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 标准:关于当今诗坛混乱,群龙无首的个人思考

 默默7qrvsleytp 2022-07-02 发布于上海


罗兰朗诵《在抗日烽火中》

 工坊导言 

这是第四期关于“新诗标准”的讨论,这一期发布的是河南鹰子的文章,长期以来鹰子一直坚持搞评论,他十分知晓诗坛内情。我们尽可能让更多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意见,听取各方面的声音,能听到更多人对这个“标准”问题怎么看,这是我们希望的。我们也深信:只要把这个话题发酵好了,让更多人参与讨论,思考,就成功了一半。工坊的目的在于推进这场讨论。你能给我们一个意见吗?欢迎在近期赐稿,我们会及时推出你的大作。    
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 | 

标准:关于当今诗坛混乱,

群龙无首的个人思考





标准:关于当今诗坛混乱,

群龙无首的个人思考

文 / 鹰子(河南)

本文作者介绍:鹰子,原名陈文磊,河南舞钢人。80后诗人,曾参与对诗界有重大影响的“曹伊之争”(2018—2020年),并因多次批判诗坛不良现象而获得一定的关注。

新诗的混乱,归根结底是因为标准的混乱导致秩序的混乱,以及实践中的混乱。说白了就是诗界缺乏共识而各自为战,但按照“乱世出英雄”的逻辑,我们本可期待21世纪会出现更强有力的诗学逻辑,更有影响力的诗学流派。

可惜的是,我们暂且以1999年“盘峰论争”为界,回顾最近二十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并不会发现什么值得庆贺的事——除了网络因素促进了“全民写诗”。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全民写诗”不等于“全民大讨论”,“全民大讨论”不等于“全民诗学素养的提升”。严格意义上来讲,“诗歌是少数人的事业”这的确还是一种现实,“网络时代很多人参与了诗歌的写作,却不太可能参与建设和探索”。


我们再回望很多诗人无比怀念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人说那时“每天都有新的诗歌流派诞生,也有旧的诗歌流派消亡”。但被官方记录并写入教科书的,扒拉着指头数来数去——我们的手指还是够用的。那个年代产生多少可以影响诗歌史的诗人和作品,21世纪这二十多年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我们究竟缺失了什么?是物化的世界,巨大的生存压力更加挤压诗意灵魂的空间?是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已经被集体碾平,或者说进入瓶颈期?

这个时代,诗坛缺乏公认的领军人物,缺乏有辨识度的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更缺乏穿透性的伟大作品。再挑明一点,我不知道这二十年来的看似如过江之鲫的庞大诗人群体里,谁能进入诗歌史?或者侥幸进去了,能否被普遍认可?
我们当今的诗坛看似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各种诗歌大奖鳞次栉比,不绝于眼。这真的是与诗歌本身的发展与探索相关吗?不过是诗坛权贵的名利场而已。如果刨除掉这些虚假的繁荣,还能留下什么值得后世称道的东西?我相信诗坛不缺有识之士,不缺真的猛士与勇士……缺的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领军人物,缺的是拥有与21世纪相匹配的诗学思想与实践。

我觉得讨论具体的标准之前,先在“新诗的大方向”这个话题下达成某种共识,这样才有意义。


这个标准,这个共识,按照客观规律来说,必然是某些诗人,某个或某些诗群内部先达成一定程度上的统一,并坚持下去,不断完善。——如果这种共识足够有生命力(获得更普遍的认可),就有可能在诗坛产生重要影响,并推广开来。总结起来八个字:“精诚探索,团结向前”。而反观如今大部分写诗的人,其实已经在探索方面“大面积躺平”了,得过且过,也并不期待自己对诗歌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这可以算我的一种批评,一种失望,或许还得用那句话来解释:“诗歌是少数人的事业”。

新诗的大方向毫无疑问是必须与这个时代联系起来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用具有时代性的语言和风格,来描述这个时代的人和事物,来表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情感。新诗大众化,平民化,碎片化是大的历史潮流,但并不妨碍其它方向的探索和努力缺乏意义。这是一个应该更加包容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依然是我们理应追求。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诗坛目前并非这种健康的生态,因为太多的山头意识,圈子意识,名利意识,以及普遍的相对封闭与互相倾轧,已经让诗坛生态变得恶劣,变得面目可憎。

无论怎样,我希望“新诗标准(共识)”的讨论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来自诗人的自觉探索,总比无头苍蝇各自为战好。
我希望某些诗社,某些具有共识的诗群率先提出一种“新诗的可行性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再细化“新诗的可行性标准”。单单靠推出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大量志同道合的诗人们努力进行诗学实践,以各种方式推出符合“先前确定的诗学方向和标准”的作品出来,以实践验证理论。

我相信如果有一大批优秀作品出来并获得广泛认可,那么相关诗学理论也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我们经常强调“文本为王”,毕竟对于大部分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来说,他们更对具体的诗歌作品感兴趣,而非夸夸其谈的理论。

我暂且提出一些模糊性的大概意见(并非具体标准),权当抛砖引玉,希望诗界同仁们能同心协力,用我们有方向性的努力探索来改善诗坛目前混乱不堪,群龙无首的局面。


链接:
我喜欢的几首诗


月亮的比喻
文 / 张常美

如果没有月亮,很多美就会失去
它的喻体。很多美,因为无法被转述
将在时光中白白耗尽
一枚月亮,已经被我们用了这么久
为什么每一次依然那么新鲜
一个无法用旧的比喻,照耀过
你的童年,他的暮年
从我们眼睛中,升起又落下
从低处的世间挣脱出来的——
一棵树,一座山,一整夜的凝视中……
好像只有在月亮的比喻里,你才能
认清自己的一生,同时
认出一个本体——
邈远、孤高……
总是试图从借来的光芒中抽身而去


女高音
文 / 温小词

她的嗓音里长出悬崖峭壁
聚光灯追着她,像追逐一头奔跑的鹿
像要打开一扇时空之门

成群的星辰炸裂
一条河跌宕起伏,如她的胸脯
最花腔的那段绕在房梁,久久不肯落下

而她的头发,是一团火
还是一截黑色的月光?
除了燃烧,她夸张的礼服别无选择

舞台中央,小小的宇宙
偶尔掀起风暴。细听
每只坐椅的蝴蝶都在拍打翅膀

落幕。她隐身于人群
变成一件安静的乐器。黑暗中
她看到全身的音符,仍在向高处攀登


在曼德拉山的傍晚
文 / 惠永臣

洒满草坡的石头,是星空不慎掉落的星子吗
玄武岩上的画面,是布仁孟和家丢失的羊只吗
天空有鹰,但它们没有俯冲下来
石头上有牛羊,但它们没有奔跑下来
布仁孟和的小儿子,长长的鞭子
可以抽落夕阳
夕阳真的落下去了
天空有几朵乌云,但没有落下雨来
布仁孟和家的骆驼
眼眶里有一大滴泪水
在布仁孟和家的帐篷里
我认识了一位诗人
我们交换了手中的石头,但我们没有交换
脸上的沧桑

本工坊活动策划人:铁舞,高级讲师/培训师,上海作家,在城市里写诗,组织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活动,涉及诗歌、小说、戏剧,喜作文学自由谈。





注】凡在素心雅趣推文下留言或打赏的,后台留下邮箱地址,即可得到新诗人铁舞的小诗集《骑车的鱼 》《职场颂》(全套)PDF版。



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期盼你参与、讨论、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