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学名方》释义||第117讲 198实脾散199缩泉丸(下)

 毛毛虫197266 2022-07-04 发布于浙江

图片

198实脾散 199缩泉丸(下)

还有一例老年人腰冷,医院觉得他心衰脚肿。人家说这个要治肾,脾也主四肢,他腰冷,脉沉迟,用实脾散数剂,小便量增多,腿肿消,心脏动力起来就加强了,脉力变稳定跟次数增多。这个是实脾散的案例,脾能稳定中州。

实脾散还可以治疗满月脸,老师要泄露一下秘密。曾经有一个满月脸的患者过来,他整个脸的肉都包起来,像古树吞碑。以前有一种古树,几百年前就把碑竖在古树面前,结果想不到古树一年长一点,几百年就把碑给包住了。

这个患者也是吃了激素,消炎药,止痛药,最后脸成满月状,啤酒肚,整个眼睛五官都被挤得快没了,用什么?

用实脾散。因为脾主肌肉,你看那肉都坠成了满月的孩子脸了,一团肉。而且激素容易调动肾骨髓的能量,因此过用激素会骨头坏死。实脾散里头正好有补肾的,暖肾阳的。连续服用十余剂,这些肿势就退了。

他说越服越舒服,以前是讨厌不喜欢中药,那些清热解毒的苦药难喝。他说实脾散吃起来很舒服,暖暖的,吃了身体暖洋洋的。因为它是温阳健脾除湿的。

由此经验,如果正气虚,少气懒言可以加黄芪党参。腹胀满,可以加大腹皮。水湿壅盛,可以加猪苓泽泻。大便秘,可以加牵牛子。

图片

再讲199缩泉丸。缩泉丸治小便频,膀胱虚寒遗尿斟。小便很快,泉,白水也,白水成泉山山出,山山都可以出。日日昌,日日都可以昌盛。缩泉就是小便量多遗尿或者刚到半途就逼出尿来,止不住,缩泉丸,让它回缩。

它有乌药益智仁两味药组成,出自《校注妇人良方》,薛己的书。

一位小孩子老是尿床,当他说要屙尿的时候已经拉出来了。父母就很心烦,因为要洗床单衣服这些东西。你如果是三岁,大家不怪。可是已经五六岁了,那就用缩泉丸,连服十剂,就能叫醒来去拉尿,不用尿床。缩泉丸可以加金樱子(金樱子兮,涩遗精),缩有减缩收敛之意,泉都是水泉,膀胱专门出水泉的。

此方治下元虚冷,因为它有乌药。乌药能够暖下元,有益智,益智能固肾缩尿。

有个妇人生完孩子后一直尿频,因为膀胱气损得不到恢复,用缩泉丸和生化汤,产后第一汤生化汤喝下去,产后尿频不存尿的现象好啦!

朱良春先生有个医案,看老人家如何灵活使用缩泉丸。

图片

有一次一个女工人王某,吹了风寒以后老是打喷嚏,流的涕水绵绵不绝,找过多人却治不好。然后找到朱老,朱老一想流鼻涕,边看她就边拿纸在那里擦擦擦,清鼻涕不断的流出来,涕如泉流。这样流着,难怪人昏昏沉沉,颇以为苦。马上想到涕水不正如泉水吗,泉水就用缩泉丸治之,遂开四君子之类的加缩泉丸跟黄芪。服数剂鼻涕减少,再服数剂基本收敛。后来就不煎药了,直接买玉屏风,连续吃一个月,全部根治!

有些人说中成药没效,你不要吃一两下又停了。像有人说按摩没效,你不要按一两天就停。像有人说水不能滴穿石,你看几年穿不穿。又有人说绳不能去锯木,你锯两下当然锯不断,功到自然成。学历根深方蒂固,功名水到自渠成。应该常放在心间。

朱老对缩泉丸的领悟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它不单缩膀胱尿水,还缩鼻水,还可以缩眼水。

有一次一个患者迎风流泪,百治乏效。一问已经80岁了,朱老就想到膀胱者主小便,膀胱经上连双目,连到眼睛来,也主眼水,迎风流泪嘛,又加上年老体虚。人等到老年的时候,一到七七八八,涕泗都俱出的,留不住的。用补中益气汤加缩泉丸,十剂眼睛迎风流泪之症俱消,没有啦!

所以你光服补中益气汤,你会觉得中气足了。说起来玩一下,就你这些盐水如泉涌就好啦。

图片

还有一个小孩子口常年流水,软仔,什么叫软仔,呆傻儿。口老是掉水,父母经常帮他擦,还觉得不干净。人虽然不能用药把他变聪明,但起码要让他症状消失。用六君子,脾开窍于口,再加缩泉丸,连服半个月,流口水之症消。

还有老人中风以后,五官七窍自动溢出水来,收不住,有的时候小便也下去,怎么办?补阳还五汤加缩泉丸,一剂就好,收了。但黄芪要重用120克,如果你觉得量太大怕你就用50克,多服几剂。这是缩泉丸精彩的案例。

还有熊继柏先生的医案,这老先生非常厉害,用它治咳遗尿,有一个冯氏,女,80岁,一咳嗽就出痰水,而且尿止不住。一咳,尿就掉出来。他就想到她这个是寒咳,夜咳,夜咳肺间寒,就用经典的苓甘五味姜辛汤。它里面有干姜细辛五味子,还有茯苓甘草。

苓甘五味姜辛汤专门治什么,治寒咳。配合缩泉丸,吃一个星期咳嗽好了。遗尿减轻,吃两个星期,咳嗽痊愈,遗尿完全没有。

然后那些跟在旁边的学生看了,对中医生出了满满的自信。因为老人家到处乞医,皆无良好效果,因此垂头丧气。想不到这个方子令他重新振作,可以出去散步了。果然宅在家里出去散步都不敢,为什么?出去咳两下,尿湿了,又要跑回家。

这个人要多读古书,必读昔贤之书。像这个缩泉丸治疗肾虚膀胱冷遗尿。参考近人之说,像朱老把缩泉丸用到流鼻水流眼水。像熊继柏熊老把缩泉丸用到咳嗽遗尿。这都是大家风采,专家特色,名家手眼。

所以是不是学医要妙观察,还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