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里约热内卢条约:二战后美国的怀柔霸权政策的产物

 专打抄袭勾 2022-07-05 发布于天津

1946年5月6日,杜鲁门在致国会咨文中号召“美洲国家军事合作”,范围扩大到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整个美洲。1947年8月15日到9月12日,20个美洲国家的代表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维持大陆和平与安全会议。美国代表团由国务卿马歇尔带领。会议的唯一议程就是把战时和临时性质的查普尔特佩克议定书改写为永久性条约。9月2日,会议签订了《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俗称里约热内卢条约。1948年12月生效。主要内容是:“任何一国对美洲一国的武装攻击应视为对全体美洲国家的武装攻击”,各国得单独或集体自卫,相互援助;条约划定共同防御“安全区”,比1939年的“中立区”大几乎两倍,达1亿多平方公里,包括美国和整个拉美,以及加拿大、格陵兰、南极地带、北冰洋、太平洋和大西洋,连当时英、法、荷、丹等国的殖民地与附属国都划进去了。

其实签署查普尔特佩克议定书就很不必要了,但是拉美各国还是贪图美国的战后援助,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1945年2月签署了这份议定书。二战打得最凶的时候日本或者德国都没有能力侵入美洲,更别提还有几个月时间苟延残喘的轴心国了。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害怕美国。在二战开始前,德国的势力也一度渗透进拉美,但是随着英德海上对抗的加剧,德国与这些国家的联络就基本断绝了。比较著名的就是逃进蒙得维的亚的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他最终被击沉在乌拉圭外海。之后就没有太多重大的二战事件发生在南美外海了。德军没有航空兵保护,所以只能派潜艇在大西洋活动,水面战舰基本上连北大西洋都难以走太远,更别提突到南大西洋了。拉美虽然免于二战的战火侵扰,但是他们也目睹了和自己同处一个大陆的北方邻居的强悍。战前的陆军规模还比不上罗马尼亚,结果在二战过程中急速扩军,海空装备更是越打越多,多到最后把100艘航空母舰回炉再造,融化成几百万辆亮晶晶的小汽车,这种国力拉美剩下的国家合起来也比不上。所以聪明的方法就是苟起来猥琐发育。不修炼个几百年都不敢跟它硬刚的。

只是现在美国愿意表现得更有正义感了,这是一个“进步”吧。要知道挨着美国的墨西哥被美国入侵过若干次,割掉了一半以上的国土,而中美洲的小国也深受其害,美国在1912年到1933年间频繁多次的入侵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等国,而巴拿马更是被“租占”了99年的运河区,如果深扒一下,巴拿马这个国家本身也是美国从哥伦比亚身上分裂出来的。海地、多米尼加更是多次被美国入侵,古巴则直接被美国逼迫把普拉特修正案写进宪法。安的列斯群岛的其他部分之所以没有接到类似的入侵报道,主要是因为剩下的国家大部分还都是英法荷等国的殖民地,美国要是入侵这些地方会把西印度群岛的事情搞成国际大新闻的。英国进来也是一个麻烦。在战前美国之所以对墨西哥的入侵开始收手,并非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英国势力在拉美的回光返照。要知道到1917年美国还是入侵干涉墨西哥的好手呢。这种形势导致美国也有所收敛,但是美国的野心是没有减小的,这从美国在远东与日本的争夺和德国问题的金融扩张中都能看出来。甚至在罗斯福任内,二战开始前,美国还在东太平洋蚕食英国的岛礁与远程航空领导权,二战结束时美国掌握了全世界84%的飞机。英国在拉美的很多利益也被美国在战时全部吞并。

二战后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都衰落了,只剩下美国,美国可以随心所欲的构建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了,所有的市场与资本,甚至工业资本,都不得不受到美国的金融影响,所以美国没必要在频繁的在毫无缚鸡之力的拉美后院使用武力了,这才是二战后美国在美洲倾向于“文治”而不热衷于“武功”的主要原因。但在其他地区,特别是“受到共产主义侵略”的旧大陆,美国还是会频繁动武。而且,在拉美等地区热衷文治不意味着放弃武功的作用,比如1983年10月25日对格林纳达的突击和1989年闪击巴拿马的入侵活动。除此之外,华盛顿仍然屡次怂恿拉美军方发动政变,以维持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比如支持巴西军方推翻布兰科、智利军方杀死阿连德等阴谋活动。里约热内卢条约实际上就是一种象征意义的军事防卫协定,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通过常规武器的形式入侵美洲,而远程投射核能力也是十多年后苏联才完全掌握的,美国相比这些小国更具打击价值与意义,所以实际上这项条约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但是这份协议是一份姿态,也就是说我们拉美心甘情愿接受你的支配地位,这是一种国际政治关系。“宣誓”,而非实际的军事协定。

事实上你会发现,如果严格按照里约热内卢条约,美国应该对英阿马岛战争予以介入,支持布宜诺斯艾利斯,但事实是美国跟其他北约成员国一起对阿根廷实施武器禁运,而且在侦查等方面对英国予以支持,反而是当年条约防备的苏联秘密向加尔铁里传输南大西洋的卫星情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而且更证明了里约热内卢条约是一纸空文,除了明确美国的霸权地位,并没有任何保护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