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丨《双城记》:19世纪英国文学经典,英国民族的文化秘密.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2-07-04 发布于黑龙江

查尔斯·狄更斯被誉为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活跃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著有《远大前程》《匹克威克外传》《艰难岁月》等小说,完整描写了英国工业时期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文学史上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双城记》是他最著名的历史小说,这本书描写了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座城市之间的一段爱情故事,探讨了革命与改革、暴力与和平、宽恕与仇恨等深刻主题。

一、《双城记》讲述了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

《双城记》的时代大背景发生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社会贫富差异悬殊,贵族以残酷的手段镇压人民反抗,社会危机一触即发,而英国社会虽然表面上非常和平,但在快速发达的工业之下,社会矛盾也很严重。狄更斯想以法国的暴力事件来警示英国,赞扬英国在解决社会问题时的包容与慈悲。

  

故事开始于英国少女露西前往法国拜见她从未见过面的父亲。露西的父亲是一名医生,由于撞破侯爵兄弟的丑事,被秘密关押了十九年。回国途中,露西父女得到法国青年达尔内的悉心照顾,露西和达尔顿坠入爱河。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达尔顿正是侯爵兄弟的继承人,这为悲剧埋下伏笔。

露西和达尔顿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大革命爆发后,达尔顿不幸被捕,法国人民以露西父亲的狱中血书作为证据,判处了他死刑。为了露西和达尔顿的幸福,他们的朋友毅然牺牲了自己,代替达尔顿平静赴死。

二、《双城记》的文学技巧有哪些?

总体来说,《双城记》是经过强烈理性化构思的小说,体现在小说的叙述中,就是很强的技巧性。这种理性化构思的技巧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结构和人物塑造上的复杂;其二是对意象的精心使用。

  

《双城记》有一个被载入文学史的经典开头:“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入地狱”。狄更斯没有在这些冲突中简单地去选择一个,否定另一个,而是作为精准的观察者,忠实记录下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命运、意志和选择,这种严谨使得对称意象双方势均力敌,引人深思自己能做出怎样的选择,也使得整个故事脱离了“善恶对决”的简单,获得了深沉复杂的品质。

理性化还体现在精心安排的意象上。狄更斯总是爱在小说中使用丰富的意象,精巧意象的使用让小说拥有直抵人心的感染力。比如,在第一次描写巴黎贫民生活时,狄更斯从一桶掉落在地的葡萄酒桶写起,葡萄酒的红色呼应了起义时贫民脸上的血液,有很强的感染力。

  

如果说理性构思让《双城记》成为一部优秀的小说,那么人道主义的人物形象则让它成为伟大的作品。《双城记》塑造的最深刻的人物莫过于卡尔顿,出于对朋友们的挚爱,他愿意自我牺牲,充分体现了狄更斯对伟大人性的歌颂。在现实主义手法之前,一个凡人要想获得永生,必须通过对上帝的信仰才能实现,这是第一次,一个卑微而绝望的小人物站到了欧洲文学史的中心舞台,卡尔顿凭着自己那微小的爱,同兼爱世人的救世主并肩而立。

三、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寄寓了怎样的社会深意?

传记作家茨威格曾这样评价狄更斯:“狄更斯在英国传统中舒舒服服地安顿下来,在它的四堵墙壁中惬意地安居。他一生从未跨越过英国的艺术、道德或者审美界限,他不是一个革命者。”他始终是个人道主义者,自觉站在弱小和被压迫者的一边提供照料和关怀,呼唤渐进和和平的改良社会方式。

  

《双城记》源于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狄更斯曾非常支持法国大革命推翻贵族统治,但在暴力蔓延后,他调整了自己的态度,最终试图以史为鉴,通过这部小说告诫英国的读者们,以血还血的复仇不是终点,“爱总是比恨更有力量”。他既不像文化保守主义者那样痛斥人民政权的野蛮,也并不盲目歌颂新秩序的平等曙光,而是通过德法日一家的经历,既充分揭示了革命兴起的必然正义性,同时警戒暴力行为最终会祸及自身。

狄更斯对和平的呼吁也有着相当鲜明的时代特色。狄更斯担心法国大革命扩散至英国,毁灭大英帝国引以为豪的“不流血革命”传统。他在小说中极力凸显道德的重要性,便是在向贵族和平民同时发出呼吁:在王权之上,在革命之上,人世的一切问题之上,还有人心的无限仁慈。

尽管描写的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双城记》所展示的仍彻彻底底是19世纪英国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气质。在英国经济飞速发展,不断进行海外扩张的背景下,稳健而非激进才是明智之举,英雄暂时隐居幕后,历史舞台上有的只是来来往往的普通人,和细小的悲欢离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