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启示录066:如何理解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新用户17779036 2022-06-29 发布于江苏

导读
中庸书中说,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亲人之间合伙做事,为什么初期最能攻坚克难,而后期特别容易亲人变仇人?今天的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事情与感情,利益与情义的平衡?为什么说君子情淡,小人情浓?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中庸》第20章的第七段里面,子思先生告诉我们,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也就是,拥有大成就的人,拥有高地位的人,不能够忘了自己的家族,不能忘了自己的叔叔、伯伯,不能忘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要对他们有爱、有关心,这样的话,他们才不会产生怨恨。
01
2018年7月份精读《中庸》的时候,读到这句话,我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今天的我们该如何理解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我们学古人的智慧,是为了过好今天的日子,做好今天的事情,处理好今天的人际关系,当时写的心得是这样子。
中国人骨子里有极强的家族意识,今天有多少企业也是家族内亲人联手合作而创办的。
在初创时期有亲情做纽带,往往很容易齐心协力,且不至于太计较,因此更能够攻坚克难。
可问题是,有一利也必有一弊。
一旦大家创办的企业,创办的事业有了一定的成就,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之后,当初不计较的亲人们可能会变得比没有亲缘关系的人更加计较。
一开始创业时候的强大向心力,很有可能转眼之间就变成可怕的离心力。
02
只要翻翻历史书,看一看那些为了争夺王位,为了争夺权力,而兄弟反目成仇的,互相残害的,举不胜举的例子,我们就能够明白这一点。
如果处理不好家族人员内部的关系,做不好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很容易产生内耗,严重的会两败俱伤。
而且今天很多富豪的后代,不也是按照相同的剧本儿演出一幕又一幕的豪门恩怨大剧吗?
当利益和情感纠缠在一起,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尤其是有一些老板,他拥有不止一次婚姻,前后两个甚至更多妻子都生过后代。
这样的话,关系就会变得非常敏感,非常地难以处理。
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义务前期没有明晰。再加上外戚和企业内部老臣的掺和,会让兴旺一时的企业很快变得人心涣散,这样的戏码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03
其实在今天这个时代,家族的力量是在弱化的,但另外的人际关系,则与家族关系颇为类似。
比如说,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甚至一些大中型企业当中的部门、同事、同学群等等,都会存在一定情感或价值观的纽带。
他们本质上也和兄弟之间的关系处理非常类似。
人与人之间并非单纯的利害关系,处理不好也会有事情和感情相互纠缠,情义和利益分辨不清的局面出现。
过度地重情,很容易伤理,一味地讲理又容易伤害感情。
这个时候,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发现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非常地难以权衡和取舍。
04
如果想要避免兄弟、朋友、同学、同志、同事反目的情况出现,最最关键的是能够将心比心。
在守住底线,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够顾念情感,不要让自己显得过于冷酷。
虽然强调不能无情,但是也必须要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感,不能够让情感的洪水冲破理智的堤坝。
必须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的边界,慢慢地自然过渡。
企业当中人治和法治必须相结合,而且尽可能从人治过渡到法治,从模糊到清晰,在感性和理性之间要找到平衡。否则的话,亲人很容易变成敌人和仇人。
05
分享完了2018年自己写的心得之后,又让我想起这么多年,看到身边很多熟人,因为亲戚,因为兄弟姐妹,因为姐夫、小舅子在一起办企业,最后结果是一奶同胞的兄弟比仇人还仇人。
更有意思的是,这么多年在外面去到大学里读各种课程,发现一个现象:
同学之间,一开始感情非常好,然后就想一起出钱做点事。最后能把事儿办好的,能够皆大欢喜的比例非常非常低。
大多数都是兴高采烈的开场,垂头丧气地收场。既伤了钱,又伤了感情
还不如就是平时大家聚聚会,喝喝酒。
06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或者是怎么样能够减少这种不好的结果出现呢?那就是要保持感性和理性的平衡。
讲感情的时候,要像老百姓常讲的那样:亲兄弟明算账,先小人后君子。
只要是合伙做事情,只要是有经济利益,只要是有权利和义务的分配问题,那就必须规则至上,定好规矩。
有规矩的一定要尊重规矩,规矩没考虑到的,那个时候可以协调,而且要有人发扬风格。
最害怕的是,一开始模模糊糊,你好、我好、大家好,没干几天,就是你不好、我也不好,大家都不好。
只要是经济行为,就一定要有规则,而规则的本质是理性。
但同时,彼此之间就算是有了明确的约定,在执行完约定之后,也可以考虑情感因素。在合理的基础上,争取做到通情。
比如说,哪个兄弟家里有困难,大家多分他点钱,多搭把手。
哪个兄弟不适合了,跟不上发展需要了,好说好商量,多给他一点,或者是为他未来的保障多考虑一点,把他请出决策中心。
07
我人已经活到50岁,感受最深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相处不能无情,人需要处感情。
需要联络感情,联络感情的时候要热,而一旦是处理事情的时候,一起合作做事情,涉及到权利义务分配的时候,人一定要冷。
所谓的冷,就是冷静,就是理性。
一个人他的社会地位越高,世俗的成就越大,就越需要保持足够的冷静和理性,要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找到平衡。
我最喜欢讲的八个字就是:君子情淡,小人情浓。
所谓君子情淡,不是无情,是温和,恰到好处,不过分,有情而不滥情,讲理而不冷酷。
小人之间,看起来浓情似火,但往往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很多时候翻脸比翻书还快。
我个人一直以南怀瑾先生为榜样,老先生身边的人评价他,视子女为天下人,视天下人为子女
这种态度和做法,值得很多当今中国的成功人士学习。
越是和自己情感基础好的人,越要保持必要的距离。越是跟自己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的人,越要付出更多的情感。
其实,这是得道高人的平等心,也是中庸的境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