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霸主齐桓公,亲邻安邻,外攘夷狄以安中原

 未来会更好 2022-06-29 发布于湖北

春秋战乱时期,面对内乱严重的形势,齐桓公作为中原霸主,主动承担起霸主应担的责任与重担,以霸主之名将中原诸侯的安危与稳定系于己身,他积极安定鲁国内乱,实行亲邻安邻的外交政策,保证诸侯内部的稳定。

面对蛮夷戎狄的侵扰,齐桓公率领诸侯亲自征伐,伐山戎以救北燕,驱赤狄以存卫救邢,南伐荆楚遏其北进,积极采取主动的措施,外攘夷狄以安定中原诸侯的秩序,保证中原的安危与稳定。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原霸主齐桓公在内忧外患的战乱时期,是如何承担起霸主的责任与重担,展现霸主的魄力。

一、安定鲁国内乱

齐襄公因文姜而杀齐桓公导致齐鲁两国反目成仇,齐桓公即位之初,齐鲁又发生两次大的战争,这些都将两国关系导向破裂甚至陷入对抗状态。这说明此时的齐鲁格局大致是平衡的,鲁国尚有抗衡齐国的实力。随着齐国势力的壮大,齐主北杏之盟,齐桓公号令诸侯,已显称霸之势。

然考虑到此时齐、鲁仍然对立的状态,齐桓公此次盟会并没有邀请鲁国,大有孤立鲁国、迫其就范之意。面对齐国咄咄逼人的形势,齐鲁格局的平衡已经被打破,鲁国自量难以与齐抗衡,转而主动向齐示好。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鲁公适齐会盟,恰恰表现出鲁庄公主动示好言和的姿态,及齐桓公重新发展与鲁国的友好关系。

随着关系的逐步改善及齐国霸主地位的稳固,鲁国参加齐国主持的会盟,参与齐国的征伐,两国之间的交往愈加密切,促成了齐鲁两国之间的联姻。庄公二十二年庄公亲自前往齐国纳徵,此庄公亲往纳币,则不合当时之礼。而后鲁庄公大兴土木,将桓公之庙的立柱用朱色漆之,并精心雕刻其音角,亦非礼也。

据《榖梁传》中记载:“礼,天子之桷,斫之礲之,加密石焉。诸侯之桷,斫之礲之。大夫斫之。士斫本。刻桷,非正也。”古礼自天子以至大夫士,皆不刻其桷、丹其楹。此则为之,属非礼之举。那么鲁庄公为何明知如此违礼而又固为之?历来诸家均以为夫人哀姜将从齐国迎娶而来,即将庙见故修饰宫庙以相夸。

次年庄公亲自往齐迎接哀姜,考之《春秋》与《左传》,隐公二年鲁伯姬嫁于纪,纪使其卿裂繻来迎,故传曰“卿为君逆”。鲁文公四年传云:“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礼也。”由此推之,诸侯娶妇必使卿代君迎亲,然后为礼,然则诸侯出境亲迎实为非礼之举。

同年秋哀姜至鲁,根据御孙所言,古人相见男女所执之物不同,分别代表不同的等级地位,象征着不同的礼节,乱之则违背礼也。而鲁庄公要求同姓大夫之妇见哀姜,要持玉帛等男子应执最高规格之物,这一非礼的举动在春秋经传中是闻所未闻的。在迎娶哀姜的整个过程中,庄公竟出现数次“非礼”之举,这其中的深意值得我们思考。

一方面鲁庄公娶哀姜与文姜嫁鲁桓公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鲁庄公的如此表现,更鲜明突出了其对齐桓公十足的重视甚至谄媚,以及鲁国为攀附齐国已到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另一方面鲁对齐重视和攀附的背后,反映出齐、鲁政治格局的更迭和春秋形势的变化。桓公称霸诸侯,齐强鲁弱的政治格局决定了鲁对齐的攀附。

鲁由诸侯宗主领袖沦为次等诸侯,进而屈附齐国以求庇护,折射出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在王权衰落霸权兴起的背景下,国家实力逐渐取代宗法血缘关系,在诸侯国外交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次联姻加深了两国的交流,使齐、鲁之间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冬,饥。臧孙辰告籴于齐,礼也”。鲁国因饥荒前来齐国请谷是遵礼之举。齐、鲁为邻里之邦,已成婚姻之亲,已有盟会之誓,如今鲁国因饥荒而国之艰急,奉名器如齐告籴求助。齐国不但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鲁国度过难关,避免因天灾而引起更大的人祸。

而且“归其玉而予之籴”不计回报的予以援助,更是体现了两国联姻基础之上,所建立的深厚邦交政治关系。庆父与哀姜私通已久,蓄谋作乱,直待鲁庄公死后,杀嫡立庶祸乱鲁政,最终使子开得立为君,即鲁闵公。齐桓公为表慰问派仲孙湫去鲁国省难,归来时仲孙湫言于桓公:“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并劝桓公定要帮助鲁国平定国难而亲待之。果不其然次年(前660年)庆父再次作乱,与哀姜相互勾结,杀闵公而欲自立为君,齐桓公行霸政之责,再度帮助鲁国,杀哀姜、定僖公以平鲁之乱。从《列女传·孽嬖传》中也可以得到印证,“齐桓公立僖公,闻哀姜与庆父通以危鲁。乃召哀姜酖而杀之”。

同年冬齐桓公派高子来慰问鲁国,“齐高子来盟”。这正体现了齐国作为霸主对盟国应有的恩泽。《国语·齐语》中记载更为详尽明了,“桓公忧天下诸侯,鲁由夫人、庆父之乱,二君弑死,国无嗣。桓公闻之,使高子存之”。齐桓公安鲁的政策进一步明晰了齐国的恶霸业方针。

一方面鲁国国难,齐桓公安鲁而存之,正是体现了齐桓公作为霸主的睦邻安邻的外交策略。“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昬乱,霸王之器也。”(《闵公元年》)另一方面,王权渐衰、霸权兴盛。齐国称霸还要发挥等同于王权的作用,以及履行其相应的责任。可以说齐国在处理鲁国内乱的问题上,正确地发挥了其诸侯领袖的作用,提升了诸如鲁国这样的追随者的忠诚度。此后一段时期,鲁国积极追随齐国,参加齐国主持的盟会,参与齐国的征伐,成为齐国霸业坚定的拥护者。在齐桓公的睦邻安邻政策和鲁国的甘心追随之下,两国共同维持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友好和平。

二、伐戎救燕

燕国深处中原北境,四周戎狄环抱,尤以山戎实力最强,时常侵伐燕国,才有后来燕因戎难告齐而齐伐戎救燕之春秋大事件。在此之前,《春秋》经中有过一次“齐人伐戎”的记载,杨伯峻考遍经书后确定此为经书伐戎之始,但没有传的详细解释。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此之后,戎族加紧了对中原的侵伐,燕国便首当其冲。

但燕国实力孱弱无力抵挡山戎的攻势,只能向侯伯齐国求救。关于齐桓公伐戎救燕的时间问题,《春秋》、《左传》及《史记》所记诸篇不尽相同各言其一。《春秋》经及其“三传”记于鲁庄公三十年,及《史记·燕召公世家》系于燕庄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664年。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系于燕庄公二十八年,及《齐太公世家》记于齐桓公二十三年,即公元前663年。前后相差一年,作者认为这应该非史籍之谬误,需要仔细推敲斟酌。《春秋》庄公三十年记载,“冬,齐人伐山戎”。《左传》续解为,“冬,遇于鲁济,谋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次年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从时间的表述来看,一冬一夏先冬后夏,《春秋》及《左传》已将齐桓公伐戎救燕的时间叙述得很清楚了,这是一次始于公元前664年冬,止于公元前663年夏的跨年度军事行动。公元前664年冬,山戎南下攻伐燕国,致使燕国国境危难,燕向齐国告急求救。齐桓公意欲联合鲁国共谋北上救燕,故与鲁庄公“遇于鲁济”。

鲁庄公当时口头上做出了承诺,但当齐国一切就绪准备出兵之时,鲁庄公却因群臣的反对、路途遥远而按兵不动,没有出师助齐国北上救燕。齐桓公亲自领军,行军跋涉数千里,深入戎狄腹地,经过激烈的激战,直到来年春才击败山戎取得胜利。之后齐桓公又“刜令支,斩孤竹”,一路扫荡一直打到更北边的孤竹才肯罢休。

齐桓公为燕国化解戎难,率军启程归国。燕庄公为答谢齐桓公的救国救民之恩情,一路陪送齐桓公南下归国,但就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跨出燕境而入于齐地。按周礼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而燕庄公出境相送已然违背周礼,也是对燕国的无礼,齐桓公深明礼义,一直以维护周礼为己任,断然不会接受。

于是将燕庄公所至之齐地割与燕国,这样就不会出现违礼的事情了。齐桓公又以诸侯之长的身份叮嘱燕庄公要重修、光复先祖召公之政,壮大燕国,继续像成王、康王时那样向周王室纳贡。诸侯纳贡于王是周礼的规定,这也是齐桓公遵循周礼的一大表现。齐桓公伐戎救燕、割燕君所至与燕,及命燕君修政纳贡的事迹传到诸侯的耳中。

诸侯无不以桓公为仁德称赞桓公,皆心悦臣服于齐,甘心追随齐国。齐桓公班师回朝后,欲讨伐鲁国其言而无信不助伐戎之罪,移兵于鲁。管仲及时劝止,并向齐桓公分析了齐国当前的周边形势,这正是体现了齐国睦邻安邻的外交政策,齐国做到亲善邻国,才是成就霸业的正确选择。齐桓公深以为然,才有了后来来鲁献捷。

三、总结

春秋乱世此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室的衰微、内乱,齐国贯彻推行“维礼尊王”的政策助平王室内乱。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春秋国际秩序的混乱上,这里又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内是指诸侯内乱,诸侯内部纷争引发的内乱,诸如鲁国庆父之乱等。外是指诸侯之间的混乱,春秋国际体系下的诸侯因种种原因而引发的战乱等。

而以华夏中原诸侯为主体,则表现为蛮夷戎狄对中原诸侯的祸乱,这两种祸乱严重威胁着中原诸侯的安危。本文就安定鲁国内乱以及伐戎救燕两个历史事件为大家展示了中原霸主齐桓公有勇有谋、有魄力有担当的霸主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