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达克效应曲线

 冲霄3e8ixadnpn 2020-03-31

达克效应曲线

前言

如果我们把“知识”看做是被关在“书”的监狱里的智慧,那么就需要我们打开这些监狱将智慧解救,“它”将忠诚地陪伴你前行,当你需要“它”的时候智慧才会反过来解救你。

也许阅读能力是被少数人掌握着的技巧,也许我们的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参加读书会也许是一件可以通过交流了解读书乐趣,掌握学习技巧的好去处。

那些掌握阅读能力的人,会一直沉浸在里面一个劲的读,而那些没有体会到阅读乐趣的人,没有感受到阅读带来快乐的人,永远被关在这本书之外。

想和谁做朋友,就需要和谁多打交道,好比你会用心、用情、用爱陪伴恋人,多些理解,多些时间,把书当做你的恋人或者情人岂不乐哉!

恋人也许会背你而去,但你在书中学到的知识和智慧会陪伴你前行,这是极具性价比的得到与纯粹乐趣。

了解“达克效应曲线”之前,首先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达克效应

先讲几个故事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D-K-effect)也叫: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起源

1995年4月19日,美国一个名叫惠勒的贼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枪抢劫了匹兹堡的两家银行。由于他没戴任何面具,警察在调出监控之后,没过多久就找上了惠勒的门,并将其成功抓捕。

惠勒在被抓时仍然一脸困惑:“你们怎么找到我的?我明明在脸上抹了隐形液啊!”

警察被他气乐了:“什么隐形液?”

惠勒一脸认真:“柠檬汁啊!”

这就是犯罪史上最笨的贼之一——惠勒,他没有妄想症,也没吸毒。后来根据负责本案的警官调查,惠勒得知柠檬汁在纸上写字之后可以隐形,于是他想,把柠檬汁抹在脸上一样可以达到让摄像头拍不到的“隐形效果”。

这个笨到如此境地的贼成功引起了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邓宁的注意,他和他的研究生贾斯汀·克鲁格做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最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反而最无法认知自己的这种缺陷。

听到这里,忍不住笑出了声,怎么会有如此笨的人啊!

但是,作者下来的这段话却让我笑不出来了“人们可能会惊讶,哪有这么蠢的人?但两位学者在1999年的论文中说得很明白:想寻找一个达克式的无知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照镜子。”

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呢?难道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达克效应存在吗?或许是吧,只是我们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毕竟我们只是在我们理解的、学习的范围之内,感觉像有一点儿知识,对我们不了解的那些专业,那些方面,或许我们在别人眼中也是一样的“愚蠢”。

达克效应里隐藏着另外一个效应:五分之一效应

什么是五分之一效应?

首先举两个案例:

案例1:孙中山诈骗

“我给你说,我是孙中山,当年死了的那个是我的替身,现在我回来了,要打回这片江山,你赞助我,我封你做海陆空三军大元帅,而且我们国民政府在美国存着亿万的钱,你赞助我,回头还能加倍还回来……”

这话能居然骗到人……

但是真的骗到了……

骗了55万……

案例2:昌平公主诈骗

“爱新觉罗氏三公主——昌平公主”。现年49岁的公主成立了一家公司,全国各地寻找投资人,频频带投资人飞往四川及贵州,到深山的军事管理区看金库,因为那里封存着爱新觉罗家族遗留下的1750亿元的资产,为了使资产解冻,先后有6人共投资572万元用于解冻这笔资产……

啥也不说了,昌平公主……昌平!!!!你说长平公主都ok,昌平公主!!!……我家住门头沟我是不是叫门头沟公主?朝阳区公主,西城区公主,还有远在四川的武侯区公主,纷纷上线……

这也能骗500万……

以上都是真实诈骗成功案例。

就用这样简单的手法诈骗上百万甚至几千万。

为什么这么拙劣的手段能够让人自愿被骗?

《达克效应》告诉我们,当说我是“孙中山”你还愿意跟我聊天,你就是我的“目标客户”。

所以不难理解,那些冒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银行、保险等客服给你打电话的都是海外口音,南方或者奇怪的口音,他就不用普通话,用普通话和你聊了半个多小时,结果被你识破了,多浪费时间,第一句听到你是个聪明人,挂掉!那些明明操着南方或奇怪口音的人如果你愿意和他聊天,就说明 你 就是 被骗的目标对象,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

达克效应衍生出一个效应就是“五分之一效应”。

五分之一效应就是:不管多么离谱的事情,这世界上总有五分之一的人相信。也就是你在这个社会上无论讲任何离谱的话,都有五分之一的人会相信。

斯尔皮伯格在拍摄《侏罗纪公园》结束后,拿了一把半自动枪,摆了一个姿势,站在一只影片故事情节被枪打死的道具暴龙的身边,他的朋友拍了一张照片,发到网上,配图标题是:“人类发现的最后一只恐龙被你给杀了,你这个混蛋!”这个开玩笑的网络社交图片,马上就引来了大量的人来声讨这个“杀死暴龙的人。”

你有没有爱心……?

你再有钱也不能杀死暴龙啊……?

等等……

当你说再怎么离谱的事,总有百分之五的人会相信,这就是“达克效应”

想知道达克效应的范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家照镜子。

为什么?

每一个人,包括作者,都会陷入到达克效应之中,因为知识没有一个人是全面的,总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深层次的说,我们的原始祖先在不知道真相的时候,家族中的长者或者有权利的头人,总结过往积累的经验,为了让后代不再犯错,会用神话故事或者编造的善意谎言向子孙后代灌输所谓的经验,周而复始,大脑皮层对长者,权威、产生的信之,听之,随之的潜意识一代一代印在了大脑基因的元认知上了。

当你看了一本书之后,发现原来还有这件事我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知识和道理,原来这是谬论……。而在我不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应该读什么书,根本就没觉得这本书的重要。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达克效应曲线”的原因和使命。

精华解读

达克效应曲线

“邓宁-克鲁格效应”告诉我们求知这条路是很难的。一知半解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以为已经很懂了。

你必须先经历一次自信心的低谷,才有可能走上真正的求学之路。

有人把这条路总结成一条曲线 ——这个曲线的形状是随着技能的增长,一个人的自信心会快速到达高峰 → 快速跌入低谷 → 缓慢爬坡 → 最终达到真正的高峰。

这个形状画得有点夸张。其实你对照一下邓宁和克鲁格的论文,低水平人士的自信心并不是比高水平人士还高 —— 只是比自己的实际水平高了很多而已。在幽默感这样的项目上,人的自信心任何时候都是随着能力的增长而增长的。

但是这条曲线能提醒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状态。

你以为自己挺厉害!因为你根本看不懂什么叫厉害什么叫不厉害 —— 因为想要看懂,你首先得比较厉害才行!

这是一个没法跟他讲理的局面。要跟他讲理,你得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但是因为他不懂,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那些事实和数据。而之所以这个效应直到1999年才被心理学家重视,是因为就算对自己的能力过度自信,人们其实日子也是照常这么过。可能我根本不懂足球,但是我以为我很懂足球,我总觉得中国队主教练排兵布阵有问题,那又能怎么样呢?毕竟中国队也没请我。

也许很多指点江山的人,很多自以为怀才不遇的人,其实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通常没关系……除非他们真的打算靠这项技能抢银行。

如果你自信到真敢去抢银行的地步,那可就悲剧了。那就是说只有在生活中碰壁才能让你收到有效反馈!所以元认知能力差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还是一种祝福 —— 但是如果你是严肃地想学点知识,那么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求知的开始

纳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鹅》这本书里讲了一个好办法。他说人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已知的东西,同时低估了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容易出事儿的往往是你不知道的东西。

为了克服这个思维误区,你应该经常提醒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

塔勒布说你需要一个“反图书馆”。有个意大利作家,他家里有三万本书。人们经常问他,你买这么多书读的完吗?塔勒布说问这种问题的都是愚蠢的人。没读过的书比读过的书更有价值,我们家里本来就应该多放没读过的书。塔勒布建议你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储备没读过的书,这些书就构成了你的“反图书馆”。

你的知识越多,你的反图书馆就越大。书架上那一排排想读又没读过的书,时刻提醒你自己的无知。纽约时报有篇文章认为“反图书馆”这个词不好听,说日语里其实有一个词专门概括这个收集一大堆没读过的书的行为,叫“积读(tsundoku)”。

以自己读过多少本书为荣,那是一种很土的行为。“积读”能让你保持智识的谦卑,书架应该是用来摆没读过的书的,为了谦卑多花点钱没关系。

学渣总觉得考的不错,学霸总觉得自己考砸了。

我们刚开始学习一门新知识时,由于接触到了一个新事物,好奇心高涨,越学越起劲,自信心和成就感爆棚,很快就达到了愚昧山峰。

接下来,“蜜月期”结束,我们发现知识越来越复杂,习得的速度也越来越慢,自信心和成就感随之不断丧失,学习由快乐变成煎熬,直至进入痛苦的绝望之谷。

此时,我们如果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学下去,就会发现虽然进展仍然缓慢,但学习似乎没有那么吃力了。在长长的、一直上扬的“开悟之坡”上,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学习热情越来越高,自信心和成就感逐渐恢复,学习状态重新走向良性循环。

坚持学习的道理,就是如此简单。

名人观点

1.“我们这个时代让人困扰的事之一是:那些对事确信无疑的人其实很蠢,而那些富有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怀疑和优柔寡断。”——贝特朗·罗素

2.“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查尔斯·达尔文

3.“最好的,缺乏说服力,而最糟糕的,是充满激情的强度。”——W.B.叶芝

4.“有担当的管理者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下绝望之谷。之余能否上开悟之坡,就看个人造化了。”——王慧文(美团创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