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傅嘉仪先生逝世21周年

 攒菁堂 2022-06-28 发布于甘肃

图片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原馆址南门城楼

编者按

        628日是傅嘉仪先生的日。

       西安城墙上的风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一阵接着一阵散发着火辣辣的热,累年经月的疫情就是被这风刮散了。夜色被霓虹灯笼罩着,城里城外在悄悄地随着时移俗异,以往是大爷们端着茶杯下象棋的城门脚下,现在成了时尚的乐园,三两个青年潮人站在大G的车顶上,弹着吉他、唱着摇滚;几个俊男靓女,拉开宝马、奔驰车的后备箱,里面是画好的成扇、还有排列整齐的洋酒,一辆接着一辆的车载售卖,被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拥成繁华的街道,这里依旧被酒醉着、被墨醉着……南门城楼在灯光和夜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巍峨肃穆,这里曾经是傅嘉仪先生发起成立的中国第一座书法专题艺术博物馆——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在灯红酒绿的坊间街头穿梭,时不时就能看到傅嘉仪先生题写的匾额或者抱柱楹联,这里的人爱谈书法,傅嘉仪是他们绕不过的话题。不论是变化着的,还是永恒不变的,一天一天用时间堆砌了21个年头,21年前,傅嘉仪先生离开了我们。浓浓的酒香和着墨香,在城墙脚下火辣辣的风里,我们追忆“用生命拥抱艺术的人”——傅嘉仪先生。


☆☆☆

图片

乐群敬业创书博

雄才多艺启后学

——悼念恩师傅嘉仪先生

文/岐岖 伏海翔


       陕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周秦以来,先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秦宫汉阙的残垣断壁,层层叠叠地尘封着数百千年的历史遗存。城里城外的古碑丰碣,如林密布;黄土地上散落的陶文瓦片,俯拾皆是。这里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灿烂的历史文明,而且是中国文字的发轫地,也是中国书法的故乡。傅嘉仪先生有耽于弘扬中国书法艺术的情怀,于1989年发起创建了“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在当时经费紧缺的情况下,通过举办展览、组织交流等形式,不仅广泛收藏了历代的碑帖法迹、瓦当玺印,还收藏了海内外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沈鹏、刘自椟,台湾的王北岳、王壮为,日本梅舒适、小川瓦木,韩国金膺显,新加坡潘受等数百位大家的书法作品,为书法博物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1996年,傅嘉仪先生抢救性地征集到一批流散于地表的秦代封泥,这批封泥不仅是秦代中央职官的集中体现,而且是秦代书法文字的标本性反映,不论是弥补秦代史料之阙,还是展现西安地区文物的地缘优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书博已成为一个集书法研究、文物收藏、展览交流、人才培养等多位一体的书法专题博物馆,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并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文化使者  传播交流

       在傅嘉仪先生的积极倡导下,书博与海内外多家兄弟单位、书法爱好者建立友好关系,多次举办联展和文化交流。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美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友人小川瓦木、渡边寒鸥、今城昭二、金膺显、龙乐恒等先后50多次组团来书博进行交流访问,或举办展览,或研讨学术、或观摹学习,等等。书博也应邀赴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或地区进行书法艺术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访问和文化交流,使书博在短期内成为中外书法交流的文化沙龙和坐标地。

印道人生 启学后人

       傅嘉仪先生博学多闻,他以醇厚穆朴的急就印风和散淡飘逸的书法风格独树一帜。傅嘉仪先生时常奖掖后学,有教无类,他把毕生的研究探索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后来学子。陕西乃至全国多地的中青年书法爱好者都曾求学于他,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使一批又一批的新人脱颖而出。傅嘉仪先生组织筹办了陕西省首届、二届篆刻艺术展,展览在促进陕西地区的篆刻艺术发展、凝聚陕西的篆刻队伍、教启后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为了拓展篆刻艺术的国际交流,他还组织筹办了“新千年当代篆刻邀请展”,这次继1988年“当代篆刻名家邀请展”之后的又一次国际性篆刻艺术展,通过展览交流,为促进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国际化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研讨学术  昭著汗青

       傅嘉仪先从事金石书画研究40余年,“朝入秦宫,暮出汉殿”,先后编著出版了《金石文字类编》《秦汉瓦当》《篆字印汇》《中国瓦当艺术》《篆刻欣赏》《于右任笔名印谱》等10余部著作;发表《秦封宗邑瓦书及其书法》《秦汉十二字瓦当散论》论文数十余篇,其中《印的起源》一文被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审定为教材。傅嘉仪先生去世前已经脱稿未完成付梓的著述还有《秦封泥汇考》《图说篆刻欣赏与创作》《印道人访台印痕》等。

       “好事多为难事,名人都是苦人”,这是傅嘉仪先生给自己写的一副对联,也是他对现实生活无奈慰藉的释然。傅嘉仪先生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也是幸福的一生。他一边长年累月地与病魔做斗争,一边用尽全部心血去追求自己的金石的事业。往事犹如昨日,触景即见,想到傅嘉仪先生,就似乎看到戈壁上的红柳,在飞沙走石的逆风中自强不屈!

图片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部分人员合影

图片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部分人员太白山合影

图片

傅嘉仪(1944-2001),字谦石。号印道人、大兆居士、终南山人。
194412月生于陕西长安,祖籍山东蓬莱。
1962年投笔从戎,漫游天山南北。
19684到西安高压阀门厂宣传科工作。
1972年调入西安市文物局从事文物征集、古遗址保护工作。期间朝入秦宫,暮出汉殿,研究秦汉美术、书法篆刻遗迹。为筹建玄奘纪念馆,遍访神州古刹,考察古代丝绸之路。
1979年参与创办了西北第一家印社“终南印社”,并担任第二任社长20余年为终南印社在西北地区的印学研究、篆刻创作、展览交流和培养新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83年,在西安市青联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了“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并担任主席,为培养陕西书坛骨干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8年开始创建中国第一座书法艺术专题性博物馆——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19902月任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兼总设计师。
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同年访台举办了《傅嘉仪旅台篆刻书画展》,获得好评。
199412月任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长。
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20016281210分在西不幸逝世,年仅五十七岁。
2002628日骨灰安葬于长安凤栖山。

傅嘉仪先生生前曾为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文史馆馆员、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西北大学兼职教授。
并先后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全国第二届篆刻展评委。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委、西泠印社社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对外友好协会理事、陕西省海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考古协会会员、终南印社社长、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书学院副院长、西安市九三学社社员、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傅嘉仪先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特别是从事文物考古工作以来,把书法篆刻艺术与古代美术有机结合,在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在古文字研究、秦汉美术考古、书法篆刻、绘画创作等方面,以其独到的见解受到海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先后在国内外出版了《金石文字类编》《秦汉瓦当》《篆字印汇》《中国瓦当艺术》等多部大型工具书。
编辑了《瓦当图录》《长安胜迹印谱》《篆刻欣赏》《心碑》《印道人访台印痕》《落落乾坤大布衣——于右任笔名印谱》《当代篆刻家新作选》等著作;主编了典籍类图书《中国历代印风、印陶、封泥卷》;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战国秦封宗邑瓦书及其书法》《秦陶文概述》《秦汉十二字瓦当书法散论》《西汉人物车马画像镜》《印道人说瓦》《红柳室印话》《印的起源》等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逝世前后由其编著的《中国瓦当艺术》《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秦封泥》《秦封泥汇考》《秦封泥精选》等相继付梓。
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赵朴初先生赞其篆刻:“神情意态力追秦汉,方圆规矩蹊绝邓丁”。
台湾故宫博物院秦孝仪院长为其1993年访台展览题词为“下笔如有神”。
日本篆刻协会理事长梅舒适先生称其书画篆刻为“鬼斧神工”。
傅嘉仪先生生前曾为邓小平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和社会知名人士治印。
原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中曾根康弘及平山郁夫、宇野雪村、东山魁夷、丸山乐云等名人雅士所用之印皆出其手。
其印风苍朴浑厚、气势磅礴,书法奔放泼辣,在中国书坛享有较高的影响,成长于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陕西印人均受其影响较深。
傅嘉仪先生在研习书法篆刻同时,致力于组织陕西地区的印学、书法艺术团体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
1990年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成立后,傅嘉仪先生先后策划举办了“全国文博界书法篆刻艺术展”、“全国印社联展”、“陕西省首届、二届篆刻艺术展”、“日本国际现代书展”、“当代篆刻家邀请展”、“韩国金膺显作品展”等20余次中外书法展览。
傅嘉仪先生曾多次东渡日本举办书画篆刻展和学术交流,曾出访过韩国、法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宣传陕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傅嘉仪先生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主要业务活动年表

      展示活动     

1989年           筹建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1990年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书法史陈列展示
19913月     全国妇女书法篆刻精英展
19916月     历代金石拓片展
                      日本绫部书法展
19919月     中日友好篆刻交流联展
199111月    福濑饿鬼书法长安展
19924月     蒋尉奎水彩画·书法作品展
1992年           书博简介、门票等设计发行
199210月    中韩建交金膺显书法展
199210月    山东北朝摩崖刻经拓片展
19934月     唐代壁画摹本展
19935月     全国文博界书法艺术作品展
19948月     第四届长安国际书法年会百名少年书法表演
19948月     第四届长安国际书法年会当代青年篆刻展
199410月    中日女流书作展(有照片)
19953月     日本国今城昭二书法篆刻展
                     《当代中国少儿书法家名录》
19953月     纪念中韩建交金膺显书法艺术展
19958月     日本国“雪心会”书道访中团参观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
19959月     长安古代金石拓片
199510月    陕西省首届篆刻艺术展
                       全国印社联展
19963月     96西安国际妇女书法篆刻展
19966月     金膺显古稀纪念书法西安展
19967月     日本国渡边寒鸥诗书西安展
19967月     日本高木大宇一门书法长安展
                    接待西安市政府客人日本装裱家交流技艺
199610月    日本现代书法西安展
199611月    中日友好篆刻联展
199611月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展
19971月     傅嘉仪书画篆刻展在法国展出
19973月     第四届国际妇女书法篆刻展
19975月     陕西省十佳青年书法家作品展
19977月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代表团访问日本
19978月     台湾书法邀请展
19973月     国际教育书法展
19976月     迎香港回归国际书画奇石邀请展
19978月     中日友好书道艺术西安展
                       西安市城建系统书法绘画摄影展
                       陈兆朋书作展
                       张改琴书画展
                       于右任墨迹展
19982月      长安京都篆刻艺术联展
1998年           日本智西萃子书法展
20006月      新千年当代篆刻邀请展
20013月      新世纪中日青少年书法交流展
20016月      陕西省第二届篆刻艺术展(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秦封泥展)
20017月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党在我心中”书法展
200110月      陕北汉画像石拓片展
20022月       张山书画作品展
20024月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八十周年书画作品展
20022月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书法艺术史陈列展示
20026月       纪念傅嘉仪先生逝世一周年书法展
200210月      王崇人书画作品展
200212月      中国书协领导视察书博
20031月        西部墨潮书法展
20038月        书博进行文物鉴定交流
20039月        涤玉阁刻字艺术展
20043月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配套展·书博馆藏封泥展·城墙书法表演
20045月        中国碑帖善本精品展
20044月        刘德昌书法作品展
20044月        陕西省省委副书记张保庆视察书博
200410月       中国金石藏品展

      出版书籍      

《金石文字类编》

《秦汉瓦当》

《篆字印汇》

《中国瓦当艺术》

《瓦当图录》

《长安胜迹印谱》

《篆刻欣赏》

《心碑》

《岐岖治印》

《魏杰治印》

《印道人访台印痕》

《落落乾坤大布衣——于右任笔名印谱》

《陕西省首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

《陕西省第二届篆刻艺术展作品集》

《当代篆刻家新作选》

《中国历代印风、印陶、封泥卷》

   《西安首届CIS平面设计邀请展》      主编:邢贵平

《文字图形创意》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主编:邢贵平

《当代篆刻家精品集——魏杰卷》

《张猛龙楷书集句集联》      岐岖编

《苏轼米芾行书集句集联》    岐岖编

       国内外刊物发表文章      

《战国秦封宗邑瓦书及其书法》

《秦陶文概述》

《秦印陶概述》

《秦汉十二字瓦当书法散论》

《西汉人物车马画像镜》

《印道人说瓦》

《红柳室印话》

《印的起源》

《中国瓦当艺术》

《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封泥》

《秦封泥汇考》

《秦封泥精选》

《瓦文入印锁谈》

《重温古玺》

《从秦封泥看秦印制度对中国印章的发展》

《秦封泥与秦文字艺术特征》

        以上图片和纪事是纪录了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自1988年筹建成立至2004年在西安南门城楼的活动。后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搬迁至西安含光门城墙遗址博物馆,再后又迁现址,西安市自强东路585号(大明宫南宫墙西南隅),免费对观众开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