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老师说诗词:独坐敬亭山

 昵称4X6owk9e 2022-07-05 发布于湖南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 在安徽宣城北,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因为李白七次到宣城,这首诗是何时所作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李白赐金还山,流落江湖之后所作。

因为这是一首描写孤独的诗。看似写景,实则抒情。诗人把对世事人情的感悟放进林泉,把真挚纯净的情感投射到山水中。看似已解孤独,实则描述着最深的孤独。

首句“众鸟高飞尽”,写景。鸟儿振翅高飞,本是正常现象,但末尾一个“尽”字,说明诗人看这群鸟看了很久。这是照应诗题中的“独坐”。鸟飞有声,飞尽寂然,留下了一大片空白,以动衬静,更显凄清。鸟飞逐食,是为趋利,诗人生活中未尝没有如鸟之人,也尽皆散去,唯留下天空没有痕迹,可见失去友情的孤独才是大孤独。

次句“孤云独去闲”,还是写景。鸟飞尽,幸得有云。我有一个体会,只有日子极度空闲的时候才会看云。云是最常见也最容易忽视的。诗人眼前只有一片云,也优哉游哉地飘远了。如果说鸟是世俗人,云当为隐逸者。诗人身边的隐者也有自己的生活,追寻自己的理想,鸟飞云散,只剩下空。这个空不是内心安定的空,而是遗弃无依的空。

三四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抒情。“厌”是满足的意思,诗人把敬亭山当成可以精神交流的挚友。看上去夸山钟灵毓秀,其实还是在写“独坐”,还是在写孤独。因为鸟可以飞,云可以散,但是山不能走。山在那里,已成了诗人唯一的精神依靠。其实,山岂有情,诗人看山多情不过是自我感情的投射,不过是最孤独底下的心灵需求,不过是世间太多无情人,才让诗人把山当成知音。山为知音,是人世情感毁灭的反映;山为知音,是诗人遗世独立的骄傲;山为知音,是多情中最无情的表达。

整首诗以景写情,以动写静,以有情写无情,浑然天成。前两句写独坐的生理状态,后两句写独坐的心路历程。前为后张目,后为前点睛,写出了人世间极致的孤独。真正的孤独不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是渔翁自己追求的静雅;真正的孤独当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那是对世情的遗弃,是内心深处的清高与自守。

真正的孤独不是没有朋友,而是不愿意降低标准媚于流俗;不是世界以痛吻我而我要回报以歌,而是坚守正道却无人理解。如果我们陷入这般境地的时候,请记得我们还有敬亭山,还有李白,还有诗。

小贴士:

李白的偶像是谢朓。明代王世贞说:“青莲目无往古,独三四称服,登华山云:恨不携谢朓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清初王士祯在中说:“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李白自己写诗称赞道“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还写过“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谢朓做过两年宣城太守,被后世称为谢宣城。李白一直在追随谢朓的足迹和诗歌。谢朓写敬亭山:“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游敬亭山》)李白也写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谢朓远眺宣城:“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宣城郡内登望》)李白也写道:“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谢朓观赏宣城的物:“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宣城郡内登望》李白也写道:“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谢朓玩味敬亭美景:“山中芳杜绿,江南莲叶紫。芳年不共游,淹留空若是。”(《往敬亭路中》)李白同样有绝美的佳句:“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谢朓游宛溪、句溪留下“兴以暮秋月,清霜落素枝。鱼鸟余方玩,缨緌君自縻”诗句,(《将游湘水寻句溪》)李白也写下:“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题宛溪馆》)谢朓登城南响山有“幸莅山水都,复值清冬缅。凌崖心千仞,寻溪将万转”的诗句(《游山》),李白也追寻而去,写下:“题舆何骏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接响山,俯临宛水湄。”(《登响山》)。这不是写诗,仅仅是迷弟对偶像的尊重。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