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学宗师邓石如 □ 华人德 碑学宗匠,当首推邓石如。邓石如少年时好篆刻,仿汉印。及长,于友人家纵观秦汉以来金石善本,眼界大开。于是潜心临写《石鼓文》、秦刻石、汉魏碑阙及李阳冰小篆各百本,又手写许氏《说文解字》,并旁搜三代钟鼎及秦汉瓦当、碑额以加重笔势,增添趣味。每天黎明起身,研墨一大盘,写到半夜墨尽方才就寝。如此五年,寒暑不辍,而篆书成。转而研习汉分,先后临《史晨》《华山》《白石神君》《张迁》《校官》《孔羡》《受禅》《大飨》等碑表各五十本,三年而分书成。邓氏写字皆“双钩悬腕、管随指转”。篆书参有隶意,结体微方,藏锋以取劲折,博大精深,直追斯、冰。分隶朴茂淳厚,变化多方。观其行楷,纵逸方严,气度高古,知其于南北碑版功力亦至坚厚。草书不守晋人樊篱,虚和遒丽,笔致蕴藉,无唐以后习气。由于他的书法在当时取径卓异,独树一帜,故而亦毁誉参半。金榜、张惠言、曹文埴、刘墉、陆锡熊等人见邓氏书法倾服赞叹,以为千数百年无此作。而毕沅只是器重其人品高尚,而忽视其书法卓绝。至翁方纲因挟私见而力诋之,使邓氏不能在京师立足。最可笑的是二钱,钱坫初见邓氏篆书,激赏之,既而知篆书乃邓氏年轻时作,于是专攻其不合六书处。钱伯坰亦推服邓氏篆分为绝业、行草入神境,后因知邓氏执笔运笔之法与己不同,亦转而诋之。然而邓氏的成就是高于众家的,故曹文埴评其四体书为本朝第一,后世以其为碑学宗师,是当之无愧的。 [清] 邓石如 节录《中庸论》 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节选自华人德《清代的碑学》,《华人德书学文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70-171页。题目为编者所加) 来源:中华书画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