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

 听涛品海 2022-07-01 发布于江苏

中国首部江河史讲述⑤谁敲了瓯江一闷棍

原创 三只眼老鲤 三只眼老鲤 2022-03-06 20:11

图片

图片

整一个春节没有码下一个字,尽想着脑后一棍子把一个青葱少女变成的糟心事。不由得联想到古代瓯江是否也遭了这么一闷棍,从而与闽江骨肉分离,迷迷登登地从大闽地走失。



你看我们读《山海经》

“瓯居海中,闽在海中”,

那瓯江和闽江起初是多么亲密。

图片
2013年夏天

为了弄清它们分离的原因,我组成“个人调查组”远赴瓯江。一路来到滚滚黄汤的温州湾,从龙湾区海堤大桥上了灵昆岛。小岛以亿万年不沉的姿势,领衔着瓯江口面朝大海。它身后江岸上是一个900多万人口脚不点地的温州商业都城,然后瓯江像一条游龙,龙尾蜿蜒隐入广袤的山区腹地;

图片
又一年夏天

这个调查组又赴闽江口,发现琅歧岛简直是灵昆岛的再版,她像闽江口硕大的明珠,岛上古榕树的长髯温情地抚摩着江与海,它身后的江岸上一样是800万人口的省会都市福州城,然后闽江也像一条游龙,向武夷山脉潜入。

图片

闽江口和瓯江口

今天仍像一对孪生,

但总然有别。

灵昆岛除一座小山包外,全岛几乎是瓯江与东海交会的滩涂淤积而成,所以岛上有大片的芦苇湿地,此外就是临港码头或物流厂房;

全岛就一个村形成的一个镇,镇上本土的温州人基本已在几十年前的商业浪潮席卷下,前仆后继飘洋出海了;

现在岛上的居民已与当地人无关,他们多是从东北移居而来做了种瓜果的岛民。


而琅歧岛和灵昆岛不一样,琅歧虽说也是个镇,但是面积比灵昆岛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元素;

大片的沙滩不像芦苇湿地那样荒芜,美丽得让许多游客上岛来享受海浪沙滩仙人掌;

闽江口从古代到近代数千年都是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但现在因闽江被水口大坝腰斩,早已断航断旅,琅歧的江口基本看不到船舶的踪影;

还好岛上尚有几个原生态的村落,镇上的居民除了年轻一代远赴欧美,大都祖辈生活在这里,街区很多古街古巷,各种宗祠神庙时常从古榕树后隐现,整个岛古风依然。

图片


我作瓯江闽江的调查,除了忘不了《山海经》对瓯闽哥俩的记述,也忘不了古代有太多“瓯闽一体”的记忆:《隋书》载,晋朝以前有一本福建最早的志书,书名就叫《瓯闽传》;闽江源头著名的光泽杉关,唐代以前名叫“瓯闽西户”。两江流域上古啊都是大闽地的DNA,很多古籍都合称它们为“瓯闽之地”。

图片

然则哥俩到底是走岔了,

它们是何时兄弟割袍的?

瓯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是温州。你到温州博物馆陈列柜上买一本该馆建馆四十周年汇编的《文物与考古论集》,前言第一句这样告诉你:“汉初驺摇立国,东瓯名见《史记﹒东越列传》”,此事指《史记》记载的汉初孝惠三年,汉惠帝为了削弱闽越,以无诸恢复了王号,驺摇也理应封王为由,从闽越封地里划出瓯江流域(或兼有闽东北),让驺摇承袭“东瓯王”之号,分设了个“东海国”,从而实现了把闽越化大为小的意图。按此说瓯江流域是东海国时离闽而去的。

图片

越地学人对此说很不爽,坚称瓯地襁褓中就姓越。

最流行的一说是,当年勾践称霸后手头阔了,大封子弟为王为君,原是越公一族的仲余,被勾践爷封瓯王,高高兴兴领了温、台、处,食采瓯山,建都平阳。

然后是万花筒般变幻的说法,有说还早还早,仲余的爹地宰辛就是瓯王了。还有人说,还还还早,越王勾践的曾叔祖无择就是“东瓯公”了耶。更有人说还还还还早,五千年前黄帝和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以䝙为图腾的䝙部落战后就在瓯江定居了下来,过着既渔猎也稻耕的生活云云。

这情形很像拉面条,东瓯的世系跟越国的世系越拉越长,瓯地属越的历史也越提越早。因为历史也会造假,假得跟真的似的。诸如《越绝书》《吴越春秋》《逸周书》《越世家》等一干史籍,在叙述越世系时确有太多造史嫌疑,故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史学大师顾颉刚等就曾为越史大肆造假愤而怼过。所以万花筒般的东瓯世系史,一个比一个更假。

这样的糊捣腾,

我也是不认的。

我有个“两排法”

咱们先把前一段排一排

有《山海经》和《周礼》为证,不消说夏商周时瓯江都是流在“大闽地”里的;有越王“请”或“使”欧冶子而不是“命”他为越国铸剑为证,春秋末期瓯江还是闽瓯一体的;有考古揭示的印纹硬陶古闽文化覆盖为证,战国早中期瓯江还没被“捡”走。


咱们再把后一段也排一排

瓯地属越会不会是《史记》说的汉驺摇时?我们读《史记·东越列传》原文,读到了真实的信息:“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你看汉惠帝把“闽君”驺摇调任为“东海王”,理由是“其民便附”,这透露出驺摇之前一定在瓯江有威信;同时说这“东海王”不是新鲜事,而是“世俗号”,也表明瓯地之前曾有东瓯王;而里面说“秦并天下,皆废为君长”,就是指原东瓯王安朱和闽越王无诸一起被秦朝废为君长,所以天下反秦时一肚子气的安朱让儿子驺摇拉了东海的哥们与无诸的兵马一起去杀秦。

驺摇和无诸一样战场上拼命,可战后汉室只恢复了无诸王位,驺摇则被封为“海阳侯”虚号叫“闽君”,这都透露驺摇战前确是在瓯江一带活动的——这样一演绎,瓯江沦为越地,不在秦时,更不在汉时,而至少在安朱前。

图片

两相一排除,“战国末期”这个字眼就进入了我们眼帘。这时候出现了很重要的一条资证:《路史》等传载“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

图片

无疆者谁?此君是颟顸愚蠢好大喜功一意要恢复勾践霸业的战国末年最后一任越王也,发动楚越战争的是他,吹响越国“终结号”的也是他。此条史料笔者不喜欢,因为这史料一眼就能看出假来,比如说欧姓吧,众所周知欧姓始祖是欧冶子,老欧早在无疆七八世祖允常勾践啊就一起耍剑喽,你说无疆封子欧余山才有欧姓,这不太假了吗!

图片
图片

但是真作假来假亦真,即瓯江大概率真是被无疆打一闷棍落于越人之手的,因为那很像无疆一心一意想当天下老大的吃相。那么真实情况应当是:战国末年无疆从大闽地夺取了瓯江流域,其次子蹄受爹地派遣镇守瓯江,由此闽人转成越人,闽地成了越地;后来爹地兴兵伐楚大败亏输越被楚灭,丢了国土的越人又“败走南山”大量涌进瓯地,这就逐渐形成了“瓯越”和“瓯越王”。从此瓯江闽江分道扬镳,瓯江最终从大闽地走失。

三只眼老鲤

三只神奇天眼,一个有趣灵魂

1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