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我国工业智能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观研天下 2022-07-01 发布于湖南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工业智能设备行业行业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显示。风电、半导体领域工业智能设备行业的监管体制采取政府职能部门产业宏观调控管理和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政府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主要职责如下:

主管部门

职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式履行宏观调控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要负责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指导行业结构调整、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工作

科技部

主要负责拟订科技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法规等,统筹协调共性技术研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中的方案论证、综合平衡、评估验收等

国家能源局

主要负责起草能源发展和有关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送审稿和规章,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拟订有关改革方案,协调能源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工业智能设备行业行业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我国鼓励发展的行业,国家有关部门制订了多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产业政策,以大力扶持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快速、健康发展,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及相关产业政策具体如下:

颁布时间

颁布机构

法律法规及政策名称

相关政策内容

2021

国家能源局

《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引导机制;建立并网多元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存量项目建设;抓紧推进项目储备和建设。

2020

财政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增海上风电和光热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按规定完成核准(备案)并于20211231日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存量海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按相应价格政策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

2020

国家能源局

《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需国家财政补贴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稳妥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全面落实电力送出消纳条件;严格项目开发建设信息监测;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

2020

国务院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和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先进存储、先进计算、先进制造、高端封装测试、关键装备材料、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结合行业特点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优先支持相关创新平台实施研发项目。

2019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

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建设,在组织开展工作的时间顺序上,先开展一批平价上网项目建设,再开展需国家补贴项目的竞争配置工作;严格规范补贴项目竞争配置,需要国家补贴的项目均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竞争配置方式选择;全面落实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新增建设项目必须以电网具备消纳能力为前提;优化投资建设营商环境,要求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对申请项目的土地使用等非技术成本降低的落实情况进行核实。

2019

国家发改委

《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

将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改为指导价;2019I类资源区符合规划、纳入财政补贴年度规模管理的新核准陆上风电指导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34元、0.39元、0.43元、0.52元(含税、下同);2020年指导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29元、0.34元、0.38元、0.47元。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1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自20211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将海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改为指导价,新核准海上风电项目全部通过竞争方式确定上网电价。

2019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

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开发建设工作,2019年第一批和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须于2020年底前核准(备案)并开工建设,除并网消纳受限原因以外,风电项目须于2022年底前并网,光伏发电项目须于2021年底前并网。

2018

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指南指出,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中的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特点,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体系,建立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等三类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18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明确工作目标到2020年,确保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达到95%左右),弃风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争控制在5%左右);光伏发电利用率高于95%,弃光率低于5%。全国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国核电实现安全保障性消纳。

2017

科技部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强化制造核心基础件和智能制造和关键基础技术,在增材制造、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新型电子制造装备等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与装备产品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2016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坚持创新发展,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壮大。

2016

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2020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以上;到2025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本健全,装备制造业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2016

工信部、财政部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规划指出,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以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装备制造商与用户联合的模式,集成开发一批重大成套设备,推进工程应用和产业化。

2016

国家发改委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实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20%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加快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进程,改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

2015

国务院

《中国制造2025

纲领指出,必须着力发展智能装备,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2010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明确了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工业智能设备行业行业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