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四大才子”倪匡,87岁在家中去世:生活很乱,但婚姻很稳

 一更历史 2022-07-04 发布于广东

一更历史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

1989~1990年间,香港亚视为了与死对头TVB竞争收视率,特意打造一档《今夜不设防》的粤语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共有三位常驻主持人,分别是黄霑、倪匡、蔡澜,香港四大才子聚集三位。

《今夜不设防》节目题材较为老旧,就是让三位主持人与到访明星嘉宾插科打诨,在嬉笑怒骂中挖掘明星那些不为人知的背景故事。

起初,这档节目的收视率并不尽人意,TVB高层也根本没拿它当回事。

最后还是黄霑向节目组提议:能来上节目的明星都是人精,面对镜头时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倒不如在访谈中可以让嘉宾喝酒、抽烟,利用唠家常开玩笑的方式,能挖掘到更多猛料,收视率自然就不在话下。

经过商讨,最终亚视高层同意了黄霑的提议,结果在酒精以及三位主持人妙语连珠的攻击下,各大明星纷纷败下阵来,向观众吐露心声。

如今斯人已逝,转眼30多年过去了,《今夜不设防》的两位常驻主持人黄霑、倪匡先后离开人世。至此,香港四大才子也仅剩蔡澜。

要说起四大才子中,谁最能担得上“才子”的名号?非金庸、黄霑莫属。

倪匡因其独特的文风,与早年间的经历,让他总是显得那么特立独行。作为生在内陆,长在内陆,却成名于香港的倪匡,他的一生到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家中兄弟姐妹7人,倪匡排行第四,女作家亦舒是他的亲妹妹。

1951年,倪匡初中毕业后,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 继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干警,先后参与“土地改革”、“治理淮河工程”,后来去了苏北。

1956年冬,倪匡前往内蒙古参与垦荒运动。彼时的大兴安岭正经历着一场大风雪,运煤车无法抵达,气温骤降至零下40摄氏度。

倪匡生于长于南方,本就怕冷,于是他带头拆掉一座小木桥生火取暖,侥幸活命,但也因此被指控。

为了逃脱惩罚,他在寒夜里扒上了一列前往大连的火车,后辗转回到上海老家。

至于倪匡通过什么方法躲避指控来到香港,一直众说纷纭。公开资料显示倪匡伪造公章,先逃到广州,于1957年7月经澳门偷渡至香港。

倪匡本人对此一直语焉不详,如今人已不在,大家也就不必过分追究这一段历史。

总之,倪匡在1957年抵达香港后,因为没有正式身份,又不通粤语、英语,只能先去荃湾工地做苦力,勉强糊口。

据港媒报道,倪匡没少在工地上吃苦。领班见他是“黑身”,便安排其做最苦最累的打桩工。

做了一个礼拜后,倪匡顿感腰酸背痛,心里盘算着,要是再这么干下去,身体必定吃不消。不过再怎么着也得坚持到发薪水的那一天,有了一些本钱后,再“提桶跑路”。

等到发薪水时,倪匡领到了58元港币,他掐指一算,自己上工20天,每天的工资折合2.9元港币。当时大陆正营级干部每月津贴也不过100元,加之当时港币与人民币汇率呈倒差,购买力更不可同日而语。

细细算下来,倪匡对这份工资还算满意,反正一时没有好去处,倒不如继续在工地干活。

1957年底,倪匡已然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打桩工。某天做工间隙,他看到工友在讨论《真报》上的时评。

倪匡通读之后只觉“狗屁不通”,他与工友打赌,自己只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写出一篇与之观点相悖的万字长稿。然后寄给报社,肯定会刊在头版头条。

工友们不相信,年轻气盛的倪匡为争口气,花了三个多小时,洋洋洒洒地写下一篇万字长稿,接着让工友寄给报社。

过了几天,《真报》全文刊出,并标明是读者来稿。几经辗转,报社找到正在打桩的倪匡,当面奉上90元的稿酬。

接到这笔巨款,倪匡惊得合不拢嘴。因为他之前在大陆写过无数篇社论以及宣传文章,可这些都是自己的分内事,一分钱外快都没拿到过。

既然三个多小时就能挣90元,倪匡肯定看不上工地的这份工作,成为报社编辑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1957年底,倪匡第一篇发表的散文是《石缝中》;第一本小说是《呼伦池的微波》(创作于五十年代末,背景为蒙古草原)。

据说,倪匡运笔如飞,每小时能手写3000字。(网络上常说倪匡一小时能写4000,甚至8500字,这不符合常规)

至于倪匡何时正式写武侠小说,查找资料后发现应该是在他25岁时,也就是1960年左右。

当时倪匡供职的《真报》上正在连载台湾名家司马翎的武侠小说,报纸销量不错。连载中途,司马翎突然失联,倪匡主动代写,后续连载两周,读者反而好评如潮。

司马翎得知后大发脾气道“谁敢续我的小说?”但看完续写后又对倪匡说:“续得很不错。”

倪匡笑答:“岂止很不错,简直是写得比你好!”

倪匡写作面十分广阔,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小说类型,因其手速惊人,他可以同时为12家报社供稿。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倪匡替好友金庸代写《天龙八部》。结果,倪匡自作主张弄瞎了阿紫的眼睛,后金庸设置游坦之主动将眼睛赠送给阿紫的桥段。

但金庸并未责怪倪匡,相反《明报》成为倪匡的主战场。倪匡为该报撰写卫斯理系列小说,这一写就是41年。

金庸曾评价他:“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

1967年夏,倪匡受好友张彻邀请,写了《独臂刀》剧本。该片一上映,便大受好评,成为华语武侠片中的经典作。

之后,倪匡又创作出《唐山大兄》《精武门》《少林三十六房》《六指琴魔》等经典作品。

1972年9月,随着《明报》刊载了小说《鹿鼎记》的最终章,金庸同时宣布就此封笔。倪匡原本认为金庸退隐之后,自己的小说会成为《明报》的主打。

未料,古龙应金庸之邀,开始在明报上刊登陆小凤系列。相较之下,倪匡的作品虽同样出色,但受众面不广,名气更不如古龙。

有意思的是,倪匡与古龙是多年好友。二人同好酒,喜谈女人,彼此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1985年9月,古龙因肝硬化、静脉出血等多种病症不治,在中国台湾离世。据说倪匡为古龙写了一副“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的挽联。还把48瓶xo当成祭品,摆在了古龙的墓前。

古龙去世后,倪匡更钟情于酒色。他曾与黄霑、蔡澜等知己好友前往酒吧消费,最后买单时,因为倪匡醉得不省人事,蔡澜便主动支付费用。拿到账单时蔡澜发现,不到10个人一晚上的消费竟然超过2万港币。

事后蔡澜询问倪匡当晚消费是否正常,会不会是店家故意弄错账单?倪匡笑着答道:一晚上2万就能买到这么多的快乐,这消费已经够低了。听到这话,蔡澜连连咋舌。

又胡闹了几年,黄霑、倪匡、蔡澜共同主持一档名为《今夜不设防》的节目。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有周润发、王祖贤、张国荣、斯琴高娃、巩俐等明星。

在节目中,三人分工明确,黄霑粤语最好,性格直爽,先打开到访明星们的防守。蔡澜谈话做事较为小心,主要负责与嘉宾沟通感情。

倪匡粤语半路出家,但思维缜密,主要负责见缝插针,提出的问题非常犀利,往往让嘉宾猝不及防,说出不少秘密。

1991年,《今夜不设防》正式落下帷幕。一年后,倪匡携妻子移居美国三藩,留言称:自此天涯海角,世事无我,纷扰由他。

俗话说:人可以风流,但不能下流。

倪匡爱美色,曾经与他有过关系的女人不计其数。就连他的儿子倪震也曾经在专栏文章上写道:“我爸45岁的时候,我15岁,常一个月没见过爸爸回家,我还不够资格像他呢。”

烟酒乃催情良物,倪匡更是深谙其中无法自拔。可是,倪匡的结发妻子李国珍却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并非李国珍不清楚倪匡的风流韵事,她曾经恼怒至极,与倪匡吵过也闹过,一度想要放弃这段婚姻。

李果珍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因为他真,他傻,他懂得哄老婆。”倪匡也分得很清楚,一切以家庭为重,老婆只有一个,其他女人都是玩玩而已。

倪匡多年来坚持把一半稿费留给太太做家用,另一半用作喝酒,并始终将妻子和家人放在心中首要位置,这才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婚姻平衡。

两人居住在美国三藩市时,倪匡每天去菜场买食材,然后换着花样给太太做饭吃,他笑称这叫“喂饱饱的幸福”。

有媒体记者拍到夫妻两人外出吃饭,倪匡还会贴心地为李果珍剥蟹壳,不时亲昵地摸一摸妻子的头发,仿佛热恋中的小情侣一样。

2019年5月20日,蔡澜在社交平台上贴出84岁的倪匡和妻子李果珍的合照,并留言道:“很巧,倪匡兄嫂在520结婚,那是六十年前的事了。”

彼时的倪匡多种疾病缠身,李果珍脑退化严重,已经记不起每天是星期几,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与回家的路都不记得。每逢外出,倪匡总会紧紧牵着妻子的手,像是一个宠妻狂魔。看似平常的举动,却透露出夫妻二人深厚的感情。

2022年7月3日,继金庸之后,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在家因病去世。倪匡是一个比较低调的文化人,他的墓志铭早在以前的采访时就说:“多想我生前好处,莫说我死后坏处。至于骨灰,选择海葬最好。”

倪匡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曾鲜衣怒马,投身体制内,希望能干出一番事业。但因种种变故,辗转前往香港,并开创新的武侠小说体系。中年时,花团锦簇,与古龙、金庸、张彻等名人交好。

晚年的他似乎名声不佳,时常被卷入一些政治新闻。但平心而论,倪匡是一个很另类的作家。

与金庸、古龙、梁羽生相比,倪匡的作品类型五花八门,他不仅写小说,还为导演撰写剧本,各种杂评散文更是不计其数。

在倪匡的身上,多的是风尘之影。他的文章从不是阳春白雪,并非那么工工整整,可就是有那么一股充足的灵气,令人眼前一亮。

至于倪匡的人品,那就见仁见智。一代文豪,大闹一场,悄然退去,他的文字则会永远散发魅力,成为全世界华语圈的经典。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