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者因错过末班车投诉医生,如何看?

 芥舟 2022-07-01 发布于湖北

来源:健康报

日前,某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因“未告知患者需要输液的数量和时间,导致其错过末班公交车”被投诉。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立即调查,认为“急诊科医生未尽到告知义务”,约谈急诊科负责人及涉事医生,予以批评教育,并要求接诊医生及急诊科以此为鉴,加强医患沟通,提升服务质量。

从这个案例来看,笔者认为涉及“什么是医疗投诉”“什么是医疗投诉管理”“什么是医患沟通”等问题。应当正确理解医疗投诉管理、医患沟通的内涵,才能有效避免投诉的产生。

01

加强沟通换位思考

《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投诉管理,是指患者就医疗服务行为、医疗管理、医疗质量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医疗机构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求,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处理和结果反馈的活动。

从规定可以看出,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有不满意的情况,可以以多种形式向医疗机构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医疗机构也应当给予调查、处理和反馈。同时,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患者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不满意的情况,除了向医疗机构投诉外,还可以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投诉。

患者对诊疗行为不满意,最直接的投诉形式是向当班医生或护士当面表示不满,希望对此类问题引起重视。如果向当班医生投诉未得到解决时,患者可向医院的投诉管理部门投诉;如果对于医院相关部门的处理依旧不满意,患者还可以选择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投诉,让医院改正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本案例而言,笔者认为,患者对诊疗活动不满意,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既符合常理,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医患沟通是指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全方位、多途径的信息交流,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诊疗患者伤病、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医患之间有明确的沟通基础,即医务人员通过诊疗活动治好患者的疾病或减轻患者的痛苦,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而患者经过诊疗,提高生活质量。但为什么经常会因为沟通不畅引发投诉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医学的专业性太强,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很多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患者不了解;另一个是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日渐增加,维权意识日渐增强。

所以,医务人员和患者双方都需要增强沟通意识,提高沟通能力,主动换位思考,才能使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减少误会,实现共赢。

02

理性对待患者投诉

对于本文提到的某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被投诉事件,有些医生同行认为患者的投诉过于苛刻,但我们换个角度也许就能体谅患者的不易。比如,有可能患者家离医院很远;有可能患者生活比较拮据,如果不坐公交车,无法承担打车费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

医疗措施一般是指治疗方法、预期效果、可能的不良反应等,治疗方法应包括药物治疗、输液、手术等。那么,等待时间和治疗时间是不是应该在告知的范围之内呢?其实有经验的医务人员都知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情一般都比较焦虑,因此告知患者大概需要的等待时间和治疗时间,能让患者更加配合医务人员,使治疗过程更顺畅,也可避免不必要的投诉与纠纷。

再来分析一下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是否恰当。患者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调查,认为确实存在医患沟通不到位的地方,并未对当事医生进行实质性的处罚,而是告知医疗机构应提升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起到提醒和督促教育的目的,并无不妥之处。

其实,不论是科室还是医生,用理性的态度对待患者投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增强沟通意识,提高沟通能力,遭遇投诉的几率一定会越来越小。

当然,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健全投诉渠道,完善投诉管理,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也很重要。医疗机构应当有专门负责医疗投诉的部门,当医务人员遭遇投诉时,不能让医务人员自己面对各种复杂的局面,专业人员应当及时介入,调查处理,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当前医疗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重视患者的投诉,维护患者的各项合法权益。同时,也要规范医疗投诉处理程序和方法,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分强调患者的投诉,甚至对无理缠访、违法闹事、侮辱打骂医务人员、干扰医疗秩序的行为迁就甚至放纵。对于上述行为,应当依法坚决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能一味迁就而打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文:尔东尘

编辑:管仲瑶 肖薇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2AB08A3M】

本文来自“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查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