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印玉:急症祛兼邪,缓病补肝肾】

 昊晟堂 2022-07-05 发布于山东

石印玉教授临床验案选录——“急症祛兼邪,缓病补肝肾”案

原创 上海中医药报 上海中医药 2022-02-08 07:00
图片

石印玉,教授,主任医师。上海石氏伤科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政协常委。


图片

石氏伤科源远流长,名医辈出。肇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石兰亭,奠基于石晓山。后历经石筱山和石幼山日益完善,石仰山、石纯农、石印玉、石鉴玉等传承创新。前后六代人历经150年积累总结、弘扬发展,石氏伤科已成为我国著名的骨伤学术流派,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形成江南一支独具特色的伤科奇葩。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类疾病。西医认为,该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经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症状是下肢坐骨神经部位的麻痛,有的病人疼痛会非常剧烈,主要原因是神经根的水肿没有消除。对于这一类病人,西医的治疗方法一般是脱水剂与激素类药物并用。石印玉教授治疗腰腿痛,总体以补肾和活血为主,“急症祛兼邪,缓病补肝肾”现举案例1则,试体现其诊疗特色。

胡某,女,43岁。
患者右侧腰臀部伴下肢疼痛1个月,疼痛较为剧烈。起立行走困难,腰椎4、5椎旁关节突部位存在明显压痛,叩痛放射痛阳性;脊柱向右侧弯;腰部前屈尚可,后伸困难;左直腿抬高试验(-),右45度;跟腱反射正常,踝阵挛(-);右下肢小腿外侧觉稍减退,足趾背伸肌力4级, 跖屈肌力正常。MRI提示腰4-5腰椎间盘明显突出,腰3-4和腰5-骶1椎间盘膨出。外院骨科建议其手术,患者有顾虑,故转而寻求中医药治疗。刻诊:纳可,寐安,二便调;舌较暗、苔较腻,脉涩。
辨证:痰瘀互结,血脉不通;治法:逐痰利水,活血化瘀。
处方:黄芪30克,威灵仙30克,木瓜10克,赤芍15克,泽漆10克,葶苈子10克,川椒目6克,丹参15克,牛膝15克,枳壳10,三七粉2克,全蝎粉1克,甘草10克,延胡索15克, 莪术15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经服药以后,感觉腰腿部疼痛症状缓解大半,右腿仍有麻木,舌质和苔色如前,脉较弦。续拟利水化痰兼以补肾治疗,原方去三七粉、全蝎粉,加防己10克、桂枝6克、巴戟天10克、菟丝子15克。7剂。
三诊:患者自觉腰腿部麻木症状缓解,仅偶有腰痛,腰部活动自如,右下肢感觉和肌力均较前改善,舌苔脉如前。续拟补肾通络巩固治疗,原方去川椒目、葶苈子,加地龙10克。7剂。


 

石教授治疗腰腿痛,总体以补肾和活血为主,但对于一些急性神经根水肿病人,常借用己椒苈黄丸的思路以利水气与活血祛瘀并举。

己椒苈黄丸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方由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组成。原文为“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己椒苈黄丸原文中“有水气”应为该方“汤方辨证”的一个重点。从原方药物组成分析,石教授认为,这个并不应该局限于“肠间有水气”。而神经根的水肿,恰恰能看成是“有水气”的延伸,也是另一类肉眼无法所见的“有水气”之证,故而教授常借用该方治疗腰突症处于急性下肢疼痛麻木期的患者。

这个病例中,石教授用黄芪益气除痹,泽漆、葶苈子、川椒目化痰利水,赤芍、丹参、三七粉、延胡索、莪术活血祛瘀、通络定痛,全蝎粉通络剔透而解痉散结,威灵仙化痰兼去络中之风湿,木瓜柔肝舒筋,牛膝、枳壳引诸药下行,而共奏益气活血、除痹通络、化痰利水之功。

在二诊和三诊中,随着症状的缓解,石教授逐渐减少化痰利水与祛瘀通络药物的数量,而逐渐增加补肾药物,这也符合教授“治病求本”“久病必从肾论治”的一贯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