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百练:美妙的结局(契诃夫)

 一中大语文 2022-07-03 发布于福建

文本一

美妙的结局

(俄)契诃夫

列车长斯特奇金有一天不当班,在他家里坐着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一个四十岁上下、相貌端庄、身体壮实的女人。她专事说媒。斯特奇金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抽着雪茄,说:“认识您非常愉快。我吧,已经五十二岁了,也就是说,在我这样的年龄,本该子女成群了。我的职业是稳定的。财产虽说不多,但要养活心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完全不成问题。我私下里告诉您,除了薪水,我在银行里还有存款,这些钱是按我的生活方式节省下来的。我为人正派,滴酒不沾,过着严谨而合理的生活。可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有所欠缺——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生活的伴侣,居无定所,没有任何娱乐,没有人可以商量,一旦生病,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等等,等等。我这人受过教育,又有钱。因此,我十分希望徐门①能来牵线——也就是说,跟一位般配的女士缔结合法婚姻。”   

“这不成问题,”她说,“那么您想找个什么样的新娘呢?”   

“我吗?那就随缘吧。”

“讲到缘分,当然也对。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有人喜欢黑头发的,有人却喜欢金发女郎。”

“您知道吗,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斯特奇金庄重地叹息道,“我为人正派,性格刚强。美貌以及一般的外表在我看来是次要的,因为,您也知道,脸蛋不能当水喝,娶个漂亮老婆要操心的事太多。我这么认为:一个女人重要的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里,也就是说,她要心地善良,各方面的品性都好。……不用说,如果老婆长得富态,看着当然舒服,不过,这对双方的幸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智慧。可是老实说吧,其实女人也用不着智慧,因为有了智慧她就会自命不凡,就会想入非非。最主要的是,她得敬重我,她得明白,是我给了她幸福。”

“那当然。”

“好吧,现在来谈谈名词②问题……富贵人家的千金我不要。我不能作践自己,居然为了金钱去结婚,我希望我不至于吃女人的面包,而是要她吃我的面包,还要让她心里明白这一点。可是穷苦人家的姑娘我也不能要。我这人虽说有点钱财,虽说我结婚不是出于贪财,而是出于爱情,但是,我也不能娶个穷女人,因为,您也知道,现在物价昂贵,再说日后还要生儿育女。”

“可以找个有陪嫁的。”媒婆说。

列车长考虑一下,说:

“不,谢谢您。承您好心关照,我心领了。现在容我问一下,您给人张罗一个新娘要收多少钱?”

“要得不多。您按老规矩给个二十五卢布外加一件衣料,我就多谢了……至于找有陪嫁的女人,那就是另一个价码了。”

斯特奇金在胸前交叉抱着胳膊,开始沉思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叹口气说:

“这价太贵了……”

“一点儿也不算贵,尼古拉·尼古拉伊奇!从前吧,做成的婚事多,收费也就便宜些,如今这年头,我们能挣几个钱啊?” 

斯特奇金疑惑不解地望着媒婆,耸耸肩膀。

“哼!真没想到,干那种事居然能挣大钱。五十卢布!那可不是每个男人都能挣到这个数目的!请喝呀,别客气……”

媒婆又干一杯,眉头不皱一下。斯特奇金默默地把她从头到脚打量一番,说:

“五十卢布……这么说,一年就是六百啊……请喝呀,别客气……有这么多红梨③,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您给自己找个新郎,也不难啊……”  

媒婆不好意思了。斯特奇金也不好意思了,他挨着她坐下。

一阵沉默。斯特奇金开始大声擦鼻涕,媒婆则满脸通红,羞答答地望着他,问:

“那么您一月有多少收入呢?”

“我吗?七十五卢布,不算奖金……另外,我们在硬脂蜡烛④和兔子⑤上也有些进账。”

在沉默中又过了一分钟。斯特奇金站了起来,开始激动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我不找年轻姑娘,”他说,“我是上了年纪的人,我需要那种……像您那样……中年以上、做事稳重、有您那种身段的女人……我觉得您的那些品性正合我的心意。我这人作风正派,滴酒不沾,如果您也中意,那……那就最好不过了!请允许我向您求婚!”

媒婆激动得掉下了眼泪,随即又哧哧笑起来。为了表示同意,她立即跟斯特奇金碰杯。

“好了,”喜气洋洋的列车长说,“现在容我来向您说明,我希望您怎样待人接物,怎样持家过日子……我希望我的妻子要明白,我是她的恩人,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一八八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有删改)

[注]①应为“许门”,希腊神话中的婚姻之神。他读错了。②应为“实际”,他读错了。③应为“红利”,他读错了。④指查抄火车上的蜡烛。⑤指向逃票乘客索要钱物。

文本二

庸俗是他(契诃夫)的仇敌,他一生都在跟它斗争;他嘲笑了它,他用了一管锋利而冷静的笔描写了它。他能够随处发现庸俗的霉臭,就是在那些第一眼看来好像很好、很舒服并且甚至光辉灿烂的地方,他也能找出那种霉臭来。

(摘自高尔基《文学写照》)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场景集中,短小精练,通过对话描写简洁明了而又真切入微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B.小说开头通过主人公的自我介绍,交代其婚姻问题和现实困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C.小说情节曲折,斯特奇金猛然发觉媒婆的年貌与人品后,苦觅真爱的他当即求婚。

D.作者叙述语言简约犀利,以滑稽夸张的故事形象批判了现实社会,充满讽刺意味。

2. 列车长的语言描写中存在多处自相矛盾,请结合这些矛盾,分析其人物形象。(6分)

3. 在文本二中,高尔基分析了契诃夫的创作心理,你认为《美妙的结局》是否与之相符?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C选项三个错误。一是“情节曲折”,小说情节淡化,充满朴素的生活气息,达到情节与平庸无常的现实生活的高度相似,谈不上“曲折”;二是列车长斯特奇金“猛然发觉媒婆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的身段富态、恭敬稳重”并不是其求婚的主要动机,联系上文可知,令他动心的是媒婆的收入;三是“苦觅真爱”,人物分析错误,列车长斯特奇金追求的并不是爱情,而是金钱。

2.下列内容,每点2分,答满3点即可得满分。每一点的分值构成:文本0定位正确1分,出现红色字关键词1分。

【示例答案】

①他说自己“受过教育”,但通过注释可知,事实并非如此,可见其无知、虚荣。

②他说自己“有钱”,却不愿娶个“穷女人”,因为要考虑物价的昂贵和婚后养育儿女的费用。可见他拜金、功利、精于算计。

③他说自己不会为了金钱去结婚,结果媒婆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最打动他的正是金钱,可见他虚伪、伪善。

④他说自己“为人正派”,但通过注释可知,他常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不正当的收入。明明对女方的经济贡献有考虑,却要求她在婚后视自己为“恩人”。可见他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大男子主义。

3.观点2分,分析只要自圆其说,答两点即可得满分。注意文本二主要指向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示例观点一】

(1)相符

(2)①小说语言上,冷静简约,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没有叙述者观点和情感的介入。

②小说人物上,列车长自私虚伪,是庸俗的代表,是作者刻画和批判的对象。

③小说主题上,缔结婚姻是件美好的事,而人们的目的却是追求实际利益,表达了作者对金钱至上的庸俗社会的辛辣嘲讽。

④小说题目的“美好”和人物内心的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以前为尊的社会的强烈抨击。

【示例观点二】

(1)不相符

(2)①列车长和别里科夫一样,麻木冷酷而看不清自己的本性,既可恨又可悲。契诃夫对这种小人物的态度是悲哀和怜悯,并非“嘲笑”。

②小说的写作目的不是“找出霉臭”,而是夸张的形象、滑稽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去注意和追求真正的美。

本次命题采用“双文本”阅读,“文本一”是文学类文本,“文本二”是相关评论。小说要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语言、手法等方面答题,散文要从选材、剪裁、构思、手法、感情等方面组织答案。

此外还要注意:一、“就文设题”是高考命题的大趋势,很难用上所谓答题套路。在这种情况下,读懂读透原文就显得尤为重要;二、“命题情境”尤其突出,先教你知识,再据此分析。如2020年1卷就先谈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再要求“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这样的题目,做题时务必要审清题干,围绕题干、结合选文组织答案,也就是所谓“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