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语文老师给孙子读资治通鉴,半年后变化明显,爸妈都很意外

 IF枕边育儿 2022-07-01 发布于山东

“得语文者得天下”,家长都知道让孩子多读书有好处,但却不知道怎么给孩子选书。有时候买了一堆,孩子却并不感兴趣,翻了几页,就不看了。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事情,还要听专业人士的推荐,他们的看法才是权威的。

老公跟我说,他们单位有位妈妈,孩子的事情什么也不管,都交给退休的老人,孩子的成绩数一数二,每个学期都拿回来好几个奖状。后来有次聊天才知道,人家家的老人,可不是一般人,是退休语文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桃李满天下,教育孩子方面,自然是手到擒来。

这样的教育方式,每位家长都该学学。我磨着老公去学习,用在自家孩子身上,果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得不说,老教师就是会带孩子

妈妈不管不问,都交给老人带娃,一方面避免了隔代教育上的冲突,另一方面,则让给予了老人全新的尊重和信任。刚开始学习差的孩子,在老人的带领下,半年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以前孩子表达能力差,不爱说话,见人也不打招呼;

现在孩子很喜欢说话,遇到人就说个不停,很有礼貌

以前孩子读书,都是一个个字蹦,上二年级了,还不会通读;

现在孩子读课本口齿清楚,还很有感情,经常被老师表扬;

以前孩子数学不好,经常读不懂题,做错题,写作业很费劲;

现在孩子数学成绩稳居前三,看一遍题,就能下笔写了。

这样的变化,之前想都不敢想,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而且,还有个很有趣的变化,就是孩子身边的好朋友,越来越多了。

以前跟孩子出去,他都是自己躲在角落里玩,不跟任何人说话。现在呢,走到哪里都有“粉丝”,小朋友们愿意跟他玩,还拉着他讲个不停,天都黑了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吃饭。

妈妈说,孩子有这样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知识沉淀的丰富了,跟同学有话题,能聊得来,学习上也就不吃力了,整个人压力都小了。

以前对学习不感兴趣,是觉得太枯燥了,也看不懂。现在孩子会主动探索,还看了很多课外书,有些是“闲书”,但对孩子帮助很大。满墙的奖状,都和“闲书”的关系密不可分。

什么“闲书”呢?看了才知道,原来是《写给孩子的资治通鉴》,我上小学的时候也读过,是偏历史类的书籍,跨越1362年的历史,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是专为皇帝学习、借鉴的史书,被誉为“皇帝的教科书”,也是成功者必备的“案头书”,当时我读这套书是上大学的时候,没想到现在还有孩子读的版本了。

语文教师表示,现在的部编版语文课本中,明确要求孩子课外阅读《资治通鉴》,中小学课本中,也有很多内容是出自资治通鉴。比如围魏救赵、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

选给孩子读资治通鉴,从小让他吃透书中的内容,不仅能助力学习,还能拥有大格局和大智慧,孩子以后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会比一般人要多维度。

翻看后我发现,这套书有不少特点:

一套书5册,分朝代讲解,主题性很强;

和人教版语文课本贴合,读后不浪费;

内含历史、语文方面的基础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100多个精彩故事,300多幅精美插图;

500多条历史加油站和读史启示录;

拼音注解,降低阅读难度。

一套书5本,囊括了从南朝北朝到隋唐五代的重要历史知识,完善孩子的历史知识提心,还能提升孩子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素养,说是“闲书”真的冤枉了。

我也给孩子入了一套,上二年级的他,已经可以独立阅读了,根本不用我管,一个人看了一个多小时,里里外外翻了好几遍,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哈哈大笑,看来内容真的很吸引人。

老教师认为,孩子读资治通鉴,不仅能提升知识量,还有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提升。小学生课业不重,就要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对孩子的性格、社交、学习,都很有帮助。

如果你也觉得不错,赶紧点上方链接,给自家娃准备一套,提升文学修养,增长历史知识,保管孩子会喜欢,还会有肉眼可见的变化哦!

枕边育儿寄语:

学习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不懂的选择书,家长要知道。一套好书,改变的不仅是孩子的外在气质,还有内在修养。用书籍的力量,帮孩子做彻底的改变,越早进行越好!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