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都会困惑的3个问题,我终于找到答案了!

 HX_chen77 2022-07-05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电影《一一》剧照

共2536字,阅读约需5分钟;
如果进度条太长,是因为留言。

(嘻嘻,我今天直接更新文章,啥都不说,假装没发生任何事,这样就没人知道我昨天拖更了。试问谁不会夸一句“冷冷你这么这么聪明”呢?/狗头)

分享3点关于读书的认知,应该是几乎所有人都会为之困惑的问题

1、大家都说好的书/电影,我却欣赏不了,是不是我自己有问题?
2、经典书籍,我却看不太懂,还要不要花时间看?
3、好书那么多,哪怕一个月读10本,一年也只能读120本,那么多很棒的书,根本读不完,到底该咋办啊?

接下来我们逐个解答。


01

以前我读书的时候,会担心自己肤浅,这种担心的具体表现是:

一本大家评价很好的书,如果我读的时候觉得不喜欢,我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一定是我知识储备不足,或者品味不佳,才会欣赏不了好书。

大家知道的,豆瓣这个网站上的豆瓣读书和豆瓣电影,是极好的观影读书指南,因为每本书、每部电影,都已经有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的豆友观看过,并且打了分,还有很多人写了短评或者长评。

过去,我每次去标记书和电影,给它们打分的时候,总是会参照豆瓣上现有的分数,与其基本保持一致。

但是,从今年开始,我不再这样做了。我喜欢、我觉得好,我就给高分,我不喜欢、我觉得不好,我就给低分。这一点,大家可以从我这几个月推送的书影总结中看出来。

还记得吗?以前我在公众号跟大家分享这些的时候,是不打分的。虽然我心里有一个分数,但我对自己不那么自信,又不想违背自己的本心。

但是现在我会认真在文章里讲:豆瓣评分8.5,我的评分6.0;豆瓣评分8.3,我保持一致;豆瓣评分6.9,我的评分8.0……

8月底的书影总结,有胖友留言:好有勇气,有几本书和几部电影给出的评分,比豆瓣分低好多。

嘿嘿,这就是我的成长,我想通了:

其实看书看电影,很多时候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我给的分数低,并不代表它不好。

书和电影存在客观标准吗?

在很多方面自然是存在的,但这个标准并不是用单一的维度去衡量的,它由很多复杂和综合的因素构成。而具体到个人去欣赏的时候,其实喜不喜欢,以及是否有启发、有帮助、有共鸣,真的是千人千面,是很个人化的事情。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阅读量不同,审美偏好不同。

如果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大多数人都很喜欢,但你不喜欢,并不代表这本书/这部电影不好,也不代表你不懂得欣赏——当然,这种情况也的确存在。

这里不存在任何问题。

所以我敢于去评价,去表达观点了,在这之后,才能去和别人探讨,才能有进步的余地和空间。


02

前段时间读毕飞宇的《小说课》,看到他对读不懂的书的态度,觉得十分受益:

我和许多人讨论过这本书(《时间简史》),有一句话我问得特别多:“你读得懂吗?”得到的回答令人欣慰:“读不懂。”我很喜欢这个回答,直截了当。迄今为止,我还没有遇上能够读懂《时间简史》的人,可我并没有做这样的询问:“读不懂你为什么还要读?”因为我知道,这样问很愚蠢。

读读不懂的书不愚蠢,回避读不懂的书才愚蠢。

《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每一次读《时间简史》我都觉得自己在旅游,在西藏,或者在新疆。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我清楚地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么?


之前我读《玫瑰的名字》的时候,说:

其实我看不懂,因为我太菜了,哈哈。都说这本书是学院派小说巅峰,适合有丰厚知识储备的人阅读,需要对中世纪的历史、文化、宗教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最好感兴趣。

其实我知道我看不太懂,那我为什么要看还坚持看完呢,因为这本书的名字太美了,我太喜欢了。

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是:stat rosa pristina nomine, nomina nuda tenemus。(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

我甚至建议大家也去读读试试,看不懂有啥的,看不懂也是一份独特的体验呀,就很有趣。


这样看来,倒与毕飞宇老师的观念有点相似。我想,以后当我读到读不懂的书的时候,我可以更坦然平和地读下去了。

我也想把这个思路,分享给大家。


03

金克木在《书读完了》中说:

有人记下一条轶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我看到这段的时候,非常好奇,到底怎样才能抵达“书读完了”的境界?

要知道,平素我们读书时,最常有的感觉是要读的书太多,一辈子也读不完。

金克木给出的答案是:

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学者觉得书读完了,是因为他们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其它书需要依附于它们而存在。

《红楼梦》是“红学”著作的基础,《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基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康德、黑格尔等等,是西方哲学的基础……


以前考研时候,有读到弗莱的原型理论,他认为不同的文学作品可以提炼出一致的“原型”,比如人物形象、主题、情节发展模式等等。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讲述的是极为有限的故事。

打颗通俗的栗子,从小到大,我们看了很多言情电视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霸道总裁爱上我、灰姑娘遇到王子、穿越、欢喜冤家、落魄书生遇到富家千金……

看来看去,所有的套路都了然于心,如今只觉得再无新意了。这就是因为,所有的原型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了。

再打颗更容易理解的栗子,我们学数学、学物理,会遇到很多题目,但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由那么几个、几十个公式演化来的,如果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公式,并且进行了一定量的练习,那么再去做别的题目,也便游刃有余了。

这也是原型的一种体现。

那么,现在,金克木的这段话,就很好理解了,他说:

那两位老前辈说的“书读完了”的意思大概也就是说,“本人”都认识了,其他不过是肖像画而已,多看少看无关大体了。用现在话说就是,主要的信息已有了,其他是重复再加一点,每部书的信息量不多了。

花费比“三冬”多一点的时间,也可以就一般人说是“文史足用”了。


这个结论实在是令人振奋。

我读学习方法,我读心理学,框架已经在了,所以读起来非常快,就像是我们已经学会了普通话,接下来就只需要偶尔填充新的词语。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些,关于读书的3点认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