷十二

一反)王曰若古有训蚩尤
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顺古有遗训言蚩尤造始作乱/恶化相易延及于平善之人九)
(之君号曰蚩尤蚩尺之反尤有/牛反马云少昊之末九 (第 12-7a 页)
君名)罔不寇贼鸱义奸宄
夺攘矫虔(平民化之无不相寇贼为鸱䲷之义以相夺让/矫称上命若固有之乱之甚鸱尺之 …… (第 12-7a 页)
众被戮者/之不辜乃报为虐者以威诛)
(遏绝苗民使无世位在下国也君/帝君宜作皇字帝尧也遏于葛反)乃命重绝地天通 …… (第 12-7b 页)
罔有降格(重即羲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言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言天神无有)
(降地地祇不至于天明不相 (第 12-8a 页)
干重直龙反注同力兮反)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
鳏寡无盖(群后诸侯之逮在下国皆以明明大道辅行常法/故使鳏寡得所无有掩盖 (第 12-8a 页)

卷十三

(反啻失/䜴反)重言(人之有技二下文一〇/人之彦圣二下文一)以保我子孙
亦职有利哉(用此好技圣之人安我子孙/众人亦主有利哉言能兴国)人之有技
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 …… (第 13-5b 页)
恶之人之美圣而违背壅塞之使不得上通/冒莫报反恶乌路反背音佩壅于勇反塞先得反)是不能
容以不能保我子孙民亦曰殆哉(冒疾之人是/不能容人用)
(之不能安我子孙众人/亦曰危殆哉殆唐在反)邦之杌隉曰由一人(杌 (第 13-5b 页)
经部 书类

1 〈尧典〉

克明俊德,
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
平章
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民于变饫蕃
时雍。 (第 1-2a 页)

2 〈舜典〉

帝曰:
「弃!民阻饥。
汝后稷,
播时百谷。」 (第 2-2a 页)

3 〈大禹谟〉

「曰若稽古」
大禹,曰,文命
敷于四海,
祗承于帝。
曰,
后克艰厥后,
臣克艰厥臣,
政乃乂,民敏德。

(LATE) …… (第 3-2a 页)
大禹谟:
禹曰:
朕德罔克,
民不依。
「皋陶迈种德,
德乃降。」
民怀之。」
帝念哉。
「念兹在兹,
释兹在兹,
名言兹在兹,
允出兹在兹。
惟帝念功。」 (第 3-2a 页)

4 〈皋陶谟〉

「都!在知人,
在安民。」
禹曰:
「吁!咸若时,
惟帝其难之。
知人则哲,
能官人;
安民则惠,民怀之。 (第 4-1a 页)

5 〈益稷〉

禹曰:
「俞哉!帝。
光天之下,
至于海隅
苍生,
万邦
共惟帝臣。
惟帝时举, (第 5-1a 页)

6 〈禹贡〉

华阳黑水惟梁州。
岷、嶓既艺,
沱、潜既道,
蔡、蒙旅平,
和夷厎绩。
厥土青
厥田惟下上,
厥赋下中三错。 …… (第 6-2a 页)
导弱水
至于合
馀波入于流沙。
导黑水
至于三危,
入于南海。 (第 6-2a 页)

8 〈五子之歌〉

太康尸位
以逸豫灭厥德,民咸贰。
乃盘游无度,
畋于有洛之表,
十旬弗反。
「有穷后羿」,因民弗忍,
距于河。
厥弟五人,御 (第 8-2a 页)

25 〈西伯戡黎〉

《西伯戡

殷始咎周,
周人乘 (第 25-1a 页)

祖伊恐,
奔告于受。
作《西伯戡 (第 25-1a 页)
》。 …… (第 25-1a 页)
西伯既戡
祖伊恐,
奔告于王。

曰:
「天 (第 25-2a 页)

41 〈洛诰〉

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
我卜河朔水。
我乃卜涧水东、
瀍水西,
惟洛食。
我又卜瀍水东,
亦惟洛食。
伻来以图、及献卜。」 (第 41-2a 页)

55 〈吕刑〉

乃命重绝地天通,
罔有降格。
群后
之逮在下,
明明棐常,
鳏寡无盖。 (第 55-2a 页)

58 〈秦誓〉

人之有技,
若己有之;
人之彦圣,
其心好之,
不啻若自其口出,
是能容之,
以保我子孙民,亦职有利哉! (第 58-2a 页)
人之有技,
冒疾以恶之;
人之彦圣,而违之,
俾不达,
是不能容,
以不能保我子孙民,亦曰殆哉! (第 58-2a 页)
经部 书类

卷二

 蔡山 书正义蔡山不知所在郑氏云在汉嘉一说

 在雅州
 蒙山 在蜀郡青衣县其上出茶俗呼蒙顶茶
和夷底绩
 和夷 西南夷
厥土青 颜师古曰色青而细疏
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
 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以罽曰织以裘曰 …… (第 2-14b 页)
 南商北居庸四山之所拥翳也
弱水既西

 弱水 鸿毛不载至酒泉合张掖郡居延县东北
 居延泽即流沙河也合 (第 2-17a 页)
山水经谓之合离在酒泉
 会水县东北注云即合 (第 2-17a 页)
山也地志弱水出删丹县
 亦谓之张掖河
泾属渭汭
 渭水 导出鸟鼠山会四水然后入河详见导川卷
 内
  …… (第 2-17a 页)
 弱水 汉志云在西王母石室近酒泉昆崙山又云
 弱水出条支汉西域传妫水自于阗之西径大夏西
 流至条支入西海或以此为弱水水经删丹弱水出
 酒泉合以居延泽为流沙河在东合 (第 2-28b 页)
在西班固
 许叔重同此说若东入居延泽又西入合 (第 2-28b 页)
是分流
 非馀波入流沙亦非既西也与经恐不合广韵云弱
 水出龙道山隋志弱水在张掖又别有弱水在扶州
 唐 (第 2-28b 页)

卷三

 以为江入海处为敷浅原则丹阳京口之间殆非也

导弱水至于合馀波入于流沙
 导川 弱水 弱水西至酒泉合 (第 3-9b 页)
张掖郡居延县
 东北有居延泽即流沙河也 水经合离山在酒泉
 会水县东北注云即合 (第 3-9b 页)
山也 后汉张掖居延属
 前汉张掖郡居延县居延国有居延泽古流沙献帝
 建安末立为西海郡泽在东北古文以为 (第 3-9b 页)
流沙王莽
 改曰居成 汉地理志合作合藜颜师古曰流沙
 在燉煌西 孔氏传合 (第 3-9b 页)
水名顾氏谓水与山合因 …… (第 3-9b 页)
  颜师古注地理志山再重曰坯音平鄙反张晏曰
 成皋县山是也薛瓒以为今修武武德无此山也成
 皋县山又不一成也今阳山临河岂是乎师古以 …… (第 3-16a 页)
 之北成平之南简絜钩盘在东光之南鬲县之北可
 知 皇朝太宗时参知政事张洎上奏曰昔大禹凿
 河自积石至于大伾即今成皋县也或云阳山也
 禹以大河流泛中国为害最甚乃于顿丘郡疏二渠 (第 3-20a 页)
经部 书类

卷一

          松惕县教谕孙之騄辑
易曰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
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
篇断远取近定可为世法者凡百二篇而为之序遭秦
灭学燔书汉兴旁求儒雅闻故秦博士伏胜能传其业
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焉而伏生年且百岁不能正

言言不可晓使其女诵二十八篇口授晁错曰尧典皋
陶谟禹贡甘誓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微子牧
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方多士
立政无逸君奭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凡二十
八篇 (第 1-1b 页)

卷二

 郑玄曰两手扼之曰拱
说命传
诗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周礼疏引/尚书传)
高宗肜日传

武丁祭成汤有雉飞升鼎耳而雊问诸祖己曰雉者野
鸟也不当升鼎升于鼎者欲为用也无则远方将有来
朝者乎故武丁内反诸已以思先王之道三年辫发重
译至者六国孔子曰吾于高宗肜日见德之有报之疾

西伯戡(书正义西伯戡 (第 2-3a 页)
引伏生传)
春子曰文王治岐(玉海引/大传)施政而物皆听(文选/注)
周文王至磻溪见吕望文王拜之尚父望 (第 2-3a 页)
钓得玉璜刻

曰周受命吕佐检德合于令昌来提
西伯既戡纣囚之羑里(尔雅疏引/尚书大传)
太公之羑里见文王散宜生遂至犬戎氏取美马駮身
朱鬣鸡目者之西海之滨取 …… (第 2-3b 页)
 郑玄曰翰长毛也虞盖驺虞也

散宜生闳夭南宫括三子者学于太公太公见三子之
为贤人遂酌酒切脯除为师学之礼约为朋友
散宜生南宫适闳夭三子相与学讼于太公四子遂见
西伯于羑里献宝以免文王孔子曰文王得四臣吾亦
得四友自吾得回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耶自吾得赐
也远方之士日至是非奔奏耶自吾得师也前有光后
有辉是非先后耶自吾得繇也恶言不至门是非禦侮
耶文王有四臣以免虎口丘亦有四友以禦侮(公羊/疏)

 诗疏引殷传曰西伯得四友献宝免于虎口而克耆
 又引大传曰得三子献宝纣释文王而出伐微子传
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名曰父师士曰少师以教
乡人子弟于门塾之基而教之学焉(仪礼疏引/书传略 (第 2-4b 页)
经部 诗类

毛诗注疏 御制咏诗六义

 (德刺过讥失之二事耳党谓族亲此二事各于已之/族亲周人自录周之风雅则法足彰显戒足著明不)
 (假复录先代之风雅也颂则前/代至美之诗敬先代故录之)周自后稷播种百榖
 民阻饥兹时乃粒自传于此名也疏(正义曰自此/下至诗之正) …… (第 -12b 页)
 (经说周冇正诗之由言后稷种百榖之时众人皆厄/于饥此时乃得粒食后稷有此大功称闻不朽是后)
 (稷播种之时流传于此后世之名也尧典说舜命后/稷云帝曰弃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皋陶谟称)
 (禹曰予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烝民乃粒是其文也)陶唐之末中叶公刘亦世 …… (第 -13a 页)
 (周召分陜皇甫谧亦云王季于帝乙殷王之时赐九/命为西长始受圭瓒秬鬯皆以为王季受九命作东)
 (西大伯郑不见孔丛之书旱麓之笺不言九命则以/王季为周伯也文王亦为州伯故西伯戡注云文)
 (王为雍州之伯南兼梁荆在西故曰西伯文王之德/优于王季文王尚为州伯明王季亦为州伯也楚辞) …… (第 -21a 页)
 桧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疏(正义曰昭十七年/左传梓慎云郑祝)
 (融之墟也郑灭桧而处之故知桧是祝融之墟楚世/家云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为高辛氏之) (第 -62a 页)
 (火正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为高辛氏火正也/若然楚语称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
 (司地以属民则 (第 -62b 页)
为火正高阳时也言高辛者以重 (第 -62b 页)
是颛顼命之历及高辛仍为此职故二文不同也)
 ( (第 -62b 页)
实祝融重为南正而楚世家同以重 (第 -62b 页)
为祝融马/迁谬也尚书郑志答赵商云火当为北则 (第 -62b 页)
为北正)
 (也韦昭亦以火当为北北阴位以五行官有火正祝/融则火官之号若天地之官据阴阳之位对南正为) (第 -62b 页)
 (文则为北正是一人居二官/也郑顺外传之文故云火正耳)桧国在禹贡豫州外
 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之间疏(正义曰禹贡云熊 …… (第 -62b 页)
 (平地荥阳民犹谓其处为荥泽在汴县东荥泽荥波/一泽名也荥泽近在河侧桧国远在河南杜预云桧)

 (城在荥阳密县东北是在荥阳之南也郑/处桧地而国有溱洧是桧居溱洧之间)祝融氏名
 其后八姓唯妘姓桧者处其地焉疏(正义曰郑语/云祝融其后)
 (八姓巳姓昆吾苏顾温莒也董姓鬷夷豢龙也彭姓 …… (第 -63a 页)
 (曹姓邹莒也斟姓无后也通楚为芊姓是八姓也姓/虽同出祝融皆不处其墟唯妘姓桧者处其地焉以)
 (姓妘之中又有鄢路偪阳故指桧以别之楚世家云/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
 (日诛重 (第 -63a 页)
而以其弟吴回为重 (第 -63a 页)
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四曰会人案世本会)
 (人即桧之祖也故韦昭服虔皆云桧是陆终第 (第 -63a 页)
四子/求言后然则八姓乃是弟吴回之后郑语云以八)
 (姓为 (第 -63a 页)
后者以吴回系 (第 -63a 页)
之后复居 (第 -63a 页)
职故本之 (第 -63a 页)
也且 (第 -63a 页)
有大功后世当兴故史伯据 (第 -63a 页)
言耳楚世家) (第 -63a 页)
 (言以吴回为重似是官号而云名 (第 -63b 页)
者昭二十九/年左传云少皞氏有子曰重颛顼氏有子曰 (第 -63b 页)
 (第 -63b 页)
)
 (皆是其名而史记以重 (第 -63b 页)
为一人又言以吴回为重 (第 -63b 页)
皆是谬耳郑以桧是祝融之后复居祝融之墟故)
 (其言出其后/处其地之事)周夷王厉王之时桧公不务政事而好 …… (第 -63b 页)
 当从周礼职方为是波水当以洛南之波为是蔡氏
 书传亦从尔雅说若山海经之波水今本作陂郭璞
 云世谓之百答水非此波水也
祝融氏名疏已姓昆吾苏顾温莒也○莒周语作董
曹谱曹之后世疏子桓公终生立○终生史记注一作 (第 -123a 页)

卷一

 (则无风雅颂矣是比赋兴之义有诗则有之唐虞之/世治政升平周于太平之世无诸侯之风则唐虞之)

 (世必无风也雅虽王者之政乃是太平前事以尧舜/之圣民时雍亦似无雅于六义之中唯应有颂耳)
 (夏在制礼之后不复面称目諌或当有雅夏氏之衰/昆吾作霸诸侯彊盛 (第 1-12b 页)

卷三

耳言/贵者协句也传正义曰肄劳释诂文尔雅或作勚孙炎)
(曰习事/之劳也)
  谷风六章章八句
 序式微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笺寓寄也 (第 3-47b 页)
 (第 3-47b 页)
 为狄人所逐弃其国而寄于卫卫处之以二邑因安
 之可以归而不归故其臣劝之音义(力兮反国名/杜预云在上党)
 (壶关县寓音/遇于又作乎)(正义曰此经二章皆臣劝以归之辞/此及旄丘皆 (第 3-48a 页)
臣之辞而在邶风)
 (者盖邶人述其意而作亦所以刺卫君也笺正义曰/以旄丘之叙故知为狄人所逐以经云中露泥 …… (第 3-48a 页)
 (左傅曰齐以邾寄卫侯是也丧服傅曰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谓削地尽者与此别)
式微式微胡不归传式用也笺云式微式微者微乎微
者也君何不归乎禁君留止于此之辞式发声也微君

之故胡为乎中露传微无也中露卫邑也笺云我若无
君何为处此乎臣又极谏之辞疏(正义曰毛以为之/臣子责君久居于卫)
(言君用在此而益微用在此而益微君何不归乎我等/若无君在此之故何为久处于此中露 …… (第 3-48b 页)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传泥中卫邑

  式微二章章四句
 序旄丘责卫伯也狄人迫逐 (第 3-49a 页)
侯寓于卫卫不
 能脩方伯连率之职 (第 3-49a 页)
之臣子以责于卫也笺卫康
 叔之封爵称侯今曰伯者时为州伯也周之制使伯
 佐牧春秋傅曰五侯九伯侯为牧也音 …… (第 3-49a 页)
 (类反礼记云十国以为连/连有率佐牧州牧之佐)(正义曰作旄丘诗者责/卫伯也所以责之者以)
 (狄人迫逐侯故 (第 3-49b 页)
侯出奔来寄于卫以卫为州伯/当脩连率之职以救于己故奔之今卫侯不能脩方)
 (伯连率之职不救于己故 (第 3-49b 页)
侯之臣子以此言责卫/而作此诗也狄者北夷之号此不斥其国宣十五年)
 (左傅伯宗数赤狄路氏之罪云夺 (第 3-49b 页)
氏地三也服虔/曰 (第 3-49b 页)
侯之国此诗之作责卫宣公宣公以鲁桓二年)
 (卒至鲁宣十五年百有馀岁即此时虽为狄所逐后/更复其国至宣公 …… (第 3-49b 页)
 (事有连率之文左传曰晋侯享公公请属鄫是周亦/有连属此宣公为二伯非方伯又非连率而责不能)
 (脩之者以连帅属方伯若诸侯有被侵伐者使其连/属救之宣公为州伯佐方伯今侯来奔之不使连)
 (率救己是不能脩方伯连率之职也此叙其责卫伯/之由经皆责卫之辞也经言叔伯则责卫臣矣 …… (第 3-50a 页)
(恤职臣废其事是不能脩方伯连率之职也凡兴者取/一边相似耳不须以美地喻恶君为难也传正义曰传)
(以臣责卫称已来之久言日月以往矣而卫之诸臣/不忧我故责之云何多日而不忧我笺正义曰郑以呼)
(为叔伯是责诸 (第 3-52b 页)
臣之辞以侯奔卫必至即求复矣卫/且处之二邑许将迎而复之卒违其言故责卫之诸臣) …… (第 3-52b 页)

其久也必有以也传必以有功德笺云我君何以久留
于此乎必以卫有功德故也又责卫今不务功德也疏
(正义曰之臣子既责卫之诸臣故又本已之情而责/之言我何其久处于此也必以卫有仁义之道与我何)
(其久留于此也必以 …… (第 3-53a 页)
苍裘蒙戎以言乱也不
东言不来东也笺云刺卫诸臣形貌蒙戎然但为昏乱
之行女非有戎车乎何不来东迎我君而复之国在
卫西今所寓在卫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传无救患恤 …… (第 3-53b 页)
如字徐武邦反戎如字徐而容反蒙戎/乱貌案徐此音是依左傅读作尨茸字行)
(下孟反/下同)(正义曰毛以为之臣子责卫诸臣服此狐/裘其形貌蒙戎然但为昏乱之行而不务行)
(仁义也岂非有戎车乎何为不来东迎我君而复 …… (第 3-54a 页)
云蒙戎以言乱也左傅曰士蔿赋诗云狐裘蒙戎杜/预云蒙戎乱貌以此傅为说不东者言不来东迎我也)
(故笺申之云国在卫西今所寓在卫东者杜预/云 (第 3-54b 页)
侯国上党壶关县有 (第 3-54b 页)
亭是在卫之西也)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传琐尾少好之猊流离鸟也少好
长丑始而愉乐终以微弱笺云卫之诸臣初有小 …… (第 3-54b 页)
反下同长张丈反愉以朱反乐音洛袖本)
(亦作袖由救反又在秀反郑/笑貌称尺證反聋鲁工反)(正义曰毛以为之臣/子责卫诸臣言琐兮而)
(少尾兮而好者乃流离之子也此流离之子少而美好/长即丑恶以兴卫之诸臣始而愉 …… (第 3-55a 页)
能常为乐也故又责之言叔兮伯兮汝徒衣袖/然之盛服汝有充耳之盛饰而无德以称之也郑以为)
(卫之诸臣初许迎侯而复之终而不能故责之言流/离之子少而美好长即丑恶以兴卫之臣子初有小善)
(终无成功言初许迎我终不能 …… (第 3-55a 页)
云鹠鷅食母许慎云枭不孝鸟是)
(也流与鹠盖古今之字尔雅离或作栗傅以上三章皆/责卫不纳已之辞故以此章为之臣恶卫之诸臣言)
(汝等今好而苟且为乐不图纳我尔无德/以治国家终必微弱也定本偷乐作愉乐)
  旄丘 (第 3-55b 页)

卷十

 (沃虽一国即四邻之/一故以四邻言之)
山有枢隰有榆传兴也枢荎也国君有财货而不能用
如山隰不能自用其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
弗驰弗驱传娄亦曳也宛其死矣他人是愉传宛死猊
愉乐也笺云愉读曰偷偷取也音义(榆以朱反荎田节/反沈又直反曳)
(以世反娄力俱反马云牵也宛于阮反/本亦作苑愉毛以朱反郑作偷他侯反)(正义曰毛以/愉为乐郑以 (第 10-6a 页)

卷十六

也笺云神至者宗庙
致敬鬼神著矣此之谓也民之质矣日用饮食傅质成
也笺云成平也民事平以礼饮食相燕乐而已群
姓遍为尔德傅百姓百官族姓也笺云 (第 16-39a 页)
众也群众百 (第 16-39a 页)

卷十九

子不显諌者谓君父失德尚)
(微先将顺风喻若乃暴乱将至危殆当披露下情伏死/而谏焉持风议而已哉是以西伯戡祖伊奔告于王) (第 19-11a 页)

卷二十一

五官之神于)
(四郊也句芒在东祝融后土在南蓐收在西玄冥在北/是也实五官而云四郊者火土俱在南其火土俱祀)
(故郑志答赵啇云后土转为社无复代者故先师之说 (第 21-10b 页)
兼之亦因火土位在南又大宗伯注云五祀者五官)
(之神在四郊四时迎五行之气于郊而祭五德之帝亦/食此神焉少 (第 21-10b 页)
昊氏之子曰重为句芒食于木该为蓐收)
(食于金脩及熙为玄冥食于水颛顼氏之子曰为祝/融后土食于火土是 (第 21-10b 页)
兼二祀也曲礼言岁遍此祀在)
(秋而并言四方盖常祀岁遍此秋成报功则总祭故并/言四方也笺正义曰楚茨笺云明 …… (第 21-10b 页)
随王非其难矣王者忧深思远以世子者生于深)
(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故与之俱行知稼穑之艰难欲/其重国用而爱民保王业而全宗祀也以子所亲莫)
(过于母使之俱观辛勤内相规諌此圣贤明训可与日/月俱悬豳风同我妇子事连 (第 21-16a 页)

卷二十三

 (次未可即以为定书传称二年伐邘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犬夷书序云殷始咎周注云咎恶也纣闻文王)
 (断虞芮之讼后又三伐皆胜而始畏恶之拘于羑里/又曰周人乘注云乘胜也纣得散宜生等所献宝)
 (而释文王文王释而伐 (第 23-6b 页)
明年伐崇案殷传云西伯/得四友献宝免于虎口而克耆大传曰得三子献宝) (第 23-6b 页)
 (纣释文王而出伐其言既同则 (第 23-7a 页)
耆一物是文王/伐犬夷之后乃被囚得释乃伐耆也出车说文王之)
 (劳还师云春日迟迟是四年遣役五年始反乃劳 …… (第 23-7a 页)
 (耆也天无二日土无二王若五年以前既已称王改/正则反形已露纣当与之为敌非直咎恶而已若已)
 (称王显然背叛虽纣之愚非宝能释也又书序周人/乘之下云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 (第 23-7a 页)
若已称)
 (王则愚者亦知其叛不待祖伊之明始识之也且其/篇仍云西伯明时未为王是六年称王为得其实故) …… (第 23-7a 页)
云殷王帝乙之时王季为西伯以功德受此赐郑不见/孔丛之书其言帝乙之时或当别有所据故谱亦然尚)
(书西伯戡注云文王为雍州之伯在西故谓之西伯/则以文王为州牧故楚辞天问云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王逸云文王为雍州牧 …… (第 23-68a 页)
(密须犬夷邗崇未闻有阮徂共三国助纣犯周文王/伐之之事皆以为无此三国故训徂为往郑必以为皆)
(国名者正以下言徂旅 (第 23-96a 页)

卷二十四

以谓之后稷者以其身为/稷官能种百谷以利民故以后稷称之周本纪云尧举)
(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尧典云帝曰弃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是其利民之事也笺正义曰郑以此及玄)
(鸟是说稷以迹生契以卵生之经文也河图曰姜嫄 …… (第 24-8a 页)
 (成功故于此/嘉美之也)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传假嘉也宜
民宜人宜安民宜官人也笺云显光也天嘉乐成王有
光光之善德安民官人皆得其宜以受福禄于天保右
命之自天申之传申重也笺云成王之官人也群臣保

右而举之乃后命用之又用天意申敕之如舜之敕伯
禹伯夷之属音义(右音又助也/重直用反)(正义曰言上天嘉美/而爱乐此君子成王)
(也以其有光光然明察之善德宜于民而能安之宜于/人而能官之以此能受其福禄于天是天嘉乐之也官)
(人之事王政尤重故又更申说之言王所以能官人者/待群臣相保安素相委知乃自佑助而共举之成王乃)
(后命用之既用之为官又用天意申重戒敕之此其所/以官人得其宜也传正义曰假嘉释诂文民人散虽义)
(通对宜有别皋陶谟云能安民能官人安民则惠民/怀之其文与此相类故知宜民宜人是宜安民宜官人)
(也笺正义曰显光释诂文下言受禄于天则嘉乐者是/天嘉 (第 24-61b 页)

卷二十五

在路不息也夷平泯灭也
笺云军旅久出征伐而乱日生不平无国而不见残灭
也言王之用兵不得其所适长寇虐民靡有具祸以
烬传 (第 25-30b 页)
齐也笺云 (第 25-30b 页)
不齐也具犹俱也灾馀曰烬言时 …… (第 25-30b 页)
然音义(骙求龟反/旟音舆旐)
(音兆翩音篇本亦作偏泯面忍反又名宾反徐又音民/隼荀允反适丁历反长丁丈反力奚反烬才刃反本)
(亦作尽同比毗志反又如/字下同广雅云频比也)(正义曰毛以为上文以丧/乱忧心此言 …… (第 25-31a 页)
(有是可哀痛哉国家行此困急于民之道是可哀痛也/郑唯以为不齐言其时之民无有不齐被兵寇者又)
(以频为比言国家行此祸害比比然言其行之不已也/馀同传正义曰骙骙 …… (第 25-31b 页)
残诸国诸侯彊弱相陵小者灭亡大/者残破无国而不见残灭也言王之用兵不得其所适)
(所以益长寇虐也传正义曰众也众民皆然是齐一/之义笺正义曰笺以 (第 25-31b 页)
为不齐但义势当然言无有不)
(齐被兵寇加者耳烬是燋烛既然之馀以比兵穷灾害/民之馀故云灾馀曰烬言其时之 …… (第 25-31b 页)
稷后/言上帝与上郊至宫文倒明又见从宫至郊为不绝之)
(义/也)
旱既太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馀民靡
有孑遗传推去也兢兢恐也业业危也孑然遗失也笺
 (第 25-52a 页)
众也旱既不可移去天下困于饥馑其心动意惧
兢兢然业业然状如有雷霆近发于上周之众民多有
死亡者矣幸其馀无 …… (第 25-52a 页)
释训云孑然孤独之貌言靡有孑遗谓无有孑然得/遗漏定本及集注皆云孑然道失也俗本有无字者误)
(也笺正义曰众释诂文以旱灾杀人而言周馀众民/故知馀是死亡之馀既言有馀则是有民存矣而复言)
(靡有孑遗无有孑遗乃是 …… (第 25-53a 页)
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传汾大也蹶父卿士也
笺云汾王厉王也厉王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故时人
因以号之犹言莒郊公比公也姊妹之子为甥王之
甥卿士之子言尊贵也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
八鸾锵锵不显其光传里邑也笺云于蹶 …… (第 25-97b 页)
烂烂粲然鲜明且众多之貌音义(取七喻反本亦作/娶下注同汾符云)
(反蹶居卫反彘直例反梨音离又力兮反又作比音/毗 (第 25-98a 页)
比莒君号也将七羊反本亦作锵娣大计反妻之)
(女弟为娣从才用反注同又如字祁豆移反靓音静又/才性反媵音孕 …… (第 25-98a 页)
左传称王流于彘于汉则河东永安县也永安/西临汾水故云在汾水之上以其久在汾地时人因以)
(号之犹言莒郊公比公亦以所居之地而号之也左/传于昭公之世有莒郊公襄公之世有 (第 25-98b 页)
比公笺先言)
(郊公者以其文单令与莒相配使 (第 25-98b 页)
比蒙莒文也莒在/东夷不为君谥每世皆以地号公此外犹有兹丕公著) …… (第 25-98b 页)
往前未为此官始命之也知为大司马者以大司马/职云若大师则掌其戒令此言戒我师旅是司马之事)
(又楚语云重氏世叙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韦昭云程国伯爵休父)
(名也失官谓失天地之官 (第 25-117b 页)

卷二十六

 (异故为序/不同也)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传极中也笺

云克能也立当作粒烝众也周公思先祖有文德者后
稷之功能配天昔尧遭洪水民阻饥后稷播殖百谷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天下之人无不于女时得其中者
言反其性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 …… (第 26-37a 页)
德故周公思之非谓遍思先祖后稷独有文德也尧/典云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是尧遭洪水也又舜)
(典云帝曰弃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注云阻读曰/俎阻厄也时读曰莳始者洪水时众民厄于饥汝居稷)
(官种莳五谷以救活之是 (第 26-38a 页)
民阻饥后稷播殖百榖也/益稷云禹曰予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烝民乃粒万邦) (第 26-38a 页)

卷二十七

四夷诸侯亦不纯臣也此则天子于诸侯之义)
(耳若诸侯于天子皆纯臣矣北山云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皋陶谟云万邦献共惟帝臣是彼于王者皆纯臣) (第 27-4a 页)

卷二十九

地官也伯夷为秩宗即春官也咎繇为士即)
(秋官也垂为共工即冬官也唯夏官不言命而上句禹/让稷契之下帝曰弃民阻饥案后稷播时百谷褒述)
(其为稷之功不言命而为官明是稷作司马为夏官也/且尚书刑德放云稷为司马契为 (第 29-29a 页)
经部 诗类

卷一

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各于其党则
为法者彰显为戒者著明周自后稷播种百榖民阻
饥兹时乃粒自傅于此名也陶唐之末中叶公刘亦世
修其业以明民共财至于大王王季克堪顾天文武之
德光熙 …… (第 1-2a 页)
季居岐山之/阳躬行召南之教以 王业及文王而行周南之教以)
(受/命)
  自北而南
孔氏曰书西伯戡注云文王为雍州之伯南兼梁荆
 文王之国在于岐周东北近于纣都西北迫于戎狄
故其风化南行也从岐周被江汉之 …… (第 1-7b 页)
在灵寿(即真/定) 郡国志河内郡朝歌北有邶
(通典卫州卫县汉朝歌县入九域/志熙宁六年省卫县为镇阳) 周书作雒曰俾
康叔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于东(注东谓卫殷邶鄘康叔/代霍叔中旄代管叔)
 欧阳氏曰变风 …… (第 1-18a 页)
  泾以渭浊
职方氏雍州川泾浸渭地理志泾水出安定郡泾阳县
西开头山(今原州百泉县牵/开苦见反又音)东南至京兆阳陵县入渭
(今京兆府/高陵县)渭水出陇西郡首阳县西南鸟鼠山西北南
谷山(渭州渭源县今熙州渭源堡/ 说文出首阳渭首亭南谷)东至京兆船司空县
入河(今华州/华阴县) 毛氏曰泾渭相入而清浊异(孔氏曰禹/贡泾属渭)

(汭注云泾渭𤼵源皆几二千里然而泾小渭大属于渭/而入于河汉沟洫志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潘岳西征赋)
(清渭浊泾是也由朱氏曰泾未属渭之时/虽浊而未甚见 二水既合而清浊益分) 郑氏曰泾
水以有渭故见渭浊此绝去所经见取以自喻(孔氏曰/郑志略)
(曰卫在东河泾在西河泾不在卫境作诗宜歌/上风故言绝去此妇人既绝至泾而自比己志)
  
郑氏曰 (第 1-20a 页)
国在卫西今所寓在卫东 孔氏曰杜预云 (第 1-20a 页)
侯国上党壶关县有 (第 1-20a 页)
亭是在卫之西也(九域志潞/州黍侯亭)
(在 (第 1-20a 页)
侯/岭上) 通典潞州上党县古 (第 1-20a 页)
侯国西伯戡 (第 1-20a 页)
即此 (第 1-20a 页)
汉为壶关县(又壶关县古国地有羊/肠坂后魏移壶关县于此) 说文□国在
上党东北 括地志故 (第 1-20b 页)
 (第 1-20b 页)
侯国也在潞州 (第 1-20b 页)
城县
东北十八里 黄氏曰今潞州上党 (第 1-20b 页)
城壶关三县皆
 (第 1-20b 页)
国地(林氏曰周人乘 (第 1-20b 页)
/ (第 1-20b 页)
河北之要害也) 列女传 (第 1-20b 页)
庄公之夫人
及傅母作诗(吕氏春秋武王封帝尧之后于 (第 1-20b 页)
城苏氏/曰是时卫犹在河北 (第 1-20b 页)
卫埌地相接故狄)
(之为患 (第 1-20b 页)
卫共被之)
  中露 泥中
毛氏曰卫二邑 水经 (第 1-20b 页)
阳县注式微 (第 1-20b 页)
侯寓于卫是 (第 1-20b 页)
(黄氏曰阳木属卫州今为浚州有 (第 1-21a 页)
阳山大伾/也 寰宇记始以为 (第 1-21a 页)
侯寓卫居之故县得名)
河东径 (第 1-21a 页)
县故城南注云世谓 (第 1-21a 页)
侯城昔 (第 1-21a 页)
侯寓于卫
诗谓胡为乎泥中毛云邑名疑此城也土地污下城居
小阜魏濮阳郡治也(地理志东邵 (第 1-21a 页)
县为寰宇/记澶州临河县汉 (第 1-21a 页)
县) 中露
地未详(郡县志 (第 1-21a 页)
丘在郓州郓城县西四十五里 (第 1-21a 页)
侯寓于卫因以为名泥中盖恶其卑湿也)
  旄丘
尔雅前高曰旄丘 寰宇记在澶州临河县东(九域志/开德府 (第 1-21a 页)
)
(有旄/丘)

  狄人
补传曰卫穆公之时晋灭赤狄潞氏数之以夺氏地
之罪是诗作于宣公之后穆公之前 孔氏曰狄者北
夷之号此诗责卫宣公唯言狄人迫逐不必是赤狄
林氏曰史 …… (第 1-21b 页)
  卫伯
郑氏曰卫康叔之封爵称侯今曰伯者时为州伯也
孔氏曰殷之州长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一州一牧二
伯佐之 春秋桓三年齐侯卫侯胥命于蒲陈氏曰诸
侯不禀于天子而私相命于是始于是齐僖称小伯之臣子亦以方伯责卫宣桓文之事其所由来者渐矣
(段氏曰 (第 1-22a 页)
之于卫唇齿之邦也 (第 1-22a 页)
亡则卫/及矣 (第 1-22a 页)
既不守卫其免乎其后卒有狄难)
  西方之人 …… (第 1-22a 页)
  淇
水经淇水出河内隆虑县西大号山(相州/林虑)注自元甫城
东南径朝歌县北(竹书纪年晋定公二十/八年淇绝于旧卫即此) 地理志出
河内共县北山(郡县志出共城县西北沮洳山/ 通典出共山今卫州共城)东至阳入河 沟洫志遮害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通典淇/水至卫)
(州卫县界入河谓之淇水口古朝歌也卫/居河淇 …… (第 1-23a 页)
  沬
毛氏曰沬卫邑(郑氏曰卫之都恶/卫为淫乱之主) 书明大命于妹邦
孔氏注纣所都朝歌以北是也(戴氏曰沬上之邑沈湎/惟旧虽以康叔化之未)
(能尽变也遭宣姜/之故风俗益坏) 水经注晋书地道记朝歌城本沬

邑武乙始迁居之为殷都(史记武乙徙河北帝王世纪/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
(纣仍/都焉)有新声靡乐(论语比考谶曰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掩目宰予独顾由蹙堕车)
 括地志朝歌故城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卫县西二
十二里(卫县今省为镇/属浚州阳县) 朱氏曰所谓殷墟 黄氏曰
沬水在卫之北 曹氏曰沬即妹土卫都所在自乡而
北自北而东言其浸远也 傅 …… (第 1-27b 页)
  东徙渡河 漕邑
孔氏曰东徙渡河则战在河北禹贡豫州荥波既猪注
云沇水溢出河为泽今塞为平地荥阳民犹谓其处为
荥泽在县东(今郑州/荥泽县)春秋卫及狄战荥泽此其地也如
禹贡注当在河南时卫都河北狄来伐而禦之既败而
渡河杜预云荥泽当在河北但沇水𤼵源河北入河乃
溢为荥则沇水所溢被河南北故河北亦有荥泽但在

河南多耳故指猪水则在豫州此战则在北左传宋桓
公逆诸河宵济 水经注白马济津之东南有白马城
卫文公东徙渡河都之故济取名焉(通典卫州阳县/北岸滑州白马县)
(南岸皆有白马津即郦生云/杜白马之津后魏改 (第 1-28b 页)
阳津) 孔氏曰卫本河北东徙
渡河野处漕邑则在河南 陈氏曰齐桓存三亡国必
若救卫庶几于公矣春秋狄入卫不 …… (第 1-28b 页)
 水经注淇水北径顿丘县故城西(竹书纪年晋定公/三十一年城顿丘)
阚骃云顿丘在淇水南又屈径顿丘西(又东屈而西转/径顿丘北释名)
(谓一顿而成丘无高下小大之杀也诗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宿胥故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山西)
(北会淇水苏氏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即指是渎也)
  复关
寰宇记澶州临河县复关城在南黄河 (第 1-33b 页)
北阜也复关堤
在南三百步自阳下入清丰县界 (第 1-33b 页)

卷二

  桧
左传国语作郐 地理志作会 郑氏谱曰桧者古高
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国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
南居溱洧之间祝融氏名其后八姓(已董彭秃/妘曹斟芊)唯妘
姓桧者处其地焉(孔氏曰桧祝融之/后复居祝融之墟)周夷王厉王之时 (第 2-27b 页)

卷三

  管蔡

郡国志河南中牟有管城管叔邑河内山阳有蔡城蔡
叔邑山阳故城在怀州修武县西北 括地志郑州管
城县今州外城即管国城叔鲜所封豫州(今蔡/州)上蔡县
在州北七十里古蔡国外城叔度所都城也有蔡冈在
县东十里因名 宋忠云胡徙居新蔡 舆地志平侯
徙新蔡
  昆夷 (混夷/) (串夷/) 周穆王伐畎戎
孙毓曰按书传文王七年五伐有伐密须犬夷䢴崇 (第 3-3a 页)

卷四

 春秋凡伯杜氏注汲郡共
县东南有凡城 郡县志故凡城在卫州共城县西二
十里古凡伯国(通典凡伯国在/卫州阳县)
  召(兄前/)
周语彘之乱宣王在召公之宫(注避难奔召公召公周/之支族食邑于召康公) …… (第 4-14b 页)
  屠
出宿于屠潏水李氏曰同州䣝谷(今曰/荼) 说文䣝左冯
翊䣝阳亭(今同/州)
  汾王
郑氏曰厉王也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时人因以号之/犹言莒郊公) …… (第 4-20a 页)
  程
毛氏曰程伯休父始命为大司马 郡国志雒阳(今河/南府)
(洛阳/县)有上程聚古程国伯休父之国也(关中冇程地帝/王世纪文王居)
(程故此加/为上程) 楚语重氏世叙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父
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氏族略重为/火正裔孙封)
(于/程)
  (第 4-25a 页)

卷五

记言祖乙
迁邢或祖乙两迁也(通典在/邢州) 史记云武乙去亳徙河
北世纪帝乙徙朝歌(在卫州卫县/今并入阳) 三亳(皇甫谧曰二/在梁国一在)
(河洛之间谷熟为南亳汤所都也蒙为北亳亦曰景亳/汤所受命也偃师为 (第 5-18a 页)

卷六

  三监管叔蔡叔霍叔 纣城
管郑州管城县 蔡蔡州上蔡县 霍晋州霍邑县

纣城括地志纣都朝歌故城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朝
歌故城是也在卫州卫县西二十二里谓之殷虚(卫县/今省)
(入阳/为镇)
 王
  周东都王城
郡县志河南府禹贡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
为都邑阳翟夏城禹都也偃 …… (第 6-5b 页)
有齐鲁曹宋滕嶭邹莒是非王之支
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翟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
入也公曰南方不可乎对曰荆重之后也若周衰其
必兴矣姜嬴荆芊实与诸姬代相干也(姜齐姓嬴秦/姓芊楚姓)
曰谢西之九州何如(谢宣王之 …… (第 6-10a 页)
 桧

  祝融之墟在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
溱洧之间
  祝融氏名其后八姓唯妘姓桧
左传郑祝融之虚也 荥波职方氏豫州其川荥洛其
浸波溠是为二水郡县志荥泽郑州荥县北四里 (第 6-20a 页)
经部 诗类

卷二

    谷风六章章八句
式微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寓寄也 (第 2-11b 页)
侯/为狄人所逐)
(弃其国而寄于卫卫处之以二邑因安之可以归而不归/故其臣劝之 (第 2-11b 页)
力兮反国名杜预云在上党壶关县寓音)
(遇于又/作乎)式微式微胡不归(式用也笺云式微式微/者微乎微者也 (第 2-11b 页)
君何不)
(归乎禁君留止于/此之辞式发声也)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无/也中)
(露卫邑也笺云我若无君何/为处此乎臣又极諌之辞)式微式微胡不归微
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泥中卫/邑也)
    式微二章章四句
旄丘责卫伯也狄人迫逐 (第 2-11b 页)
侯寓于卫
卫不能脩方伯连率之职 (第 2-11b 页)
之臣子以责于 …… (第 2-11b 页)
(然但为昏乱之行女非有戎车乎何不来东迎我君而复/之国在卫西今所寓在卫东蒙如字徐武江反戎如字)
(徐而容反蒙戎乱貌案徐此音是依/左传读作尨茸字行下孟反下 (第 2-12b 页)

卷九

(燕乐而巳/乐音洛)百姓遍为尔德(百姓百官族姓也/笺云 (第 9-8a 页)
众也群众)
(百姓遍为女之德言/则而象之偏音遍)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恒弦升出/也言俱进)
(也笺云月上 (第 9-8a 页)

卷十三

    鼓钟四章章五句
楚茨刺幽王也政烦赋重田莱多荒饥馑降

丧民卒流亡祭祀不飨故君子思古焉(田莱/多荒)
(茨棘不除也饥馑仓庾不盈也降丧/神不与福助也茨徐咨反莱音来)楚楚者茨言抽
其棘自昔何为我蓺黍稷(楚楚茨棘貌抽除也笺/云茨蒺藜也伐除蒺藜)
(与棘自古之人何乃勤苦为此事乎我将树黍稷焉言古/者先王之政以农为本茨言楚楚棘言抽互辞也抽敕留)
(反徐直留反蓺鱼世/反蒺音疾藜音)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
盈我庾维亿(露积曰庾万万曰亿笺云黍与与稷翼/翼蕃芜貌阴阳和风雨时则万物成万 (第 13-10b 页)

卷十八

(亦作扁泯面忍反又名宾反徐又音/民隼荀允反适丁历反长丁丈反)民靡有具祸
以烬( (第 18-8a 页)
齐也笺云 (第 18-8a 页)
不齐也具犹俱也灾馀曰烬言时/民无有不齐被兵寇之害者俱遇此祸以为烬者)
(言害所及广 (第 18-8a 页)
力奚反/烬才忍反夲亦作荩同)于乎有哀国步斯频(步行/频急)
(也笺云频犹比也哀哉国家之政行此/祸害比 …… (第 18-8a 页)
帝亦从宫之郊)
(耗呼报反韩诗云恶也斁/丁故反说文字林皆作斁)旱既大甚则不可推兢
兢业业如霆如雷周馀民靡有孑遗(推去/也兢)
(兢恐也业业危也子然遗失也笺云 (第 18-13a 页)
众也旱既不可移/去天下困于饥馑皆心动意㩴兢兢然业业然状如有雷)
(霆近发于上周之众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 …… (第 18-13a 页)

甥蹶父之子(汾大也蹶父卿士也笺云汾王厉王也厉/王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故时人因以号)
(之犹言莒郊公比公也姊妹之子为甥王之甥卿士之/子言尊贵也取七喻反夲亦作娶下注同汾扶云反蹶俱)
(卫反彘直例反 (第 18-20a 页)
音离又力兮反/又作梨比音毗梨比莒君号也)韩侯迎止于蹶之
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里邑也笺云/于蹶 (第 18-20a 页)

卷十九

     执竞一章十四句
思文后稷配天也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
烝民莫匪尔极(极中也笺云克能也立当作粒烝众/也周公思先祖有文德者后稷之功)
(能配天昔尧遭洪水民阻饥后稷播殖百榖烝民乃粒/万国作又天下之人无不于女时得其中者言反其性烝)
(之承反粒音立阻庄吕反难 (第 19-6a 页)
经部 诗类

诗序 卷上

 亦未有以见化其上之意

○式微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
 诗中无 (第 1-18b 页)
侯字未详是否下篇同
○旄丘责卫伯也狄人迫逐 (第 1-18b 页)
 (第 1-18b 页)
侯寓于卫卫不能
修方伯连率(音/帅)之职 (第 1-18b 页)
之臣子以责于卫也
 序见诗有伯兮二字而以为责卫伯之词误矣○陈
 氏曰说者以此为宣公之诗然宣公之后百馀 (第 1-18b 页)
年卫
 穆公之时晋灭赤狄潞氏数之以其夺氏地然则
 此其穆公之诗乎不可得而知也 (第 1-18b 页)
经部 诗类

卷一

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桷桑而无枢
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乘肥马衣轻裘中绀而表
素轩不容巷而往见之原宪楮冠杖而应门正冠则 (第 1-4b 页)

卷八

力役不踰时百姓得耕家有收聚民无冻馁食无腐败
士不造无用雕文不粥于肆斧斤以时入山林国无佚
士皆用于世庶欢乐衍盈方外远人归义重译执贽
故得风雨不烈小雅曰有渰萋萋兴雨祈祈以是知太 (第 8-11b 页)
经部 礼类

卷五

大宗伯血祭社稷五祀五岳/五祀在五岳之上此四方亦在山川之上故知是五官)
(之神云祝融后土在南者郑意以为兼为后土土位/在南方故知祝融后土在南引诗云来方禋祀者是小)
(雅大田之诗以刺幽王之无道追论成王之时太 …… (第 5-25b 页)
者若已举弃祀之后人不得复废弃也注正义曰/农即柱也有农功故曰农也弃即后稷也为稷官故曰)
(稷也尚书云弃民阻饥汝后稷是也云后有德者继/之不嫌也者郑恐人疑之昔已举柱何竟废柱祀稷乎)
(故此解之者若后有德者继 (第 5-26b 页)

卷七

 沿人情其不可不服也明矣君子之于骨肉闻其死
 则悲哀岂有间于新故哉特以讣告不及时闻死出
 其日数则不服其可乎(臣召南/)按昌引此经及郑 (第 7-36a 页)

卷二十

纣何肯囚复释之是知于时必未称王也书传云)
(五年伐耆殷传云五年之初得散宜生等献宝而释文/王文王出则剋六年伐崇则称王故诗皇矣论伐崇)
(是类是祃行天子礼此云称王在受命之后者谓受命/六年之后也受命者谓受赤 (第 20-4a 页)

卷二十三

实柴祀日月星辰有大火之次故祭火神乃燔柴/案异义灶神今礼戴说引此燔柴盆瓶之事古周礼说)
(颛顼氏有子曰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许君谨案同周/礼郑駮之云祝融乃古火官之长犹后稷为尧司马其)
(尊如是王者祭之但就灶陉 (第 23-29b 页)

卷五十五

(有三苗者作乱案郑注吕刑云苗民谓九之君也九 (第 55-4b 页)
之君于少昊氏衰而弃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变九)
( (第 55-4b 页)
言苗民者有苗九 (第 55-4b 页)
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 (第 55-4b 页)
分流/其子孙为居于西裔者三苗至高辛之衰又复九 (第 55-4b 页)
之)
(君恶尧兴又诛之尧末又在朝舜时又窜之后王深恶/此族三生凶恶故著其氏而谓之民民者冥也言未见)
( (第 55-4b 页)
仁道以此言之三苗是九之后九 (第 55-4b 页)
于少昊之末而/为乱三苗于高辛氏之末又为乱故此注云高辛以吕)
(刑于此苗民之下云皇帝清问下民又云乃命三 (第 55-4b 页)
后三/后谓伯夷之等故以皇帝为帝尧又以苗民为高辛氏)
(之末也郑以九为苗民先祖但上学蚩尤之恶非蚩/尤子孙孔注尚书以为九 (第 55-4b 页)
即蚩尤也三苗则非九 (第 55-4b 页)
)
(之子孙/与郑异)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注言民化行 …… (第 55-4b 页)
 经所引他书多与原文字句异
甫刑曰苗民匪用命注疏孔注尚书云云○(臣召南/)
 苗民匪用命书作弗用灵是以民有恶德而遂绝其
 世也二句记者檃括书之大意也又按孔传谓九
(第 55-29a 页)
 即蚩尤其说甚谬郑谓苗民即九之后亦想当然
 然已胜孔传矣
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疏论语所称者谓承杂之后
  离下当有乱字
其出如纶 (第 55-29b 页)

卷五十七

之重葛音义(重直龙反注及下/不言重言重者同)(正义曰此一/节明居丧外)
(貌轻重之异苴恶貌也者苴是黑色故为恶貌也大/功貌若止者止平停不动也大功转轻心无斩刺故貌)
(不为之变又不为之倾故貌若止于二者之 (第 57-16a 页)

卷六十

兮无他技其
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
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 …… (第 60-14a 页)
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民亦曰殆
哉注秦誓周书尚书篇名也秦穆公伐郑为晋所败于
殽还誓其群臣故作此篇也断断诚一之貌也他技异
 (第 60-14b 页)
之技也有技才艺之士也若已有之不啻若自其口
出皆乐人有善之甚也美士曰彦众也尚庶几也媢
妒也违犹戾也俾使也拂戾贤人所为使功不通于君
也殆危也彦或作盘音义(个古贺反尚书作介音 …… (第 60-14b 页)
有才彦美通圣其心)
(中爱乐不啻如自其口出心爱此彦圣之美多于口说/言其爱乐之甚也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民尚亦)
(有利哉者寔是也若能好贤如此是能有所包容则我/国家得安保我后世子孙 (第 60-22a 页)
众也尚庶几也非直子孙)
(安其下众人皆庶几亦有利益哉也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者上明进贤之善此论蔽贤之恶 …… (第 60-22a 页)
(功不通达于君尚书通为达字也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民亦曰殆哉者若此蔽贤之人是不能容纳)
(家国将亡不能保我子孙非唯如此众人亦曰殆危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 …… (第 60-22b 页)
坛昭奚恤等立于坛上楚王指)
(之谓秦使曰此寡人之宝故知有昭奚恤等也谓贤为/宝者案史记云理百姓实府库使氓得所者有令尹)
(子西而能也执法令奉圭璋使诸侯不怨兵车不起者/有太宗子牧能也守封疆固城郭使邻国不侵 …… (第 60-25a 页)
十三年秦穆公兴师伐郑蹇叔)
(等谏之公不从为晋人与姜戎要而击之败诸崤是其/事也云美士为彦者尔雅释训文众也俾使也皆释)
(诂文尚庶几者释言文尔雅庶几尚也是尚为庶几矣/云媢妒也者说文云媢夫妒妇是媢为妒也其 (第 60-25b 页)
经部 礼类

周礼注疏 目录

时者字曰仲叔则掌天地者其
曰伯乎是有六官案下驩兜曰共工注共工水官也至
下舜求百揆禹让稷契暨咎繇帝曰弃民阻饥汝后
稷播时百榖注稷弃也初尧天官为稷又云帝曰契百
姓不亲汝作司徒又云帝曰咎繇汝作士此三官是尧 …… (第 -16b 页)
 此前世识其事者记录以备大数古周礼六篇毕矣
 古周礼六篇者天子所专秉以治天下诸侯不得用
 焉六官之记可见者尧育重之后羲和及其仲叔
 四子掌天地四时夏书亦云乃召六卿商周虽稍增
 改其职名六官之数则同矣疏(释曰郑义既 (第 -29a 页)

卷十六

(释曰案禹贡冀州云/白壤青州云白坟兖)
(州云黑坟徐州云赤埴坟扬州荆州云涂泥豫州云坟/垆梁州云青雍州云黄壤九等与此骍刚之属为九)
(等不同者以禹贡自是九州大判各为一等此九等者/无妨一州即有此九等之 (第 16-11a 页)

卷十八

郊而祭
五德之帝亦食此神焉少昊氏之子曰重为句芒食于
木该为蓐收食于金脩及熙为玄冥食于水颛顼氏之
子曰为祝融后土食于火土五岳东曰岱宗南曰衡 …… (第 18-8a 页)
中有此三者)
(言四望者不可一往就祭当四向/望而为坛遥祭之故云四望也)王大封则先告后土
注后土土神也所食者疏(释曰大封谓若典命公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其出)
(封皆加一等是其大封之事对封公卿大夫为采邑者 …… (第 18-45b 页)
(后土神然后封之也注释曰云后土土神也所食者/言后土有二若五行之官东方木官勾芒中央土官后)
(土此等后土土官也 (第 18-46a 页)
为祝融兼后土故云 (第 18-46a 页)
所食者/若左氏传云君戴皇天而履后土彼为后土神与此后)
(土同也若句龙生为后土官死配社即以社为后土其 (第 18-46a 页)

卷三十九

之等/是营械械即兵器也故郑依而言之也云监百工者唐)
(虞以上曰共工者按太史公楚世家云共工作乱帝使/重诛之又按舜典云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
(俞咨垂汝共工是唐虞已上曰共工者也若然唐虞以/上皆曰共工尧 (第 39-2a 页)
经部 礼类

卷五

著见贤遍反)其帝炎帝其
神祝融(此赤精之君火官之臣自古以来著德立功者也炎帝/大庭氏也祝融颛顼氏之子曰为火官○炎于廉反)
(炎帝神农也颛顼/上音专下音勖)其虫羽(象物从风鼓/叶飞乌之属)其音徵(三分宫去 …… (第 5-8a 页)
为日召焉)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此黄精之君土官之神自古以来著德立功者也黄/帝轩辕氏也后土亦颛顼氏之子也兼为土官)其虫裸(象/物)
(露见不隐藏虎豹之属恒浅毛○/裸力果反又乎瓦反见贤遍反)其音宫(声始于宫 (第 5-12b 页)

卷十九

兮无
它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
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
我子孙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
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 (第 19-12a 页)

亦曰殆哉(秦誓尚书篇名也秦穆公伐郑为晋所败于殽还誓/其群臣而作此篇也断断诚一之貌也它技异端之) (第 19-12a 页)
(技也有技才艺之技也若己有之不啻若自其口出皆乐人有善/之甚也美士为彦众也尚庶几也媢妒也违犹戾也俾使也佛)
(戾贤人所为使功不通于君也殆危也彦或作盘〇一个古贺反/一读作介 (第 19-12a 页)
经部 礼类

卷五

著见贤遍反)其帝炎帝其
神祝融(此赤精之君火官之臣自古以来著德立功者也炎帝/大庭氏也祝融颛顼氏之子曰为火官○炎于廉反)
(炎帝神农也颛顼/上音专下音勖)其虫羽(象物从风鼓/叶飞乌之属)其音徵(三分宫去 …… (第 5-8a 页)
为日召焉)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此黄精之君土官之神自古以来著德立功者也黄/帝轩辕氏也后土亦颛顼氏之子也兼为土官)其虫裸(象/物)
(露见不隐藏虎豹之属恒浅毛○/裸力果反又乎瓦反见贤遍反)其音宫(声始于宫 (第 5-12b 页)

卷十九

兮无
它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
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
我子孙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
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 (第 19-12a 页)

亦曰殆哉(秦誓尚书篇名也秦穆公伐郑为晋所败于殽还誓/其群臣而作此篇也断断诚一之貌也它技异端之) (第 19-12a 页)
(技也有技才艺之技也若己有之不啻若自其口出皆乐人有善/之甚也美士为彦众也尚庶几也媢妒也违犹戾也俾使也佛)
(戾贤人所为使功不通于君也殆危也彦或作盘〇一个古贺反/一读作介 (第 19-12a 页)
经部 礼类

卷三

  冬时物藏于地惟象于天半见也故上爵也
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端于太傅太傅罚其不则
而达其不及则德智长而理道得矣此五义者既成于

上则百姓民化辑于下矣(案辑下旧注辑一作缉乃/校书者所加非卢氏注文)
学成治就此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
 成王学并 …… (第 3-5b 页)
 夫差内不纳子胥之忠谏外结怨于诸侯无德罢百

 姓故终缢于句践也
文公以晋国霸而厉公以见杀于匠之宫
 厉公有鄢陵之胜而骄暴无道及游于匠 (第 3-22b 页)
氏之家
  为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诸侯百姓不哀救三月而
  死也
威王以齐强于天下而简公以弑于檀(案此 (第 3-22b 页)

卷七

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緺氏产重
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
谓之女隤氏(案风俗通/义作女嬇)产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启 (第 7-6b 页)

卷十一

所寄之国君服音义(寓音/遇)(释曰此章论义服故/以疏者为首故寄公)
(在前注释曰言寓亦寄者诗式微云侯寓于卫寓即/寄其义同故云寓亦寄也作文之势不可重言寄故云)
(寓/也)传曰寄公者何也失地之君也何以为 …… (第 11-56b 页)
问也失地之君也答辞也失地君)
(者谓若礼记射义贡士不得其人数有让数有让黜爵/削地尽君则寄在他国诗式微侯寓于卫彼为狄人)
(所迫逐寄在卫 (第 11-57a 页)
之臣子劝以归是失地之君为卫侯/服齐衰三月藏其服至葬更服葬讫乃除也云言与民)
(同也者以客在主国得主君 (第 11-57a 页)

卷十二

(丧服齐衰大功皆言牡麻绖小功又言澡麻则齐衰以/下皆牡麻绖传曰牡麻者枲麻也对苴绖为麻之有蕡)
(色如苴则此雄麻色好者故閒传云齐衰貌若枲是/以郑云牡麻绖者其貌易服轻者宜差好也云散带之)
(垂者男子之道文多 (第 12-38a 页)
经部 礼类

卷五

祭五德之帝亦食此神焉少昊氏之子曰重)
(为句芒食于木该为蓐收食于金脩及熙为/玄冥食于水颛顼氏之子曰为祝融后土)
(食于火土五岳东曰岱宗南曰衡山西曰华/山北曰恒山中曰嵩高山不见四窦者四窦)
(五岳之匹 …… (第 5-11b 页)
祀之备也上帝五帝也郑司农云四望日月)
(星海玄谓四望/五岳四镇四渎)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后土土/神也)
(所食/者)乃颁祀于邦国都家乡邑(颁读为班班/其所当祀及) (第 5-19a 页)
经部 春秋类

春秋左传注疏 御制偶阅左传宋楚泓之战事因题

 (传训诂授赵人贯公公传子长卿长卿传清河张禹/禹授尹更始更始传子咸及丞相翟方进方进授清)
 (河胡常常授阳贾护护授苍梧陈钦而刘歆从尹/咸及翟方进受由是言左氏者本之贾护刘歆是前)
 (汉言左氏者也汉武帝置五 …… (第 -46b 页)
 敞(字子高河东平/阳人徙杜陵)及侍御史张禹(字长子/清河人)禹数为御
 史大夫萧望之言左氏望之善之荐禹徵待诏未及
 问会病死禹传尹更始更始传其子咸及翟方进胡
 常常授阳贾护(字季君哀帝/时待诏为郎)护授苍梧陈钦(字子/佚以) (第 -71a 页)

卷一

 (夫人及左右媵各有侄娣皆同姓之国国三人凡九/女参骨肉至亲所以息阴讼阴讼息所以广继嗣是)
 (其义也然宋之同姓国依世本子姓殷时来宋空同比髦目夷萧但春秋不载其国未知宋之同姓者)
 (是何释言云媵送也言妾送适行故夫人侄娣亦称/媵也经传之说 …… (第 1-3b 页)
 春秋左氏传注疏卷一考證
传惠公元妃孟子疏惠公名弗皇○史记世家皇作湟
传继室以声子疏宋之同姓国依世本子姓殷时来宋
 空同比髦目夷萧○(臣召南/)按世本今不可见史
 记殷本纪赞则曰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
 殷氏目夷氏 (第 1-44a 页)

卷六

(子未得王命知牟葛之等是附庸郳来来朝附庸书/名此若君自亲来则亦应称名若遣臣来聘又不得称)
(朝曹伯使世子射姑来朝是世子有称朝之义知 (第 6-29b 页)

卷十五

 十二世孙夔楚之别封故亦世绍其祀音义(融馀忠/反鬻音)
 (育/)(正义曰楚世家云楚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 (第 15-11a 页)
为高辛氏火)
 (正帝喾命曰祝融帝诛重 (第 15-11a 页)
而以其弟吴回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季连季连芉姓楚其后)
 (也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不能纪 (第 15-11a 页)

卷十九

 仪为师王子燮为傅疏(正义曰按楚语蔡声子云楚/庄王方弱申公子仪父为师)
 (王子燮为傅使潘崇子孔帅师以伐舒燮及仪父施/二帅而分其室师还至则以王如庐庐戢杀二子)
 (而复/王)庐戢 (第 19-24b 页)
及叔麇诱之遂杀斗克及公子燮注庐
 今襄阳中庐县戢 (第 19-24b 页)
庐大夫叔麇其佐斗克子仪也 (第 19-24b 页)

卷二十四

 (也/)不如待后之人伯宗曰必伐之狄有五罪隽才虽

 多何补焉不祀一也耆酒二也弃仲章而夺氏地
 三也注仲章潞贤人也 (第 24-14b 页)
 (第 24-14b 页)
侯国上党壶关县有
  (第 24-14b 页)
亭音义(耆市志反 (第 24-14b 页)
礼兮反国名)虐我伯姬四也伤其君目五
 也疏(正义曰此五者从轻至重祀虽为大罪废祀未/是害物故先言之耆 (第 24-14b 页)
酒则废乱政事有害于民)
 (故次之弃贤人而侵邻国其害已大又次之杀夫人/伤君目罪之大者故后言之弃仲章而夺氏地是)
 (为二事而并数为一者俱是为政之恶故并数之夺 (第 24-14b 页)
氏地已尽夺之使 (第 24-14b 页)
侯失位故下云立 (第 24-14b 页)
侯而还)
 (更复其/国也)怙其隽才而不以茂德兹益罪也后之人或
 者将敬奉德义以事神人而申固其命注审 …… (第 24-14b 页)
 土注略取也稷晋地河东闻喜县西有稷山壬午十
 月二十九日晋时新破狄土地未安权秦师之弱故
 别遣魏颗距秦而东行定狄也音义(颗苦/果反)侯而
 还注狄夺其地故晋复立之音义(复扶/又反)及雒魏颗败 (第 24-16b 页)

卷四十

 (友献宝乃得免于虎口出而伐耆郑玄尚书注据书/传为说云纣闻文王断虞芮之讼后又三伐皆胜始)
 (畏而恶之拘于羑里纣得散宜生等献宝而释文王/文王释而伐以为四年囚之五年释之即如所言)
 (被囚不盈一年此传不得言纣囚文王七年也文王/既已改元而又专伐诸国是 (第 40-33b 页)

卷四十二

 穆也二公齐桓晋文皆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由
 用命也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注仍缗皆国名音
 义(仍而承反/缗亡巾反)商纣为之蒐东夷叛之注 (第 42-40a 页)
东夷国 (第 42-40a 页)
 名音义(力/兮反)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注大室中
 岳皆所以示诸侯汰也诸侯所由弃命也今君以汰
 无乃不济乎王 (第 42-40b 页)

卷四十五

 陈曰将定而国陈人听命而遂县之注事在八年今

 又诱蔡而杀其君以围其国虽幸而克必受其咎弗
 能久矣桀克有缗以丧其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注
 纣为之蒐东夷叛之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故伐
 而克之音义(缗武巾反丧息浪反下/且丧君同陨于敏反)(正义曰桀 …… (第 45-26b 页)
 辛居火正(臣照/)按孔颖达用楚世家文而去重字盖
 重犁二人又有以重犁为一人者孔氏断从二人也
 又以作犁古字本通
传妃以五成故曰五年○(臣召南/)按此传之注及疏皆
 原本刘歆春秋说按五行志曰天以一生水 (第 45-58b 页)

卷四十八

 注为二十六年毛伯奔楚传疏(正义曰是乙卯者昆/吾之君恶熟之日也)
 (由其侈故以此日死也而毛得以此日成其侈恶于/王都不亡何待注正义曰郑语云为高辛氏火正) (第 48-19b 页)
 (命之曰祝融其后八姓昆吾为夏伯楚世家云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 (第 48-20a 页)
为高辛氏火正共工氏)
 (作乱帝使 (第 48-20a 页)
诛之而不尽帝诛 (第 48-20a 页)
使其弟吴回居火/正为祝融回生陆终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
 (曰昆吾虞翻曰昆吾为己姓封昆吾世本云昆 (第 48-20a 页)

卷五十一

 能同德终败亡音义(纣直九反/亿于力反)(注正义曰孔安国/云夷人谓平人杜)
 (为夷狄之人者案四年传曰啇纣为之蒐东夷叛/之孔杜各自为义其意俱通刘炫以杜为过而规其)
 (短非/也)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注武王言我 …… (第 51-2b 页)
 (也藻者水草是鲜洁之物生于清水能随短长象王/者之德冰清玉洁随机应物随民设教不肃而成也)
 (火者火性炎上用表王者之德能使率土群向归/上命也粉米者米能济人之命表王者有济养之德)
 (也黼白与黑形若斧斧能裁断以象王者有裁断之/德也 (第 51-17a 页)

卷五十三

 疏(正义曰扰顺也顺龙/之所欲而畜养之)氏曰豢龙注豢龙官名官有

 世功则以官氏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注鬷水上
 夷皆董姓音义(鬷子/工反)(注正义曰郑语云为高辛/氏火正命之曰祝融其后八)
 (姓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是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
  …… (第 53-5b 页)
 明猊其祀犁焉音义(犁力/兮反)(注正义曰杜不解祝则/谓祝融二字共为明猊)

 (也贾逵云夏阳气明朗祝甚也融明也亦以夏气为/之名耳郑语云为高辛氏火正以焞耀敦大光明)
 (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如彼文又似由人生名者彼/以其官掌夏德又称之故以夏气 …… (第 53-9a 页)
 (一时也未知于少皞远近也四叔出于少皞耳其使/重为句芒非少皞使之世族谱云少皞氏其官以鸟)
 (为名然则此五官皆在高阳之世也楚语云少皞氏/之衰也九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
 (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 (第 53-13a 页)
司地以属民是则/重 (第 53-13a 页)
居官在高阳之世也又郑语云 (第 53-13a 页)
为高辛氏火)
 (正命之曰祝融则 (第 53-13a 页)
为祝融又在高辛氏之世案世/本及楚世家云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 (第 53-13a 页)
如彼)
 (文 (第 53-13a 页)
是颛顼之曾孙也楚语云少皞之衰颛顼受之/即命重 (第 53-13a 页)
似是即位之初不应即得命曾孙为火正)
 (也少皞世代不知长短颛顼初已命 (第 53-13a 页)
至高辛又加/命不应一人之身绵历两代事既久远书复散亡如)
 (此参差难可考校世家云共工作乱帝喾使 (第 53-13a 页)
诛之/而不尽帝诛 (第 53-13a 页)
而以其弟吴回为 (第 53-13a 页)
复居火正为祝)
 (融即如此言 (第 53-13a 页)
或是国名官号不是人之名字颛顼/命 (第 53-13a 页)
高辛命 (第 53-13a 页)
未必共是一人传言世不失职二者) (第 53-13a 页)

卷五十六

吴子光卒注未同盟而赴以名
公会齐侯卫侯于牵注魏郡阳县东北有牵城音义
( (第 56-21b 页)
力/兮反)公至自会注无传
秋齐侯宋公会于洮注洮曹地音义(洮吐/刀反)
天王使石尚来归脤注无传石尚天子 (第 56-21b 页)
经部 春秋类

卷一

赵人贯公公传子长卿长卿传清河张禹禹授尹更始更始传子
咸及丞相翟方进方进授清河胡常常授阳贾护护授苍梧
陈钦而刘歆从尹咸及翟方进受由是言左氏者本之贾护刘歆
是前汉言左氏者也汉武帝置五经博士 (第 1-19b 页)

卷二

姓之国国三人凡
九女参骨肉至亲所以息阴讼阴讼息所以广继嗣是其义也然
宋之同侄国依世本子姓殷时来宋空同比髦自夷萧但春秋
不载其国未知宋之同姓者是何释言云媵送也言妾送适行故
夫人侄娣亦称媵也经传之说诸侯唯 (第 2-3b 页)

卷十二


帛炫乃以服义规杜非也 注祝融至其祝 正义曰楚世家云
楚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 (第 12-20b 页)
为高辛氏火正帝喾命曰祝融帝诛重 (第 12-20b 页)
而以其弟吴回居火
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季连季连芈姓楚 其后也其
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不能纪其世 (第 12-20b 页)

卷十五

云楚庄王方弱申公子仪父为师王子燮为傅使潘崇子孔帅师
以伐舒燮及仪父施二帅而分其室师还至则以王如庐庐戢杀二子而复王 注箫宋至为卿正义曰萧本朱邑庄十二年宋
万弑闵公兼叔大心者宋萧邑之大夫也平宋乱立桓公宋 (第 15-9b 页)

卷十七

宰为长遂以宰为上
卿之号楚臣令尹为长故从他国论之谓令尹为宰楚国仍别有
大宰之官但位任卑耳传称大宰伯州是也楚国名上卿为令
尹者释诂云令善也释言云尹正也言用善人正此官也楚官多
以尹为名皆取其正直也 注在车 …… (第 17-3b 页)
之耆酒则废乱政事有害于民故次之弃䝨人而
侵邻国其害已大又次之杀夫人伤君目罪之大者故后言之弃
仲章而夺氏地是为二事而并数为一者俱是为政之恶故并 …… (第 17-18a 页)
数之夺氏地已尽夺之使 (第 17-18b 页)
侯失位故下云立 (第 17-18b 页)
侯而还更复
其国也 啇纣由之故灭 正义曰史记殷本纪云纣䝨辩捷疾
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饰 (第 17-18b 页)

卷二十五

注据书传为说云
纣闻文王断虞芮之讼后又三伐皆胜始畏而恶之物于羑里
纣淂散宜生等献宝而释文王文王释而伐以为四年囚之
五年释之即如所言被囚不盈一年此传不淂言纣囚文王七
年也文王既己改元而又专伐诸国是则反形 (第 25-20b 页)

卷二十八


犁为祝融楚世家云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犁犁为高
辛氏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作乱帝使诛之而不尽帝诛 (第 28-9a 页)
而以其弟吴回为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回生
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连楚其后也是楚之先为火正治火
事 注火心至 (第 28-9a 页)

卷三十

吾之君恶熟之日也由其侈故以此日死也而毛淂以此日成其
侈恶于王都不亡何待 注昆吾至同诛 正义曰郑语云
高辛氏火正命之曰祝融其后八姓昆吾为夏伯楚世家云颛顼
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 (第 30-1b 页)
 (第 30-1b 页)
为高辛氏火正共工氏作乱帝使 (第 30-1b 页)
诛之而不尽帝诛 (第 30-1b 页)
使其弟吴回居火正为祝融回生陆终终生
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曰昆吾虞翻曰昆吾为已姓封昆吾世
本云昆吾者卫 (第 30-1b 页)

卷三十一

多矣刘以为杜违尚书之文而规其过非也 注四夷
正义曰孔安国云夷人谓平人杜为夷狄之人者案四年传曰啇
纣为之蒐东夷叛之孔杜各自为义其意俱通刘炫以杜为过而
规其短非也 注贬婼至罪巳正义曰卿当备书名氏去氏则
为 …… (第 31-6a 页)
物生于清水能
随短长象王者之德冰清玉絜随机应物随民设教不肃而
成也火者火牲炎上用表王者之德能使率土群向归上命也
粉米者米能济人之命表王者有济养之德也黼白与黑形若
斧斧能裁断以象王者有裁断之德也黻之言戾 (第 31-13b 页)

卷三十二

榖也御与圉同言养龙犹羪
马故称御 乃优畜龙正义曰顺也顺龙之所𣣔而畜养之
注鬷水至董姓 正义曰郑语云为高辛氏火正命之曰祝融
其后八姓堇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是也 注孔甲至九世
正义曰帝王世纪云少康子帝杼 …… (第 32-10a 页)
贾逵云夏阳气明朗祝甚也融明也亦以夏气为之名耳郑语云为高辛氏火正以焞耀敦大光明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如彼文又
似由人生名者彼以其官掌夏德又称之故以夏气昭明命之 …… (第 32-12a 页)
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木正重司天以属
神命火正 (第 32-14b 页)
司地以属民是则重 (第 32-14b 页)
居官在高阳之世也又郑语
 (第 32-14b 页)
为高辛氏火正命之曰祝融则 (第 32-14b 页)
为祝融又在高辛氏之
世案世本及楚世家云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 (第 32-14b 页)
如彼文 (第 32-14b 页)
是颛顼之曾孙也楚语公少暤之衰颛顼受之即命重 (第 32-14b 页)
似是
即位之初不应即得命曾孙为火正也少暤世代不知长短颛顼
初巳 (第 32-14b 页)
至高辛又加命不应一人之身绵历两代事既久远书复
散七如此参差难可考校世家云共工作乱帝喾使 (第 32-14b 页)
诛之而不
尽帝诛 (第 32-14b 页)
而以其弟吴回为 (第 32-14b 页)
复居火正为祝融即如此言 (第 32-14b 页)
或是国名官号不是人之名字颛顼命 (第 32-14b 页)
高辛命 (第 32-14b 页)
未必共是一
人传言世不失职二者或是父子或是祖孙其事不可知也由此言
之少皞四叔未必不有在高辛世者也此五 (第 32-14b 页)

卷三十五

九年来聘书名则此亦宜书名今不书者陈人来告不以名也
传注一名隰 正义曰 (第 35-17a 页)
 (第 35-17a 页)
丘也二十三年传称齐晋战于 (第 35-17a 页)
丘知伯亲禽颜庚庚即琢聚也二十七年传陈成子召颜涿聚
之子晋曰隰之役而父死焉是 (第 35-17a 页)
一名隰 注季子至十馀正
义曰襄昭之传称延州来季子者皆是季札也此说务德安民是
大䝨之事亦当是札故计迹其 (第 35-17a 页)
经部 春秋类

卷一

 (葬薛/献公)
(已姓子爵至鲁文/公十八年见庶其)
(曹姓附庸国自仪父入春秋后为/子至鲁庄公十六年书邾子克卒)
(姜姓太岳之后至鲁隐公十一年见许庄公及许叔/鲁桓公十五年许叔入于许即鲁僖公四年许男新)

 (臣卒葬许/穆公也)
小邾(曹姓颛顼之后鲁庄公五年书郳来来朝盖附/庸而未爵命其后数从齐桓公尊王室王命为诸)
 (侯至鲁僖公七/年始书小邾子)
(芊姓子爵 (第 1-3a 页)

卷九

 (公今但当以左传所载/桓公及杜氏年表为正)

(鲁庄公三十一/年载薛伯卒)
(详见隐公元年鲁僖公二/十六年传见莒兹平公)
(文公/七年)
(穆公三十九年○鲁僖公四/年穆公卒于师僖公业立)
小邾(鲁庄公五年书郳来至鲁僖公七年始书小邾/子始爵命也自郳 (第 9-2b 页)
来为小邾子天下无未命诸)
 (侯/矣)
(成王十三年○鲁僖公元年始书楚僖四年齐桓公/服楚屈完僖二十 …… (第 9-2b 页)
(戊/辰)七年春齐人伐郑○夏小邾子来朝(杜无传郳来始得王命)
(而来朝也邾之别封故曰小邾林自郳 (第 9-20a 页)
来为小邾子/而天子无未命诸侯自晋处父为阳处父而天下无未)
(命大/夫)○郑杀其大夫申侯(杜申侯郑卿专 (第 9-20a 页)

卷十七

而使贼杀子孔不克而还八月二子以楚子出将如
商密(杜国语曰楚庄王幼弱子仪/为师王子燮为傅○还音旋)庐戢及叔麋诱之
遂杀斗克及公子燮(杜庐今襄阳中卢县戢 (第 17-3b 页)
庐大夫/叔麋其佐斗克子仪也○庐力于)
(反又音卢戢侧/立反麋九伦反)初斗克囚于秦(在僖二/十五年)秦 …… (第 17-3b 页)
同食上下/无异馔也○庐力于反又音卢廪力甚反)次于句澨(杜/楚)
(西界地○句古/侯反澨市世反)使庐戢侵庸(戢 (第 17-10b 页)
庐/大夫)及庸方城(杜方/城庸)
(地上庸县东/有方城亭)庸人逐之囚子扬窗(窗戢 (第 17-10b 页)
官属/○窗初江反)三宿而
(林被囚三/宿而走归)曰庸师众群蛮聚焉不如复大师(杜还复/句澨师) (第 17-10b 页)

卷二十

才艺胜/人者三○隽音俊)不如待后之人伯宗曰必伐之狄
有五罪隽才虽多何补焉不祀一也耆酒二也弃仲章
而夺氏地三也(杜仲章潞贤人也 (第 20-7a 页)
 (第 20-7a 页)
侯国上党/壶国县有 (第 20-7a 页)
亭○耆市志反 (第 20-7a 页)
礼兮)
(反/)虐我伯姬四也伤其君目五也怙其隽才而不以茂
德兹益罪也后之人或者将敬奉德义以事神人而申 …… (第 20-7a 页)
东闻喜县西有稷/山壬午七月二十九日晋时新破狄土)
(地未安权秦师之弱故别遣/魏颗距秦而东行定狄地)侯而还(杜狄夺其地/故晋复立之)
及雒魏颗败秦师于辅氏(杜晋侯还及/雒也雒晋地)获杜回秦之力
人也初 (第 20-8a 页)

卷二十一

 (是为厉公是年景公卒成十八年/厉公弑悼公周立是年韩厥为政)
(穆十一年○鲁成公二年穆公卒子定/公臧立成十四年定公卒子献公衎立)
(景公/二年)
(宣公五年○鲁成公十五/年宣公卒弟成公负刍立)
(文公十年○鲁成公十/六年文公卒成公原立)
(成公/九年)
(桓公四/十七年)

(详见僖/公九年)
(鲁成公十四年见莒子朱卒一名渠/丘公北公密州立又名买主锄)
(定公二十四年○鲁成公/十七年定公卒宣公牼立)
(灵公二年○鲁成公/十五 (第 21-2a 页)

卷二十三

十五年执)
(曹伯/传)
(甲/申)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杜无传九年盟于/蒲林即渠丘公卒)
(比公/密州立)○夏卫孙林父自晋归于卫(晋纳之/故曰归)○秋叔孙
侨如如齐逆女(成公逆夫人最为得体而 …… (第 23-14a 页)
○晋
三郤害伯宗(林晋三却却锜却至却/犨也疾害伯宗之贤)谮而杀之及栾弗
(栾弗忌晋/贤大夫)伯州奔楚(杜伯宗子○ (第 23-20a 页)
力兮反)韩献子曰却氏
其不免乎善人天地之纪也而骤绝之不亡何待(杜既/杀伯) (第 23-20a 页)

卷二十五

 (二十九年献公/卒子襄公立)
(景公二十年○鲁襄公三/十年景公弑子灵公般立)
(成公六年○鲁襄公十八/年成公卒子武公膝立)
(成公/三年)

(成公二十七年○鲁襄公/四年成公卒子哀公弱立)
(桓公六十五年○鲁襄公六年桓公卒子孝/公丐立襄二十三年孝公卒弟文公益姑立)
(详见僖/公元年)
莒(比公五年○鲁襄公十六年晋执 (第 25-2a 页)
比公襄三十二年 (第 25-2a 页)
比公弑子展舆立)
(宣公二年○鲁襄公十六年晋执宣公襄十/七年宣公卒悼公华立襄十九年晋执悼公)
许( (第 25-2a 页)

卷三十五

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杜仍缗皆国名/○缗亡中反)商纣为
蒐东夷叛之( (第 35-20b 页)
东夷/国名)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杜大/室中)
(岳/)皆所以示诸侯汰也诸侯所由弃命也今君以汰无 (第 35-20b 页)

卷三十七

今又诱蔡而杀其君以图其国虽幸而克必受其咎弗
能久矣桀克有缗以丧其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杜纣/为)
(之兔东夷叛之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故/伐而克之○缗武巾反丧息浪反下同)楚小位下而
亟暴于二王(林楚 (第 37-17b 页)

卷四十六

师射杀阖庐○槜音醉)吴子光卒(杜未同盟而赴/以名林阖庐卒)
(子夫/差立)○公会齐侯卫侯于牵(杜魏郡阳县东北有牵/城林齐鲁为会止此晋人)
(围朝歌公会齐侯卫侯于脾上梁之间谋救范中行氏/也郑得罪于王而齐 (第 46-13a 页)
经部 春秋类

卷五

 城也(案魏书地形志云司州治邺城太祖天兴四年/置相州天平元年迁都改隋书地理志临河县)
 (属汲郡开皇六年置旧唐书地理志相州下云汉魏/郡也后魏道武改为相州唐因之临河属焉县本隋)
 (分阳县置杜佑通典亦云后魏道武置相州取河/亶申居相之义东魏静帝初迁都于此唐仍为相州) …… (第 5-63a 页)
 阙

十三年垂葭郹氏
 二名高平钜野县西南有郹亭
十四年牵脾上梁之间
 二名魏郡阳县东北有牵城

 阙
哀二年铁
 戚城南有铁丘 (第 5-67a 页)

卷七

 琅琊阳都县东有牟乡

十二年唐
 义阳安昌县东南有上唐乡
十五年 上党壶关县有 (第 7-12a 页)

成六年鄟
 阙
郇郇瑕氏
 二名河东解县西北有郇城 …… (第 7-12a 页)
 (志金乡属兖州杜佑通典新唐书地理志并同则以/金乡属兖州乃唐制也此条又云以下非杜氏本文)
 (谨订/于此) 或曰东夷国或曰魏郡 (第 7-16a 页)
阳县疑
五年大庭氏
 今在鲁城中
九年骀
 始平武功县所治釐城 …… (第 7-16a 页)
 在汝州(案杜佑通典临汝郡隋初置伊州炀帝初改/为汝州后州废唐仍为汝州临汝县属焉)
舞阳
 在许州(案杜佑通典汉颖川/郡后周改曰许州)
范阳
 在易州(案杜佑通典晋范阳国隋初置昌郡后兼/置易州焬帝初州废置上谷郡隋书地理志) …… (第 7-55a 页)
 相州(案魏书地形志相州/太祖天兴二年置)


 在郑州新郑县东(案杜佑通典新郑县/属郑州本鄫国之地)诗谱云高辛
 氏火正祝融之墟历官至于周重之后鄫仲之国
 为郑武公所灭也

 世本云允姓之国昌意降居为侯也在襄州乐乡县
 也(案隋书地理志襄 (第 7-66b 页)
经部 春秋类

卷三

姜氏如齐师师而曰如
众也(言师众大如国故可以言/如若言如齐侯则不可)妇人既嫁不踰竟踰竟非
礼也○秋郳来来朝( (第 3-5a 页)
来名也○郳五兮反国名 (第 3-5a 页)
郎兮反 (第 3-5a 页)
来郳君名朝直遥反)
国也 (第 3-5a 页)
来微国之君未爵命者也○冬公会齐人
宋人陈人蔡人伐卫(纳惠/公朔)是齐侯宋公也其曰人
何也人诸侯所以人 (第 3-5a 页)
经部 春秋类

1 〈宣公元年〉经

不祀,
一也。
耆酒,
二也。
弃仲章而夺氏地,
三也。
虐我伯姬,
四也。
伤其君目,
五也。 …… (第 7-294a 页)
侯而还。
及雒,
魏颗败秦师于辅氏,
获杜回,
秦之力人也。 (第 7-296a 页)

1 〈昭公元年〉经

曰:
「夫六王、二公之事,
皆所以示诸侯礼也,
诸侯所由用命也。
夏桀为仍之会,
有缗叛之。
商纣为之蒐,
东夷叛之;

(538 B.C.) (第 10-106a 页)
经部 春秋类

1 〈庄公元年〉

秋,
来来朝。 …… (第 3-33a 页)
郳、
国也,来、
微国之君、
未爵命者也。 (第 3-33a 页)
经部 春秋类

卷十四

  五行变救第六十三
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不救以德不
出三年天当(案他本/当作雷)雨石木有变春凋秋荣秋(原注一/无秋字)
木冰春多雨此繇役众赋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

人救者省繇役薄赋敛出仓榖赈困穷矣火有变冬温
夏寒此王者不明善者不赏恶者不绌不肖在位贤者
伏匿则寒暑失序而民疾疫救之者举贤良赏有功封有德土有变大风至五榖伤此不信仁贤不敬父兄淫
泆无度宫室荣(案他本荣/作多营)救之者省宫室去雕文举孝
悌恤元金有变毕昴为回三覆有武多兵多盗寇此
(案他本/脱此字)弃义贪财轻民命重货赂百姓趣利多奸轨救
之者举 (第 14-2a 页)

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