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应当想到的

 窦旭民图书馆 2022-06-30 发布于陕西

一个人应当想到的

当人们躺在在柔软的席梦思床上舒适的休眠时,是否想到那些在冰天雪地或酷暑炎热时巡逻在祖国边陲的战士们;当人们清晨迎着朝阳在绿茵花草的小路上健步时,是否想到黎明前辛勤清扫大街的环卫工人;当人们驾驶轿车或者乘坐“公交”生气勃勃的去上班时,是否想到站立十字路口不厌其烦的指挥交通的民警同志;当人们全家团聚围坐一桌享受美味佳肴时,是否想到种田的农民和物流的工人为此而付出的艰辛劳动;当人们居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之中,是否想到那些建筑工人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当人们嗑着瓜子品着香茶欣赏电视剧目时,是否想到广电人员和演艺人员的艰苦付出;当人们满足于子孙的文化知识提高和节节进步时,是否想到人民教师的园丁耕耘;当人们庆贺自己或者亲人脱离疾病危险时,是否想到白衣天使们的汗水和辛劳……

这一切的一切,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相互联系;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各行各业的紧密合作。这就是社会现实,这就是人生常态。

一个人当然不是社会,社会则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生物,能够长久维持的、彼此不能够离开的相依为命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结构。说简单的点,社会是由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

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等,都属于社会活动的范畴,也包括其它动物或生物的社会行为在内。由于这种社会活动是无数个体通过各种关系联合起来的交往,故而叫作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包括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与国家的关系。还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小到民间组织,大到国家政党。其实,国家正是以一方领土为界限的大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是个体与大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个人与人类整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社会不仅是由人组成的,还包括物质资源。没有一个可以共享的世界,就不具备思维同步和感情契和的条件,社会就是一个人际关系和物质基础及信息技术或近或远、或稠密稀疏、或多或少的一个集成体。

当人们明白了这些知识,就应当进一步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祖国的关系。那么,一个人又该有怎么样的人生观呢?答案应该是清晰明了的。

   人最应具备的就是良好的社会道德和公正公平的理念,最龌龊的是自私自利、贪得无厌。一个人若时时处处都为个人利益谋划,做任何事情总是先考虑个人得失,甚至为了一己私利做出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事情,那其“三观”肯定不正,而且会走入歧途,陷入灾难之中。

   社会的进步要求人们与时俱进,不断克服私心杂念,因为人是合群的高级动物,单打独斗的人是无法生存的。人与人之间,离不开互相关注、照顾、体贴、帮助、救援,浓浓的人际关系才能促使社会和谐、进步。再者,一个人绝不可能做尽天下所有的事情,社会分工的不同,要求人们紧密配合,互补互利。

   现代社会,更需要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需要设身处地的多为他人想想,不能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亦应想想别人的感受,想想别人的困难,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的劳动,才能深刻认识到相互的理解、谅解和协作是多么的重要。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经风霜,哪懂春日温暖。人在自己安逸时能想到别人的艰辛,即会增强与人和善的意念。也会领会人在难处帮一把,马在难处莫加鞭”的先人教诲。人越是成熟越会发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所有的人多多少少都曾品尝,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利。故而,想自己的事就该想到别人的事,不能只为自己考虑。

私心人皆有,就看是否贪”。先公后私是一种说法,大公无私也是一种说法,我看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人有点私心并不为奇,关键要看能否摆正位置。即使一时做不到大公无私,也应先公后私,不能够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其实,有了“公”,就不会失去“私”。犹如“锅里有了,碗里自然也就有了”一样,大海大江水量充足,还担心小河小溪能干涸吗?!

       总而言之,人们应该想到的不仅是自己生活美好,更要想到大家的快乐幸福,居安思危,将自己融入社会之中,多想想别人的贡献,激励自己多做奉献,这才是新时代的新风尚,体现着新时代的新面貌。

                     2022531日渭滨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