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付春文苑 2022-07-05 发布于浙江
腊月二十八,家家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作者:李付春
腊月二十六、二十七这两天,家家户户都准备好了过年要吃的肉食,到了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
打年糕是我国南方的主食,花样繁多,年糕的主材是大米或糯米,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不过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这打年糕的习俗基本上都快消失了。但还是有许多人认为,过年必须打年糕,才觉得有年味儿,有步步高升的寓意。
 

我们北方却是以面食为主,所以就是“二十八,把面发”,干嘛呀!就是蒸馍馍。

要说馍馍,我有说不出的辛酸。这是因为,我们现在吃的白面馍都是用八〇面或者是精粉面制作而成的。我刚记事时当初吃的馒头是200%或半面粉到后来的100%全面粉。

听父辈们说,过去那年代,平时是吃不上馒头的,大多以玉米窝头、高粱饼子和地瓜为主食,那就是“瓜菜半年粮”的年代。过年了,富裕的户人家吃上全面馒头,像我们家那些日子差的家庭会是掺上白玉米面做的馒头,多的时候对半掺,也就出现了200%的馒头。反正是从这天开始,饭桌上基本上都是白面馒头了。

后来,我们家过年吃的馒头大多都是签字馍,用大铁锅使用竹签子篦子来蒸。往往都是从年二十六七开始,我母亲,换成后来的我媳妇和本族院中的妯娌们以及前后邻居的婶子大娘,三五个一起和面“揉”馒头,然后把生馍插签子,馍熟出锅以后一个个再拔下来凉凉,她们往往是这家“揉”完以后就去下一家,每家至少做三五锅签子馍,足够一家人包括年后来客人,吃到正月十五的。

 

2004年,我们家蒸馒头那件事,我是终生难忘。腊月二十三,过完小年后我家就开始蒸馒头。

临近中午时分,邻居的姑娘媳妇就来到我家帮忙揉馒头,前院的弟媳背着半口袋面粉也来了,她家没有大铁锅,要与我家合伙蒸馒头。她们揉了满满一炕馒头放在被单下醒着,又赶去西院嫂子家帮忙,剩下蒸馒头的活就由我和父母亲来完成。一口气蒸了七八锅馒头,当蒸到最后一锅时,我们认为锅底下的余火就足够能把馒头蒸熟,也就离开了蒸馒头的“饭屋”,去北屋看电视去了。也许那电视剧太精彩了,我们只顾看电视,母亲一直提醒我看墙上的挂表,等到了时间我们就掀锅拾馒头。

由于天冷,我们进北屋就关上房门看电视去了,时间一到,我趴在炕上继续看电视,父母把馒头从签子上拔下后端到北屋来。不知过去了多久,我隐约听到有人喊“着火啦”!父亲推开房门一看,我家院子里已经来了几个邻居,“饭屋”房顶上也已上了人,他们正往屋顶的烟囱里浇水,父亲赶紧爬上房顶救火。

原来,我家一连蒸了八锅馒头,锅底下的火把灶膛里面的墙壁烧热,引燃了房顶的苇箔,又引燃了房顶垛着的柴火。东院的二叔去赶下午集刚回来,一眼看见我家屋顶冒出明火,赶紧在大街上喊了几声“救火”,随后从自家搬来梯子,提着一桶水就从墙外直接上了房顶。

不一会儿,邻居们聚来很多,他们就担心我家的水不及时,直接提着水桶来了,救火的水从各家门户“飞”上了我家的“饭屋”房顶。大约二十分钟时间,刚刚燃起的大火就在乡亲邻居们的帮助下扑灭了。

签字馍好吃,但现在人们却懒得去做了,有一个很充分的理由就是没有大铁锅,也就不能做签子馍。人们都去馒头房订上十斤馍,吃到正月初八,馒头房开业又有新馒头了。

二十八,把面发,成了永久的记忆,而贴花花却一直流传下来。

“贴花花”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家家户户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贴窗花依然能够见到,但不是很多了。

过年了,室内室外到处都贴上“福”和“春”字,也有人把“福”字倒着贴,预示春天来了,福气到了。

“贴花花”中最普遍的一项就是贴春联。

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有诗为证:“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木就有镇灾避邪之说,被称为神木,到现在谁家的孩子“中邪”了,都会剪一段桃树枝放在孩子枕头底下驱邪。

最早是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大户人家最为常见。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二三十年前,过年时都是自己写或者请本村的“先生”给写春联,现在自己写或请人写春联的少了,人们都要到集市上花上十元二十元的,买上几幅,大门小门有都了,甚至“福”和“春”字、“吉星高照”、“车动平安”、“五谷丰登”也都有了。只是近年来少了“六畜兴旺”和“肥猪满圈”,因为现在的农家散养的牲畜基本绝迹,养条狗也不再是看家护院,而成了比人还娇惯的宠物。

 
不管怎么样,“二十八,把面发”,其寓意就是来年“发发发”的意思,可也成了一种过年的记忆中了。
不过,我们鲁西北农村,家家户户到了年三十才开始贴春联,并不是二十八。贴春联一是表示过年万物妆新,也不是为了避邪镇宅。其实,现如今也没那么多讲究了。但是,贴春年也有禁忌:家中当年刚逝去老人的不能贴,当人从他们家门前一过,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今天就是腊月二十八了,无论是大江南北,无论是打年糕还是蒸馍馍,都希望年年大发,岁岁平安。让这一民俗成为我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牛年大吉,来年“鼠你牛”,生活事业蒸蒸日上!

 【本文初稿于2021年2月8日22时】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要点赞,请您点亮“在看,然后点“原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