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 | 如何面对和跨越生活中的各种困境

 城北十五里666 2022-07-0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我的父亲是乡下穷人家的孩子,少年时读不起书。“去学个木工活吧,当个木匠。”爷爷对刚满16岁的父亲说,“古话说'灾年饿不死手艺人’。”
让父亲去学做木匠而不是其他手艺,还有个重要原因:爷爷盖了3间房子,耗尽了所有积蓄,再也拿不出钱,连房门、木窗都装不起了。家里请不起木匠,也没钱买门窗的木料。爷爷是想着父亲学成后,先给自家把房子装修了,能省下一笔请木匠的钱。
我家祖辈都住在圩区,树少。爷爷作了长远考虑,从外面买回十多棵小树苗,满怀希望地栽种了,日日小心护着,希望将来能成为可用之材。
父命不能违。父亲带着爷爷的期望,背着20斤大米,步行了一天半的时间,去拜了一位木匠师傅。学费是第一年4担(400斤)稻、第二年4担米,第三年4担米加两担稻,学满3年可出师。
父亲背着的那20斤大米,是送给师傅的见面礼。可刚学了一个月,就传来了老家发大水的消息——爷爷家位于圩心的十多亩稻田,全被淹成了一片汪洋。
第一年的学费是交不上了,师傅委婉地对父亲说,你先回去,学徒的事情以后再说。父亲自然明白其意,拿起行李,迈着沉重的脚步回了家。

图片

回到家后父亲才知道,爷爷在慌乱、紧张的抗洪中,重重地摔倒在几块凹凸的石头上,颈椎、腰椎严重受伤,几近瘫痪,再也撑不起家了。作为家中的长子,父亲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可他还是想当木匠,一个多月的接触,让他对木材变成一件件木器,充满了兴趣。
拜不起师傅,父亲就或明或暗地请教和偷偷学艺。每当周边村子里有木匠干活,他都会跑去观望。如是本村来了木匠,他就主动过去给人家帮忙,干活期间不吃喝主人家一顿饭、一碗水,更不要分厘工钱,只是用心地学习木工活的本事。
有几年时间,爷爷家的那3间房子,是全村里最寒酸、潦倒的:没门、没窗,屋里也没一样家具。那些年,大小洪灾不断发生,使得家里的日子愈发穷困。好在爷爷当年种下的十多棵小树,都于洪水的肆虐中顽强地活了下来,越长得越大,越来越挺拔。
通过请教、偷学和自己琢磨,父亲学会了做一些不太复杂的木工活,比如打个木箱子,做条板凳,等等。
后来,他利用农闲,帮着村里的人们做些洗澡盆、水桶等木器,因为做事认真,收费又少,他的名声也慢慢传了出去。渐渐地,父亲能做的木器越来越多,桌子、橱柜、门、窗……请父亲去做木工活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活做就有钱赚,父亲开始装修自家的房子了。他先是给房子装上了合适的前、后门,接着又安了漂亮的窗户;然后,便是做室内家具。父亲用了10年的时间,才将整个房子装修完好,所用的木材,均取自爷爷早年种下的十几棵树。
在此过程中,父亲的技艺也不断精进,做出来的木器越来越好。他接到的活更多了,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

图片

父亲30岁时告别了故乡,受人之邀前往广州,成了一个家具厂的木工师傅。他认真、勤奋,一路干到大工、组长、科长、车间主管,工资、待遇也一路上涨。我们家的光景也因此越来越好,我和哥哥、妹妹得以从小学读到大学,哥哥还读到了博士。
很多时候,我们都可能会遭遇到生活中的各种困境。而如何去面对和跨越它们,我父亲给出了一个好的答案:可以失望,但不能绝望,要相信通过努力终有转机。
我的父亲,用了10年时光和爷爷种下的那些树木,以及在艰难的岁月打磨成的手艺,一点点、一步步竭尽所能地装修了自家的房子,也装修了自己的生活和儿女们的未来。

文:徐九宁,原标题:《父亲的十年之修》

来源:《品读》2022年第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