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一刷手机就停不下来?

 羊梨笔记 2022-06-28 发布于浙江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一有空闲,就忍不住抓起手机,刷短视频、刷微博。一边刷一遍焦虑,还有那么多正事儿没做呢!心里有个声音命令自己,“快停下来”。

但你好像被施了咒术一样,越想停下来,反而越停不下来。直到你累得精疲力尽,不得不关机睡觉。

然而,你的身体已经准备就绪,大脑却没有。

想到自己这些年竟然浪费了那么多时间来刷手机,毫无长进,就特别沮丧。

每天两个小时,一年就是730个小时,如果这个时间来背单词看书,自己现在肯定已经能流利阅读英文原版书了吧

痛定思痛,你打定主意,从明天开始,一定不能再刷手机了,要上进!

但是第二天,一空下来,你又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刷刷刷。如此循环往复,陷入“刷手机-很沮丧-继续刷-继续沮丧”的死循环,并且给自己贴上一个“自制力差”的标签。

为什么人们一刷手机就容易停不下来呢?真的是因为我们的自控能力太弱了吗?这个现象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心理学成因。

一、内心失序

经常刷手机停不下来的人,大多都是陷入了“内心失序”的状态。

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契克森米哈赖在他的心理学名著《心流》中,提出了有关“内心失序”的理论:当人接收到的资讯跟TA既定的意图相冲突,并使TA因此而分心,无法为实现意图而努力时,这种现象就是内心失序。

比如你在写一个很难完成的方案,但是需要的支持数据你手头都没有,也没什么思路,写得特别挫败,这时候就会很容易敲几个字就切换窗口去看看新闻,刷刷手机。

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当我们感到实现目标很有难度或者它并不是你真心想做的事儿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很难集中到这个事情本身,而是会跑偏,就像池塘里的小蝌蚪一样,到处乱窜。

更糟糕的是,对于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控制意识训练的人来说,注意力不会往好的事情上偏移,而是会不受控制地自动对焦到那些令自己倍感挫折和痛苦的事情上:考试不及格的焦虑、失业的恐惧、失恋的痛苦……

遗憾的是,人生从来不缺乏挫折和挑战。于是,人们在内心失序后,经常会面临负效用的折磨。

二、效用替代

当身体受到危险的外在环境侵袭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发挥作用;当意识受到持续的负效用侵袭时,我们的心理防卫机制也会工作起来,这就是导致我们刷手机停不下来的“效用替代”机制。

既然已经清楚,持续的负效用,来自于内心失序之后的注意力涣散;那么抵御它的方法就很明确: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就好啦。无论你做点啥,只要能在做的时候集中注意力而不去想那些糟心事,就能把负效用给替代掉,于是刷手机就成了一种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如今各种类型的内容平台极其丰富发达,其中容纳的内容足够每一个人刷一辈子不重样。而且越来越多的内容平台开始采用偏好推荐算法,你喜欢看什么就给你推什么,越看越有意思,不知不觉刷上两三个小时毫不困难。

并且,无论你是看帖子、看微博还是看短视频,基本都不太需要自己动脑筋,用眼睛看耳朵听、用手划和点就好了嘛,它所耗费的能量极少。

于是,至少在这两三个小时里,你不用耗费多少精神能量,就轻松完成了“效用替代”——用刷手机看新鲜有趣内容的正效用,替代掉了“如果不刷手机的话会在这两三个小时里不停想烦心事”的负效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刷手机停不下来的秘密。

三、白熊效应

然而,这样的效用替代机制却也有它的负作用——就像我们前文所讲的,刷完之后没感觉到有啥收获,反而很沮丧。

当这种沮丧感屡屡出现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就想戒掉这个坏习惯。但是却陷入了“白熊效应”(也叫做“白象效应”)的怪圈。

“白熊效应”,也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概念,来自于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勒主导过的一个心理小实验:主持人要求测试者,脑海中不要去想象一头白色的熊。结果当然是激发了反面的效果:越是说不要想,就越是忍不住去想。

想戒除某个坏习惯的人,也经常会遭遇白熊效应:越是告诉自己不要吃零食,就越是忍不住去吃。刷手机也一样,“刷手机-很沮丧-继续刷-继续沮丧”的死循环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把这个事情看得越重,就越是在强化它的存在相当于一遍又一遍加深它在意识中的印迹,从而越来越根深蒂固,难以戒除。

四、重新定性

要对抗“戒掉刷手机”的白熊效应,我们首先需要改变对它的严重负面定性。

比如你哪天一复盘,发现自己平均每天要刷3个小时,一个月就是刷了90个小时,觉得自己一个月就浪费了90个小时,自己简直太糟糕了……

停!这时候就需要用上阿德勒的名言: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我们过去的经历,而是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90个小时已经发生了,没法读档重来。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么去定性这件事情:

如果没有这90个小时的刷手机,我们很可能会在无聊中度过,会被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困扰。

平常烦心事已经很多了,再额外加上90个小时的糟心体验,天哪!这日子还怎么过!幸亏有了刷手机,至少让我在这90个小时里,远离了烦恼。

经过这样的重新定性之后,我们能够认识到刷手机行为的“效用替代”本质,认识到它的正面价值,就不会再把它批驳得一无是处。它就不再是一个需要戒除的坏习惯,而是一件可以去思考“有没有可优化空间”的正常事情。

五、其他选项

刷手机的正面价值在于效用替代,负面局限在于似乎并不是那么有趣(有正效用,但不够高)和缺乏获得感(刷完了感觉没学到啥东西)。如果我们很想改变自己刷手机的行为,那么自然就会想到从这两方面着手。

有着自己特长爱好的人群,往往会更容易找到刷手机的替代品。弹琴、画画、书法、打球,这些事情虽然耗费的能量更多,但是它们比刷手机更加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远离烦心事。

如果你比较擅长这些项目,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很容易能得到比刷手机高得多的正效用。

而且你从事这些活动的时间越久,自己的技巧也就越发精湛,成就感就会越来越强,会让这些兴趣活动带给你的正效用越来越多。

从事这些活动,就好像能够产生正效用的复利,而且还不会带给自己“颓废”的负面联想,这些活动不失为一种“效用替代”的优质选项。

缺乏特长爱好的朋友,也可以从人际交往中寻找备选项。朋友相聚,把酒言欢谈笑风生中,也会暂时告别内心失序的状态,远离那些烦心事。

如果是又内向又缺乏兴趣特长的朋友,也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刷的内容,从肤浅的笑料中匀出一部分份额给那些有一点点深度的内容(比如多看看羊梨笔记😄)。

从完全不动脑筋地刷到带着思考地看,虽然耗费的精神能量增加了,但是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获得感也会增加。

六、治本之法

所有的效用替代选项,都只是治标而非治本,因为它没有从根子上改变内心失序的状态。内心失序的症结在于挫败感,是资讯跟意图的冲突,是现实与预期的不匹配。

想考一本,学习却很差;想要升职,跟老板关系却比较僵;希望和另一半白头偕老,另一半却行踪诡秘,仿佛老有事躲着自己……

像这些都属于资讯跟意图的冲突,都会让你不知不觉间就会想到这些并因此而烦心。无论什么样的效用替代机制,都只能抚平那一时的焦虑苦痛,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回到心理学三棱柱的第三个面——以后怎么做。

以后怎么做?或者是尝试新的路径方法,或者是调低不合现实的预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人们的注意力资源会被分配到真正可能有助于改善现状的地方。

一旦现状得到改善,失序重归有序,你可能会惊觉,那些困扰自己的问题,早已不知在何时不翼而飞。

从不难但正确的事儿开始,一点点建立自己的内心秩序,等待内心的力量破土、发芽,长出长长的根茎,牢牢的扎根在土地里,你就有了足够的心力,去做那些虽然难却更有价值的事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