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和墓 【安徽蚌埠】

 宜宾客 2022-06-29 发布于山西

    去汤和墓很简单,它在蚌埠东郊,火车站坐公交115路古迹园下车,步行即到。汤和墓是有午休的免费景点,时间不对,就需要等待。坐车时大雨滂沱,结果一到这里风和日丽,云开雾散,看样子蓝天加持经是念对了。

    汤和墓坐南朝北,神道长200多米,最北段是龟负神道碑,碑高6米多,碑文全部被凿掉,有人考证为方孝儒所写,只有上面碑额“赐敕东瓯襄武王神道碑铭”能隐隐约约辩读。至于为何损碑,说法不一,亦无法考证。这款立体的歌功颂德文件,无法昭示给后人,也不知汤师傅有何感受。

    神道左右分别装饰着一对望柱、一对控马官及马、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倚剑武将、一对执笏文臣,连石碑共计13件石刻。

    刻件大都完好,与南京的我去过的徐达、李文忠、吴祯、吴良、李杰等功臣墓一样,都是明初作品,经历了600岁的风霜雨雪。说它们都是精品,有点牵强附会,只能说岁月留存的就是难能可贵的。

    新建的享堂后面是汤墓坟冢,而地宫则从享堂进去。地宫为砖石结构,大青砖叠涩而成,分前室、主室及东耳室三部分,前室置放有墓志铭,主室正中是置棺池,现在上面放的是新制的红漆棺木,一个有模有样的装饰物而已。

    东耳室曾有一棺,出土有女性金银饰品,但不知她与主人关联指数有多高,毕竟老汤是媵妾百余的娘子军首长。

    汤和墓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扰,抬头一望,盗洞赫然在目。1973年清理墓时,里面一片狼藉,帷幔垂悬,棺椁掀倒,打烂的陶瓷片随处可见,不过还是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元青花和其他百件物品,也足见随葬品丰厚。盗贼在金银珠宝面前,瓷器是无足轻重微不足道的。那些被打碎的就是现场释放一种快意,听响而已。

    汤和与太祖重八同邑,当年都加入义军,是一起拿锄头闹革命的战友。据说他幼有奇志,倜傥多计略,这么优秀的人,似乎应该有优秀的人生。老汤一路东征西伐,南征北战,洪武帝封25位开国功臣时,获爵“信国公”。

    《明史·汤和传》有这几句话:“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魏国、曹国皆前卒,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这话是“杯酒释兵权”的信息,老汤颖悟绝伦,随即打了辞职报告:“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太祖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彼此成全的核心就是一个要简单、了断,一个要坦然、看淡。

    知机身退是保全的法则之一,没有首都工作的案牍劳形,提心吊胆,退休后公车、公房、养老金、医保啥的一个都不少。丝竹绕耳,美酒飘香,这是幸福人生的天花板。“独享寿考,以功名终。”和李善长、蓝玉、傅友德等这些老友一比天上人间,堪称完美。

    享堂的两边是东西配殿,里面是汤和史迹陈列,还展示一些出土的滴水、方砖,可以是为一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