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吴村的传说

 朝歌淇水悠悠 2022-06-30 发布于河南

作者:沛  公

杨吴村位于县城东北8公里。杨吴村原名闫家吴,村里有闫吴二姓,明代中后期,杨姓由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入。之后,杨姓人丁兴旺,逐渐成为村中第一大姓,而闫姓人口则逐渐减少。闫姓认为,杨谐“羊”音,闫谐“盐”音,羊得盐而强,盐遇羊则被食,所以,杨姓人旺,闫姓衰弱,闫姓不宜与杨姓同村而居。闫姓较杨姓早居该村,按照先入为主规则,闫姓可让杨姓迁出,但杨姓人多势强,而闫姓人少力单,只好自己迁出该村,到外地谋生。闫姓迁出后,闫家吴易名“杨家吴”,之后称“杨吴”。

图片

杨吴村卫星图

杨吴村东头建有送子奶奶庙,西头建有关帝庙。二庙前各有古杨树2棵,古杨树围数搂,高十几米,遮天蔽日,1958年,古杨被砍伐。关帝庙前存有1通古碑,大部分文字损坏,根据残存文字可知,村中旧有关帝庙,不知创建何时,殿舍倾圯,村民目睹伤心,捐资重建,竣工时间为大清嘉庆元年七月下浣吉旦。旧时,淇县农村有因庙起会习俗,杨吴村因有送子奶奶庙、关帝庙,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起庙会,俗称“杨吴会”,会期1天。杨吴会规模不大,以农副产品交易为主,兼交易日杂用品。

杨氏祠堂位于村西,有蓝砖瓦房3间,硬山顶,明柱出厦,外有围墙山门。上世纪50年中期,杨氏祠堂被毁。现存有明代杨氏先祖碑1通,碑上刻有“大明河南卫辉府淇县西吴社六甲民,故祖考杨公讳仲义祖妣齐氏之墓,万历三十年闰二月十五日立”等字,并署有多位后人名字。

图片

杨吴村村景一隅

村中主要姓氏有杨、王、韩、郭、余、吴等,其中杨姓为第一大姓,占全村总人口的85%以上。根据杨氏家谱记载,杨氏弟兄二人于明代由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至河南,一支定居辉县苏门山,一支定居淇县杨吴村。杨吴村杨氏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发展至第21代人。该村王姓同姓不同宗,分东头王姓、西头王姓。其中西头王姓祖籍河南省叶县,上世纪40年,王姓青年在国民党部队当兵,退伍后,在杨吴村落户,成为该村王姓第始祖,现已发展至第4代人,30余口。该村其他姓氏多与杨姓有亲戚关系,分别于民国年间或解放后迁入。

杨吴村至今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及传说。

义截土匪。杨氏迁入杨吴村后,人丁旺盛,崇尚习武,家家有练习力气的石锁。石锁轻者百斤,重者数百斤。家有男丁,从幼儿起,即对其进行力气训练,因此,杨氏男丁个个体魄强健,力大无比。据传,有一年,淇县西老虎寨上的土匪在滑县抢劫到官府大批银两,返回时,要经过杨吴村。杨家人得到消息,决定堵截土匪,夺回银两,献给官府。于是,杨家青壮男丁全体集合,手持刀枪棍棒在村口等候土匪。傍晚时分,果然有一群土匪走来,杨家人将他们团团围住,要他们交出银两。土匪们毫无准备,再加上听说杨家人厉害,所以,没敢动手,只好自任倒霉,乖乖交出银两,离开杨吴村。正是煮熟的鸭子又飞掉,回到老虎寨之后,土匪们越想越窝囊,越想越生气,就伺机报复杨家。大年三十夜,杨家人家家户户挂灯笼,放鞭炮,高高兴兴过新年,没想到土匪们在此时下了毒手,他们手持大刀利刃,悄悄来到杨吴村外。当时,杨吴村建有马角圪针寨墙,有一丈多高,关闭寨门,固若金汤。土匪们找到一只水缸,将缸底敲掉,然后用大刀在圪针墙上砍开一条缝隙,将无底水缸塞进圪针墙,土匪们从无底水缸里钻进村里。进村之后,他们大开杀戒,看见杨家人就杀,杨家人英勇反抗,但因没有准备,多人遇难。

杨彪杨氏第十一世祖,身材魁梧,膂力千钧,武艺高强。据传,杨彪在青年时已有异象,一天,杨家雇佣的人到草屋取草料,打开屋门,只见草堆里卧着一只大虎,双目发出亮光,佣人大吃一惊,跑到街里高喊打老虎啦,打老虎啦,人们手持棍棒,来到草屋,哪有大虎,只见杨彪在呼呼睡大觉。一些迷信的人就讲,杨彪是天上的黑虎星下凡,日后必成大器。后来,杨彪凭借武功获取功名,当朝做官,曾与和珅为同僚。嘉庆年间,他做嘉庆皇帝的贴身护卫,多次随皇帝出行,屡次立功,多次受到嘉奖。一次,宫中失火,娘娘被困室内,火势凶猛,难以进入施救,杨彪不顾自己安危,攀上明柱,从窗户进入室内,将娘娘救出。皇帝非常感激,封他为“红猴”。据说,皇帝赏赐杨彪许多银两,让他回家修坟祭祖,他因公务繁忙,委托弟弟回家办理此事,没想到弟弟在回家的路上吃喝玩乐,将银钱挥霍掉一大部分,回到家里,购买石料后钱已用完,再无钱修坟。

图片

杨吴村古民居

杨继珍曾在江西做官,一年休假,带着几个跟班回家乡省亲。淇县人早晚喜欢喝小米绿豆汤,就经常做给他们吃。几个跟班的都是南方人,没有吃过小米绿豆,他们将金灿灿小米称之为“金米”,将翠绿如玉的绿豆称之为“玉豆”。回到江西后,几个跟班的四处炫耀,说还是北方好,咱南方人天天吃的是白米,人家北方人天天吃啥,吃金米玉豆。之后,杨吴村就传下了金米玉豆俗语。

杨奉章武举出身。一年秋后,他穿着官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淇县几十辆粮车送皇粮。当时,各县均设有急递铺,国家紧急物质、信札,要通过急递铺传递。淇县南设西沿铺,县城设总铺,北设高村铺,西沿铺接卫辉急递入淇,经过总铺,从高村铺出淇,由汤阴接急递。杨奉章带着送皇粮的车队来到高村铺,按说,来到这里就可以卸车交差,但等候多时,汤阴却未来迎接。为了完成差事,杨奉章只好带领车队前行,来到汤阴的宜沟铺,汤阴却还不迎接。杨奉章急了,就命令送皇粮的人高喊:汤阴不接皇粮,汤阴不接皇粮。汤阴人本想耍滑,让淇县将皇粮送出汤阴,没想到淇县送皇粮的大喊大叫。汤阴怕惊动上司,只好接了皇粮。收了皇粮,本该招待淇县人吃喝,汤阴又耍滑,连口凉水也没有让淇县人喝就送客了。淇县送皇粮的又累又饿,一路抱怨不已。来到杨吴,杨奉章让车队停下,支开大锅,烧水做饭,热水热饭招待人们;又拿出草料,将马匹喂饱,这才把人们的火气平息。后来,就留下老杨送皇粮,管吃管喝的典故。

杨安忠(1929年—2008年),淇县高村镇杨吴村人。小时候逃荒到山西,1945年参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师长、十三军军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务。参加过保卫延安战役、上党战役、晋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曾立特等功一次,大功一次,荣获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1988年,授予少将军衔。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杨德恭(1941年—),淇县高村镇杨吴村人。1958年参加工作,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郑州大学政治系毕业。历任鹤壁市城建局干部,鹤壁市农机厂厂长、书记,共青团鹤壁市市委副书记、书记,共青团河南省省委副书记,河南省民政厅副厅长、厅长、党组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常委、内司委主任、外事委主任,中华慈善总会常务理事,省红十字会会长等多种职务,以及河南省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全国第十届人大代表等。他心系家乡,为淇县以及杨吴村建设做出了很多贡献。

(注:编辑时对原文有较大改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