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德怀视察西安问起一“工人”,众人疑惑,彭:他是毛主席大舅子

 快乐老年435 2022-07-01 发布于北京

195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彭德怀来到西安视察,飞机刚落地,当地的领导干部就一股脑簇拥了上来,彭德怀扫视了一眼人群,疑惑问道:“贺敏学同志来了吗?”

贺敏学?在场的众人一下子就愣住了,谁是贺敏学?没有听过这个人啊!就在这时,人群里有人高声问道:“是不是工程管理局的贺局长啊?”

听到这话,省委领导连忙安排人去请,半晌后,贺敏学出现了,众人纷纷伸长脖子张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能让彭德怀如此关心?

只见一个穿着旧工装、灰头土脸的“工人”跟着省委秘书长快步走来,彭德怀立马走了过去,和对方来了一个热情的“西式拥抱”。

省委领导见状纷纷疑惑不已,一向不苟言笑的彭总怎么对此人如此热情,便好奇地问道:“这个贺敏学难道是贺龙元帅的弟弟吗?”

彭德怀被逗得哈哈大笑,豪爽地解释道:“他是毛主席大舅子,还是红军上井冈山的领路人!”

在场众人瞬间肃然起敬,谁都想不到,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工人”竟然有这么厉害的身份,同时众人也感到疑惑,为什么毛主席大舅子来到西安工作却没有一个人知道……

彭德怀视察西安问起一“工人”,众人疑惑,彭:他是毛主席大舅子

图|贺敏学

一、帮助红军上井冈山

1927年,永新县四处流传着“贺家三兄妹”的故事,就连穿开裆裤的孩子,都知道贺敏学、贺子珍、贺怡三兄妹。

贺敏学出生于江西永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上中学的时候,和后来的“井冈山大王”袁文才是同学,两个人性格相仿,都是一心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有志青年。

1927年3月,贺敏学加入中国共产党,贺家三兄妹同时进入中共永新临时县委,贺敏学被推举为永新县委书记。

后来宁冈、安福、莲花、永新四县组成了赣西农民自卫军,王新亚出任总指挥,贺敏学、袁文才、王佐为副总指挥,这四人都是早期革命响当当的大人物。

秋收起义前,贺敏学带着一部分党员和数百名农民自卫军转战井冈山,王新亚则率领剩余兵力前往安源支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从王新亚那里,毛泽东第一次听到了贺敏学的名字。

彭德怀视察西安问起一“工人”,众人疑惑,彭:他是毛主席大舅子

图|秋收起义(油画)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拉着队伍上了井冈山,抵达茨坪的第一天,毛泽东就给茶陵方面写了一封信,请求他们把贺敏学调来井冈山。

此时毛泽东对贺敏学还不了解,把他调来只是为了召开一次永新、宁冈、莲花三县原党组织负责人的联合会议,但是会议结束后,贺敏学没有离开井冈山,而是留在毛泽东身边,帮助他了解袁文才、王佐以及井冈山的具体情况。

当时贺敏学和袁文才、王佐二人已经交往了很长时间,彼此都十分了解和信任,贺敏学利用自己和二人之间的关系,积极促进他们和毛泽东之间的关系,在贺敏学的推动下,袁文才、王佐二人很快就和毛泽东成了好朋友。

没多久,袁文才就邀请毛泽东到茅坪八角楼居住,可别小瞧这个破旧的小楼,那可是相当于美国五角大厦一般的存在。

当时贺敏学的妹妹贺子珍得了疟疾,留在袁家养病,毛泽东居住的八角楼距离袁家只有百来米,有事没事就去袁家串门,一来二去,就和贺子珍熟络了起来。

毛泽东追求贺子珍很主动,几乎每天都要去贺子珍门窗前和她说话,刚开始贺子珍还觉得毛泽东有些莫名其妙,时间一长,也逐渐对毛泽东产生了好感。

除此以外,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斗争的贺子珍也成了毛泽东工作上的一大助力,毛泽东每每外出工作,总要带着贺子珍。

彭德怀视察西安问起一“工人”,众人疑惑,彭:他是毛主席大舅子

图|毛泽东和贺子珍合影

当时袁文才和王佐的队伍还保留了一些旧部队的恶劣风气,毛泽东上井冈山的第一步就是改造袁、王二人的部队,为了将这支部队改造成一支革命队伍,毛泽东和贺敏学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劳动。

1928年6月,龙源口战斗前夕,贺敏学突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发现敌人的前线指挥部位于龙源口附近的白口村,我军不妨在白口村后面的武功潭一带设下埋伏,等待双方主力部队激战正酣的时候,立马发动突袭打掉敌人指挥部。

毛泽东听到后连连点头,当即采纳了贺敏学的方案。

龙源口战斗打响后,贺敏学、袁文才带着早已埋伏好的小分队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敌人指挥部瞬间瘫痪,前线阵地乱成一团,仓皇逃往永新一带。

此战的胜利,证明贺敏学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干部,在军事指挥方面也有着相当高的天赋。

6月下旬,毛泽东和贺子珍在永新塘边结为革命伴侣,贺敏学的身份地位立马产生了质的飞跃,一些心怀叵测之人故意散播谣言污蔑贺敏学,贺敏学坦然地表示:“子珍和谁结婚是她的自由,我无权干涉,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党员。”

毛泽东的那首《西江月·井冈山》天下闻名,一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誉满天下,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战能取得胜利,贺敏学功不可没。

1928年8月,湘赣两省敌人探得井冈山兵力空虚,立马集结了4个团的兵力兵分两路进剿井冈山。

当时留守井冈山的只有32团和31团团部,势单力薄,贺敏学当即率领永新的地方武装上山支援。

敌强我弱的情况下,31团团长朱云卿惆怅地说道:“要是咱们也有炮就好了!”

朱云卿一句话当即点醒了贺敏学,贺敏学突然想起龙源口战斗时曾经缴获了一门大炮,后来被送到了茨坪军械所修理,不知道修好了没有。

朱云卿激动坏了,赶紧派人去取,贺敏学自告奋勇,带着连长谭希林、班长刘荣辉共同前往茨坪取炮。

下午四点,黄洋界上敌我双方激战正酣,缺乏弹药枪支的我军逐渐落于下风,危急时刻,一声炮响打破僵局。

没想到第一发炮弹竟然是一颗哑弹,贺敏学当即指挥装弹,第二颗炮弹犹如神兵天降一般正中敌人前线指挥部,瞬间击溃了敌人前线攻势。

黄洋界保卫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胜利,收到捷报的毛泽东心中大喜,提笔写下《西江月·井冈山》,世人皆知黄洋界保卫战中那一炮起了特殊作用,却不知道携炮者是谁,不是别人,正是毛泽东的大舅子——贺敏学!

彭德怀视察西安问起一“工人”,众人疑惑,彭:他是毛主席大舅子

图|《西江月·井冈山》

1933年3月,贺敏学出任红23军参谋长,跟随部队转战粤赣和闽西一带,积极配合红军主力作战,成为了赣南战线上战斗力最强的队伍,为前四次反“围剿”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第五次反“围剿”失去了毛泽东的正确指挥,急功冒进的博古胡乱指挥,面对蒋介石精心准备的“铁桶计划”,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看到红军接连溃败,贺敏学大胆地对李德提出的“短促突击”战术提出意见,没想到,就因为这些话贺敏学将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没多久,贺敏学就被撤职,进入了红军大学学习深造。

1934年2月,红大校长何长工被调离,贺敏学的处境就更加艰难了,面对旁人的冷嘲热讽,贺敏学没有为自己辩驳,只是一个劲地埋头苦学,努力补习文化、研究战术。

当时毛泽东搬到了瑞金城西的云石山居住,贺敏学经常去看望毛泽东一家,这一年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儿子小红红还不满三岁,十分乖觉可爱,贺敏学一进门,小红红就会扑进舅舅怀里,不论是吃饭还是聊天,贺敏学都将胖乎乎的小外甥抱在怀里,舅甥二人感情十分深厚。

每每聊到贺敏学的处境,同样饱受冷遇的毛泽东都会哀叹不已,感慨万分地说道:“你是受了我的连累啊!”

贺敏学始终不觉得自己如今的遭遇和毛泽东有关系,人性就是如此,唯有坚强忍耐,方可成大事。

贺敏学离开的时候,毛泽东一直将他送到了山脚,两人站在一排苍劲有力的青松前,依依不舍地分别,毛泽东沉默片刻,才幽幽地说道:“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此拉开序幕,安顿好一切后,贺敏学独自一人前往瑞金马道口,向中央分局书记项英报道,开启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生涯。

三年当中,贺敏学跟随项英、陈毅掩护主力部队突围,数次负伤、九死一生,不幸落入敌人魔掌后咬紧牙关,坚贞不屈,与凶残的敌人誓死周旋,逃出牢笼后,又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党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后,贺家人积极响应我党号召,赶赴抗日战场,贺敏学的父亲贺焕文病逝于赣南,组织感念贺焕文夫妇为革命做出了无私的奉献,特批100银元用作安葬费。

贺敏学领到这笔钱后没有声张,只是为父亲买了一口简单的棺材,便草草下葬了,剩余的钱全部捐给了当地党组织,等到新中国成立,当地党组织才了解到此事的原委,重新为贺焕文立了碑。

彭德怀视察西安问起一“工人”,众人疑惑,彭:他是毛主席大舅子

图|贺敏学和家人合影

二、低调内敛的贺敏学

抗日年代,贺敏学出任了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参谋长、第一师特务团团长等职务,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低调的他从没有将自己的功绩拿出来炫耀。

每到一个新部队,总有人会好奇打听贺敏学的背景,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老井冈山,没想到他的两个妹妹分别嫁给了毛泽东和毛泽覃两兄弟,不少人都在背地里称呼他为“国舅”。

听到这样的称号,贺敏学心里很不舒服,他诚恳地对战友们说道:“你们可以称呼我贺敏学同志,也可以叫我老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这里没有国舅。”

贺敏学的低调内敛不仅仅表现在这里,最夸张的是就连他的夫人李立英都不知道贺敏学和毛泽东之间的关系。

从恋爱到结婚,贺敏学没有对妻子透露过半句,两人结婚一年半后,李立英才从别人嘴里听到关于贺敏学过去的真相,李立英好奇地问丈夫为什么不把真相告诉自己。

贺敏学坦然地表示:“说这些又有什么意思呢?”

李立英立马明白了丈夫的心意,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做好组织安排的工作,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这就是贺敏学最大的心愿了,至于其余的,贺敏学压根就不在乎。

新中国成立后,贺敏学出任了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司令兼政委,上海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员。1952年,贺敏学受命率领华东军区三个师进入上海承担建设上海的光荣任务。对于这个任务,贺敏学觉得无比光荣和高兴,但是一些老战友却认为,中央这样安排是给贺敏学降了级,从中央转业到了地方上,纷纷替贺敏学鸣不平。

贺敏学见状赶紧站出来劝道:“各位不要感到生气!军人就得根据革命斗争形势不断转换战场,我贺敏学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贺敏学踌躇满志地带着部队进入了上海,当他真正站在上海滩街角的那一刻,才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彭德怀视察西安问起一“工人”,众人疑惑,彭:他是毛主席大舅子

图|上海老照片

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连年的战乱早已让这个璀璨繁华的海上明珠变得破败不已,曾经一夜不眠的霓虹,如今也被笼罩在厚厚的灰尘之下。

最重要的是,贺敏学此前从未接触过城市建设领域,看着眼前满地狼藉的上海,贺敏学犯了愁,自己到底该从哪里下手啊?

遇到困难,就要想办法去完成,贺敏学决定直接从实践入手,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论并且灵活运用理论。

从贺敏学抵达上海的第一天开始,上海的街头就多了一个整天骑着自行车、不修边幅的“怪人”,别人看到灰尘漫天的工地都远远躲开,贺敏学看见了就像老虎看到猎物一样,激动地蹬着自行车朝工地驶去。

当时很多民居房屋都被炮弹摧毁,家家户户都在修房子,贺敏学就走街串巷地和当地百姓聊天了解情况,听不懂方言就努力去学上海话,看不懂图纸就去图书馆找资料学习,分不清建筑材料就用笔记一个个画下来去记。

在上海的街头巷尾,贺敏学发现了许多建筑人才,上海建筑工程部内却是一片萧条,贺敏学很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才不能进入工程部,成为上海城建的一部分呢?

当地负责人无奈地表示,这些游荡在街头的人大多数都是旧社会人员,成分太复杂了。

贺敏学点点头,固执地表示:“这些人的历史问题,我们可以在工作中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这样的人才不用实在是太浪费了。”

最终,当地负责人同意启用这些社会“闲散”人员,建筑工程部人手不足的问题顺利解决了。

贺敏学是个非常尽职尽责的人,什么事情都要求亲力亲为,经常去工地上和工人一起吃住。工人下班了,贺敏学还要抱着一大堆材料回家批阅学习。

在贺敏学的带领下,上海建筑工程部在一年时间内就建造了60多万平方米的房屋,解决了两万五千名工人的住房问题,还建起了中苏友好大厦这样享誉世界的“巨作”!中苏友好大厦又被称为上海展览中心,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被誉为上海十佳建筑之一。

正当上海初见成色的时候,组织的调令又下来了,这一次贺敏学被调到了大西北。

说句难听的,辛辛苦苦的工作果实马上就要成熟了,结果这个节骨眼上被调走了。果实被旁人摘走,换成谁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

贺敏学却一句怨言都没有,接到调令后,立马成立了“支援西部总队”,将大批人才和物资带到了贫瘠的大西北!

彭德怀视察西安问起一“工人”,众人疑惑,彭:他是毛主席大舅子

图|中苏友好大厦

三、无冕将军

1955年9月27日,新中国第一次授勋大典在北京中南海举行,功绩赫赫的贺敏学却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只因为他当时被调离了军队,去建设大西北了。虽然没有得到军衔,但世人仍旧尊称贺敏学为“无冕将军”。

来到大西北后,贺敏学就在西北工程局成立了一支超10万人的建设大军,承担陕西的所有重点项目,包括飞机制造、机场、鱼雷厂等。

当时西安工程管理局受中央建工部垂直领导,所以贺敏学很少出面应酬,一般都由副局长出面协调,再加上贺敏学行事极其低调,所以当时陕西省委的许多领导都不认识贺敏学。

1956年的一天,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来到西安视察工作,一向高冷严肃的彭总一下飞机就急切地问道:“贺敏学同志来了吗?”

在座众人面面相觑,纷纷表示不认识贺敏学,突然人群中有一个人高声问道:“是不是工程管理局的贺敏学局长啊?”

省委秘书长赶紧坐车去找,结果贺敏学并不在管理局,手下的人建议秘书长去工地找找。

秘书长一到工地,就看到一个穿着旧工装、灰头土脸的“工人”正在指挥大家干活,秘书长走上去半信半疑地问道:“请问您认识彭德怀副总理吗?”

贺敏学一只手叉着腰,平静地回答:“认识啊,是在井冈山时期认识的!”

秘书长激动地一拍大腿,赶紧拉着贺敏学上车。

彭德怀视察西安问起一“工人”,众人疑惑,彭:他是毛主席大舅子

图|彭德怀(中)

贺敏学走进会场的那一刻,彭德怀立马穿过人群,大步流星走了过来,给了贺敏学一个热情的“西式拥抱”,在座的众位领导见状差点惊掉下巴,这个看起来“工人”打扮的人到底是什么身份,能得到彭总如此特殊对待?

彭德怀紧紧握住贺敏学的手,问道:“老贺,你还好吗?”

贺敏学点点头,示意彭德怀不要为自己担心,随后彭德怀一脸疑惑地问身边的省委负责人:“贺敏学同志不是你们西安的省委委员?”

省委领导被这句话弄得十分尴尬,连忙表示召开会议将贺敏学同志补选进省委常委。

一位心直口快的年轻同志见彭德怀和贺敏学如此热络,便好奇地问道:“贺敏学同志是贺龙元帅的弟弟吗?”

本来一脸不悦的彭德怀听到这话顿时被逗得哈哈大笑,耐心解释道:“是毛泽东的大舅子,还是红军上井冈山的领路人!”

在场的众人瞬间肃然起敬,谁都没有想到,这样的大人物竟然来到了西安,而省委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平日里贺敏学生活作风有多低调,几乎除了工作外,就是吃饭睡觉,没有任何的交际应酬。

彭德怀视察西安问起一“工人”,众人疑惑,彭:他是毛主席大舅子

图|贺敏学

1957年,贺敏学又带领工程部队转战福州,出任了福建省副省长,从此,贺敏学一直在福建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1985年,操劳一生的贺敏学被查出癌症,家人顿时哭成一片,乐观的贺老笑眯眯地说道:“你们不要难过,趁我现在脑子还不糊涂,我还想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再做点事,希望你们不要阻拦我!”

就这样,身患绝症的贺敏学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在人生最后的那段时间,贺敏学仍旧选择和福建人民在一起,关心民生、为民服务。

1988年4月26日,这匹老骥终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享年84岁。

最令人感动的是,贺老的遗体火化后,骨灰中竟然还有一颗子弹,贺老就带着这颗子弹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实在是难以想象,贺老的意志力到底有多么顽强,子弹在身体里几十年,仍旧风雨不误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彭德怀视察西安问起一“工人”,众人疑惑,彭:他是毛主席大舅子

图|晚年的贺敏学(左一)

如今的中国繁荣昌盛、霓虹烂漫,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离不开像贺敏学这样老一辈革命家的付出,同时也要向每一代建设者说一声辛苦了!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时代任务,我辈须肩负起时代使命,为人民、为国家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方能不辜负当年四万万国人披荆斩棘、浴血奋战换来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