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门蔡氏

 无为之朝花夕拾 2022-07-01 发布于福建

 金门蔡氏四代名宦留迹银城

明代金门蔡献臣一门四代遗留同安、翔安的文物古迹,是研究历史上金门与同安"五缘文化"的实物资料,对于探讨明代同安的家族迁徙、民居古建、墓葬制式、婚姻观念等也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明代金门平林人蔡献臣是同安杰出的乡贤名宦,他和父亲蔡贵易都是进士出身,是同安“父子进士”家庭之一;又与祖父蔡宗德一家三代人同祀同安乡贤名宦祠,甚至连“平林”这个村名,也因蔡献臣学问纯正而御赐为“琼林”,这种荣宠实属罕见。蔡献臣长子蔡谦光虽然只是一名秀才,但他有诗著传世,被《同安县志》列人“人物录·文苑”。360多年过去了,历史留给人们无穷遐想的空间,但这个家庭四代人遗留在同安、翔安的历史文物,却见证着“无金不成银”这样一个史实。
蔡贵易墓南面向金门的“望洋阡”墓道坊。
第一代 蔡宗德妾守节受旌表
蔡宗德字懋修,是蔡献臣的祖父。他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得中举人(这科同安中式7名举人全部是金门人)。蔡宗德为人宽大仁厚,不炫声誉。任广州通判时,释放100多位因通番船而被羁押的漳泉船员;在浙江台州任职时,也放走了一批被倭寇掳掠准备贩卖的莆田人。后来调往广西任梧州府通判(州之佐官,正六品),不久殁于京,葬金门戴洋山,刑部侍郎洪朝选(新店柏埔人)为作墓志铭。
蔡宗德妾杨氏,少通经史,23岁守寡,因无子嗣数次投环殉节,但都被嫡室洪氏(南京国子监助教洪敏孙女)救活,只好佐理洪氏持家,相依为命,直到61岁辞世。按照明代的定例,媵妾守节不予旌表,但官至光禄寺少卿的嫡孙蔡献臣状请于朝,言“妻之事夫,犹臣之事君。臣之尽忠,既无分于大小;妻之立节,又何间于嫡庶”,结果获准,启开了为媵妾立坊旌表的先例。
《同安县志》卷七记载:“节孝坊(石坊匾额镌为“贞节”)在铺前街,为明通判蔡宗德妾杨氏立”。杨氏于万历三十二年旌表,石坊是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由泉州府同知张仲孝、同安知县李春开建立。它横跨漳(州)泉(州)驿道,单间重檐,高约7米,宽3.45米,方形冲天石柱边长0.44米,下端固以“凸”字形夹捍石,顶盖鱼尾脊中置葫芦。辉绿岩蟠龙封匾阴刻“圣旨”二字,“贞节”坊名石两侧镌写立坊时间和立坊者具衔题名。横梁上匾额由三块辉绿岩合成,高0.48米,总长度2米,正反两面镌文叙事,从右至左连读为:明乡进士梧州府通判诰赠贵州布政使司左参政蔡宗德妾杨氏。石坊南距蔡献臣“怡园”别墅约300米,北距蔡献臣墓约600米,迄今保存完好,是同安境内遗存不多的明代石质文物。
第二代 蔡贵易清名载亭堂
蔡贵易(1538—1599)字迩通、道生,号肖兼,蔡献臣父亲,明隆庆二年(1568年)与岭下人叶明元同榜进士。历官江都令、浙江崇德县令、南京户部陕西司主事、宁波知府、贵州按察副使、布政司参政,终浙江按察使。蔡贵易一生不善奉迎,“恬退寡援,挺立独行”、“居家不蓄媵妾,不混官府,敦宗亲和乡里”,崇德县民为其立“四知亭”,堪与东汉清官杨震相媲美,因而御史苏浚书其堂曰“清白”,其子蔡献臣文集也以《清白堂稿》为名。
据蔡贵易墓被盗后的墓志铭碎片辨认,蔡贵易原配叶氏逝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年仅十九,葬于城北,直到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十二月初五日,蔡献臣才把停柩二年的父亲合元配叶氏葬于现在的翔安区新店镇董水狮山南麓,亲家翁太常寺少卿池浴德(蔡献臣岳父)为其作墓志铭。墓地坐北朝南,方首墓碑高1.68米,宽1.39米,中镌“明赐进士浙江按察使崇祀乡贤名臣肖兼蔡先生配淑人叶氏黄氏之墓”(黄氏为蔡献臣生母,生卒年间为1541—1628年),上款镌“崇祯甲戌(1634年)五月移厝艮坤兼寅申”;下款刻“万历辛亥(1611年)四月男献臣百拜立石”。祭桌长1.67米,宽0.84米,高0.95米,坟封为椭圆形三合土夯筑,石砌墓道,两旁分列石马、石羊、石虎,惜已被盗,仅存一只石马让茂头蔡氏族人运回村中置于宗祠前面,尚有一支望柱搁置董水小学门口,上镌“光前裕后清白独茂家声”。
蔡贵易墓南约二里新店往东园古道路旁,竖立一座面向金门的“望洋阡”墓道坊。石坊单间无檐,跨距3.1米,方形冲天柱边长0.37米,高4.5米,顶端石雕坐狮,下端以夹捍石加固。镂空祥云雀替,横梁雕刻浪纹图案,匾额中镌“狮山佳气”,右镌墓主生前所获荣典爵位和官阶题记,左镌立坊者献臣父子名字。蔡贵易墓与金门戴洋山蔡宗德墓隔海相望,表达了同安与金门蔡氏世代思亲念祖的情愫。
第三代 蔡献臣谏心赐嘉联

蔡献臣(1565—1644)字体国,号虚台,以直言敢谏著称,故别号直心居士。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与金门同乡蔡懋贤、蒋孟育、陈基虞、黄华秀为同榜进士,人称“五桂联芳”。
蔡献臣进入仕途后,初授刑部主事,后迁礼部主客郎中,又迁湖广按察使。任上被礼部尚书右宗伯以“楚藩案”(即辽王朱(火+节)谋反案)参劾罢归,又逢父逝丁艰,在家逗留一段时间。张居正罢相后,蔡献臣被起用浙江巡海道,改领提学道,为国家精选人才,状元朱之藩即出自其门下,浙人为立生祠。天启间召为南京光禄寺少卿(正五品),但又遭宦官构陷,终于归乡赋闲。

蔡献臣在金门平林原有宅第,名为“怡穀堂”,又有书轩,至今尚存。但他还乡后便在县城南门外构建“怡园别墅”,池种荷花,中造石桥,池北筑“一鉴轩”。蔡献臣居乡时,还捐资重筑海丰埭长1880丈(址在今集美区后溪镇坂头桥东),何乔远为之撰《蔡虚台先生筑海丰朱埭堤岸功德碑颂》。万历三十七年,广昌举人李春开莅任同安县令,聘请蔡献臣纂修《同安县志》。蔡献臣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宗旨,3个月脱稿,共10卷17个项目,被李县令赞为“今日以前,定不能增减一字”。
万历四十年,邑令李春开于南门外铜鱼池修建铜鱼亭,蔡献臣邀请陈基虞(金门人)、张廷拱(大嶝人)、林应翔(今厦门人)等显宦名儒,登亭赏月,喜赋《铜鱼亭成,邀林负苍、陈宾门、张辅吾夜坐诗》一首:“神鱼迎水跃,天马护亭斜。奇迹何年隐,胜游今日誇。午风催急雨,夜半月平沙。隔堞堪呼取,如渑不用赊。”(民国版《同安县志》卷八)天启四年(1624年)邑民为彰县令李灿然抗击“红夷”(荷兰殖民者)事迹在铺前树立《邑侯李公生祠碑记》,蔡献臣为碑书丹,表现了爱国爱乡的民族气节。
《同安县志》记载:“提学蔡献臣墓在前街后山”。蔡献臣卒后赐祭葬,赠少司寇,配享朱文公祠。其墓1997年由金门琼林和同安蔡氏宗亲集资修缮。墓地坐北朝南,平面呈“风”字形布局,方首墓碑通高2.13米,宽1.62米;祭桌长1.57米,宽0.74米,高0.96米。墓碑阴刻楷书:“皇明赐进士嘉议大夫光禄寺少卿前尝镇兵备按察使浙江提学副使虚台蔡先生暨配诰封淑人池氏墓”(池淑人是太常寺少卿池浴德长女,也就是礼部池显方大姐)。墓前有半月形丹池,两根六角形石望柱顶端坐狮已失,两副石刻褒联犹存:其一,立朝屹如山居乡清如水真乾坤正气能绍往开来为江南之夫子,宅心温似玉接物煦似春堪砥柱末流使民思士仰称斗北之一人。全联52字,这样长的华表挽联所见不多。其二,识远才闳持论每依名节,志芳行洁任事不避怨劳。联首镌“玉音”二字,标明是皇帝口赐的嘉联,由上可以看出蔡献臣游宦的亮直气质和居乡的清白门风。
第四代 蔡谦光诗才录铭文
蔡谦光(1585—1636)是蔡献臣长子,以荫入监,《同安县志》与其弟甘光合列“人物录·文苑”:“蔡谦光字裒卿,邑诸生。蔡甘光字雨卿,恩贡生,俱少司寇献臣子,并以诗名。谦光为诗,冲秀高华。甘光尤负奇笔,体数变后乃造冲淡,如凉风素娥,微风摇珮,父执何乔远、蔡元履更以雄深进之。谦光著《千云斋集》,甘光著《恢斋集》,舅氏池显方均为之序。”以上看出,谦光、甘光兄弟诗歌、书法俱佳,而且得到父亲挚友何乔远、蔡复一的提携,使诗风有微云疏雨,晓风残月之致。
蔡谦光墓在同安县城之北里许的蔡厝山西麓,方首墓碑高1.55米,宽1.31米;石供桌长1.50米,宽0.84米,高0.34米。碑刻楷书:“明太学生裒卿蔡公暨配孺人林氏傅氏之墓”。20世纪80年代,墓葬被盗,两具棺木移出圹外,男女骸骨由蔡氏族人拾入陶缸重新葬入墓穴,以水泥封顶。一碣墓志铭被东山村后亭蔡氏族人收回藏于蔡氏家庙。《明故太学生蔡裒卿墓志铭》为黑页岩质,高0.84米,宽0.39米,全文24行,满行52字,由谦光母舅池显方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撰文,陈瑞(崇祯四年进士,刑部员外)篆额,蔡国光(金门平林人,崇祯七年进士)书丹。铭文表述:蔡氏“先世中州人,宋十有七郎者,赘浯洲平林,因家焉”,阐述金门与同安蔡氏的血缘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