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生活是总体是宁静美好的,在这里你总能看到许多城市里稀缺的东西。同书中所描写的落后农村不同,我今天所住的农村已经几乎没有人住砖瓦矮房了,许多人都住上了三层小洋楼,几十平的院子更是每家都有,而像拖拉机这样的农业机械尽管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但也成了家中必备,毕竟人们需要用它运输粮食。农忙时节,许多年轻人都从城市回来了,在互相问候了几句后,大家就投入到了麦田中。收割小麦现场,数台收割机齐上场,我站在远处观看,可能是由于抗倒伏的原因,很少有见到小麦被风刮倒。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随风舞动,动作竟是那么的整齐划一,这美景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我走近查看,麦苗颗粒饱满,距离紧凑,突然想到大跃进时的一些口号,要用鸡蛋放在麦田上滚动,而鸡蛋不会掉在地上,这样的麦田才合格。在生产力不足的年代,这只是一句空话,但在今天似乎有了实现的可能。正当我构想着,轰隆的收割机已经在麦田中撕开了一个整齐的口子。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大型机械,我们会怎样收麦。恐怕还是用镰刀割麦,再打出麦籽,最后完成晾晒,还不说其中的运输和洒落问题,单是时间最少就要跨半个月,若是遇到下雨这个时间还会拉长,农民又累效率又低。这样的方法似乎是古代人才做的,但直觉告诉我,没有收割机以前我们也这样做。一台联合收割机就可以完成收割,打籽这两样重要工作,一亩地半天就能收割完成。还可以把麦子直接放给货车,货车再把小麦拉到农民家里。但是这样省力的机器收费并不贵,我这里收割机一亩地只需五十元,很便宜。农民只需要把麦子摊开晾晒后就可以运到专门的地方去换钱。然而自家数吨的麦子晾晒也不容易,许多人院子加房顶都不够用,只好摊在大马路上晒,遇上下雨还要急忙忙把小麦拢起来用大塑料盖几层,毕竟收购站可不要湿小麦。在农业活动中,农民经常会遇到自己一个人办不了或很难办的事情,这时候就必须喊人来帮忙,这一帮忙交流就多了,而邻里的关系也会因此得到提升,这也是农村里人们关系比城市里要和睦的一个重要原因。卖完小麦还没完,人们要忙着耕种,大都是村里的年轻人一齐上阵,由于有拖拉机,再加上人多,所以并不是很费力,据说在有拖拉机之前,大家都是用黄牛或几个力气大的人来犁地,那时候可把牛当宝贝供养呢。农业机械的使用把人们从繁重的农业活动中解脱一半出来,从而有力气做些别的事情。许多人家都养的有小动物,家禽方面养鸡的居多,鸭次之,鹅最少。狗则很常见,不管大小狗,只要脾气温和,大都是不拴绳的,但遇见大狗最好还是离远一点。猫养的不多,且由于喜欢游走于暗处,因此不常见。奶奶家就养了九只鸡,一只猫,一窝小兔子,前几天猫还下了两只崽,我总是忍不住想抚摸它们。而我家则养了一老一幼两只狗。这些小动物给原本枯燥无味的农村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有许多人开辟了菜园,在里面种一些家常菜,比市面上的新鲜还安全。还有些人搞绿化,在家门前种些花花草草。我就知道有一家,坐北朝南,三层小洋楼西面种了四棵松树,四五米高,西侧墙面上铺满了爬墙虎,一直延伸到房顶,全是绿色,外观看上去十分大气。在交通方面,许多乡村主干道也铺设了柏油路,小路也大都铺设了水泥路,尽管不甚宽敞,但的确方便了居民通行,更方便了农业机械的运输。以往未修路时我从家里去往小镇需要花数十分钟,且只能走大马路,但今天随着道路修缮完毕,我前往小镇所需时间只需十分钟左右,且多出了数条可选择的道路,十分便利。村里的环境也有所改善。几年前,村子里环境问题很严重,垃圾没有地方处理,大家都默认哪里方便扔哪里,结果造成村子里臭气熏天,垃圾遍地都是,大水塘甚至成了化粪池。由于很难忍受到处都是的苍蝇蚊子以及臭味,人们就把水塘填了,树也砍了,做成了田地,我一度为之可惜。后来村子运来几个大垃圾箱并定时清理,环境问题才得到好转,可不要小看这些垃圾箱,处理垃圾可是很棘手的事。而居民们也比较爱惜道路,会自发清扫,再加上现在已经没有人焚烧秸秆了,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就 都回来了,而我现在最爱做的事,就是在黄昏时跑到楼顶,泡杯下午茶,躺在椅子上悠哉的欣赏火烧云。眼前是沃野千里,背后是万家灯火,我独坐于天地中央,广阔的田野与火烧云交融,形成一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风景画。在我看来,农村近几年出现的变化正说明国家确实变得强盛了,虽然我觉得村子里还有文化程度低,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问题,但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我相信随着国家变得更加强盛富足,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的,我现在对未来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