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属印度是日不落金融帝国的兴衰的晴雨表

 专打抄袭勾 2022-07-05 发布于天津

印度对于大不列颠意味着什么?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只能用重要来概括,至于进一步的讨论就没有了。在一般英印研究资料中最常提及的就是①土地税法的改造——柴明达尔制、莱特瓦尔制②寇松总督的孟加拉分省法令等英印行政区划问题③甘地的独立运动——食盐进军、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绝食抗议④印度的宗教问题——三个宗教的相互关系及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法案》。但是这些都只是零碎的片段,我们需要将其进一步梳理,系统化的认识英印在英国殖民霸权史上的真正价值与地位,才能对英国当局在英印殖民治理问题上的一系列举措进行深入的阐发。

印度灭亡与英印铜制时代前的最后一个王朝是莫卧儿王朝。这个王朝的结构其实与欧洲的绝对君主制有很大相似之处。莫卧儿皇帝为了维持住自身的集权地位,一方面联系印度教的经济弟煮,任之为财政系统的支柱,颉颃军事贵族;另一方面,皇帝又倚重穆斯林军役贵族,通过他们来制约经济精英。这样就形成了莫卧儿王朝的三角集权结构,这一体系在阿克巴大帝时期业已完善,但是奥朗则布大规模迫害印度教精英,通过宗教政策希望片面倚靠懿思闌教军役贵族势力建立集权,这依然是“小聪明大糊涂”的政治失误——他不懂大政治的原理与机制,贪小利而受大害。

到奥朗则布去世时,印度的三角集权结构已经崩溃,他的总督们相继反叛,而苦心经营多年的马拉巴尔海岸事业也毁于一旦——马拉巴人很快就攻向北方,而莫卧儿皇室最后仅剩旁遮普的一点小地方,蜕化成了一个割据一方的小诸侯。最后在涂油子弹引发的印度闵租大起义中被英国废黜。而这也正是英国国王由王室跃升为“皇室”的合法性来源——英国国王加冕为“印度皇帝”(印度为什么喜欢扩张?(一):因为它对中国“爱”得深沉)。

英国完全控制印度其实在1780-1784年战争之前就已经实现。18世纪40-50年代著名的七年战争就是英国在印度打败法国的一战。

众多研究材料表明,法国本身的物质积累在很长一段时间 强于英国,却在海外殖民战争中屡屡败于英国。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斯塔夫里阿诺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法国没有像英国一样在海外投入足够的资源,换言之,英国在局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例如蒙特利尔围城战中,英法的主帅相继阵亡,但是英国最后却取得了胜利,夺占了加拿大的精华地带。

印度的问题同样如此。普拉西战役中亲法的纳瓦布的失败,也是波旁王朝的“欧陆本位主义”造成的恶果。

七年战争最核心的战争不在欧陆而在海外,更准确的说,就是英法争夺新法兰西和印度主导权的殖民战争,欧战仅仅是一个陪衬。

而印度更是重中之重。印度本身除了马拉巴尔海岸、科罗曼德尔海岸的商业,自身的庞大田租也是令英国垂涎欲滴的肥肉。英法争夺到了18世纪,已经到了深入内陆的诸土邦的宗主权之争的程度。而且从英国内部看,东印度公司的独立性过大也严重影响到英国金融财团与纳税人政府(议会)对殖民事务的领导权。

英国之于东印度公司本身就像沙皇之于斯特罗加诺夫家族(沙俄进军西伯利亚的前哨——斯特罗加诺夫的基地彼尔姆)的关系——在殖民事业刚刚开始时,军事-殖民一体化机构的主要利益都通过宗主国变现,其势力也相对弱小,故对本部依赖较强;而当殖民机构“以战养战”逐步在殖民地站稳脚跟后,其财政主要仰赖本地岁入,而非单一的商业贸易收入,这就形成了离心性的物质基础。而且英国在印度的早期统治特别是征税方面与哥萨克在西伯利亚几乎完全相似,都是以武力为后盾保证税收的征敛;在“怀柔政策”上也都是联合当地居民的上层建构利益共同体,英印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形成了柴明达尔制、莱特瓦尔制、玛扎瓦尔制等田税制度,这些与庞大的殖民军警系统共同构成了东印度公司对于英国政府可谓尾大不掉的隐患。

但是对于英格兰银行代表的金融财团而言,这恰恰是钳制纳税人政府势力的一个工具;当然也不能是东印度公司过于做大以致威胁到自身的铜制地位,所以在压制东印度公司的问题上其态度是相当复杂的——又拉又打。1783年,旨在一步到位收回特别地位的福克斯法案被议会否决。而监督东印度公司军政、财政等业务的庇特法案却在1784年得以通过,这说明金融财团仍然不愿扩大英国政府直辖的财政范围,但也对于东印度公司有所压制。

真正收回东印度公司的实权则要到1858印度民族大起义——从东印度公司本身看,其武力已经被严重削弱,且需要英国政府军事支援;从金融财团看,遏制英国政府财政独立性的关键已经从东印度公司转向一工以来迅速上升的工业资产阶级,而且重组英印政权需要大量资金借款,这正是英格兰银行得以渗透印度田赋系统的契机;从英国政府看,它本身已在镇压大起义的过程产生了军队的既成事实,可以“生米煮成熟饭”,强行吃下。而后东印度公司就成了一个只吃饭不干活的“空衙门”,无功受俸,过了不到15年就被裁掉了。东印度公司的垮台恰恰是金融财团骑着英国政府进入印度经济的杠杆,就像负责统领哥萨克事务的“西伯利亚衙门”逐步被俄国正规军支撑的“西伯利亚省”取代一样(哥萨克在西伯利亚黄金时代的谢幕标志着沙俄在亚洲的进一步扩张),东印度公司统治被担任英属印度“副王”的英印总督体制取代。

在“英德协调”机制被威廉二世愚蠢的毁掉后,德国对土耳其的态度由与英一致反俄变成独吞土耳其。德土联合是“东方问题”激化的最重要事件之一。土耳其本身控扼的黑海海峡是遏制俄国南下近东乃至印度的海上要道,也是法俄沟通的锁钥;名义依附奥斯曼的埃及,其苏伊士运河更是英国-地中海-印度的咽喉。德国一面要“阳光下的土地”与英法争夺殖民地,一面修3B铁路在英国殖民线上横插一脚,显然是对英国的敌对行为,特别是威胁到了印度的安全,而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就是印度,也就是说,谁想夺取印度,谁就是和英国以欧外世界殖民事业为核心的帝国政策作对。

因此英德矛盾的直接激化点就在土耳其,而土耳其的价值又在于对印交通关系。真正促使英俄协约的不是法俄同盟受英法协约而“爱屋及乌”,而是担心德俄共同东进经略印度与东亚的不可控后果。

一战后印度不再受德俄威胁,但是在远东竞争中英国实力日渐不支,因此日美威胁扩大。而且美国扶德抑英法的战略意图已经很明显,英美矛盾已是台面事件。华盛顿会议后美抑英日的政策也浮出水面,英国金蝉脱壳,用日本挡美国压力,但仍然牢牢掌握石油资源丰富的南洋群岛及印缅澳新,可以在美日冲突中隔山观虎斗中,再相机行事,支持其中一方,徐图恢复在hua影响力。印度就是南洋这个敌楼的粮仓和兵站。

当美国持续通过国际清算银行向Hitler注资,并以德国祸水东引攻击俄国的假象哄骗英格兰银行也向H注资。

1931年10月,沃伯格收到hitler的一封信,他把信转交给了担保信托公司的卡特,随后又在担保信托公司办公室召开了另一次银行家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意见分歧。西德尼·沃伯格报道说,洛克菲勒、卡特和麦克宾支持Hitler,而其他金融家则不确定。

英格兰银行(bankofengland)的蒙塔古·诺曼(montaguenorman)和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的格里恩(Glean)认为,已经花在H身上的1000万美元太多了,希特勒永远不会采取行动。

会议最终原则上同意进一步协助希特勒,沃伯格再次接受信使任务,返回德国。

国际清算银行的创始人之一蒙塔古诺曼参与了担保信托公司关于是否继续资助Hitler的会议,证明他对美英金融界支持H一事知情且参与其中;已花在H身上的“1000万美元太多了”,证明英格兰银行和荷兰皇家壳牌已经为资助H付出过金钱,以至于出现了对希特勒不动手的抱怨。同样,洛克菲勒、卡特和麦克宾等美国财团与会并表态,说明他们也参与资助。

英国并非不知道自己的头号敌人是美国,但是就像1674年后的荷兰一样,它虽被英国压制却不再建设自家海军,而去同英国结盟;同理,英国在放弃海军垄断优势后也开始了“荷兰式自暴自弃”,也就是一般史观的“绥靖政策”,即向美国讨好,试图达成1674年后英荷同盟一样的美英同盟(产业空心化是17世纪荷兰输掉同英国竞赛的根本原因)。

但是荷兰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英国是不会善终的——德国吞并西欧与英开战耗竭英国储备,破交作战使英国-殖民地经济联系严重削弱;美则鲸吞蚕食英国在拉美的金融市场,一步步地将英国金融资本获利的途径压缩到硕果仅存的田租印度,加重印度负担,而这也激化了印度本土经济精英同英国的矛盾。解放战争使美援弟煮资产阶级政府的可靠性受打击,印度也同样如此。国大党害怕土地葛明,而英国怕印度精英和土地葛明都反对英国殖民当局,镇压成本过高,而英国连资助土耳其希腊都缺钱,也就更没有足以应付长期、大规模镇压印度的资本了。所以印度独立是美国对英国战略挤压的必然后果。

英国金融财团被美国竞争者重创而下降至二流地位,唯其作为战利品献给同遭重创的罗斯柴尔德金融财团后元气才有所恢复。

然1956年运河战争美国强行接手以色列而使英国影响力进一步萎缩,英国遂通过以色列(罗斯柴尔德采邑)同沃伯格的美国金融财团相挂钩。

丘吉尔所谓三环外交实际上是战前绥靖——亲善美国政策的延续,只不过这次英国连金融基础都被换血了——英镑不再是英格兰银行财团的借贷劵,而是罗的附庸,这也是为什么虽然英镑依傍的大英殖民帝国荡然无存,但英镑在国际金融上仍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马歇尔计划与借款放贷操纵各国金融是一致的,西欧基本上都使用美元购买了美货以实现“欧洲复兴开发”。西欧的金融市场虽未到完全的美国附庸,但是英国与西欧已经被美国财团和罗斯柴尔德瓜分。

至于欧元崛起,笔者在另篇有记,此处不展开详论,此乃德法工业资产阶级联合建立公共金融反制美国借南斯拉夫问题挑起德法战争阴谋的智举(美国之外西方国家的政治结构(一):1945年以来的法国)。罗斯柴尔德遂与欧元呈犬牙交错之势,此种边界也是欧债危机爆发之金融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