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月27日小记

 专打抄袭勾 2022-07-05 发布于天津

swift被切断,这一招其实就是正式逼迫俄欧脱钩了,原因很简单,在2019年的时候我写过长期展望东欧局势的稿子时就提过,东西乌会随着这里爆发冲突而分裂,东部继续追随俄罗斯,西部有可能分裂成几块匈牙利、波兰等国控制的自治区,再剩下的部分就是西乌克兰自己。但是第聂伯河很有可能成为楚河汉界,或者更靠西的边界线彻底封死两者的联系。俄罗斯吃了断头饭,就不会走回头路了。

地中海财团虽然不希望美国夺取俄国的能源主导权,但是他希望俄国能被排斥在对欧能源输出的圈子外,这样以色列这边的计划就能得逞,最早怂恿拜登切断swift的也是约翰逊的英国,这个地中海财团的国家成员之一,勒德里昂也对制裁俄罗斯特别兴奋,没错,这两个家伙都是地中海财团的,这一次就明显表露出来了。美国这么做也是安抚地中海财团,虽然沃伯格财团与地中海财团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会消除。既然俄国和伊朗都将最终投靠Sino,那么美以之间就有合作的“共同价值”了,那就是印太战略。这是强化对Sino打压的过程,也是把德国等非两财团势力范围的欧洲国家拽进对抗Sino圈子的一种尝试。但是很显然,德国与俄国的经济联系在被严重削弱后,已经不能再被美国削弱了,所以对于和地中海财团国家的合作至关重要,虽然他同时也不想放弃在BRI内的利益,BRI内既有地中海财团国家的参与,也有德国的参与,在这种风雨飘摇的处境中,德国在两者之间如何选择显然是他需要认真思考的。因为原先是地中海财团与Sino之间没有矛盾,现在伊朗投靠Sino,使得两者之间有矛盾了,而且还不小,甚至已经表现为两财团联合对Sino发出核威胁,也就是AUKUS计划,强化对Sino的QUAD围堵。

当时之所以没有把东欧矛盾的激化放到如此靠前的位置上,主要原因就是当时对地中海财团的研究不够细致深入,在2020年的时候,这一方面的内容得到了比较详细的阐发,这一点其实就比较好解释了,因为美以矛盾,或者说沃伯格财团与地中海财团之间的争斗,使得处于比较弱势状态的俄罗斯最先受到打击,其能源市场也最先受到瓜分和掠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俄国的经济会受到极大的挫折,而这种挫折的句号只能由同远东的合作画上。Sino现在和俄国的结算贸易额就达到了总额的20%,未来扩大到100%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因为美国在把欧俄经济脱钩逼到绝境,逼到必须实现。俄防长绍伊古就曾提出迁都建议,其实言下之意就是将发展重心东移,这是基于他们对本国与西方的不甚乐观的战略关系而做出的,其实昨天制裁putin和拉夫罗夫就已经把制裁调门、量级推高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只是昨天我有事情没写这方面的分析。23号晚上我就警告过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遭到大国的共同破坏,这种破坏在美俄冷和平的前提下会表现为大国对小国的更容易动武,甚至是小当量的核武。

结果24号就发生了动武的事件,这把我19年的那种预判推早了5-10年,因为原先没考虑到地中海财团这个变量的影响,这回补上就能理解其形成动因了。其实从切断swift这一举措中就能看出美国为遏制Sino的决心了,因为欧洲在俄国被踢出圈子后,地中海财团的势力肯定要上升,但是美国之前不容忍这一后果,现在可以容忍了,说明他希望通过这种短期红利换来以色列为核心的地中海财团在远东围堵中更积极的参与;另一方面,美国希望用其他方法把伊朗拆走,这样就能够把Sino和以色列的势力都从伊朗赶走,自己还能控制欧洲的能源-金融钥匙、命脉,所以最近伊核协议看似有进展了,其实是在拆走伊朗,这一招我们不能上当。同时这也反映了美国对地中海财团的釜底抽薪,他踢出俄罗斯,肯定会助长Sino的金融实力,但是他不管,只要欧洲与Sino的金融圈子没打通,俄国的石油就不可能再大量流入欧洲,这样看只要美国把伊朗利诱走,他就能一举拿下欧洲的能源-金融主导权。他比的是时间差,我一定要比你先形成金融优势,这样以色列和Sino都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威胁。没有多大金融霸权,只有核武的地中海财团,就会更加愿意追随美国对抗Sino。当然也不排除这种情况,那就是伊朗真的被利诱走了,两者之间才有合作的空间,共同对抗米国,但是我想这种局面是很难形成的,第一,BRI也不能阻止两财团合流,出现了AUKUS这种东西;第二,25年协议框架下伊核协议的作用有限,特别是特朗普时期出现了出尔反尔的情况,伊朗对于一个稳定的石油出口前景无法感到乐观。所以利诱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而第一条的对抗局面很难打破。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最主要做的事情是两件事,第一,维系BRI的稳定,特别是依靠此框架建立一条经由中国白手套的德国-伊朗原油贸易线,之后可以继续用RMB自己的结算系统去建立欧俄之间的能源联系。这种合作会加强在外线遏制美国挤压德国的能力,同时也能更强绑住德国的利益线,还要促成美以集团在欧洲剩余地区的争夺态势,以便进一步削弱美国的全球扩张潜力,这一点不需要在欧洲展开,而是加强中资油气公司在沙特等美国深耕地带的投资,同时复制BRI模式,积极招徕地中海财团的势力入股,这样就能在美国控制的中东石油堡垒中掘开口子,而且最好也搞一点BRI股东参股,加深两财团的结构性矛盾,缓和Sino与地中海财团的矛盾。

第二,加快构建BRI内以RMB为核心的结算体系,特别是石油贸易体系,在中伊、中俄之间展开,这两个国家都受到了swift方面不同程度的打压,对于构建RMB交易系统的积极性一定会比其他国家高。前几天还开放了对俄小麦全境进口,你以为中国缺人吃的小麦吗?不缺,缺的是饲料粮。那么很显然,这种开通,目的在于给俄国更多资金周转,同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扩大RMB结算总额,提升其国际金融地位。这一点和第一条里面的挖墙脚战略要结合起来,这样就能间接增加RMB在欧洲结算体系中的地位,同时也能使欧俄之间经济不至于完全脱钩,俄国经济过于困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