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悖论

 玖壹聚 2022-07-04 发布于河南




自洽有时候会比合理和逻辑更重要,当然,在某些特定方面。

——晰瑞

众所周知的是百度词条是可以通过竞拍来获取的,企业通过这些词条来提升曝光度,进一步形成导流和价值变现,其实无论是关键词还是网络爬虫都是通过分类筛选进行信息提取和获得,无论是对于收集者还是拾取者,这种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快的提高效率,最快的获取效益。

之所以说这些是想聊聊关于“关键词”的话题,其实单单是“目录学”就是一项专门的学科,对此我一知半解,不敢妄谈,仅限于知道而已。只是对于自己写的一些东西,很多时候无论是熟悉的人还是不熟悉的人总都会觉得题目有些过于含蓄。

题目,也是关键词,无论是曾经考试的作文题,还是后来的论文,都是在确定题目以后进行内容填充的,题目作为整篇的核心,既是要说明的问题,也是要表现的问题,这其中当然还分很多类型,像是文学性的,娱乐性的,学术性的······

按照现在互联网的传播,无论是我曾经写的内容还是当下做的事情,很多是不符合传播原理的,因为就传播来说任何一个需要传播的内容如果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导致无法传播,那么这个内容就是不及格的,换做一种商业产品的话,这就是一个失败的产品,就像是一些电视台出的栏目,好的内容当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不能获得收视率或者点击量,那么内容本身的价值是不符合产品的定位和价值的。

很多道理我当然也明白,要做到自然也是很容易,像是网络上那些标题党,凭着耸人听闻的反问,拿捏着很多人的好奇,大众心理的特性的确被玩弄的炉火纯青,但其内容终归是没有什么价值,我所认为的没有价值就是那些既不能带来娱乐也不能带来思考的东西。

其实能不能带来思考也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从心底不喜欢那种哗众取宠的风格,厌恶那些原本就是鸡肋的陪衬,可能跟个人喜好有关,有些事情你知道原因,也知道流程,如果要做自然也能做到,甚至能比那些人做的更好,但不去做。

我不去做的前提是我觉得这样的风格和方式适合我,无论是内容还是文风,无论是节奏还是调性,不见得是对的,也肯定不是最好的,但我能从这些内容中找到一种自我安慰,这种安慰没有以利益为绝对导向的目的性的,如果真要说有的话,我想通过一些表达让更多的能从中找到一些共鸣,如果有机会甚至能找到一些能够对话的存在。

曾经写的很多内容在多年以后再看不会觉得那时候的自己讨厌,很多话题不止写了一遍,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体验,对比中找到自己的缺失和遗憾,成长和眷恋,但就这一块儿来说,目的性大于功利性。

有时候不做一些事比做一些事更难,如果能够在自洽中给自己一个答案,未尝不可,有的人在自律中找到快感,有的人在玩乐中找到乐趣,不过是方式不同,只要那些自律的人不是一边努力着一边羡慕那些每天玩乐的人,只要那些玩乐的人不嫉妒那些自律人的成长,都是好的自洽,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特定的准则,开心做好自己是一个大前提,然后才是生活的对比、状态的对比、人生的对比,对比中凸显一些不同和意义。

所以,有些时候,圈子里的事情,遵循章程,圈子外的自己,给点情绪,来点活力,所谓悖论也不过是他人眼中的不合常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