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人迎脉法医案:心悸

 阴阳五行168 2022-07-02 发布于宁夏

心脉瘀阻型心悸病案

男,69岁,20187月诊。

症状:近几年来一直患有心肺疾病,最近加重。

自述近几月来极其乏力气短,动则气喘心慌心悸,有时心区出现针刺样痛感;平时容易咳出白色粘痰;双下肢膝盖以下水肿,行走无力;手足寒凉。大便干结,三到五日一解,腹部有时胀满。

西医诊断为肺气肿、双上肺肺大泡、慢性肺炎、冠心病。

脉诊:左手脉口脉明显沉弱,伴涩滞不畅,而左寸部无脉;右手脉口尺部沉而弦挺有力,而寸部脉沉缓无力,时有一止,有结代脉象;左人迎三盛而躁,右人迎三盛而躁,且劲挺有力。

望诊:舌质紫,舌体两侧有明显紫瘀点,舌下满是瘀血络怒张,并有点状的凸起瘀络;舌苔发黑而厚。面部黎黑,检查下肢水肿处有多处明显的络脉怒张,瘀血明显。

辨证分析:《灵枢终始篇第九》云:人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为阳明大肠脉盛,而与大肠互为表里的肺经不足,此肺与大肠阴阳失调。故出现大便躁结、三五日一解的阳明腑实证,同时出现肺气亏虚不足的气短、动则气喘病症。

右脉口出现弦挺而寸弱,为右侧肝经气滞血瘀,气血不得正常疏泄,导致血脉结代,寸部弱,为肺气亏虚不足。

左脉口出现沉弱涩滞不畅,为左侧心肝二经气滞血瘀,加之肺气虚弱,不能帮助心脏运行血液,也是产生血瘀的原因。

下肢水肿,实为下肢瘀血阻络,血液不能正常回流心脏而停留于下肢导致的水肿。

面黧黑、舌下络脉怒张、下肢明显紫黑瘀络、心中刺痛,皆为瘀血证。

治疗:补肺益气活血,通腑和降肠胃,疏肝行气活血逐瘀。

针灸:下肢以三棱针刺络,排出堵塞于下肢的瘀血。

处方:以血府逐瘀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

当归20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熟地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玄胡6克、柴胡10克、枳实8克、桔梗15克、厚朴15克、酒大黄6克、大枣8枚、生姜3片、人参12克、生白术15克、茯苓15克、紫菀15克、炙甘草7克。

三付,早中晚三次饭后半小时喝。

方解:血府逐瘀汤可以行气活血,逐瘀通络;四君子汤健脾培土生金补益肺气,合并桔梗、紫菀宣肺化痰;大黄、厚朴、枳实能通腑下气,以泻腑实,大便和降通畅,则肺气自宣,喘息自平,以大肠和降则肺气能宣,肺与大肠互为阴阳表里。

调护与医嘱:治疗期间多卧床休息,休息时可以双脚稍抬高,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心脏。

饮食上避免膏脂油腻,以免加重血瘀;禁食燥热辛辣,以免耗散肺气。

二诊:通过第一次看诊时的下肢刺络,下肢水肿明显好转,走路也有了力气,气短气喘也比喝药前减轻,心悸减少。

再次下肢刺络排出瘀血,原方加陈皮10克,继续三付。

三诊:面色已转为红润,精神比以前好,下肢水肿已消,偶尔心悸,气短气喘也大为改善,原方继续五付。

预后:患者前后喝药近两个月,前后状若两人。嘱咐最近三个月内,每个月都要按原方喝药一个星期,以巩固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