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听说我又撤出了教材?

 滚滚睡着了 2022-07-06 发布于山东

▶▶虽然鲁迅又双叒叕被传“撤出教材”,但事实是,当前无论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鲁迅都是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

▶▶早在其本人去世前,鲁迅作品就入选了中小学教材,一百年来从未间断过,甚至还进入过日韩、越南的课本。

▶▶鲁迅作品确实很难“学”,但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鲁迅。即使不在课堂上,鲁迅作品都可以给予我们启发和思考,是国民最有意义的“教材”之一。

01

鲁迅作品百年来的“教材”之路

针对网络上再度泛起的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的传闻,6月2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其微信公号上发长文回应称,鲁迅先生的作品从未大规模“撤离教材”。其以大量数据实例,强有力证明“鲁迅先生一直与使用中小学教材的孩子们同行”。

鲁迅作品是否“撤出”中学语文课本、中学教育是否“去鲁迅化”,几乎是“周期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每隔几年就会来上一波。

但正如人教社所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然经历了多次调整,但鲁迅一直是教材选入作品最多的作家。

事实上,鲁迅作品为教材所青睐,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鲁迅刚刚蜚声文坛,其作品就进入了学校课本。

1922—1924年,民智书局出版了一套《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收入鲁迅作品多达21篇——然而并不是最多的,排在他前面的是他弟弟周作人,有27篇。

自此之后,商务印书馆1923—1924年出版的《新学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国语》、中华书局1928—1929年出版的《国语与国文》、世界书局1936—1937年出版的《初中新国文》等数十种教科书,选入了少则一篇,多则十余篇的鲁迅作品。

甚至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教科书,有少数也选入了鲁迅作品。

这些教科书入选作品题材广泛,杂文、小说、散文,乃至译文、文言文、学术著作,无所不包。其中,被选用次数最多的原创作品有《秋夜》《鸭的戏剧》《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孔乙己》《故乡》《雪》等。

在根据地、解放区的教科书中,鲁迅作品更是必不可少。在当时各地新华书店出版的教科书上,最常见的鲁迅作品是《一件小事》《阿Q正传》《孔乙己》《林克多》《我们不再受骗了》《大众并不如读书人所想象的愚蠢》等。

1949年以来,几乎各套中学语文教材都选入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杂文数量最多。

“文革”期间,全国通用的语文课本被取消,各地自行编写语文课本。其中前两三年,鲁迅作品一度被逐出了中学语文课本。几年后开始得到谨慎的恢复。1970 年,文学作品的解禁范围进一步扩大,至1972 年以后,只要是鲁迅的作品均不在被禁之列。到了“文革”中后期,在其他作家和作品均遭禁的时候,鲁迅作品曾成为中学语文课堂上唯一的文学教材。

按照陈漱渝在《教材中的鲁迅》的统计,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语文教材中选入的鲁迅作品有 28 篇。到90年代中期以后,去掉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友邦惊诧”论》等杂文。鲁迅作品的总数量与以前相比有所减少,一度维持在 15 篇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我们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越南使用的《文学选读》课本中,曾把《阿Q正传》等作品作为教材。韩国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译介过鲁迅的作品,2001年还出版过《初中生看的〈阿Q正传》》一书。而日本对鲁迅更是青睐有加,其教育标准规定,全国的初中生都要学习《故乡》,高中生都要学习《藤野先生》。

02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所谓“鲁郭茅、巴老曹”,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稳坐第一把交椅,在去世之前就已经是文坛领袖。而在1937年鲁迅去世一年之际,毛泽东做了《论鲁迅》的报告,称鲁迅为“中国第一等的圣人”,认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到了《新民主主义论》中,他写下了这段包含了三个“伟大”和七个“最”的话: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一面是神坛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一面却是流传于中学生之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学生觉得鲁迅作品根本看不懂,老师觉得讲授鲁迅作品费时费力。

作为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总结过鲁迅的几大难点,主要有:

字词难。比如《白莽作序》,说革命诗歌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 也是对于摧残者憎的丰碑”。类似“纛”这类字,一般学生既读不准音,书写也有难度;作品中偏有许多外来语和文言词汇,正如当今的老年人读不懂一些网络用语一样,当代青少年读起来难免产生隔膜。

辨别文体难。现在的文体界定得越来越明晰,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连现代短篇小说的样式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并没有文体的清晰概念。像《一件小事》,鲁迅将它收入小说集,但未必不可视其为散文。散文诗集《野草》中的《过客》,今天肯定会视为独幕剧。

主题把握难。语文老师分析课文,总是要切割成三大块: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但鲁迅作品思想深邃,主题往往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多义性,不同读者的理解常有不同的侧重点,很难划一。比如《孔乙己》一文,通常理解为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扭曲,但鲁迅本人则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咸亨酒店的掌柜、酒客,包括小伙计,痛心于他们对受苦人的冷漠,缺乏诚与爱。

最难的是“知人论世”。鲁迅作品的写作都有特定情境,针对的往往只是笔下人物的一时一事,很难据此对其盖棺论定。比如鲁迅批判过顾颉刚、高长虹、梁实秋、林语堂、周扬、郭沫若……,比如鲁迅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等。鲁迅作品涉及的历史事件也很多。一篇短短的《自序》,就提到 “文学革命”、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 对于这些历史,90后、00后的一代自然会感到陌生。近几十年来又不断有人在做翻案文章,连“五四运动”,“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的案也不断有人在翻,往往让今天的师生眼花缭乱,感到莫衷一是。

03

不同的年龄 不同的鲁迅

对于中小学教材中鲁迅作品增删的情况,有关部门有解释,这是有人在有意制造话题。一些文章的变动,只是课程的改革或调整,比如一些“必修”作品置入了“选修”等等。

鲁迅的很多文章是在40岁以后写的,的确不适合中小生阅读。仅从课堂学习来说,中小学生或许确实不容易与近百年前的鲁迅产生共鸣。

但尽管如此,中小学生还是有必要走近鲁迅、接触鲁迅,正如专家所言,对于经典作品,不能要求接受者“一次性理解”,而必须精读、细读、反复读,每一次都会有新的领悟。

在不同的年龄,会读到不同的鲁迅。也许当初在课堂上那个并没有理解鲁迅的孩子,在后来的某一天,能感受到鲁迅的深刻与独特。

而且,鲁迅的形象绝非几篇课文能体现,鲁迅全部的作品大约有1000万字之多。相对这么大规模的著作,入选教材的几篇课文显然是太单薄,并不能撑起鲁迅立体的形象。

一度为鲁迅所头疼的那波年轻网友,现在也乐此不疲的玩起“两颗枣树”“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等名人名言梗。叙事很 “苦”、话题很“闷”、文风很“深”的鲁迅,成了今日“中文互联网金句界顶流”,这未尝不是年轻人对鲁迅的喜爱与接受。

当然,鲁迅有着更深的价值与意义。钱理群曾经说:“对中国一代又一代改革者和知识分子来说,鲁迅对国家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文学领域,他的作品鼓励人们对社会进行反省。即便现在阅读鲁迅的作品,你还能受到强烈的启发。” “中小学教育教不教鲁迅,本质的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还需不需要鲁迅这样的知识分子?”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鲁迅:这是我说的

即使不在课堂上,鲁迅作品也是国民最有意义的“教材”之一,将永远促使我们警醒与反思。

——鲁迅:这不是我说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