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知识越是贫乏的人,越是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

 牛寳寳 2022-07-04 发布于河北
为什么知识越是贫乏的人,越是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

罗翔老师说:“知识越是贫乏的人,越是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

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也曾说过:”The greatest enemy of knowledge is not ignorance, it is the illusion of knowledge.“(知识最大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拥有知识的幻觉。)

听到这样话,总觉得怪怪的,逻辑上说不通啊,但对照客观现实,又确实存在,生活中特别是网络上,这类人是大量存在着的。

就拿我们的考试来说,刚考完试,学渣自我感觉很好 ,而学霸们总觉得考砸了。

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深入探寻了一番,还真有人做了细致的论述和研究。

上述这类人的这种行为特征,被称为达克效应(D-K effect),也叫做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它是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基础上得出了错误结论,但是他们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这些能力欠缺者们常常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为什么知识越是贫乏的人,越是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

达尔文也说过:“无知比知识更容易让人产生自信。”

更有意思的是社会心理学邓宁和克鲁格研究这一现象的灵感 竟然是来自一场真实的银行抢劫案。

匹兹堡男子麦克阿瑟·惠勒(McArthur Wheeler)试图抢劫一家银行,他在脸上抹满了柠檬汁。惠勒知道柠檬汁可以用作“隐形墨水”(柠檬汁加热后会氧化并转变成棕色)。因此,他认为给脸涂上柠檬汁会使他的面部特征变得无法识别或让别人看不到他。在他毫不费力地被抓住之后,警方向他提供了视频监控录像,他才发现自己的面部完全可以被识别到。他甚至还很惊讶,为什么自己的计划没有出现应有的效果。

邓宁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案子时,决定解开这个谜团。他与当时在同一所大学进行研究的克鲁格一起进行了研究实验,并将这一结果以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

为什么知识越是贫乏的人,越是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

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上图可以形象地说明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他们在实验中发现:那些处在能力排名最底端的人表现出的偏差最明显,甚至认为自己的能力排名超过了平均水平,而处在能力排名最顶端的人却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低估偏差。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正好与此相反,他们学识渊博,却为人谦虚,虚怀若谷。

莎士比亚说过:A fool thinks himself to be wise, but a wise man knows himself to be a fool.(傻瓜自以为明智,智者则知道自己是傻瓜,也有翻译为:愚人自以慧,智者自以愚。)

这跟清朝思想家陈确说的“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论在真实的客观现实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这样的人有很多,而且你会发现随着手机APP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让越来越多这样的人可以便利地参与到网络世界的讨论中来,幼稚虚假的言论越来越多,多到国家要出手要求所有的交互媒体都要显示IP的具体地址位置了,因为网络上这样的人甚至不需要在现场,就可以发表出貌似在现场的感人虚假言论,让人难辨真伪。

很多人在网上遇见过网络喷子,而且会很气愤地抱怨“为什么这些网络喷子们说话经常不讲逻辑呢?'因为网络喷子们是在吵架,而吵架是不用讲逻辑的,讲逻辑那是辩论。所以说“无知者无畏”,一个知识越是贫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自豪感。知识越是贫乏,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也不会有辩证思维的存在。夜郎自大是无知者,是好辩者的天性。

在当今社会,特别是网络上,这些人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用一些标语式、口号式的词汇,不断地对别人进行言语甚至人身攻击,其实没有必要跟他进行辩论争吵,你也永远辩不赢他们的。

一个标语化思维的人是不需要思考的,因为他们已经中毒了,被蛊惑了,缺乏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他们也只会越吵越勇。

对待他们最好的方式,是保持沉默!让他们的叫嚣,得不到能让他们兴奋的回应,也就会逐渐讪讪而退了。反之,你可能会遭遇到严重的网络暴力,让你身心俱疲,无处申辩,甚至含怨而亡的也不在少数!

要知道很多时候,你太过在意了,就难以自拔,“舌虽无骨,亦能杀人;文不能言,字字诛心。”刘学洲们的悲剧,就是这些网暴后果的最好的明证,时至今日,虽然很多网暴事件早有定性,甚至背后的网暴黑手,传播这些虚假谣言的人都已经被法办了,但网暴事件本身竟然还余孽未消,不断有无知的网络喷子们重新提及,他们根本不愿意去独立思考,也不愿意,用百度哪怕去查询一下事件本身的事实。

当我们对这个世界足够的了解,对自我的认知也就会越来清晰,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也会在你的心中生根发芽,对事情的判断自然会基于客观事实和思维理性!正像《中庸》第二十章说的那样,我们应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罗素说:“我们这个时代让人困扰的事是,那些对事确信无疑的人其实很蠢,而那些富有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怀疑和优柔寡断。”

伟大人物言论跨越时空,却永远不会过时。罗素的话语放在当今,还是那样的发人深省。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困扰呢?毛泽东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做第一等工作!”

是的,我们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人而为人,不盲目自大、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不求进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