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常见的蝗虫种类,你认识几个?

 五次方物语 2022-07-02 发布于山东

常言道“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趁着秋天的脚步声还在远处,抓紧时间来认识几种北方常见的“蚂蚱”吧。

图① 日本蚱

第一种日本蚱/Tetrix japonica,身体略呈菱形,旧称“菱蝗”。体型比麦粒大点儿也有限,褐或深褐色(或具黑斑或条状黑斑),隐蔽性很强,像跳蚤一样擅长“蹦跶”,小腿儿一蹬瞬间踪影全无。 蚱总科仅举此1例,以下均为蝗总科。蚱总科特征:体小型,前胸背板向后延伸,盖住大半或全部腹部

图② 中华剑角蝗,褐色型

图③ 中华剑角蝗,上雄下雌

第二种中华剑角蝗/Acrida cinerea,吾乡呼为“老扁”。脑袋尖,身体长,颜面向后强烈倾斜,后足腿节和胫节一般不会折叠重合,通常呈倒V形。雌性壮硕有力,雄性修长苗条,典型的“阴盛阳衰”,这也是蝗虫的普遍特点。有褐、绿两种色型,出现的频率和环境、季节相关。

p.s. 民间有唱词曰:呱嗒扁儿甩籽在荞麦叶上”。“呱嗒扁儿”指本种(或特指雌性),然蝗虫均产卵于土壤中,“甩籽在荞麦叶上”之说与实情不符。据考证,最早的词儿是“在荞麦埂上”(注意不是“梗”),后来不知何故兮讹传为“荞麦叶”。“埂”即田埂,这就合理了。

图④ 短额负蝗,蝗蝻

图⑤ 短额负蝗,雄性,褐色型

图⑥ 短额负蝗,上雄下雌

第三种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和剑角蝗相似,也是尖脑袋,褐、绿两种色型,但身体更娇小,颜面后倾不明显,后足腿节和胫节可折叠重合。雄性小于雌性,行动较为敏捷;雌性身体笨重,行动迟缓。性情温良贤淑,尤其是雌性,可能是最好欺负的昆虫之一,农村朋友的童年生活少不了它。

p.s. 近缘种长额负蝗/A. lata,分布广但密度低,不容易遇到。外观和短额很像,额的“长短”指复眼和“头顶”的距离远近不同,但这点不太好把握。要想分清也不难,伸手抓住,把前翅后翅扒拉开,后翅无色或淡绿色的是长额,后翅(基部)呈玫瑰色的是短额,所以短额负蝗也叫红后负蝗

图⑦ 短角异斑腿蝗

图⑧ 短角异斑腿蝗

图⑨ 短角异斑腿蝗

第四种短角异斑腿蝗/Xenocatantops brachycerus,个头不大,跳跃能力强。体色黄褐或暗褐,未定色的也有嫩绿的(如图⑦),没啥突出特征,唯后足腿节的两个黑色斑纹较为醒目。可以成虫越冬,9月羽化的成虫入冬后躲藏休眠,能活到翌年5月,堪称长寿。图⑨摄于当年樱花开放之前,想必即是越冬成虫。

图⑩ 黄胫小车蝗

第五种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一般呈黄褐色,乍看和前述“短角异”差不多,民间统一归入“土蚂蚱”之列。后足腿节上亦有深色斑,但界限模糊,不够“黑白分明”。另,本种和“短角异”之间肯定还有大量不同特征,但我等外行实难掌握,甚至连看都看不懂,不提也罢。就这样吧。

⑪ 花胫绿纹蝗

第六种花胫绿纹蝗/Aiolopus tamulus,体色以黄褐为基调,复眼下常有绿斑,身上也有绿色斑纹,但凡沾点儿绿色就能提升颜值,比整个灰头土脸的“土蚂蚱”们好看一些。我对这种蚂蚱印象深刻,儿时常在草地上奔跑追逐,然这厮极擅跳跃,且能短距离鼓翅飞行,往往是“望虫兴叹”,悻悻然而归。

图⑫ 东亚飞蝗,蝗蝻

⑬ 东亚飞蝗

第七种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之别,群居型能形成“蝗灾”。常见的是绿色散居型,俗名“青头郎”,个大翅长,极善飞,越三四层楼如履平地。其蝗蝻通体翠绿,胖乎乎像个大头娃娃,小时候真不知道天高地厚,没想过这胖头蚂蚱居然可能是大名鼎鼎的东亚飞蝗。

图⑭ 棉蝗,蝗蝻

图⑮ 棉蝗

第八种棉蝗/Chondracris rosea,通体鲜绿带黄,体型巨大。后足发达有力,胫节呈淡紫红色,具两列尖锐的刺,蹬在手上就是一溜血印子,民间呼为“蹬倒山”,可谓威名远播。该种为国内最大的蝗虫,没有之一,雌性成虫体长加翅长可达100毫米,我第一次见到时着实被唬得不轻,对大自然顿生“敬畏”。

以上八种“蚂蚱”,算是山东乃至于北方比较常见的,小不点一种,尖脑袋两种,方脑壳五种,你认清了吗?没提到的那些,赶走或者踩死就得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