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法 是待炮炙品与液体辅料共同拌润,并炒至一定程度的方法。 一、酒炙 1. 目的: ①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如大黄、黄连、黄柏等。 ②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川芎、桑枝等。 ③矫臭去腥,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 ![]() 2. 方法: 取待炮炙品,加黄酒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酒炙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黄酒。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黄酒10~20kg。 二、醋炙 1. 目的: ①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如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等。 ②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 ③矫臭矫味,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 方法: 取待炮炙品,加醋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醋炙时,用米醋。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米醋20kg。 另有方法:质地松泡的药材,如五灵脂,先炒后喷醋;还有乳香,没药,均先炒,后喷醋, 三、盐炙 目的: ①引药下行,增强疗效,如杜仲、巴戟天、韭菜子等盐炙后能增强补肝肾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盐炙后可增强理气疗疝的作用。益智仁等盐炙后则可增强缩小便和固精作用。 ②增强滋阴降火作用,如知母、黄柏等。 ![]() 方法: 取待炮炙品,加盐水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盐炙时,用食盐,应先加适量水溶解后,滤过,备用,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食盐2kg。 四、姜炙 1. 目的: ①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 如黄连姜炙可制其过于苦寒之性。免伤脾阳,并增强止呕作用。姜炙竹茹则可增强止呕功效。 ②缓和对咽喉的刺激性,增强宽中和胃功效,如厚朴。 ![]() 2. 方法: 姜炙时,应先将生姜洗净,捣烂,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姜渣再加水适量重复压榨一次,合并汁液,即为“姜汁”。姜汁与生姜的比例为1:1。取待炮炙品,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晾干。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生姜10kg。 五、蜜炙 1. 目的: ①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如百部、枇杷叶、马兜铃、款冬花、紫菀、麻黄等。 ②增强补脾益气作用,如黄芪、甘草、党参等。 ③缓和药性,如麻黄、桂枝、升麻等。 ④矫味和消除副作用,如马兜铃、百部等。 ![]() 2. 方法: 蜜炙时,应先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加入待炮炙品中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蜜炙时,用炼蜜。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炼蜜25kg。 六、油炙 1. 目的: ①增强温肾助阳作用,如淫羊藿。 ②利于粉碎,如豹骨、三七、蛤蚧。 ![]() 2. 方法: 羊脂油炙时,先将羊脂油置锅内加热溶化后去渣,加入待炮炙品拌匀,用文火炒至油被吸尽,表面光亮时,摊开,放凉。 |
|
来自: 沙澧闲人个人馆 > 《看入门,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