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土豆粥?和宋朝豆粥一样吗?要如何才能吃出豆粥的闲情逸致

 草草啖盐说蜜 2022-07-04 发布于福建

原创作者/草草阿姨
草草啖盐说蜜
——谈古今风味,说天地美食

一、土豆粥

读《山家清供》“豆粥”时,正是六月新花生上市的时节,泉州的土地种不了优质稻米,但地瓜和花生的品种那是杠杠滴,用地瓜代替粮食,以花生打牙祭,这是每一位泉州人都喜欢干的事情。

花生,泉州人称为“土豆”,不用感觉奇怪,其实马铃薯叫做“土豆”才是奇怪。
花生长在地里,和所有的豆子同属豆荚类,是真正长在土里的豆子,叫“土豆”再正确不过。而马铃薯明明是薯,为何要抢“土豆”的名字呢?
“土豆”上市了,泉州人必定要煮一碗咸粥,称为“土豆粥”,新花生松松软软香香滑滑,和大米熬成粥,入口即化。

别小瞧一碗普普通通的“土豆粥”,刚出泥土的新花生,犹如花季少女,稚嫩纯香,融入口腔,香气缠绵,让人回味绵长。
所以,每一年新花生上市,都有口福。

二、宋朝的豆粥和土豆粥一样吗?

昨晚追完《梦华录》,永安楼很多菜,都来自《山家清供》,一份蟹酿橙,在剧中反复提起。
而《梦华录》最后的几篇,以宋真宗和皇后刘娥为主线,其中有个情节,是宋真宗告诉太监,想吃刘皇后亲自烹饪的豆粥了。

这宋朝的豆粥,和土豆粥一样吗?
据宋《遵生八笺》载:
豇豆、刀豆、扁豆、芸豆、赤小豆、豌豆、绿豆、红白饭豆皆可煮粥,尤以红白饭豆、赤小豆、绿豆煮粥味道最香最美。

没有提到花生。
是的,宋朝还没有花生,花生和地瓜一样,都是明朝传入我国。
花生和地瓜都喜欢炎热干燥的气候和松软透气的土壤,也就是我们大福建贫瘠的土地特别适合种植。
记得《梦华录》里的欧阳旭称岭南为瘴毒潮湿之地,是个要命的地方。福建也一样,潮湿闷热,山多丘陵杂,倒成了许多高官皇室避难之所。
这些避难贵族的后裔,留恋东京繁华,因地制宜,将本土的花生煮成“土豆粥”,以此纪念来自家乡的“豆粥”

三、大文豪的《豆粥》


豆粥在宋朝真的很火,《山家清供》记录的“豆粥”来源于大文豪苏轼的《豆粥》诗:
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苏轼不但是大文豪,还是枚大吃货,他不但喜欢吃豆粥,还喜欢豆饭。

世人都知“东坡肉”,可知“东坡二红饭”否?
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食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小豆作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
粳米和赤小豆一起煮饭,就叫做“东坡二红饭”
而豆粥,用的也是粳米和赤小豆。


四、吃豆粥要有闲情逸致

豆粥是一道很耗时间的美味,赤小豆要煮熟并不那么容易。
苏轼在诗中写道: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粳米要舂碾后,方显得光泽如玉 ;而赤小豆,要用砂锅慢慢熬 , 豆子才会柔软松酥。

吃豆粥不能心急,心急喝不了热粥。
“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晨光映着江边的千倾芦花如雪般晶莹 , 不远处的草房屋檐上升起了袅袅炊烟 。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躺在床上,看着晨光,听着鸡鸣,想来店家的豆粥已经熟了。赶紧起来,拖着鞋子,披着散发,闲情逸致地,去吃豆粥。

看,吃豆粥,就得如此不急不缓。
而我们吃东西,不都得有如此心态吗?
(部分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删)

附泉州花生豆粥食谱:



一、准备食材:

新花生100g、大米100g、香菇5朵、干贝若干、五花肉少许、香葱一颗、盐少许、食用油、料酒、清水等。

何谓新花生?就是刚出土刚收成的花生,还未晒干。

二、操作过程:

1、香葱切小丁,分成葱白和葱花两部分;

2、香菇和干贝浸泡半小时;

3、将大米、新花生清洗干净,五花肉切丁,香菇切碎,干贝沥干水分;

4、锅中放入少许油,爆香葱白,将五花肉、香菇和干贝一起放锅中,炒出香味,再将大米和新花生一起放锅中,翻炒均匀;

5、少许盐调味,少许料酒增香,如果觉得味道不足的话,建议少许味极鲜即可,千万不要用什么味素之类的东西,把甜味压过新花生,真的很蠢;

最后倒入清水,没过食材3指节高,转入电饭锅中;
6、按下煮粥键,静等成熟;

时间到,出锅!

撒上葱花,开吃咯!

“草草啖盐说蜜”,谈三餐美食,讲四方风情。
原创文章,多多支持!
喜欢就请点赞、转发、收藏和评论。

草草阿姨更多古食谱文章
雕菰饭,古人以为美馔,鱼宜菰,真香
泉州的丑桃子,摇出来的美味,而古代的蟠桃饭,则用泔水煮成美味
竹笋可否与肉一起烹饪?傍林鲜这道菜,林洪说:不可以!你说呢?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