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库百人会 | 张克科:构建深圳五环三支点——无缝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双城三圈

 齐一摄现美 2022-07-01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张克科

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海峡两岸暨港澳创新联盟理事、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马洪基金会智库百人会原副总召集人

全文共9090字,阅读时间大概需28分钟

2021年10月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最新的施政报告中提出香港建设北部都会区和双城三圈。这一设想立即得到了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和热议。纵观香港回归以来25年的发展思路,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个北部都会区有其历史的脉络和时代的必然。在这个时刻这个结点上,这个提议的确有其特别的意义。深圳的发展和香港息息相关,深圳很早就提议“管好二线,放开一线”,先后通过“深圳河沿河经济带”、“深港跨境科技园”、“深港创新圈”“共建两制双城新都会”等这项探索融合发展的机会。同时从国家层面来讲,布局海南和横琴的开放和融合试点,把握前海高端服务业的突破,包括一些自贸区试验区的试点,以及从CEPA到最近的RCEP,都在打破旧约束、探索新路径、建立新格局。新界的发展和与深圳的融合是未来深港合作最大的趋势和持续的走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图片

近期,从北京、广州到深圳,乃至香港和新界团体,都在积极思考香港北部都会区和双城三圈的话题。有研究关注需要多大的空间去对接香港的300公里,有智库提出规划600公里深圳临港都市带的配方;有的关注科技创新合作方式,可否做个科技特区及新型科创载体平台;有的关注深港口岸优势下促进经济带的发展,深圳河两岸及珠江口海域、东部海域都在布局新的发展项目。2022年1月12日,林郑月娥提出要与深圳市领导交换意见,讨论落实三条跨境铁路项目,同步在研究连接香港与前海的跨境铁路在香港方面的完善及加设车站位置。还有许多社团提出了民间合作,涉及教育、医疗、城市、公共设施和智慧流的合作机会,等等。大家都在畅想未来北部都会区会是一个怎样的发展愿景,深港合作应该是什么样的生态,旧金山硅谷模式还是东京圈那样契合模式?要达到预期愿景,需要突破什么?在一国两制的理念下,如制度、基础设施都需要创新和构建,哪个是最有握力的动能和支点?

1

把握“双城三圈”的核心价值,构建“一国两制”下双子城的协同发展新机制

林郑月娥提出的北部都会区和双城三圈,作为深圳来说,应该关注什么?大家的注意力更多的是讲北部都会区300平方公里的一个故事。北部都会区的建设主体是香港,建设空间也在香港。北部都会区对应的是香港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层圈级的发展,是香港2030规划中东、南、西三个轴带中的一方面。双城三圈是新界北发展带的延伸。对毗邻的两个城市而言,北部都会区着力在香港,持续影响到河对岸。而双城三圈的跨越边界、贯通双城、涉及两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全新话题。这一次尤为重要的是香港主导提出,也是香港第一次提出跨境和跨区域的设想。从深圳长远发展来看,深圳应该更关注的是“双城三圈”。作为“一国两制”构架中,北部都会区涉及香港的民生民意,中央和国家各部门都会支持和关注,很多项目也都在做。尽管很多东西深圳想做,但这不仅仅深圳的事,而是香港事务,也是国家大事。很多央企和在香港的大企业都会布局北部都会区发展项目。北部都会区和双城三圈,是涉及香港内部发展和毗邻发展的完整概念,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深圳抓住“双城三圈”这个概念,必有更大的空间、更大的作为和更灵活的市场机会。

尽管深圳一直在高唱深港合作的交响曲,但和旋和回音寥寥。香港在2008-2009年,配合珠江三角洲规划和国际金融风暴的袭击,主动提出港深共建国际大都会的命题。当时更多的是从城市要素上协同,包括金融、物流、服务业等,一方面期待增强区域合作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确立国家布局的要塞卡位。当期同时,广东省高层也向北京提出建设“粤港澳特别合作区”的动议。广东的提议换成了CEPA第七到第十轮的服务业先行先试的机会,也为前海破土而生的高端服务业特别的创新开启了帷幕。香港的双城计在评估“一国两制”的舆情动态下,也改唱了一曲“大珠江三角洲优质生活圈”的咏叹调。深圳以“两制双城”的和旋对应,在2012年组织60多位港澳界深圳政协委员提出了全面合作的1+6  系列研究报告。将河套的发展和深港跨境的口岸交通服务等作为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连年递进,持续关注。北部都会区的概念是基于香港港岛一百年,九龙几十年,但新界三十年还没发展起来这一情况提出的。北部都会区优先发展和策略应该就在双城三圈这一部分,香港布局双城三圈,就是期待协同深圳和内陆的资源,更好地带动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从深圳应该主动配合香港发展北部都会区,在高举高打参与布局,构建双城三圈发展新机制,争取在国家层面给深圳一个站位。而在这样的深港双城合作中,制度创新、科技发力、人才支撑、服务提升、社会融合、基建便利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应该关注的。

2

研判香港的三圈布局,摸清双城家底,最大限度的深化、扩展和衍生跨双城的新城市带功能

香港对双城三圈的布局,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香港在布局双城三圈的时候,每个圈预期要做什么。这里有两个维度,一是北部都会区和双城三圈之间的关系,起步应该做什么。另一个是双城三圈要怎么样建立,怎么利用深圳的资源,跨一步怎么做。

深圳湾优质发展圈,在深圳一方是最早开放且有香港要素的蛇口半岛和海上航线,有链接双城一地两检便利通达的深圳湾大桥和口岸,及前海-蛇口自贸区和扩容120平方公里的前海上高端服务业特别合作区。香港跟前海关系一直不太密切,深圳湾大桥建立以后,又有了莲塘-香围园东部通道、港珠澳大桥。香港这一次设想在这个圈除了打通双城轨道交通对接和在香港建设新社区,提供15000-17500住宅单位及6-8000高端科创就业职位外,更是规划在香港一侧流浮山建一栋标志性科创产业大楼,明确由香港数码港来运营。这个楼我看就是北漂的“中环”生态。这样深圳和香港的业务都可以穿梭跨越深圳湾大桥,便利的开展跨城业务,方便香港企业在深圳湾优质发展圈这个地方,直接利用内陆资源开展工作。当然也方便内陆企业到香港一侧拓展业务。

眺望河套片区

港深紧密互动圈,从深圳湾深圳河入口沿南山、福田、罗湖一直到莲塘口岸、沙头角中英街这一带,是陆地相连、交通相接、口岸相通、居民交往最密切最频繁最多元的地带。皇岗-落马洲口岸深圳一侧在拆除重建,新口岸一地两检的设计将位紧密融合发展提供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空间河模式。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罗湖口岸小河套、文锦渡口岸功能升级、莲塘口岸24小时通关、沙头角口岸改造等,都为双城三圈的咬合运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香港正在布局连接深圳罗湖的北环线、拓展河套的周边资源,规划建设新田科技城。在香港一侧的若干新市镇布局,把河套、新田、古洞紧密合作起来。将居住就业统筹,把教育、医疗、住宅、商务服务、中低端人群就业、社区来往、商务对接等领域在这里统筹建设,深圳的城市发展和新一轮更新也配合在圈内完善提升,做到港中有深、深中有港,以人为本、相得益彰。

图片

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基于深圳新界发展形成的27平方公里边境土地,中间在沙头角还有尚未开放的4平方公里土地。而按照海岸线最远的岛来划分海域,大鹏湾也不全是深圳的海域,有80%是属于香港的。我们盐田港附近10万吨的大船要在此转弯的话,全都要经过香港海警审批,因为那是属于他们的海域。所以现在大鹏很警惕,北部都会区把大鹏湾东边打开了,以后大家都直接去香港了,谁还会来大鹏?

香港现在提出的双城三圈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了。两地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30年的布局。在深圳湾大桥建立的时候,香港一直不同意我们那么早开通深圳湾大桥。因为他们元朗的交通配套设施还没做好,包括十号公路的问题。香港也一直不赞同过早开发河套地区,新田这边还有一个被列入《拉姆萨尔湿地公约》的米埔湿地。现在利用皇岗和深圳湾两个口岸交互通关布局的物流转运场,文锦渡生鲜货物检验设施都来不及应对往莲塘的东迁,因为香港新界的基础设施还没有通达,一些地产商圈地的股东没有准备好。香港一直在等莲塘口岸建设以后,深港陆路跨境货运形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新格局。所以香港布局了面向2030的北部经济带,对接香港的东部知识及科技走廊和西部经济走廊。深港接壤片区是必然要未来发展的城圈。

图片

在构建双城三圈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深圳怎么配合和共进。现在香港衔接双城三圈的区域基本上是一片未城市化配套的空地,香港希望从新田开始建设北环线支线,跨境到皇岗,延伸到香围园,带动天水围。深圳是沿边界线建设发展的新城区,深圳一侧基本没有再开发的空间了。要达到共建共享共管共赢的新局面,深圳只有三个策略来做。一是控制部分空间作为功能区来调整未来的布局,如原莲塘工业区罗芳路以南、沙头角保税区围网内等几个空间;二是过去香港那边参与投资建设,这个对作为投资主体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对政府来说,特别是深圳区级政府来说操作比较难;三就是整合、撬动、盘活,将存量资源变增量资源。现在深圳沿线各区和各主管部门都在委托研究,罗湖有委托,盐田有委托,福田有委托,口岸有委托,交通有委托,但都不是整体的。颇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所以需要考虑在这中间整体做什么,怎么样才能把它们撬动起来。

我一直在思考口岸经济带问题。最核心的价值是口岸要“通”,人通、物通往、车通、信息通。一定要把口岸的痛点找出来,下猛药打通。1995年,中国没有进入关贸总协定,北京集中力量在深圳开展通关的国际化试点。着力点就是打通部门本位的体制。一场关乎全局的持久战。前前后后撤销、合并、改革了一系列口岸管理模式,先后将动植物检验、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调并,一直到现在全部职能并入,按照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国家移民管理局和国家海关总署的条条归口管理和服务新体制。海关是履行国家对进出入货物的监督。只要能把特定货物管理好,就不一定要在口岸设卡一一查验,通过高科技手段可以将海关服务的模式创新,全线监管和畅通放行,没有必要将全部业务集中在深圳这个所谓的口岸经济带的概念上。同时,口岸也管人。口岸管的是什么人呢?是国家和地区的外事协同关系,持互认国家护照和签证许可的人员出入境。口岸是国家外交渠道。但深圳、香港之间,每天那么多跨境工作,跟那些一年来一两次的外国工作访问、旅游探亲的人员不同。深港跨境工作者一天要往返两三次。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根据深港跨境工作者的需求,我们管理当天往返深港两地工作的人员的模式就不应该叫做口岸,特别是一国两制框架下,更应该设置边境工作通道。深圳的口岸办是地方政府服务协调部门,权力在海关、在移民局所在那一块。深圳香港现在都没有关注两毗邻城市的关系,国际上边境地方人士跨境出入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模式。我国与陆路相邻国家和地区设立的边境出入管理和边贸交往都有现成的可以借鉴的成功检验。深圳香港之间应该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下。有把两个城市之间的关系定位明确,为设立新的工作通道提供全新的方案思路。

图片

所以,“双城三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两个城市的便利通道,这不是基建问题,而是机制问题,是理念问题。理念改变后,管理模式改变后,自然就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新办法。

3

依“双城三圈”从西到东,构建“五环三支点”对接落地工程。

围绕双城三圈,深圳可以在全市域和湾区通的策略中,呼应香港的“双城三圈 '’,精心以设计,,从西到东“五个环”的空间开展区域合作对接,在每一个环片区布局可以马上办的“三个支点”功能配套。第一个蛇口-前海-宝安-沿线的三个功能区;第二个是由香港西九龙高铁站延伸到福田、龙华、光明的三城市快线;第三个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三个特色片的设计;第四个是沿罗湖-文锦渡-莲塘三个口岸地段建三栋标志性大楼楼;第五个是在深港东部沿海拓展大鹏湾、大亚湾、红海湾,建立大湾区东部海洋圈。这五个方向都具备长期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马上着手开始做。在这中间,可能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所有这些东西可能涉及到到国家和广东省层面,在香港层面和深圳的层面,怎么协同唱戏。借力河套深港之间的蜜月关系,尽心尽量配名角高手,唱好折子戏。更要要由唱连本大戏的谋略。林郑月娥正好提到北部都会区和双城三圈,也是香港急于要做一个长远的布局,要借鉴横琴和海南的方案,来规划深圳对接“双城三圈”。

第一环:打造特色功能区。由南向北沿珠江口布局在蛇口前海、宝安深中通道接驳片及燕罗公明光明片区规划三个支点。第一个功能区选址建设一个国际专家村。依托蛇口前海自贸区试验区和成熟的城区体系,建议从前海往南山蛇口这个区域,甚至把青青世界的地都拿回来,以服务深港高端人才及家庭为主。这个国际专家村要引入从香港进入深圳的新轨道城际交通,将专家村的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参考香港国际化标准建设。也可以参考国际奥运村模式管理,这样的话,他可以是香港人或者国际人才,海外人才才也愿意回来,家庭子女也都可以过来,让人才可以引进来和留下来。第二个功能区就是规划大湾区金三角都会区。未来随着深中通道开通,翠亨新区跟宝安轴心相连,区域经济联系紧密;东莞也调整了临深片区的布局,审时度势将支点转移到滨海湾新区,展现经济最活跃的地方。随着前海扩区延伸到宝安的大空港大展会核海洋新城一线,宝安、翠亨马鞍岛、东莞滨海湾新区这个三角区就是未来大湾区最大的动力源金三角。就是千载难逢的“金三角”。口岸经济带的思路要拓展,完善大口岸建设核的科学布局,以宝安前海扩区新片区和金三角顶层设计为引导,设计海陆空轨交通枢纽与大湾区外通内达的便利模式,建设新宝安驿站,使其成为大湾区超大型集散中心。在深中通道接驳附近选择一个片区,将机场片区与香港澳门的海陆空交通打通,以前海宝安新片区高端服务业政策优势为核心竞争力,带动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和深圳新会展中心和海岸新城等临空临海资源融合,成为强劲动能的珠江口枢纽。第三个功能区就是建设深港高新科技工业村。构建新兴产业链价值链平台,将香港支持的inno HK和再工业化项目、深圳前海宝安片区配合香港发展的30平方公里空间以及光明松山湖科学中心的产学研资源和东莞宝安制造业基础有机有序有效的融合。在深圳宝安、光明和东莞长安之间,选择穗莞深城际和深圳11号线、六号线交汇空间,如燕罗片区,茅洲河入口处等选址,营造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和三宜相生(宜居宜业宜游)业态,开放合作建设一个可以承接香港高端研发和产业化的湾区工业新镇。

第二环:配置城际通勤快线。充分利用西九龙高铁一地两检模式,尽快开通香港与深圳及大湾区服务日常工勤需求的三条城际快线。首选开通香港-福田的城际直达交通A、B线。深港都市直达交通A线,在西九龙-福田高铁站之间开通高铁城市通勤快线。香港与深圳之间持跨境通行证来的人不需要中转,减免过境人头税。深港都市直达交通B线是从落马洲直接到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的通勤线,满足河套两地跨境工作往来的需要。第二条设计的是香港-湾区都会接驳快线。从西九龙直接开到深圳北站,接驳去湾区其他城市及广东省周边城市的专线。。第三条是争取开通香港-大湾区科教专线。西九龙—光明—庆盛的科教专线,链接大湾区主要科技创新资源,对接光明科学城,满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在庆盛,并通过庆盛接驳广州市4号地铁快捷进入广州大学城,服务于三地科教人员通勤,也为促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资源对接,提供三地科教交流便捷交通的方案。以上三条线的最大优势是一地两检的超前布局,一站式服务的便捷,解决了通关的技术问题。开通线路的补贴和费用,包括香港一侧免过境税,总开支比建设新线路省得多,快得多,马上就可以照做。

第三环:共谋河套深港科创园配方施策。拓展共建河套深港创新科技园视野,因地施策,谋求融合最大化,合作多元化。将规划中得河套园深圳空间设计三个不同的功能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可尝试协同创新、共治共建、视同境外三个原则的管理模式,实现一体化发展。这样,才能发挥河套的带动辐射和领先示范影响力。第一个功能区是福田保税区。因为有封闭监管围网,可进可退,可试验可放开,不求特,但求新。福田保税区尽量比照国家自由贸易区试验区的开放政策,借鉴海南和横澳合作区得模式,带着保税区的帽子潜心改革,探索新路。在国家认定的保税区里做最先锋的示范和突破。也为深圳全域其他几个保税区和进出口加工区提供经验和示范。成为深港探索不同关税区制度下,在CEPA框架下融合发展的摸索可通行的经验。第二个功能区是新皇岗口岸片区。目前,深圳湾口岸、西九龙口岸、新皇岗口岸三个地方实行一地两检政策。新建的联检大楼综合体设计很可能会采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式,相比不全开放的福田保税区,新皇岗口岸片区采取全放开模式。新皇岗口岸建城后的查验摸索改为在深圳一侧一地两检,在深圳这个地方完成两地的出境与入境检查、检疫手续,香港那边释放出来。皇岗市中心这一块,采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式,如同香港西九龙因为高铁站而成为了新的城市文化商务中心。这个片区希望可以通过智慧城市新技术,成为深港大融合的都会热点。凡是可融合的放开,凡是能变通的放开,凡是能够采取新办法管的,包括围网、电网等等都构建出无拘束管理的放开,让它变成一个最畅通的试验区,通过电子智慧、电子管理、电子商务的方式来管理,凡是能够用电子管理,凡是能够不设围不设网的全部放开,变成一个智慧都会的综合试验区。第三个功能区就是深圳一侧皇岗口岸海关围网监管约16万平方米的临检场,直接打造成与香港河套匹配的科技园特区。建议这个地方整体搬到莲塘去后,海关租用的原有的区域可以收回交由或依托河套香港区的方式管理,在这里面的活动都跟香港一样。我们把自己这片地区放开,修条通道连接河套。这样的话,河套深港合作区就变成三个试验区。一个是为国内自贸区作最大的开放,通过优化管理的方式在内陆的自贸区管理形成经验的保税区;一个是运用智能化的手段在城市空间没有分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格局;一个是将深圳海关16平方米的空间交给香港河套管理方来管理,也就是招商和管理全部换成香港政策来做,可以参考横琴的管理和运作模式,直接围个网,我们就把这片地区建成小特区,这样的话就全部都比同在境外了,就等于过继给香港。由深圳特区立法,交给香港来做。

第三环 深圳河入口福田保税区到新田科技城片区

第四环是建立三座标志性跨境服务大楼。在罗湖境内是深港沿河经济带河和跨境融合发展的最佳空间,也是利用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和莲塘口岸布局,特别是规划好毗邻罗湖口岸9万平方米小河套口岸沿边界深港结合部的最好机遇。罗湖和香港有着人缘地缘的历史渊源,在罗芳村还有持过境耕作证往来的通行口。罗湖马上能做的就是在三个支点上建三栋楼。一是罗湖口岸建一个跨境双通的国际商贸大厦,也可以叫国际跨境电商与商贸大厦。选址就在罗湖口岸9万平方米的小河套上。可以在口岸城中间做一个设计,就是这栋楼楼下三层是从香港进来以后没出关的,就是你落地/地脚在深圳。同时楼上做一个跨桥,上个楼去,跨个桥,香港出关过来以后,中间有个隔断。我们可以把楼上的空间给香港方使用,但不是香港管,同时也没有把它放到境外,视同境内。类似中央电视台“大裤衩”设计一样,一脚站在我们这边,中间搭一个横叉,从罗湖口岸上桥进来,但是我们把关口往后移一点。从香港进来以后有个罗湖桥,从罗湖桥进来以后你不进关,还在境外,这也是视同关内境外,这样就很方便出入。所以这是一个制度设计,这是第一个楼。深圳楼下一侧可以建立保税免税国际电商实体店,向深圳开放。大厦在空中链接两地出入境通道,香港一侧出境不出关,深圳一侧出关不出境,两边可以合体。可以设计为一带一路商务办事处、国际商贸服务驿站和跨境电商集群。发挥双边的优势,成为举世瞩目独一无二的一国两制新平台。二是在文锦渡口岸到新秀罗芳沿线选择合适的空间与香港老鼠岭片区的规划对接,规划建设一栋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大厦。文锦渡包括香港后面到粉岭这一块的交通服务都比较完善。我们可以在这里建深港两地第一个深港国际创新大厦,第一个楼是商务为主,第二个是国际创新,让深港两地的青年人在这里把创新做起来。现阶段可以利用最临近文锦渡口岸的粤运大厦及旅游服务中心的空间启动,争取谋划与香港北部都会区优先启动的创智荟世界青年科创基地对接,构建新兴产学研国际国内交互通道,支撑双城三圈深入持久合作的跨境联合创新示范区,集聚两地优势优质资源优先发展。这个点面最有可能成为北部都会区老罗湖和新界东的新引擎。第三个楼建在莲塘口岸,打造成为一个跨境智慧物流大厦,主要是数字化物流报关。因为这里有海关驻扎,可以集合莲塘口岸的双边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这里集中做多通路的国际转运商务,可以在地方做信息交换,可以和东部通道一起来做。成为通过香港进出内陆及大湾区和世界各地的物流中心。从港口转水运转陆运,陆运转航运,航运转内陆。

第四环 莲塘-老鼠岭段

第五环是打通东部沿海三湾。香港规划“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最远到了东平洲,“圈”住了看似很大的一片海域,但包括印洲塘和东平洲最中间这片都是香港的海域,这个“生态康乐旅游圈”90%都在香港,这对大湾区市场来说来说是很被动的。我们一直在关注粤东的发展。中央也支持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协同持续发展的策略。香港从2010年就首提建设大珠江三角洲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这一目标也写入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五大目标最具期待的社会共识。香港深圳应该有推进大湾区协同发展,建设大湾区粤东片区沿海经济带的担当,把这个“圈”扩出去,将深港共有的大鹏湾为支点,将这个“圈”扩大到三个海湾,将深港的大鹏湾、惠州的大亚湾、汕尾的红海湾统筹规划,把发展南中国海的海域和推动中国海洋经济新视角。一是在大鹏半岛最狭窄地段开建人工运河,周边成为海洋生态公园和世界级会议中心,开辟贯通香港-深圳-大鹏湾与大亚湾的国际游艇专线;二是在惠州的铁涌镇小屯村地段增开一条人工运河,一方面可以打通大亚湾到红海湾的内湖通道,同时可以将巽寮半岛规划成为大亚湾上的明珠,未来可以建设城大亚湾香港新城,面向国际开放,象迈阿密半岛和夏威夷那样,成为国际游艇居家生态旅游圣地。三是开通大鹏湾经大亚湾直达汕尾小漠、鲘门的海上生态旅游航线,带动深圳直辖的深汕特别合作区 的资源整合,将香港、深圳、惠州、汕尾四个沿海城市资源聚焦联动,多方受益,共同发展。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这一片最后的聚焦,将来方向会聚焦在海洋上。深圳湾实际上是珠江口的入海口,发展起来有诸多的局限。而粤东的南海沿线那一边香港也管理着很大面积的海域,已经在北部都会区和双城三圈中考虑了印洲塘和东平岛这一块的海洋价值。在深港衔接中大家普遍都是讲的陆路,香港怎么过来,深圳怎么对接,但实际上我们还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环境、海洋安全、海洋石油、海岛利用等,这些都影响着未来的发展,以后的发展绝对不是在陆路打圈圈,要往海洋走,这中间要有更大的布局规划。目前深圳在海洋方面的建设一直都很薄弱,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人才都挺薄弱,在国家战略中,海洋可以大做文章。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深港合作和大湾区未来海洋有极大的挑战和机遇。

图片

图片

1879年,清政府签订了中英条约,世代相连的土地被租界割裂。港英当局长期以来推行隔离政策,划定禁区,新界北片区得不到应用的发展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发展促进了双城效益的互动,深圳河治理、已建成的口岸通关互动结点、口岸的布局和跨境公路、铁路、桥梁的对接,特别是香港回归以来到十四五规划带来的机遇。在这个节点上,香港提出了“北部都会区”和“双城三圈”。特首林郑月娥以“四新”、“四通”做了非常务实的阐述。我觉得深圳应该有呼应,设计好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径,做到政策机制理念先行、规划基建民心开路、双城跨境共进共赢。纵观深港推进跨境合作项目和携手共商双城都会发展的全过程,目前主要有四大转变:一是深圳单边单向阶段性推进转变为香港主动提出双边协同对接共进;二是河套形成的特定空间起动到沿边境纵深全方位规划可持续共商并进;三是由基础设施、创科发展向公共服务、人才集聚、社会协同、居住就业和生态文化、商旅等全面规划共谋未来新都市建设;四是由单向推进的招商融资政策导向,向规划对接、服务对接、标准对接、智慧平台对接的共赢新机制。面向2035及2047-2050的新蓝图,深圳河沿河沿线一河两岸布局由点连线,辐射到深港两地纵深周边的发展。深圳河两岸地区,是“一国两制”连接最近的地方。“双城三圈”跨越这个地区的衔接,是深港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湾区与国际市场的交汇区。这里是两地社会经济衔接的枢纽地带,具有特殊的地缘关系,新项目的布局和策略为对实现北部都会区奠定基础,两地如能很好地配合发展,将成为互利互惠互补共同促进的新经济增长带。

图片

张克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