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姜这样用,赶走便​秘、胃胀气!

 昵称34392700 2022-06-29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我们经常听到一句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眼瞅着天气越来越热,又到了生姜“称霸”养生界的季节~而说到生姜,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是~该咋吃。其实,生姜除了吃,还有很多妙用~生姜这样用赶走便秘,胃也舒服了!生姜可以对轻度便秘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生姜味辛,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便秘症状的作用。还可以使用生姜在腹部擦拭,再配合顺时针按揉手法,助力肠道运动等作用。但是效果可能有限。
图片

A.敷肚脐:缓解便秘:这个方法出自《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六)的“调气散”,适合虚寒型便秘。虚寒型便秘的人通常表现为:大便排出困难,小便清长;怕冷,手脚冰冷,喜温热;易疲劳,脸色苍白等。

缓解便秘妙招~材料生姜半两,葱(根叶并泥),一茎;盐一捻;豆豉三十粒。

正确用法:将这四味捣烂后,敷于肚脐上;每次贴敷不超过半小时;如果有明显缓解,可以三次为一疗程。

温馨提醒:脐周皮肤有破损者禁用;如果感到不舒服,请停止敷用。

图片

B.敷腹部四穴:缓解腹胀经常有腹胀症状的朋友,可以试试用生姜敷部的四个穴位。

用法:取新鲜的生姜洗净,切成厚3~5毫米的,薄片约10片备用;用棉棒蘸取消毒酒精擦拭中脘、神阙、气海、关元四个穴位处。

图片

将1~2滴白醋滴在生姜贴敷皮肤的一面,然后将生姜片贴敷在上述四穴;每个穴位可叠加贴姜片两三片每次贴2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7日。

图片

取穴方法: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中脘穴;神阙穴:在腹正中,肚脐中央;气海穴:关元穴与神阙穴的中间点;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除大拇指外的四个手指横指宽度为3寸)。

脏脐关元穴提醒:敷贴后用纸巾擦拭干净,注意保暖;皮肤有破损处不可敷贴;皮肤敏感者应在一处试用,如果有过敏症状就不要敷了。

图片

C.敷涌泉穴:缓解手脚冰凉不少人有手脚冰凉的毛病,即便是大夏天的,额头在冒汗,但手脚还是凉凉的。

给大家支一招,冬天尤其用得到~用法:想要改善怕冷、手脚冰凉之类的小毛病,敷贴穴位可选涌泉穴;

图片

敷贴方法同上。1/涌泉穴,说完了姜的妙用,还是说回大家感兴趣的“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

   市面上的生姜种类还挺多的,该怎么挑呢?

图片

                           小黄姜

图片

特点辣十足,驱寒就用它。小黄姜又叫小种姜,“姜是老的辣”说的就是它,入药一般也用它。

小黄姜去腥很厉害,建议大家每次用量别太多,以防它霸道的姜辣味喧宾夺主。

小妙招:想要取姜的温性,与寒凉食材搭配,或煮姜茶驱寒暖身,用它最好。

图片

                                大肉姜

图片

特点:辣味柔和、水嫩脆爽。大肉姜也叫大种姜,顾名思义,大块头!和其他姜相比,大肉姜的姜辣味相对“温柔”一些。所以,不那么喜欢姜味,但又想去腥的朋友,可以选它。

图片

                            沙  姜

图片

特点:姜香最浓、增香一流。沙姜具有有独特的味道,不可替代:沙姜猪手、沙姜猪肚、沙姜鸡……少不了沙姜,经典广东粤菜就少了灵魂。所以,家宴菜肴,若想以“姜香”出彩而大获好评,就可以选沙姜。

图片

               ★ 生姜发芽了还可以吃吗?


生姜发芽了是可以吃的,但最好要吃新鲜的生姜,另外腐烂的生姜是不可以吃的。
发芽的生姜同发芽的土豆不一样,并不会产生毒素,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因而可以食用。把发芽的姜切开,可以发现里面的肉质干空、纤维变粗,说明姜的营养成分已经开始减少,营养价值降低,但其主要成分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此时使用不会出现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其实大多数的姜都有芽,只是不明显而已,当然从营养的角度来看最好还是不要等姜发芽了再吃。
另外,为了防止生姜发芽,可以将生姜放入塑料袋或保鲜膜后放进冰箱进行保存,或把生姜埋入沙土这样也可以很好的防止生姜发芽。
发了芽的生姜是可以吃的。但若发生了腐烂霉变,则不可食用,否则可能会引起中毒。

图片

                         生姜浑身是宝

★药用历史
生姜作为药用有数千年历史。在《神农本草经》之前,医学家对生姜干姜混淆不清,混称为干姜。汉朝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生姜是治疗阳虚的真武汤当中的其中一味药材,另外还有“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病的说法。

南北朝时已有波斯语sanka,译自汉语生姜,表明生姜至少在南北朝时已为伊朗医学界所采用。唐朝的中医学家将生姜列为“中品药”。李时珍曾经这样赞颂生姜的作用:“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料、盐,蜜煎调和,无
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凡早行山,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气。”有史籍记载,明朝万历初年明军为镇压都掌蛮而购买“生姜十万斤”作防暑药用。郑和下西洋时亦曾携同生姜等药材。

图片
图片

★性味归经:
生姜性微温,味辛,入肺、胃、脾经。
功效主治:发散风寒,生姜发汗之力甚强,《本草纲目》谓:“生用发散,熟用和中”,用于感冒风寒表实症,常配其他解表药同用,可增强发汗作用,如荆防败毒散等。如患轻微感冒,可单用生姜煎汤加红糖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生姜亦可用作预防感冒。温中止呕《药性论》谓生姜“止呕吐不下食”。生姜能温胃和中,降逆止呕,用于风寒呕吐,常与半夏同用,如小半夏汤。由于生姜止呕之力较强,亦可配竹茹、黄连用于热症呕吐者,亦可单独应用。

图片
图片

★温肺止咳
《药品化义》称生姜“通窍利肺气,宁咳嗽”。生姜辛温入肺经,因而能温肺散寒而止咳嗽,味辣能行水汽而化痰饮,用于风寒咳嗽及肺寒痰饮咳嗽,常配半夏、陈皮、北杏仁等药,但生姜治肺寒咳嗽的功效逊于干姜。其他功效生姜温能卫阳,与养营阴的大枣同用能调和营卫,治营卫不和、表虚自汗之症,如桂枝汤。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煮食鱼蟹海鲜可加入生姜同煮,有散寒气和解腥味的作用。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服用,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服生姜汁亦能解。

图片

★用法用量
将采摘得来的生姜洗净,除去杂质,用时切片。生姜用于内服煎汤,用量介乎1- 3[[钱(单位)|钱](3- 10克)。《本草纲目》谓生姜:“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故生姜可外用,捣敷后涂在患处或炒热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