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人眼中出西施”的科学原理

 沧海一粟1951 2022-07-05 发布于江苏


美由心生,色感互应。一为视像,二为情觉。视像悦目,情觉动心。相互影响,叠增抵减。

注释:美是由心产生的,外界环境(颜色形状等)与心灵感知(视觉触觉等)相互对应。美,一方面是形体美观的事物经由视觉呈现的图像,另一方面是美好的事物给心灵带来的舒适情绪和美好感觉。美丽的视像能吸引人的眼睛,美好的情感则会让人动心。视像产生的美(外相之美)与情觉产生的美(心灵之美)相互影响,两者叠加美感增强,两者抵对美感减弱。比如,一个人长得好看,如果心灵(气质好、品质高)也美,他(她)就更美丽了;如果只具备一方面,美丽程度会有所降低。

现实中,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当我们观看一部热播剧时往往会被影剧中的男女主角吸引,一时间里感觉他(她)无比美丽、独一无二。几年后,当我们回顾同样的画面,又会觉他(她)没有之前那么好看。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为大家揭开“美”的奥秘。


美,本质是心灵产生的觉知现象。一方面是视觉效果(美丽形态产生的美好视觉感受),另一方面是情感效果(美的事物带来的美好情感体验)。所以,美是人的综合心理感受。举例:如果人对某个人(或事物)是发自内心的厌恶,即使别人看来他(她)非常美丽(外貌十分俊美),那个人却不觉得美(同样的外貌,反而看着不美)。

影视剧中,演员的美貌会给观众带来视觉美,而视觉美只能吸引观众的眼睛(形成美丽的视像),并不会触发观众的情感。

然而,剧中的故事情节以及主角的品质形象会给观众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增添演员的“美”,这种美能促动观众的心灵,对演员产生特殊情感。

另外,当人完全陷入“剧中”,情感越积越深;目光只聚集在一个人(主角)身上,看不见(或不去看)其他人。故而觉得那个人最美。然而,当人这种“感觉”消失后,再看同一人,只看到了他的外貌(视觉美),美丽程度固然降低。

因此,视觉美(美丽的外貌)能让人“一见钟情”,但感情并不会长久(视觉美伴随交往会逐渐降低);而情觉美(触发情感的美)能让人产生“相思”,感情越陷越深(触发心灵的美伴随交往情感会越来越深)。

结语:视觉之美通常是由人或事物的外貌以及外在形象产生的,情觉之美往往是人的品质(善良、可爱、大方等优良素质)以及行为方式(助人为乐、慈悲大爱等道德行为)产生的。“情人眼中出西施”就是基于情觉美(情感美)产生视觉美(外貌美)的作用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