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识储备

 玖壹聚 2022-07-04 发布于河南




常识性的知识储备能够避免一些权威陷阱和利益圈套,继而作为一种能动性的保护机制防止个体受到伤害,这就是常识性知识储备的目的,也是其意义。

——晰瑞


《乌合之众》里面说,一个人一旦进入群体,就会出现“降智”,群体意识的引导会影响个人的基础认知。

在明确这一点的同时,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个人认知的程度,一个是常识的适用范围。

对于一些技能的学习需要的是认知的不断精进,就像是那些艺术展上的画作,作为门外汉,我们很多时候甚至觉得那些就是一些“假大师”的炒作,不能否认的是确实有一些人借着“大师”之名愚弄世人。

但相当一些内容我们之所以欣赏不动,看不懂,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达到那个审美高度,换句话来说就是自己的认知没有匹配那种表现形式。

这就像是一个小学生无意中翻开了一个研究生的练习作业一样,看不懂是正常的,在专业领域里面,有下里巴人,也有阳春白雪,不同的场景和功用下,其价值彰显不同,所需要的个人认知也不一样。

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很多人会把这种个人认知和大众常识混为一谈。

在专业领域的细分中,我们要相信那些人的学术造诣,即便是有怀疑,也不要轻易下结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否则徒留难堪。


但与之相对的是大众常识,很多时候一些非领域的“权威”会用一些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这些大众常识进行逻辑包装,让其看起来无懈可击,从而影响大众判断。

像是前段时间清华大学教授吴某的一番言论“落后不一定挨打,弱小也不一定挨打”“国虽大、民虽众,讨打必然挨打、作死必然挨打。”

当然此前这位教授还有言论“火烧圆明园就是因为满清乱杀外国使节引起的”。

当然,此人还有很多惊人之语,这里不做过多复述。简单来说,这些内容基本都是通过现象来推演原因,当然这种推演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在于只是片面的把一些现象呈现归结在一个原因上面。

对于有着基础历史常识的人来说,我们对于“弱国无外交”的认知是刻在骨子里的,因为我们几乎从接触中国史的那一刻就知道“鸦片战争”,知道各种割地赔款。

而陷入历史虚无主义误区以后,有些言论便有了可趁之机,有些内容我们之所以要经常警惕,就是因为这个社会存在很多声音,而那些身居要职的人的声音在这个社会上必定会产生相当的影响。

如果一旦常识被误导,历史很有可能在新生代中曲解。所谓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其行不正,则破坏性也越大,“二战”离我们不算远,但当年苏联攻占法西斯胜利的旗帜已经被更改成美国国旗。

木心说“历史是家教”,篡改的并不是故事,引导的也不是常识,而是一个国家大众的集体认知。

在《反脆弱》里面,作者也提到关于“名誉”的问题,即影响力越大的人越是在乎自己的名誉,因为其话语权和曝光度决定了其承担的社会责任。

可怕的是这种人在当今社会还占据很大一部分。

温铁军教授在阐述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背后逻辑时说“知识青年虽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却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一无所知。农民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力量,知识青年则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希望。因此从国家的未来发展考虑,当年中国坚持上山下乡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些脱离了人民的群众和扎根土地的言论,其背后的意图令人深思,更令人警醒。

我们终究是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多一些常识性储备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一些逻辑严密的歪理中看到本质,了解目的,并给予彻底性的辩驳。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无可奈何就在于你明明知道有些话、有些事是错的,但却从逻辑上说不出道理,法律和道德上无可追责。

那么最后再总结一些,有些专业细分领域的技能表现,我们要通过不断精进去完善个人见解;对于那些普世的常识,我们不能迷恋权威,有些顶着各种荣誉头衔的“权威”,我们并不知道其背后的推手,也并不晓得其个人的底线。

还是想提醒一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做个好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