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

 天门有鱼 2019-07-14

麻黄功效有五:发汗解表(配桂枝生姜),利水消肿(配生石膏半夏),止咳平喘(配杏仁厚朴),温经通阳(配桂枝附子乌头),活血祛瘀(配桂枝川芎当归)。

凡疮疡属阴寒证者,比如患部漫肿,晦暗不红,隐痛缠绵的“无头疽”,应使用温经通络的药物,以促使阴寒凝滞之邪消散。治疗“阴疽”的[阳和汤]里面麻黄只用了1.5克,应该是取其“温经通阳,活血祛瘀”的作用。【方名】阳和汤《外科全生集》【分类】痈疡剂>>外科阴证  【组成】熟地30 白芥子6 鹿角胶9 肉桂3 姜炭1.5 麻黄1.5 生甘草3 【功效】温补和阳 散寒通滞  【主治】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属于阴寒之证. 

麻黄功用还有许多,如:抗过敏、抗病毒、升高血圧、兴奋中枢神经、缓解气管平滑肌。
《日华子本草》言麻黄 “通九窍,调血脉,开毛孔皮肤”,治多种皮肤病,如荨麻疹、牛皮癣等有良效。能宣通脏腑之气,能疏肝解郁。
本经》言麻黄 “破癥坚积聚”,麻黄能消积化瘀,深入癥积,破阴祛疽,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凡药力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
麻黄止痛效果显著,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匱》中多次讲到麻黄治疼痛, 其言: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麻黄汤”主之。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上述方中均有麻黄且为要药,本人临床用麻黄入复方治骨科类疼,有良效。

临床中确有因用麻黄量过大或误用,而引起心悸、气促、失眠、烦躁、汗出、震颤及引发心绞痛和血压升高的,甚至有视物不清、昏迷、呼吸及排尿困难、惊厥、呼吸衰竭和心室纤颤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