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走危险与诱惑间的梅州大侠 白皮红心始终不改初心

 爱历史 2022-06-28 发布于贵州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拉开了二战太平洋战场的序幕。就在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日本对英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基地香港也发动进攻,8点20分日军开始轰炸香港,日军第38师团也向九龙发动进攻。到了25日,港督杨慕琦宣布投降。自此,香港日据时期开始。

当时香港作为国内反日、爱国、民主人士的后撤之地,因为英国的缘故尚被认为是安全之地,所以,很多人都在此继续从事抵抗工作。或者向东南亚地区筹款抗日,或者向世界宣传日军的残暴,或者向国内同胞书写并印刷各种抗日文章。

同时,广大东南亚华人华侨也有很多人通过各种形式支援母国、故国的抗战,他们或者捐钱捐物甚至直接回国参战,这些人和物也有很多需要经过香港。

就这样,香港成为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重要基地之一,日军自然对此愤恨不已。为了降低中国人的抵抗意志,对于文人、对于爱国知名人士的抓捕和诱降就成为日军的核心工作。

早在日军进攻香港前半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同志(以下简称周总理)就指出:日军南下不可避免,驻港人员应该积极思考撤退问题。12月7日、8日、9日,周总理要求廖承志、乔冠华、潘汉年等人联合广东省委、东江纵队等要尽快将在港的爱国民主人士转移到安全地区。

这就是著名的“省港大营救”,又名香港大营救。

无名英雄廖安祥

在众多参与营救的人员中,有一位“梅州大侠”虽然位置十分重要但并不引人注目。梅州大侠指的是生于1907年的廖安祥,梅州指的是他的故乡广东梅县。廖安祥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转移民主人士。

日军攻占香港后,其特务机关也在搜寻知名人士。在报纸上、影剧院、话剧戏剧演出场所等各种媒体和娱乐场所,都粘贴有要求知名人士前往日军占领地报到的广告。例如电影院粘贴的广告就是要求梅兰芳、蔡楚生、司徒慧敏等去半岛酒店会晤;在报纸上就要求邹韬奋、茅盾等人前往地方行政部商谈“大东亚共荣圈”的建设问题。

在南方局指挥下,广东省委和东江纵队开始派人前往香港配合廖承志等人撤离爱国民主人士。

1228日凌晨,廖安祥接到指示要他向东江纵队尹林平政委报到。尹政委要求他返回香港后一切命令听从廖承志、乔冠华、连贯指挥,负责把民主人士安全运回国内。

廖安祥和中共博罗县委书记李健行接到命令后,立刻前往香港。但这时遇到了麻烦。那时,日军已经封海。二人直到1230日早上,才找到一条渡船,廖安祥利用客家人的身份和熟悉黑道情况的优势,这条渡船才答应带他们回香港。刚走到半路被日军发现经过一番查验,日军调来两条舢板船把渡船上的人运回九龙。

真是倒霉因为廖安祥的这条舢板船超载,廖安祥等部分人便被下放到一块礁石上,等着后面的船只捎上他们回港。礁石礁石万一海水涨潮怎么办?又冷又饿挨到深夜,廖安祥等人才碰到一条过路小船。被狠宰之后,总算回到了香港。

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廖承志等三位领导撤离,他们将与东江纵队司令曾生会合回到广东,负责联系接应事宜,其他同志如潘汉年、刘少年等留在香港负责安排转移事宜。

因为有先前的教训,廖安祥深知要想完成任务,必须要有绝对可靠的船主才能躲过各个关口。这时他想到了刘水福因此立刻前往联系他和他的大帆船。

194211日,廖承志等三人打扮成富翁,以刘水福的亲友为身份掩护,排练了如何应对日军、日伪军盘查的各类情况。

这一任务完成后,廖安祥开始执行廖承志和东江纵队商议好的撤退转移路线。

廖安祥与省港大营救

廖安祥的第一个任务是安排何香凝女士及其儿媳、柳亚子先生及其女婿撤离,并将他们安全地送到汕尾港。廖安祥先将四人送到铜锣湾的避风塘,然后送到刘水福的大帆船上。之后出海历经七天时间,安全到达汕尾港。对于这件事儿,何香凝女士曾有诗留存,诗曰:

万里飘零意志坚,怕为俘虏辱当年;

河山不复宁头断,逆水行舟勇向前。

逆水行舟就是指从香港北上去汕尾。

完成第一项任务后,廖安祥等人又安排新的撤离任务。包括邹韬奋、茅盾在内的知名人士,在19日夜,由铜锣湾坐三只小艇出港,在刘水福的大船上过夜。10日清晨再乘小船等日寇换岗的时机离港。一路上还算安全,只是到达九龙红磡的时候遇到海匪,前面两艘船交了过路费,但第三艘船与海盗对峙后发生枪战。好在最后全都有惊无险。

一行人在九龙红磡登岸后,前往窝打老道之后再到青山道。从青山道开始混入难民中,到达荃湾后再脱离难民队伍进入大帽山区,穿过峡谷进入元朗十八乡。

12日,在元朗秘密接待站内拿到难民回乡证后,再分批次混入难民队伍中。过落马洲的日军岗哨后,再渡深圳河前往赤尾村(今深圳福田区)。从赤尾村前往白龙村休整后,再分批前往惠州。按照组织安排或个人意愿再分别前往重庆或延安或其他地区。

完成以上工作后,廖安祥受命离开香港去见在惠州的廖承志、乔冠华、连贯,廖安祥护送三人回到梅县。之后,连贯给了廖安祥3万元,让其开办“源吉行”,廖安祥任经理,张如松和卢伟如(东江纵队)任副经理。以这一身份继续接送爱国、民主人士从香港撤离。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有数百位爱国人士、知名人士通过“源吉行”中转站被护送到祖国各地。

梅州大侠廖安祥

“省港大营救”中,廖安祥作为基层执行人员,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姓名。直到1949年,柳亚子遇到廖安祥之后,才知晓真相。当即赋诗相赠,在题跋中有这么一句话“当年未知船主实梅州大侠安祥先生也”,由此,廖安祥的美名“梅州大侠”传遍梅州和香港。

廖安祥不仅在“省港大营救”中贡献颇大,因为其在香港、广东从事革命工作。东南亚和国外华人华侨或者贡献自己的知识力量,或者援助各类物资,或者回国支援抗战,香港是进入中国的大门,广东是中国抗日前沿之一,如果想对中国抗战有实际贡献,知识的载体印刷机器和材料、器械部件和油料、武器弹药、作战人员的安全转运交接就成为关键。

廖永祥做工作就是安全转运交接。抗战胜利后如此、解放战争如此、抗美援朝如此、国内建设时期同样如此。199715日,廖安祥病逝于香港,享年90岁。在其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历经四个时代的风雨,风景变化初心不改。廖安祥以自己的客家人身份,以开办公司为掩护,为中国的革命、中国抵抗外侮的光辉岁月、为新中国的建设做了巨大贡献。

199588岁高龄的廖安祥,将103幅名画捐赠给了嘉应大学,这些画作有很多都是“省港大营救”中的被救者感谢廖安祥在事后几十年间陆续赠予的,像何香凝、柳亚子、郭沫若、茅盾、刘海粟、关山月等名家。

身在港英时期的香港这个大染缸内,廖安祥红心不改,即使退休后捐钱捐物捐画,周边也有一些人说风凉话,说他日后肯定会后悔,但廖安祥对此却从来不在乎。

廖安祥经历过苦难的童年,大半生都在为客家人、中国人得到应该有的被尊重而努力奋斗着,这样的人是不会将身外物放在心上的。

廖安祥的苦难童年以及奋斗初心

廖安祥是客家人,客家人很团结。作为汉族的一支,因为东晋南北朝的给客制度和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而被编入客籍,他们源于秦征百越、秦末农民大起义后南下的秦人,最终结合北宋灭亡南迁的汉人形成稳定的客家民系。他们拥有稳定的古汉人习俗。因为与众不同,他们的认同感、团结性都比其他汉人更加明显。

当然,客家人也会有社会阶层,各个阶层间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但对于广大普通客家人来说,他们的团结性非常强。因为客家人的身份,廖安祥走向了革命,也因为客家人的身份而进行革命事业并获得成功。

廖安祥生于1907年,父亲在13岁时被廖家买来当了儿子。这不是说廖家有钱,反而是因为没钱。如果长大后再结婚,不但要出大量彩礼钱,还要大排筵席,所以,廖家便买了女童做童养媳。但是女童都到了13岁了,廖家还没有儿子出生,这种童养媳在当地被称作“等郎嫂”。等和童养媳同岁的廖安祥的父亲到了18岁的时候,二人才结婚。

穷人家的生活让现代人很难理解。廖安祥三岁的时候,因为邻村同族廖姓贫寒不能娶妻有后,廖安祥便以“半子”的身份卖给了同姓乡族。“半子”有两个家庭、可以继承两个家庭的遗产、成年后要为两个家庭娶妻生子延续香火。同时,廖家又花两块钱买了一个童养媳作为廖安祥未来的妻子。

旧社会不仅是对贫穷女童的戕害,其实对男童何尝不是如此。为什么?就是国家贫弱、百姓贫穷。廖安祥9岁上学,17岁考入梅县中学读书。但因为在香港工作的父亲染病,他只好前往香港边讨生活边照料父亲。

来到香港后,接触到了更多的新鲜事物、新奇的知识,也感受到中国人的苦难、受欺负、受盘剥,作为年轻后生,廖安祥的内心是愤怒的,有一种呐喊,但能怎么办呢?作为一名客家人,他只能按照客家人的传统去生活。

客家英雄

1925年“省港大罢工”开始,义顺源的伙头朱昌湖率领客家人参加了义安公社,也加入罢工行列。这让廖安祥初次体会到了团体的巨大力量。廖安祥虽然在香港工作,但不可能不回家。在1929年,廖安祥的人生出现重大变化。

192910月,红四军军长朱德、政治部主任陈毅率部攻占了广东梅州。但因为不熟悉巷战经验,粤军实力颇强等原因,只好撤离梅州。朱德祖籍广东韶关市乳源县,也是客家人。所以每到一处,便用客家话宣传革命。朱德的客家人身份,让很多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为日后廖安祥成为共产党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础。

1931“九一八”事变后,廖安祥组织了足球队,又参加了“晨钟社”,积极讨论应该如何救中国、如何像个男人一样为国之存亡而努力。

1937年初,连贯来到廖安祥工作的义顺源商谈物资运输事宜,觉得这个人有一定觉悟。便向其介绍救国宣传训练班,这个训练班由蔡楚生的夫人陈曼云主持。其后,经由廖承志安排做了交通联络员,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始了他的革命事业。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后,为了打通省港交通线,廖安祥在惠阳淡水设立“东和运输公司”,打通香港—沙鱼涌—淡水—惠州—老隆及兴梅、潮汕、曲江等地的运输线。运输线上平时运输东江的各种产品如茶叶、皮革、黄麻,回程时运输国内急需的汽车零部件、各种西药、棉纱布匹等。

廖安祥在惠阳淡水镇与彭东海、叶钦梧创办“白皮红心”的东利公司,作为地下交通站。因为公路已经被破坏,只能依靠人力采用肩挑的方式。如果雇当地人,不知根不知底,跑了也没办法。所以,廖安祥立刻赶回梅州找客家人帮忙。第一批招了120人,之后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多达1200人。

沙鱼涌到淡水华侨旅店的路程,因为全是客家人,也不用派俗话说的“监工”,每个人只发一个号码牌,做完了回去把号牌一交拿钱就行了。由此可见,客家人之间的信任感、每个人的信用度有多高。

在省港大营救中,廖安祥同样以客家人的身份,为转移工作减少了很多麻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