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切洛梅“装修队”:苏联潜射反舰导弹发展史

 fairyfail 2022-07-04 发布于天津

本文作者:大兵

文章图片1

源于大海的转机——

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研发了第一代飞航式导弹P-1,但对于这种远程打击武器最具有迫切需要的海军却面临着上舰难的问题…

P-1导弹本质上就是一架缩小的遥控“米格机”,使用小型涡喷发动机作为动力,即便是内部空间大部分被战斗部和制导设备占据,飞个200公里也没有问题,但关键是这种早期的飞航式导弹需要无线电指令引导。我们都知道舰载雷达受地球曲率影响和海面杂波的干扰,当时还无法对超过50公里以外的海平面目标精确探测;这就意味着尽管P1导弹本身的飞行距离超过180公里,但受限于制导方式,实际射程只能在30~40公里…

文章图片2

▲最早的P-1反舰导弹就像一架小型遥控飞机一样。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实际上P-1导弹源自于载机发射的KS-1,早期还真是“人在回路”的——不是日军“樱花”机的那种思路,只是实验型号作为无线电遥控不可靠时的备份手段。

于是苏联海军借鉴了预警机的办法——把雷达搬到天上去。研发了第一代舰载中继直升机卡-15RC,但由于机载雷达重量的问题,这种空中引导的方式对反舰导弹的射程改善也不大。

文章图片5

▲典型的中继指令/末段自导反舰导弹作用示意图。

就在人们一筹莫展之时,当时的导弹设计师切洛梅提出了发展“巡航导弹潜艇”计划,一下子给苏联海军找到了“出口”。

文章图片6

原理非常简单:水声的传播特性远大于空气声学,即便是二战潜艇的那种老式声呐都能侦查听到几十公里外海面上螺旋桨的声音;如果进一步放大声纳的探测阵面的话,上百公里外的水面目标也能被发现。

当然,受限于声音的识别特性,这仅仅是能发现方位,最多根据螺旋桨的噪音判断目标的大小和距离,连跟踪航速、航向都有些困难,就更别说精确的识别了。

但这已经足够了!

早期远程反舰导弹难就难在飞航过程中要通过无线电指令不断更新方位,否则累加的误差可能令导弹进入主动雷达搜寻段(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只有10公里)的时候,根本已经错过目标区域了。至于读者此刻肯定关心的“敌我识别”问题,苏联海军当时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在海面上没有大舰…

反舰导弹本身就是红海军对抗美帝国主义航母、战列舰、巡洋舰的“非对称手段”之一,既然水面上能高速航行“大家伙”大概率都是敌人的,那就打吧!

文章图片7

▲图为加装了反舰导弹发射管的644型常规潜艇。

文章图片8

▲这种魔改就有些过了...

以P-1导弹的技术为蓝本,切洛梅领衔的设计局开发出了海上专用的、翼面可折叠、最大射程450公里的P-5/P-6系列反舰导弹。为了搭载这种导弹,苏联海军专门建造了核动力的659和常规动力的651两种型号的巡航导弹潜艇。

文章图片9

▲P-5/P-6反舰导弹进一步优化了气动外形,最大速度可达1250公里/小时。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 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岸基型P-35反舰导弹,属于P-5系列的改进。

    可能有人疑惑:450公里的射程也早已超出了声纳的探测距离,怎么制导?

    其实早期苏联海军的巡航导弹潜艇是反舰/核威慑两用的。

    答案就在651型搭载的4枚导弹至少有2枚是核弹头、659型的6枚导弹基本上都是核弹…如果目标是帝国主义的大型水面舰艇,潜艇发射导弹的距离不会超过100公里的,这对于第一代需要浮在水上发射的巡航导弹潜艇还算安全;但另一方面这些潜艇还承担着对陆地上固定目标的远程核打击任务,以当时的制导手段来说,反而比弹道导弹动辄以公里为单位的经度误差要好一点。

    文章图片10

    ▲图为651型常规动力导弹潜艇。

    文章图片11

    ▲659型核动力导弹潜艇齐射。

    正是这种意外的作战定位,在50年代末的时候“逼”出了美国海军的第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华盛顿”级,而苏联海军对等出现类似的型号晚了将近10年,因为从效果上来说人家早就有了!

    文章图片12

    ▲659的改进型,8具发射管...

    不过切洛梅设计局也意识到了他们最早上艇的“反舰导弹”离主责主业是差得有点远,加上早期这种水面发射的导弹需要在潜艇外壳上开出导焰槽,严重影响潜艇的生存能力,于是真正可以水下发射的通用反舰导弹P-120和更现代化的670型潜艇同时被提上日程。

    文章图片13

    ▲谁说潜艇兵洗澡难了?苏军官兵很快就发明了在导焰槽里泡澡的办法!

    当时新一代的MKG300数字声纳已经可以比较精准的探测到200公里左右的水面目标,这就意味着曾经限制了反舰导弹射程的舰载雷达探测距离反而成为一种优势——

    苏联潜艇可以躲在敌舰队雷达的预警距离之外发动打击!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第一代的巡航导弹潜艇还做不到完全靠声纳引导反舰导弹,故指挥围壳前部可以打开,以容纳大功率的对海搜索雷达——清晰影像在文末有视频。

    P120导弹着重在制导精度上下功夫,末端采用了主动雷达/红外双重引导头,使用可以在水下点火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发射深度达到50米;并且P120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通用化,长度7.2米、翼面尺寸也较小,潜艇、驱逐舰、导弹艇都可以搭载;射程方面,火箭助推器达到足够的高度后,涡喷发动机才点火,可达120公里左右,当然这同样取决于中继制导的有效距离,多装些燃料其实并不难。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P-120“孔雀石”导弹最早实现了通用化,可由多种平台载具携带并发射;上图中腹部突出的是红外引导头,地面上躺着的2个是固体火箭助推器。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1967年服役的苏军670型核潜艇,艇首两侧耐压壳中设计了隐藏的倾斜式发射管,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水下发射/制导能力。

    要知道这可是60年代末,百公里以外海上精确的移动目标打击,以当年的技术还是颇具挑战的。P-120在研发过程中也遇到些拖延,于是作为“备胎”的P-70率先装备到670巡航导弹潜艇上。

    作为纯火箭发动机的P-70,虽然射程只有70公里,但水下发射、中继制导的这些难题通通不存在,不但解决了苏联海军的急迫需求,其前身P-15还曾被大量用来出口——也就是在第3次中东战争中击沉以色列驱逐舰的“冥河”导弹。

    文章图片21

    不过这种缺乏创意的名称根本是北约起的,苏军有自己的一套命名规则:

    此前切洛梅设计局发展自P-5的P-35反舰导弹还起来一个颇具政治意味的名称“Прогресс”(进步);从P-70开始,“装修队”的石材选料上架了——这型导弹被命名为“Аметист”(紫水晶),而P-120的绰号是“Малахит”(孔雀石),在其基础上开发的反潜型号是“Kварц”(石英石)

    从此,切洛梅设计局矢志以他们用石材命名的各型反舰导弹给敌人的舰队搞一次轰轰烈烈的内外“装修”!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 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本文虽主要介绍反舰导弹,但解决制导难题的第一代巡航导弹潜艇同样功不可没,视频中为退役的651型常规潜艇博物馆。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