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友生先生药物“十一门”分类法

 天额3t9g9qk4j8 2022-07-01 发布于河北
万友生先生在其《药选》一书中,将药物按照风、寒、湿、燥、热、火、气、血、痰、积、补等,分为十一门。每一门下,再分若干小类:如风门下分“外风”与“内风”;燥门下分“润上,润中,润下”。其分类简明扼要,颇合古意,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现将其药物分类列附于下,供同仁参学。

图片


1风门

1.1外风

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白芷、藁本、川芎、秦艽、威灵仙、桑枝、五加皮、海桐皮、豨签草、蚕沙、白花蛇、蛇蜕、蜈蚣、全蝎、薄荷、桑叶、菊花、牛蒡子、柽柳、蝉蜕、蔓荆子、苍耳子、辛夷、刺蒺藜、谷精草

1.2内风

羚羊角、石决明、茯神木、钩藤、天麻

2寒门

2.1外寒

麻黄、桂枝、紫苏、香薷、生姜、葱白、淡豆豉

2.2内寒

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大茴香、艾叶、薤白、高良姜、丁香、川椒、花椒、胡椒、荜澄茄、葫芦巴、荜茇、肉豆蔻

3湿门

3.1透湿

浮萍、苍术皮、生姜皮、茵陈、大豆黄卷

3.2燥湿

苍术、白术、厚朴、草果

3.3利湿

茯苓、猪苓、泽泻、滑石、木通、通草、车前子、防己、大腹皮、土茯苓、地肤子、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冬葵子、榆白皮、萆薢、海金沙、瞿麦、石韦、萹蓄、蚯蚓

4燥门

4.1润上

百合、甜杏仁、天冬、柿、梨、落花生

4.2润中

麦冬、天花粉、石斛、黄精、玉竹、山药、人乳、牛乳、羊乳

4.3润下

麻仁、海松子仁、无花果、郁李仁、蜂蜜、肉苁蓉、知母

5热门

5.1外透

石膏、竹叶、连翘、金银花、葛根、芦根

5.2内清

生地黄、西洋参、沙参、竹茹、西瓜、绿豆

5.3下泄

灯草、淡竹叶

6火门

6.1咸寒清血

犀角、童便、人中白、秋石、朴硝、芒硝、马牙硝、风化硝、玄明粉、消石、食盐、戎盐

6.2苦寒清气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丹皮、龙胆草、大黄、番泻叶、青黛、大青、桑白皮、地骨皮、青蒿、元参、芍药、马勃、山豆根、寒水石、人中黄、金汁

7气门

7.1升气

柴胡、升麻、葛根、桔梗、荷叶

7.2降气

枳实、枳壳、槟榔、沉香、苦杏仁、前胡、白前、紫苏子、紫菀、款冬花、马兜铃、枇杷叶

7.3调气

香附、乌药、香橼、小茴香、白檀香、木香、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甘松、陈皮、青皮、木蝴蝶

7.4通气

麝香、冰片、樟脑、苏合香、细辛、皂角、菖蒲、大蒜

7.5涩气

五倍子、金樱子、诃子、莲子、芡实、白果、胡桃、乌梅、木瓜、罂粟壳、浮小麦、牡蛎、龙骨、覆盆子、山茱萸、桑螵蛸、南天烛、秦皮、椿根皮、石榴皮、赤石脂、禹余粮

7.6镇气

银、铁、铅、磁石、龙齿、代赭石

8血门

8.1调血

当归、鸡血藤、乳香、没药、血竭、三七、紫荆皮、天仙藤、合欢皮、红糖

8.2行血

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郁金、苏木、蒲黄、延胡索、姜黄、五灵脂、紫檀、丹参

8.3清血

白薇、紫草、大蓟、小蓟、白茅根、苎麻根、茜草根、剪草、侧柏叶、白头翁、地榆、槐花、刺猬皮、蒲公英、紫花地丁、

8.4止血

白及、藕节、血余炭、棕桐皮、百草霜、伏龙肝、墨

9痰门

9.1祛风化痰

天南星、白僵蚕、白附子、草乌头、荆沥

9.2祛寒化痰

姜汁、白芥子

9.3清热化痰

硼砂、柿霜、百药煎、莱菔

9.4燥湿化痰

半夏、橘皮、化陈皮

9.5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仁

9.6清火化痰

牛黄、天竺黄、竹沥、射干

10积门

10.1食积

山楂、神曲、麦芽、谷芽、鸡内金、鸡屎、五谷虫

10.2虫积

使君子、榧子、雷丸、鹤虱、贯众、胡黄连、芦荟、川楝子、芜荑、百部、苦参、阿魏、雄黄、明矾、石灰、轻粉、水银、砒霜、露蜂房

10.3水积

甘遂、大戟、芫花、商陆、荛花、牵牛、续随子、葶苈子、泽漆、川椒目、蝼蛄

10.4痰积

青礞石、密陀僧、瓦楞子、浮海石、海蛤粉、海藻、昆布

10.5血积

三棱、蓬莪术、花蕊石、刘寄奴、王不留行、穿山甲、水蛭、䖟虫、䗪虫、斑蝥

11补门

11.1益气助阳

人参、党参、黄芪、於白术、石硫磺、补骨脂、腽肭脐、雄蚕蛾、阳起石、仙茅、蛤蚧、冬虫夏草、鹿茸、羊肉、牛肉、鸡、乌骨鸡、鸡卵、淫羊藿、巴戟天、紫河车、镇阳

11.2滋阴养血

熟地黄、何首乌、龟甲、阿胶、黄明胶、鳖甲、麋茸、燕窝、白术耳、海参、墨鱼、乌鲗鱼骨、淡菜、鲍鱼、猪肉、鸭、菟丝子、白蒺藜、女贞子、枸杞子、柏子仁、酸枣仁、龙眼肉、荔枝肉、大枣、甘草

11.3安神定志

朱砂、琥珀、茯神、远志

11.4健骨强筋

杜仲、续断、骨碎补、金毛狗脊、牛膝

附:万友生先生论风、寒、热、湿、燥

论风

夫风也者,吹嘘鼓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非寒非热,原无定体。其所以有分别者,夹他气而变化耳。故夹寒则为风寒,夹热则为风热,夹湿则为风湿,夹燥则为风燥,夹火则为风火,惟其能夹他气而变化。故治法自因以不同,是以治风寒则宜辛温如麻黄、桂枝之类,治风热则宜辛凉如桑叶、菊花之类,治风湿则宜散以羌、防之类,治风燥宜解以桑叶之类,治风火宜平以黄芩之类,各有所当也。司命者,可不审乎!

论寒

寒者,其体凝敛,其用收引。故其病人也,在表则为无汗脉紧之类,在里则为胸痹腹痛之类。惟寒有表里之分,故治有温散之别。表寒宜发散,如麻黄、桂枝、生姜之类是也:里寒宜温化,如附子、肉桂、干姜之类是也。是以仲景治表寒用麻黄、桂枝等汤,亦不离麻黄、桂枝、生姜之类;治里寒用理中、四逆等汤,亦不离附子、肉桂、干姜之类。盖表寒乃寒邪实于外,里寒乃阳气虚于内,虚实既殊,温散自异耳。

论热

热为火之气,火为热之体,是火与热,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然热伤气而火伤血,热多蒸于表,火多郁于里。热现于上,则为烦渴面赤,火行于下,则为尿血便赤,是热与火又不可无分别焉。所以在表,热薄于卫,火入于营,在里则热耗腑气,火灼脏血。而治法,热在卫宜透以清凉,热在腑宜泄以甘淡,火在营宜清以甘寒,火在脏宜泻以苦寒,各有异也。然泻火之药有时可以清热,而清热之品亦间或可以泻火,则分而不分,又在人神而明之耳。

论湿

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是治湿,当以理脾为主也,明矣。然湿邪有夹风、夹寒、夹热之殊,治法亦有宜透、宜燥、宜利之别。则治湿之法,似又不专在理脾矣。大抵风湿多见于上,如头重头眩之类。湿热多注于下,如淋闭脚肿之类。寒湿多滞于中,如痞满腹胀之类。故其始也,在上宜透,在下宜利,在中宜温燥以化之。但亦有寒湿在下而宜温燥者,如鸡鸣散之治脚气是也。又有湿热在中而宜清利者,如五皮饮之治腹肿是也。此治湿所以分三大纲也。然又有水停于中未经酝酿而成湿者,则非温燥所能除,更非透利所能解,必用峻利猛烈之品,以决渎荡涤之,始克有济。此逐水所以宜极苦极寒之药,如大戟、莞花、甘遂、商陆之类是也。盖湿之生本乎水,水之化,仍为湿,湿性缓。故治之以缓,顺其黏滞之性也。水性急,故治之以急,顺其奔流之性也。总之,不离乎因势利导之义耳。

论燥

肺主秋金而司燥令,燥之为言干也,津液枯涸之谓也。故其在于天时,则金风乍拂,草木黄落。在于人身,则肺气不布,津液枯槁。天人相应之理,无或爽者。然燥为水火不交之气,水不交火,则凝涩坚结而为阴燥,如冬时严寒,水冰地坼是也。火不交水,则煎熬枯涸而为阳燥,如以火烧物则焦,以日曝物则干是也。夫燥证既有阴阳之殊,其治法自有温清之别,阴燥辛温以润之,阳燥甘凉以滋之,此治燥之两大关键也。然阳燥法虽以甘润为主,为病又有部位宜分。如燥在皮肤,则皮肤干皱,皮聚毛落。燥在咽喉,则咽燥口干,喉痹喉痛。燥在筋脉,则筋脉挛急,或手足瘛疭。燥在肺经,则干咳无痰,或音哑声嘎。至于肝肾现燥象,必由精血先虚,故燥在肝则血虚生内风,而现眩晕筋惕等症。燥在肾,则阴虚生内热,而现梦遗盗汗等症。若肠胃现燥象,必由津液不足,故燥在胃,则现易消善饥等症,燥在肠,则现燥结便秘等症。是皆可凭证审察其所属者也。又如心属火,火性炎炽,非燥也。然亦有心液不足,怔忡失眠,而以柏实润之者。脾属土,土质濡泽,非燥也。然亦有脾津不布,腹中急痛,而以饴糖润之者。是例外之治,又未尝不可以比例而推也。总之燥之性不离乎干,燥之治必取乎润,此《内经》“燥者濡之”之义也。知夫此则,执中枢以驭四旁,无往而不利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